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斯密特太太

關燈
店職員。

    五年之後嫁給該商場副經理裡夏爾·哈洛威為妻。

     哈洛威與克裡波恩以及莫韋爾合夥,共創一家工人服裝加工廠,但經營狀況不佳,銀行帳戶上的錢日漸減少,沒有信譽。

     就在工廠即将倒閉關門之際,一名收款員的屍體在泰晤士河被發現。

    警方一直追蹤到哈洛威——克裡波恩——莫韋爾三家合夥開的商店,證實收銀員的被害地點就是這家商店。

     案發時間是一九一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收款員身上隻有三萬法郎。

    三萬法郎沒有找到。

     哈洛威認了罪,被判二十年苦役,克裡波恩和哈洛威一樣,也是二十年,莫韋爾被判十年。

     哈洛威患肺痨,于一九一九年去世。

     克裡波恩仍在獄中。

    莫韋爾在一次事故中失去右眼,于一九二三年獲釋。

     警方從哈浴威太太口裡什麼也未得到,隻知道她的同謀罪并不成立,案子結了之後她立刻離開英國。

     但是一九二一年在巴黎第十四區區政府發現了她的足迹,她嫁給了一名英國人,此人名叫約翰·斯密特,是個商務代理。

     那個時候她還沒有經營家庭式膳宿公寓,在巴黎一家澳大利亞商店當職員。

    次年才搬進典爾良門附近的住宅,先付現金三萬五千法郎,即房價的一半,另一半以後按年支付。

     調查的頭幾天,警方的問題都是圍繞着斯密特太太的第二任丈夫提出的。

     “總之,你們結婚不久,他就消失了,為什麼?” “我什麼也不知道!” “您在哪兒認識的他?” 沒有回答。

    有幾個警察從斯密特太太的沉默不語中得出似乎十分明顯的結論,他們堅信,屍體和約翰·斯密特是同一個人。

     但是,弗羅日先生一直沒有表态。

    他在報紙上登了一則廣告,請求名叫約翰·斯密特的人親自到塞納河檢察院或寫信給該院。

     十二月九日,一封署名斯密特的信從布洛涅市寄到,他在信中聲稱隻有收到通知才能到巴黎。

     這是個窮困潦倒和落魄之人。

    他自稱是碼頭工人,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他不是碼頭工,和他從來就沒有當過兩務代理一樣。

    他遇到哈洛威太太的時候是個靠吃三明治維待生活的男人。

    她給了他一千法郎,嫁給他,改換了他的姓氏,然後遠走高飛。

     “她需要我的姓氏!”他說話的神态有些狡猾,但對自己想從中獲利這一投機行為的内情并不知曉。

     斯密特太太充分利用自己的疾病,她也确實病得不輕。

     她的體溫一直在三十九度和三十九度八之間徘徊。

    就她眼前的樣子,很難想像一周之前她還在活動,管理着她的膳宿生。

     而且這也始終構戚一個人們無法解釋的事實。

    她一直體弱多玻鄰居們談到她時都說:“一個可憐的女人,她的身體非常糟,但仍然整日奔忙!” 有時有的房客可憐她,就從她手中拿過刷子或擦布幫她打掃衛生。

     她躺在床上,臉上露出的是那種隻有受害人才有的哀怨的微笑。

    全世界的人都在急忙追擊一個病魔纏身,又一再遭受苦難的弱女子! 弗羅日先生不自覺地輕輕咳嗽了一聲。

     長着一頭棕紅頭發的女傭像對一個劊子手一樣向他抛去輕蔑的一瞥便離開了房間。

    樓下住的房客是一名薩克斯管演奏手,他不顧眼前發生的一切,繼續練習吹奏。

    他吹奏的是一首哀樂,一種古怪的金屬般的嗚咽在空中回蕩。

     “您覺得身體受得住嗎?可以回答我的問題嗎?” 她不說話,卻在微笑。

    目睹她那種笑的樣子,如堅持不走,繼續提問還不緻于覺得自己心腸太硬。

     “您似乎把錢看得很重,那麼為什麼在一九二一年肯花一千法郎隻是為了得到一個姓氏呢?” 她開始咳嗽,咳得連氣都喘不過來,臉憋得通紅。

     “在法國,沒有人知道您丈夫被判刑的事。

    因此,過去發生的一切對您并沒有不良的影響。

    相反,第二次婚姻卻是危險的。

    ” 她焦慮不安地看着他。

     “我再重複一遍。

    第二次婚姻是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