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身。
送餅上桌的店夥一團和氣,似乎對刀劍毫不介意。
“兩位客官像是前來訪友的?”店夥主動打招呼。
“你怎麼知道?”張允中含笑反問。
“敝地經常有練武的人光臨,也多少與甄三爺有關。
甄三爺早些年在外地走動,交了許多朋友。
兩位風塵仆仆,操外地口音,所以可能是而來求見甄三爺的,沒錯吧?” “沒錯,甄三爺是貴地的名人嘛!” “是啊!他是本城三大名流之一。
兩位如果要前往甄宅拜會三爺,最好是午後申牌左右前往。
” “為何?” “甄三爺上了年紀,喜歡睡睡午覺。
而且,早上從不接見客人。
” “哦!晚上呢?” “客官笑話了,有身份的爺們,晚間怎麼會見客?” “原來如此。
不過,在下與這位姑娘,不是甄三爺的朋友,去不去慕名往拜,還不一定呢。
” 張允中向對方表明态度:“我想,貴棧必定與甄三爺有密切的關系,甚至更近些。
” “街坊嘛!彼此之間相處得還好。
”店夥避重就輕:“甄三爺府上的爺們,經常到棧裡來照顧。
兩位如果想見甄三爺,可以找他們先容,方便些。
” “在下記住了。
哦!有一位姓單的和他的八位女伴,還沒離開吧?” “姓單的?”店夥一楞:“單什麼?” “單定遠,江南來的。
” “單定遠,江南來……”店夥搖頭:“小的沒聽說過這個人,怎知他離開沒有?” “真的?” “小的不說假話。
”店夥笑笑走了。
黑煞女魅一直冷眼旁觀,留意店夥的眼神變化。
“他明明在說謊。
” 他向張允中低聲說,指指轉到另一桌招待食客的店夥背影。
“這間客棧,不但與甄家關系密切,也是甄天王的耳目。
”張允中也低聲說:“甚至,甄天王是此店的暗東,這種作法,正是江湖人的慣技。
” “車船店腳牙,能控制的住,就成功了一半。
允中,日後你建立基業,也必須控制這些人。
” “那是當然。
如果我所料不差,不久之後,就會有人來找我們了。
” 來找他們的人,來得比他們想像中要快。
當他們進食畢,返回客房的同時,來人便随後而至。
兩人各住一間上房,毗鄰可以相互照顧。
張允中剛在内間洗漱,便聽到叩門聲。
“客官,開門,有人前來拜望。
”是店夥的聲音。
“等一等。
”他說,最後抹了一把臉,出到外間。
挪了挪插在腰帶上的刀,他拉開了房門。
店夥送來一壺茶,後面跟着一位穿長袍的中年人。
“在下甄福。
”中年人抱拳含笑招呼:“奉三爺所差,前來向張允中緻意。
” “請進。
”他擡手引客入室:“沒想到甄老兄來得這麼快。
請坐。
” 店夥将茶備妥,提着托盤走了。
“在下初臨貴地,對貴地的英雄豪傑十分陌生,不敢冒昧往拜,沒想到甄三爺竟然先遣人枉顧,在下深感榮幸。
” 他話說得十分客氣:“不知三爺派甄兄前來,有何見教?在下洗耳恭聽。
” “有關張兄與黑煞姑娘的事,單爺已向三爺說過……” “哦!原來單定遠果然仍在三爺府上。
” “是的。
單爺是三爺的知交,交情深厚,這次光臨敝地,是專誠前來與三爺小聚的。
單爺的意思,是請三爺助一臂之力,在徐州府找地方建根基。
徐州有三爺的好友,在地方上頗有些實力。
” “哦!好事嘛!單定遠與他的姑母寄人籬下,在三山别莊豈能混出自己的局面來? 現在準備自立門戶,必定前途無量,但不知三爺答應了嗎?” “正在從長計議,可能會答應的,三爺是十分講義氣的人。
計議停當之後,可能在十天半月之後,由三爺親自陪同單爺前往徐州。
” “好朋友理該如此。
” “其實,該稱之為提攜後進。
在口頭上,三爺與單爺雖則稱兄道弟,但論江湖輩份,三爺高了一輩。
” “呵呵!單定遠帶了八位美麗的師妹,如果想充前輩與三爺分庭抗禮,就什麼事都辦不成啦!” “三爺的意思,希望兩位不要去打擾。
”甄福不介意他語中帶刺,語氣毫無愠意: “彼此留一分情義。
” 說着,從袖底取出一串制錢放在桌上。
一串錢是一百文,可以買半支雞飽餐一頓。
“這是三爺奉送給兩位的程儀。
”甄福皮肉不笑說:“出南門,在碼頭上可-到船,西上鳳陽下走淮安,都很方便,随時都可以動身。
” “在下喜歡陸路。
” “那就乘渡船過河,在對岸的盱眙縣可以雇驢代步,買馬更穩當。
要不了三兩天,就可以到南京。
” “呵呵!在下确有到南京的打算。
” “張爺是答應了?”甄福欣然說:“時候還早,過了河趕兩步,就可以到盱眙。
呵呵!店錢三爺已打過招呼,不需兩位破費。
張兄,這就與黑煞姑娘動身嗎?” “呵呵!在下并不急于動身。
”他一面說,一面捏斷串錢的貫繩,兩個指頭一次拈起十文錢,信手将錢捏成碎屑,一捏十文,三五下錢已剩下一半:“三爺的盛情,在下心領了。
請轉告三爺,在下與黑煞姑娘要走的,但不是現在。
” “那張兄準備何時動身?” “等辦完要辦的事再走。
” “那……” “甄兄,何不轉告三爺?” “轉告什麼?” “叫他在日落之前,要無情劍單定遠離
