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 解開人類生存之謎

關燈
文/傅佩榮 經過一百五十億年的等待,我終于要動筆寫這篇文章了。

    原來從創造宇宙的大爆炸開始,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為了成就我眼前的這一件事。

    仔細讀完賈德的新作《瑪雅》之後,我很難想到不同于上述所說的開場白。

     《瑪雅》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是帶有懸疑色彩的愛情小說,還是深寓哲思趣味的散文随筆?或者,是探讨生命起源以至人類演化的科學著作,還是關心永恒并且觸及來世與輪回的宗教假設?正确的答案是:以上皆是。

    如果再加上解說西班牙畫家哥雅的瑪雅畫像的神奇轶事,内容就更完整了。

     這簡直是個萬花筒啊!我們一起來欣賞賈德魔術般的手法。

     太平洋探險隊的最後一站是斐濟群島中的塔弗尼島。

    這裡是國際日期變更線所經之處,新的千禧年将會在此露出第一道曙光。

    法蘭克是探險隊的一員,專業的生物學者,但是心中常有對永恒的渴望。

    時間是一九九八年十一月間,西班牙國家電視台派了安娜與荷西,來這裡拍攝有關迎接千禧年的背景報導。

    這一對戀人之間的對話非常特别,好像是背誦古老的箴言,其中蘊藏了某些洞識,但卻又不是一目了然的。

    法蘭克的好奇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這本書的主要内容,是法蘭克從此時開始的所見所聞與沉思冥想。

    他将這一切寫成一封長信,寄給因為女兒過世而與自己分居的太太薇拉。

    在陸續寫下這封信的過程中,他與薇拉相聚又複合,而安娜與荷西的故事也在經過高xdx潮疊起的劇情之後,得到圓滿的結局。

     “瑪雅”一詞使人眩惑。

    我們可以找到一連串與它發音相同的詞。

    南美洲的“瑪雅”古文化已經是曆史陳述;而印度教的“瑪雅”觀念依然通行,它是幻象或面紗,遮蔽了真實界,使人們的覺悟顯得格外困難。

    接着,安娜的家族名字正是“瑪雅”,源自一個吉蔔賽祖先:而這一系列祖先之中,也許有一位叫“瑪雅”的女子,曾經提供了姣好的面貌,讓畫家哥雅畫成了名作。

    安娜長得酷似畫中的瑪雅,以至常有人覺得她面善。

    這是遺傳基因的巧合?還是輪回轉世的例證? 法蘭克是生物學者,在研究生命演化的現象時,偶爾會覺得自己像是“當今的達爾文”。

    既然如此,本書中有關生物演化的觀點難免層出不窮。

    譬如,宇宙的存在是由一百五十億年前的大爆炸所造成的,但是一直要到四十億年前才有生命出現,接着是六億五千萬年前像地鼠的生物,演變到三億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兩栖類,最後,人類成功地出現,不過是最近幾百萬年的事。

    想到人生不過數十寒暑,而整個醞釀與準備的過程竟然如此漫長及繁複,我們不禁要問:這一切是為了什麼? 忽略這個問題,就會面臨旅店中的壁虎對法蘭克的質疑:人的大腦多了一些東西,具有理解能力,但是卻因此遍尋不着生命意義,以緻要靠酒精來麻醉自己嗎?人這個物種隻會制造借口、尋找掩飾,凡事都要經過僞裝嗎?當然,壁虎在演化路徑上是人類的前輩,在法蘭克筆下,則代表生物對人類提出不解之處。

    它對法蘭克說:“我是你的雙胞胎兄弟,代表你的規矩。

    ”意思是:人與其他物種是同源的,但是人的某些行為顯然有違一般生物所遵循的規矩。

    這其中當然包括科技發展與生态破壞。

    本書結語有一段是:“因此,保留此一星球的生存環境,不僅是全球的責任,并且也是全宇宙的責任。

    有朝一日,黑暗可能再度降臨。

    而這一回,上帝的神靈将不再浮現于水面。

    ” 這段話提及了“全宇宙”與“上帝的神靈”,正好是我們轉向哲學省思的坦途。

    在此,書中角色暫時退居幕後,因為他們以各種方式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