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悲戚的靈長類
關燈
小
中
大
上一件紅色連衣裙,并穿上一雙涼鞋。
我等着她。
然後我們一道前往餐廳。
服務生分送着咖啡和茶。
他們已經開始清理自助餐的殘局。
我在面包上塗上果醬,端詳着羅拉那一隻綠眼和一隻褐眼。
“他很煩你嗎?”我問。
她隻是聳聳肩。
“嗯,也不算是啦!” “可是你把他推到遊泳池裡去了。
” “說說你自己的故事吧!”她懇求我。
我反正也不反對轉移話題。
我很快解釋過我的田野調查,發覺她在這個主題上并不是個門外漢。
她學的也是這個領域,并且說了一些澳洲大陸上發生的類似問題,這些都是我不知道的。
我問她一些關于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問題,那天晚上她對我們說過的年度調查報告,就是這個基金會在給予經費補助。
剛開始羅拉有點含糊其詞,不過她終于自己承認,該基金會的資金基本上是來自捐贈,所有的錢都是出自一個美國人。
“一個理想主義者嗎?”我問。
“一個有錢人。
”她糾正道,“他的錢滾滾而來。
” 我問她,在談到地球和人類的未來時,她覺得樂觀還是悲觀。
“我對人類的未來感到很悲觀,但是對地球則是比較樂觀一點。
” 我開始了解她的想法,不久之後她也解釋得一清二楚。
羅拉對環保的興趣建立在意識形态的基礎之上,其忠誠度遠超過我的想象。
她相信地球是一個有機體,此刻正在嚴重發燒,不過這是一種淨化的發燒,灼熱過後,她便會恢複生氣。
“她?” “蓋亞。
除非有些不尋常的事情發生,她總會打敗那些讓她生病的細菌。
” “蓋亞?”我輕歎了一口氣。
“那隻是我們給‘大地媽媽’取的名字,當然我們也可以就叫她艾莎(英文“地球”的諧音)。
不過我們必須知道,這個世界其實是個活着的個人。
” “誰會去消滅那些細菌?” “幾億年前,恐龍慘遭滅絕,”她開始述說,“那不見得是隕石所造成的。
或許它們讓這個世界生了一場大病,而使它們完全絕迹。
我聽過一種理論,說那和恐龍腸内的毒氣有關。
不過地球痊愈了,真的重新活了過來。
現在人類在威脅着地球的生命。
我們在破壞我們的居所,蓋亞要把我們趕走。
” “那麼……然後這個世界就會重生?” 羅拉點點頭。
我注視着她說:“你不覺得人類本身也有内在的價值嗎?” 她隻是聳聳肩膀,我了解她并不看重人類的價值。
就我本人來看,一個世界所能承載的生命,如果都隻是較低級的有機體,我便很難看出它的價值。
不過我對這種重生的想法倒是多了一點同情。
雖然就像那天夜裡,我對高登坦承的一切,這個世界已經步入晚年,我們不知道理性是否能夠再有一次機會,我想在這顆星球上無論如何是沒有機會了,因為這要花上很長的時間。
“我總覺得每一個個體都是無價的。
”我說。
“每一隻熊貓也一樣。
” 我直視她的綠眼。
“你呢?”我說,“你不怕死嗎?” 她搖搖頭。
“死去的隻是我目前的外形。
” 我還記得當時想到這個外形有多麼美麗。
“但我同時也屬于這個活着的星球。
”她繼續說道,“我比較擔心她會死去,因為我對她有比較深刻而永恒的認同。
” “比較深刻而永恒的認同。
”我重複道。
她目空一切地微笑着。
“你一定看過從太空中照出來的蓋亞的照片……” “當然。
” “她不是很美嗎?” 我無法相信自己聽到的話。
無論如何,我從來沒有時間研究這類極端的一元論,它竟還帶着多少有點憤世嫉俗的環保意識,雖然這令我稍感不悅,我卻必須承認,對羅拉的好感依然。
她是個機警認真而在某個方面顯得像是受過傷害的生靈。
我試着充分了解她的觀念。
好,我想,我們是活在地球上的短暫生命,但并非就此結束,因為我們會再回來,變成蓮花和椰子樹,變成熊貓和犀牛,而這一切都是蓋亞,那是我們最深沉真切的本尊。
她坐在那兒搖晃着她的涼鞋。