送餅上桌的店夥一團和氣,似乎對刀劍毫不介意。
“兩位客官像是前來訪友的?”店夥主動打招呼。
“你怎麼知道?”張允中含笑反問。
“敝地經常有練武的人光臨,也多少與甄三爺有關。
甄三爺早些年在外地走動,交了許多朋友。
兩位風塵仆仆,操外地口音,所以可能是而來求見甄三爺的,沒錯吧?” “沒錯,甄三爺是貴地的名人嘛!” “是啊!他是本城三大名流之一。
兩位如果要前往甄宅拜會三爺,最好是午後申牌左右前往。
” “為何?” “甄三爺上了年紀,喜歡睡睡午覺。
而且,早上從不接見客人。
” “哦!晚上呢?” “客官笑話了,有身份的爺們,晚間怎麼會見客?” “原來如此。
不過,在下與這位姑娘,不是甄三爺的朋友,去不去慕名往拜,還不一定呢。
” 張允中向對方表明态度:“我想,貴棧必定與甄三爺有密切的關系,甚至更近些。
” “街坊嘛!彼此之間相處得還好。
”店夥避重就輕:“甄三爺府上的爺們,經常到棧裡來照顧。
兩位如果想見甄三爺,可以找他們先容,方便些。
” “在下記住了。
哦!有一位姓單的和他的八位女伴,還沒離開吧?” “姓單的?”店夥一楞:“單什麼?” “單定遠,江南來的。
” “單定遠,江南來……”店夥搖頭:“小的沒聽說過這個人,怎知他離開沒有?” “真的?” “小的不說假話。
”店夥笑笑走了。
黑煞女魅一直冷眼旁觀,留意店夥的眼神變化。
“他明明在說謊。
” 他向張允中低聲說,指指轉到另一桌招待食客的店夥背影。
“這間客棧,不但與甄家關系密切,也是甄天王的耳目。
”張允中也低聲說:“甚至,甄天王是此店的暗東,這種作法,正是江湖人的慣技。
” “車船店腳牙,能控制的住,就成功了一半。
允中,日後你建立基業,也必須控制這些人。
” “那是當然。
如果我所料不差,不久之後,就會有人來找我們了。
” 來找他們的人,來得比他們想像中要快。
當他們進食畢,返回客房的同時,來人便随後而至。
兩人各住一間上房,毗鄰可以相互照顧。
張允中剛在内間洗漱,便聽到叩門聲。
“客官,開門,有人前來拜望。
”是店夥的聲音。
“等一等。
”他說,最後抹了一把臉,出到外間。
挪了挪插在腰帶上的刀,他拉開了房門。
店夥送來一壺茶,後面跟着一位穿長袍的中年人。
“在下甄福。
”中年人抱拳含笑招呼:“奉三爺所差,前來向張允中緻意。
” “請進。
”他擡手引客入室:“沒想到甄老兄來得這麼快。
請坐。
” 店夥将茶備妥,提着托盤走了。
“在下初臨貴地,對貴地的英雄豪傑十分陌生,不敢冒昧往拜,沒想到甄三爺竟然先遣人枉顧,在下深感榮幸。
” 他話說得十分客氣:“不知三爺派甄兄前來,有何見教?在下洗耳恭聽。
” “有關張兄與黑煞姑娘的事,單爺已向三爺說過……” “哦!原來單定遠果然仍在三爺府上。
” “是的。
單爺是三爺的知交,交情深厚,這次光臨敝地,是專誠前來與三爺小聚的。
單爺的意思,是請三爺助一臂之力,在徐州府找地方建根基。
徐州有三爺的好友,在地方上頗有些實力。
” “哦!好事嘛!單定遠與他的姑母寄人籬下,在三山别莊豈能混出自己的局面來? 現在準備自立門戶,必定前途無量,但不知三爺答應了嗎?” “正在從長計議,可能會答應的,三爺是十分講義氣的人。
計議停當之後,可能在十天半月之後,由三爺親自陪同單爺前往徐州。
” “好朋友理該如此。
” “其實,該稱之為提攜後進。
在口頭上,三爺與單爺雖則稱兄道弟,但論江湖輩份,三爺高了一輩。
” “呵呵!單定遠帶了八位美麗的師妹,如果想充前輩與三爺分庭抗禮,就什麼事都辦不成啦!” “三爺的意思,希望兩位不要去打擾。
”甄福不介意他語中帶刺,語氣毫無愠意: “彼此留一分情義。
” 說着,從袖底取出一串制錢放在桌上。
一串錢是一百文,可以買半支雞飽餐一頓。
“這是三爺奉送給兩位的程儀。
”甄福皮肉不笑說:“出南門,在碼頭上可-到船,西上鳳陽下走淮安,都很方便,随時都可以動身。
” “在下喜歡陸路。
” “那就乘渡船過河,在對岸的盱眙縣可以雇驢代步,買馬更穩當。
要不了三兩天,就可以到南京。
” “呵呵!在下确有到南京的打算。
” “張爺是答應了?”甄福欣然說:“時候還早,過了河趕兩步,就可以到盱眙。
呵呵!店錢三爺已打過招呼,不需兩位破費。
張兄,這就與黑煞姑娘動身嗎?” “呵呵!在下并不急于動身。
”他一面說,一面捏斷串錢的貫繩,兩個指頭一次拈起十文錢,信手将錢捏成碎屑,一捏十文,三五下錢已剩下一半:“三爺的盛情,在下心領了。
請轉告三爺,在下與黑煞姑娘要走的,但不是現在。
” “那張兄準備何時動身?” “等辦完要辦的事再走。
” “那……” “甄兄,何不轉告三爺?” “轉告什麼?” “叫他在日落之前,要無情劍單定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