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可把他們趕出來。
” “什麼線索?” “本城的江湖人和武林人。
” “你不說,唯有這裡沒有江湖人嗎?” “我是說沒有江湖人前來獵食,并沒說沒有江湖人呀!是不是?” “唔!真該緊迫追蹤的,一時大意,被他們抄小徑先一步趕到,先一步偷渡城關,可得多費手腳了。
” 張允中有點懊悔:“有兩處地方離境,淮河渡和碼頭。
淮河渡過河奔向盱眙、天長、下揚州。
碼頭雇船駛向對岸的高良澗,重回淮安。
我們分頭打聽,如何?” “至少,得先找地方安頓再說,早餐還沒有着落呢。
” 開始收拾包裹:“打聽江湖人與武林人的消息,交給我好了,我比你内行些。
”黑煞女魅說。
下了土岡,便是一條小徑,向南蜿蜒伸展,直抵到淮河的北岸,在小村口分道,西走州城,東通向湖濱各村鎮,道上甚少有人走動。
接近村口,見多識廣的黑煞女魅臉露喜色。
“你看出異狀嗎?”她向張允中問:“村小,屋大,全是院深堂奧的大宅。
” “你看出什麼異狀了?”張允中反問。
“這是地方的财主,大戶人家通常請有護院打手。
要找消息,可從這些人找線索。
” “愈偏僻的地方,民風愈強悍。
别讓土豪财主們把我們當成強盜,鬧将起來可不是好玩的。
” “放心啦!我有辦法。
” 人算虎,虎亦算人。
他們隻知道按照自己的估計來追尋公孫英一群人,卻沒料到公孫英一群人也在計算他們。
“你有什麼辦法?你比我還要陌生……” “你沒忘了吧?恨天無把的口供。
” “哦!不錯。
” “天王甄海。
” “姑娘,你仍然念念不忘找無情劍報複。
” “那是忘不了的,允中。
” 恨天無把的口供,供出無情劍帶了八名女人,在淮安雇舟,折往泗州找故交天王甄海。
他倆把公孫英一群人逼往泗州,主要的原因就是讓這兩群人走在一起,以便一網打盡。
公孫英不往别處逃而逃往泗州,顯然與無情劍的故交天王甄海也有交情。
至于雙方是否曾經事先有所協議,就無從得悉了,反正等他們會合了之後,一切就會明白啦。
天王甄海在泗州,已可斷言絕非沒沒無聞的人,隻要向會武功的人打聽,必可得到一些線索。
這一村的每一家大宅,皆雄偉壯觀,院子廣大,屋前後與屋内各處院落天井,皆栽了花木果樹,因此一看便知住的都是大戶人家。
村口的幾株李樹下,站着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在伸展手腳活動筋骨。
張允中立即心中疑雲大起,看村中房舍的氣派與格局,那一家沒有活動筋骨的大院子或天井? 怎麼一大早就跑到村口外伸展手腳? 越過十字路,他倆走向村口。
“老伯早啊!”黑煞女魅笑吟吟地向老人打招呼:“請問,這裡是什麼地方?” 老人不斷輪番打量他倆,眼中有疑雲。
“這裡叫臨湖莊。
”老人說:“你們從遠道來的?帶了行囊。
” “是的,老伯,從很遠的地方來。
” “你們到敝莊有何貴幹?” “想向老伯打聽州城的事,順便買些食物早餐。
” “這裡是私人的産業,沒有賣食物的店,什麼店都沒有。
”老人向西一指:“到州城不過三五裡,趕兩步就可以買到食物了。
敝莊不接待外人,你們不能進去。
” “我們隻是買些食物,讨口水喝……” “老漢是為你們好,要是硬闖進去,會被抓去送官當匪辦的。