透過她連衣裙的紅色材質,我瞥見她的黑色比基尼上衣。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開始的?”她問。
我認為這是個象征性的問題,但給了一個很傳統的答案,一切生命都可以出自一個單一的大分子,因為無疑所有的基因物質都互有關聯。
“所以地球是一個單一的、有生命的有機體。
”這是她的結論,“而且這并不隻是一個隐喻。
我和那棵芙蓉是真的有關系。
” 她指向外頭的花園,我注意到比爾将她留在躺椅上的浴巾拿了起來,我想最好别向她提到這件事。
“事實上,”她繼續道,“我和那芙蓉的關系,比一滴水和另一滴水之間的關系還更密切。
而且如果所有的生命真的都是從同一個大分子滋長出來……” 她遲疑片刻,我再度凝望着她的綠眼。
“如何?” “……那麼這就是很了不得的分子。
我會毫不遲疑稱之為神。
那是神的種子。
因此我也可以直接稱蓋亞為女神。
” “而蓋亞就是你?” “也是你。
也是那些芙蓉。
” 這些我都聽過,如前所述,我覺得她言不由衷。
“但是地球的生命周期也是有限的,”我打斷她的話,“它隻是在偉大虛無之中的一個‘寂寞的星球’。
” “或是存在于偉大的一切之中!” 說完這些話她握住我的手,讓我覺得一陣慌亂而手足無措。
我甚至無法辨别“一切”與“虛無”之間有何不同。
基本上它們不就是同義詞嗎? 她溫柔地握緊我的手。
然後她說:“我們合而為一。
”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兩人論驚呆了。
不過在談過那偉大的一切——或偉大的虛無——之後,有雙溫暖的手握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假如一切并非如一,至少有我們兩人。
我并不想改信任何意識形态,這并非我的本意,因為我知道,當夜幕降臨,一切輪廓盡皆消弭無蹤。
我們坐在原地久久,握住彼此的雙手。
羅拉是個能夠奪魂攝魄的女人,但同時也是個腦袋壞掉了的理想主義者。
雖然在某一個層次裡,她所說的話很難辯駁,和我自己那無精打采的個人主義一樣難以辯駁。
但我們合而為一。
“那位油田工程師也一樣嗎?”我問,這時候她抽回了雙手。
她搖搖頭,溫柔地笑着說:“他屬于另一個宇宙。
” 然而,她不久便沖到遊泳池邊的躺椅去,那個美國人拿走了她的浴巾,她大概是要去給他一頓教訓。
我決定要叫部車,到小島東邊的塔羅弗洛國家公園,試着捕捉知名鹦鹉的畫面,看看撼動人心的瀑布。
我還有另一件瑣事要做,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
喬肯?凱斯是馬拉福植物園的所有人,父祖輩來自德國。
他幫我叫了車,但我的另一項使命卻沒那麼容易完成。
這個地方有酒吧,當然也是有執照的,但這個國家的法律禁止販售一整瓶的酒。
我說我完全了解,我們在挪威也有完全相同的規定,但是這并非一件尋常的販售舉動,這比較像是合法的賠償行為,彌補當地壁虎衆多所造成的傷害。
然而,我清楚表明願意付錢買酒瓶,也願意照付每個單位的金額——和酒吧裡賣的價格一樣。
我想他并未接受我的理論,但他心地善良,允許我帶着一瓶尚未開啟的“高登打翻琴酒”,吹着口哨回到布爾三号。
我在路上采了一枝羅拉所指的芙蓉花,根據她的說法,她和這些芙蓉的關系,比兩滴水之間的關系還要密切。
關于水的部分她當然是對的,不過那隻是因為兩滴水根本沒有任何關系。
它們隻是非常相似。
我将空的琴酒瓶注滿了水,插入芙蓉花,并将它放在窗前的一張小茶幾上,從這個窗口可以看到外頭的棕榈樹叢。
接下來,我将新酒的瓶蓋打開舉至唇邊。
我隻喝了一小口,隻是要證實為本人所有,任何人不能将它送回酒吧。
我打開旅行袋,小心放入酒瓶,封住袋口。
正當此刻我又見到了它。
高登在窗簾上端的帷幔地帶打瞌睡。
