第2節

關燈
格雷厄姆在南加州大學上學時曾經是橄榄球隊的中衛,但卻始終沒能成為一流隊員。

    這一段不走運的曆史就像個性特征一樣與他緊緊相随。

    他似乎總是錯過重要的晉升機會,一直在警探的位置上原地踏步。

    他從一個處調到另一個處,可就是沒有找到一個适合他的地方,也沒有找到一個能跟他很好合作的搭檔;他說話鋒芒畢露,在局長辦公室裡,也處處樹敵。

    如今他已39歲了,晉升的機會日漸渺茫。

    他經常覺得忿忿不平,動辄發火;他已經開始發福——身體變得臃腫起來。

    他總是惹得别人很不愉快,所以不讨人喜歡。

    他認為要恪守正直,就必然得作一個失敗者,要是誰不同意他的觀點,他就對誰諷刺挖苦。

     “這身衣服真潇灑,”我走過去時,他對我說道,“你看上去真帥,彼得。

    ”他煞有介事地用指頭彈了彈我的衣領,好像上面有灰似的。

     我沒有答理他的話,開門見山地問:“事情怎麼樣啦,湯姆?” “你們這些夥計應當來參加這裡的晚會,而不是來執行公務。

    ”他轉過身與康納握手。

    “你好哇,約翰!把你從被窩裡拖出來是誰的主意?” “我隻不過來看一看。

    ”康納輕描淡寫地說道。

     “是弗雷德·霍夫曼讓我帶他來的。

    ”我解釋道。

     “見鬼,”格雷厄姆罵了一句,“你在這兒對我倒沒什麼,我還可以多個幫手。

    那上面的氣氛很緊張。

    ” 我們随他一起來到電梯口。

    我還是沒看見有其他警察,于是問道:“人都到哪兒去了?” “問得好啊,”格雷厄姆說,“他們把我們的人都弄到後面那個載貨電梯那兒去了。

    他們說從工作電梯上去更快,而且他們一直強調這次落成典禮的重要性,說任何事情都不能幹擾它。

    ” 在電梯入口處,一名身着制服的日本私人警衛把我們仔細打量了一番。

    “這二位是我們的人。

    ”格雷厄姆說道。

    警衛點了點頭,但仍用懷疑的目光斜眼看着我們。

     我們進了電梯。

     電梯門一關上,格雷厄姆就罵道:“該死的日本人。

    這是在我們的國家,我們還他媽的是這個國家的警察呢。

    ” 電梯的四壁都是玻璃。

    它開始上升。

    我們透過淡淡的薄霧看着窗外洛杉矶的夜色。

    對面就是阿科大廈,在一片夜色中,它燈火輝煌。

     “你知道吧,這種電梯是不合規定的,”格雷厄姆說道,“根據規定,玻璃電梯在90層以上是不準使用的,而這幢大廈有97層,是洛杉矶最高的建築。

    這整幢大樓的來曆也很不一般。

    他們隻花了1個月就蓋成了。

    你知道是怎麼蓋的嗎?他們從長崎把預制構件運過來,到這裡來把它們拼在一起。

    一個美國建築工人也沒有雇,說是有些技術問題隻有日本人才能解決。

    于是他們得到了特許,繞過了美國的工會。

    你相信這些鬼話嗎?” 我不置可否地聳了聳肩說:“他們打通了美國的工會。

    ” “媽的,他們這事還打通了市政委員會,”格雷厄姆說道,“錢能通神啊。

    有一點我們都知道,日本人有的是錢,所以在建築地段限制和地震區建築規定的問題上都能得到變通。

    他們想得到的都得到了。

    ” 我再次聳了聳肩。

    “政治啊。

    ” “扯淡。

    你不知道他們連稅都不交吧?是啊,他們從市裡得到了免交8年财産稅的優惠。

    真他媽的,我們是在把自己的國家拱手相讓嘛!” 電梯在繼續上升,電梯裡一陣沉默。

    格雷厄姆凝望着窗外。

    這是日立公司運用最新技術生産的高速電梯,是目前世界上最快最穩的電梯。

    它穿過薄霧越升越高。

     我對格雷厄姆說道:“你是想給我們介紹一下殺人案的情況呢,還是想讓我們等一會兒大吃一驚呢?” “哦,媽的。

    ”格雷厄姆翻開筆記本說道,“是這樣,報案電話是8點32分打來的。

    打電話的人說有個‘處理屍體的問題’。

    那是個男人的聲音,英語講得不好,帶着很濃的亞洲腔。

    接線生無法讓他提供更多的情況,除了一個地址:中本大廈。

    一輛巡邏警車于8點39分趕到。

    他們發現是一宗殺人案,發生在46層,是這幢大樓的辦公樓層。

    受害者是一名白人女子,25歲上下。

    長得還真漂亮。

    你一會兒就會看見的。

    ” “警察趕緊拉上警戒線,并打電話向局裡報告。

    我和梅裡諾兩人是8點53分到的。

    幾乎同時到達的有犯罪現場調查小組和技術偵查處的人,他們準備進行屍檢,取指紋,并拍照。

    說到這裡,清楚不清楚?” “清楚。

    ”康納點着頭說。

     格雷厄姆接着說:“我們正準備開始,這時候,從中本公司來了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