走吧!到城裡去吧。
” “哦!貴莊的主人好像很厲害呢!主人貴姓呀?” “敝莊主姓項,城内城外,都知道臨湖莊項家是不能亂闖的。
” “好吧!我們就不進去打擾了。
有件事請教,老伯可知道甄爺甄海住在何處?” “原來你們來找甄三爺的,難怪攜刀帶劍。
”老人換上了笑容:“你們到州城之後,向人問新春坊甄家,就會有人指引你們去找的。
你們一定是甄三爺的朋友;甄家經常有從外地來探望的朋友。
” “多謝指引,老伯。
”黑煞女魅大喜過望,立即偕張允中往回走。
村内一棟大院的高樓上,有人藏身窗後,留意村口的動靜,目送兩人的背影去遠,才離開小窗。
臨湖莊莊南湖,設有專用的碼頭。
就在兩人離去後片刻,一艙小蓬船從上遊緩緩劃向碼頭,一看便知是來自州城。
莊稱臨湖不能算錯,但也不能完全正确。
下遊兩裡左右,便是淮河口。
湖水在汛期淹沒了河口兩岸,臨湖莊也就成了湖的延伸部份,已分不出河與湖了。
艙面出現一個青衣人,向碼頭打出一連串手式。
船駛近碼頭,碼頭上已出現三位青衣大漢接船。
不等船系妥,鑽出六個人,領先的人,赫然是衣着華麗,像位富家公子的公孫英。
新春坊就在東門内,沿大街向左一折,長街的西首就是巍峨的甄宅,光是院門樓,就比一般民宅的主宅還要好十倍。
東大街附近都是店鋪,有三兩家客棧,卻不見有酒坊食肆。
原來這一帶的客棧,皆兼發販賣酒食,小飲小食全天供應,入店的人并不一定要住店,吃了就走皆大歡喜。
張允中與黑煞女魅藝高人膽大,就在東大街的悅來客棧安頓。
從悅來到甄宅,雖說是兩條街,其實相距不過百十步而已,出門轉一個彎就是甄宅。
在店堂進食,他倆刀劍不離
” “什麼線索?” “本城的江湖人和武林人。
” “你不說,唯有這裡沒有江湖人嗎?” “我是說沒有江湖人前來獵食,并沒說沒有江湖人呀!是不是?” “唔!真該緊迫追蹤的,一時大意,被他們抄小徑先一步趕到,先一步偷渡城關,可得多費手腳了。
” 張允中有點懊悔:“有兩處地方離境,淮河渡和碼頭。
淮河渡過河奔向盱眙、天長、下揚州。
碼頭雇船駛向對岸的高良澗,重回淮安。
我們分頭打聽,如何?” “至少,得先找地方安頓再說,早餐還沒有着落呢。
” 開始收拾包裹:“打聽江湖人與武林人的消息,交給我好了,我比你内行些。
”黑煞女魅說。
下了土岡,便是一條小徑,向南蜿蜒伸展,直抵到淮河的北岸,在小村口分道,西走州城,東通向湖濱各村鎮,道上甚少有人走動。
接近村口,見多識廣的黑煞女魅臉露喜色。
“你看出異狀嗎?”她向張允中問:“村小,屋大,全是院深堂奧的大宅。
” “你看出什麼異狀了?”張允中反問。
“這是地方的财主,大戶人家通常請有護院打手。
要找消息,可從這些人找線索。
” “愈偏僻的地方,民風愈強悍。
别讓土豪财主們把我們當成強盜,鬧将起來可不是好玩的。
” “放心啦!我有辦法。
” 人算虎,虎亦算人。
他們隻知道按照自己的估計來追尋公孫英一群人,卻沒料到公孫英一群人也在計算他們。
“你有什麼辦法?你比我還要陌生……” “你沒忘了吧?恨天無把的口供。
” “哦!不錯。
” “天王甄海。
” “姑娘,你仍然念念不忘找無情劍報複。
” “那是忘不了的,允中。
” 恨天無把的口供,供出無情劍帶了八名女人,在淮安雇舟,折往泗州找故交天王甄海。