我想它是睡着了,不過爬蟲類天生一雙半開
我等着她。
然後我們一道前往餐廳。
服務生分送着咖啡和茶。
他們已經開始清理自助餐的殘局。
我在面包上塗上果醬,端詳着羅拉那一隻綠眼和一隻褐眼。
“他很煩你嗎?”我問。
她隻是聳聳肩。
“嗯,也不算是啦!” “可是你把他推到遊泳池裡去了。
” “說說你自己的故事吧!”她懇求我。
我反正也不反對轉移話題。
我很快解釋過我的田野調查,發覺她在這個主題上并不是個門外漢。
她學的也是這個領域,并且說了一些澳洲大陸上發生的類似問題,這些都是我不知道的。
我問她一些關于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問題,那天晚上她對我們說過的年度調查報告,就是這個基金會在給予經費補助。
剛開始羅拉有點含糊其詞,不過她終于自己承認,該基金會的資金基本上是來自捐贈,所有的錢都是出自一個美國人。
“一個理想主義者嗎?”我問。
“一個有錢人。
”她糾正道,“他的錢滾滾而來。
” 我問她,在談到地球和人類的未來時,她覺得樂觀還是悲觀。
“我對人類的未來感到很悲觀,但是對地球則是比較樂觀一點。
” 我開始了解她的想法,不久之後她也解釋得一清二楚。
羅拉對環保的興趣建立在意識形态的基礎之上,其忠誠度遠超過我的想象。
她相信地球是一個有機體,此刻正在嚴重發燒,不過這是一種淨化的發燒,灼熱過後,她便會恢複生氣。
“她?” “蓋亞。
除非有些不尋常的事情發生,她總會打敗那些讓她生病的細菌。
” “蓋亞?”我輕歎了一口氣。
“那隻是我們給‘大地媽媽’取的名字,當然我們也可以就叫她艾莎(英文“地球”的諧音)。
不過我們必須知道,這個世界其實是個活着的個人。
” “誰會去消滅那些細菌?” “幾億年前,恐龍慘遭滅絕,”她開始述說,“那不見得是隕石所造成的。
或許它們讓這個世界生了一場大病,而使它們完全絕迹。
我聽過一種理論,說那和恐龍腸内的毒氣有關。
不過地球痊愈了,真的重新活了過來。
現在人類在威脅着地球的生命。
我們在破壞我們的居所,蓋亞要把我們趕走。
” “那麼……然後這個世界就會重生?” 羅拉點點頭。
我注視着她說:“你不覺得人類本身也有内在的價值嗎?” 她隻是聳聳肩膀,我了解她并不看重人類的價值。
就我本人來看,一個世界所能承載的生命,如果都隻是較低級的有機體,我便很難看出它的價值。
不過我對這種重生的想法倒是多了一點同情。
雖然就像那天夜裡,我對高登坦承的一切,這個世界已經步入晚年,我們不知道理性是否能夠再有一次機會,我想在這顆星球上無論如何是沒有機會了,因為這要花上很長的時間。
“我總覺得每一個個體都是無價的。
”我說。
“每一隻熊貓也一樣。
” 我直視她的綠眼。
“你呢?”我說,“你不怕死嗎?” 她搖搖頭。
“死去的隻是我目前的外形。
” 我還記得當時想到這個外形有多麼美麗。
“但我同時也屬于這個活着的星球。
”她繼續說道,“我比較擔心她會死去,因為我對她有比較深刻而永恒的認同。
” “比較深刻而永恒的認同。
”我重複道。
她目空一切地微笑着。
“你一定看過從太空中照出來的蓋亞的照片……” “當然。
” “她不是很美嗎?” 我無法相信自己聽到的話。
無論如何,我從來沒有時間研究這類極端的一元論,它竟還帶着多少有點憤世嫉俗的環保意識,雖然這令我稍感不悅,我卻必須承認,對羅拉的好感依然。
她是個機警認真而在某個方面顯得像是受過傷害的生靈。
我試着充分了解她的觀念。
好,我想,我們是活在地球上的短暫生命,但并非就此結束,因為我們會再回來,變成蓮花和椰子樹,變成熊貓和犀牛,而這一切都是蓋亞,那是我們最深沉真切的本尊。
她坐在那兒搖晃着她的涼鞋。
透過她連衣裙的紅色材質,我瞥見她的黑色比基尼上衣。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開始的?”她問。