他倆把公孫英一群人逼往泗州,主要的原因就是讓這兩群人走在一起,以便一網打盡。
公孫英不往别處逃而逃往泗州,顯然與無情劍的故交天王甄海也有交情。
至于雙方是否曾經事先有所協議,就無從得悉了,反正等他們會合了之後,一切就會明白啦。
天王甄海在泗州,已可斷言絕非沒沒無聞的人,隻要向會武功的人打聽,必可得到一些線索。
這一村的每一家大宅,皆雄偉壯觀,院子廣大,屋前後與屋内各處院落天井,皆栽了花木果樹,因此一看便知住的都是大戶人家。
村口的幾株李樹下,站着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在伸展手腳活動筋骨。
張允中立即心中疑雲大起,看村中房舍的氣派與格局,那一家沒有活動筋骨的大院子或天井? 怎麼一大早就跑到村口外伸展手腳? 越過十字路,他倆走向村口。
“老伯早啊!”黑煞女魅笑吟吟地向老人打招呼:“請問,這裡是什麼地方?” 老人不斷輪番打量他倆,眼中有疑雲。
“這裡叫臨湖莊。
”老人說:“你們從遠道來的?帶了行囊。
” “是的,老伯,從很遠的地方來。
” “你們到敝莊有何貴幹?” “想向老伯打聽州城的事,順便買些食物早餐。
” “這裡是私人的産業,沒有賣食物的店,什麼店都沒有。
”老人向西一指:“到州城不過三五裡,趕兩步就可以買到食物了。
敝莊不接待外人,你們不能進去。
” “我們隻是買些食物,讨口水喝……” “老漢是為你們好,要是硬闖進去,會被抓去送官當匪辦的。
走吧!到城裡去吧。
” “哦!貴莊的主人好像很厲害呢!主人貴姓呀?” “敝莊主姓項,城内城外,都知道臨湖莊項家是不能亂闖的。
” “好吧!我們就不進去打擾了。
有件事請教,老伯可知道甄爺甄海住在何處?” “原來你們來找甄三爺的,難怪攜刀帶劍。
”老人換上了笑容:“你們到州城之後,向人問新春坊甄家,就會有人指引你們去找的。
你們一定是甄三爺的朋友;甄家經常有從外地來探望的朋友。
” “多謝指引,老伯。
”黑煞女魅大喜過望,立即偕張允中往回走。
村内一棟大院的高樓上,有人藏身窗後,留意村口的動靜,目送兩人的背影去遠,才離開小窗。
臨湖莊莊南湖,設有專用的碼頭。
就在兩人離去後片刻,一艙小蓬船從上遊緩緩劃向碼頭,一看便知是來自州城。
莊稱臨湖不能算錯,但也不能完全正确。
下遊兩裡左右,便是淮河口。
湖水在汛期淹沒了河口兩岸,臨湖莊也就成了湖的延伸部份,已分不出河與湖了。
艙面出現一個青衣人,向碼頭打出一連串手式。
船駛近碼頭,碼頭上已出現三位青衣大漢接船。
不等船系妥,鑽出六個人,領先的人,赫然是衣着華麗,像位富家公子的公孫英。
新春坊就在東門内,沿大街向左一折,長街的西首就是巍峨的甄宅,光是院門樓,就比一般民宅的主宅還要好十倍。
東大街附近都是店鋪,有三兩家客棧,卻不見有酒坊食肆。
原來這一帶的客棧,皆兼發販賣酒食,小飲小食全天供應,入店的人并不一定要住店,吃了就走皆大歡喜。
張允中與黑煞女魅藝高人膽大,就在東大街的悅來客棧安頓。
從悅來到甄宅,雖說是兩條街,其實相距不過百十步而已,出門轉一個彎就是甄宅。
在店堂進食,他倆刀劍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