我認為這是個象征性的問題,但給了一個很傳統的答案,一切生命都可以出自一個單一的大分子,因為無疑所有的基因物質都互有關聯。
“所以地球是一個單一的、有生命的有機體。
”這是她的結論,“而且這并不隻是一個隐喻。
我和那棵芙蓉是真的有關系。
” 她指向外頭的花園,我注意到比爾将她留在躺椅上的浴巾拿了起來,我想最好别向她提到這件事。
“事實上,”她繼續道,“我和那芙蓉的關系,比一滴水和另一滴水之間的關系還更密切。
而且如果所有的生命真的都是從同一個大分子滋長出來……” 她遲疑片刻,我再度凝望着她的綠眼。
“如何?” “……那麼這就是很了不得的分子。
我會毫不遲疑稱之為神。
那是神的種子。
因此我也可以直接稱蓋亞為女神。
” “而蓋亞就是你?” “也是你。
也是那些芙蓉。
” 這些我都聽過,如前所述,我覺得她言不由衷。
“但是地球的生命周期也是有限的,”我打斷她的話,“它隻是在偉大虛無之中的一個‘寂寞的星球’。
” “或是存在于偉大的一切之中!” 說完這些話她握住我的手,讓我覺得一陣慌亂而手足無措。
我甚至無法辨别“一切”與“虛無”之間有何不同。
基本上它們不就是同義詞嗎? 她溫柔地握緊我的手。
然後她說:“我們合而為一。
”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兩人論驚呆了。
不過在談過那偉大的一切——或偉大的虛無——之後,有雙溫暖的手握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假如一切并非如一,至少有我們兩人。
我并不想改信任何意識形态,這并非我的本意,因為我知道,當夜幕降臨,一切輪廓盡皆消弭無蹤。
我們坐在原地久久,握住彼此的雙手。
羅拉是個能夠奪魂攝魄的女人,但同時也是個腦袋壞掉了的理想主義者。
雖然在某一個層次裡,她所說的話很難辯駁,和我自己那無精打采的個人主義一樣難以辯駁。
但我們合而為一。
“那位油田工程師也一樣嗎?”我問,這時候她抽回了雙手。
她搖搖頭,溫柔地笑着說:“他屬于另一個宇宙。
” 然而,她不久便沖到遊泳池邊的躺椅去,那個美國人拿走了她的浴巾,她大概是要去給他一頓教訓。
我決定要叫部車,到小島東邊的塔羅弗洛國家公園,試着捕捉知名鹦鹉的畫面,看看撼動人心的瀑布。
我還有另一件瑣事要做,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
喬肯?凱斯是馬拉福植物園的所有人,父祖輩來自德國。
他幫我叫了車,但我的另一項使命卻沒那麼容易完成。
這個地方有酒吧,當然也是有執照的,但這個國家的法律禁止販售一整瓶的酒。
我說我完全了解,我們在挪威也有完全相同的規定,但是這并非一件尋常的販售舉動,這比較像是合法的賠償行為,彌補當地壁虎衆多所造成的傷害。
然而,我清楚表明願意付錢買酒瓶,也願意照付每個單位的金額——和酒吧裡賣的價格一樣。
我想他并未接受我的理論,但他心地善良,允許我帶着一瓶尚未開啟的“高登打翻琴酒”,吹着口哨回到布爾三号。
我在路上采了一枝羅拉所指的芙蓉花,根據她的說法,她和這些芙蓉的關系,比兩滴水之間的關系還要密切。
關于水的部分她當然是對的,不過那隻是因為兩滴水根本沒有任何關系。
它們隻是非常相似。
我将空的琴酒瓶注滿了水,插入芙蓉花,并将它放在窗前的一張小茶幾上,從這個窗口可以看到外頭的棕榈樹叢。
接下來,我将新酒的瓶蓋打開舉至唇邊。
我隻喝了一小口,隻是要證實為本人所有,任何人不能将它送回酒吧。
我打開旅行袋,小心放入酒瓶,封住袋口。
正當此刻我又見到了它。
高登在窗簾上端的帷幔地帶打瞌睡。
我想它是睡着了,不過爬蟲類天生一雙半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