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松平成軍

關燈
今川義元厭惡流汗,他一邊令侍童打扇,一邊目光灼灼地聽松平元康說話。

    元康已經生下了可以繼承松平氏基業的竹千代。

    有象征意味的初戰,最後決定在寺部城外進行。

    義元對這一切頗為滿意。

    他想看看元康作為先鋒大将,究竟有多大能耐。

    換言之,這次出征是進京決戰前的預演。

     “依你之見,誰可任糧草奉行之位?”義元聽完元康對于布陣的安排後,不動聲色地問道。

     “織田信長已經展開攻勢,着實可惱。

    大高城已被包圍,鹈殿長照急需糧草和援軍。

    但糧草的支援似乎更為重要。

    隻要有了糧食,大高城就不會輕易陷落。

    ”元康好像摸透了義元的心思,“因此,我決定任命酒井雅樂助為糧草奉行。

    ” “的确,雅樂助老成謹慎,任命他為糧草奉行,大可放心。

    那麼,戰馬呢?” “鳥居彥右衛門元忠、石川與七郎數正、平岩七之助親吉。

    ” “都很年輕,有點讓人放心不下……” 義元覺得元康具有一種與年齡不相稱的心機,似乎在努力避免将老臣們送上最前線。

     “大久保新八郎忠俊、鳥居伊賀守忠吉也在。

    這些家臣作何安排?” “他們率領機動部隊。

    ” “哦,那麼誰來指揮主力?” “元康親自指揮。

    前鋒和右翼由石川安藝之子彥五郎家成指揮,後衛和左翼由酒井左衛門忠次任指揮之職。

    ” “石川家成多大了?” “二十六歲。

    ” “植村新六郎負責什麼?” “跟随元康左右。

    ” “是軍師嗎?”義元思慮片刻又道,“可以叫上酒井将監。

    他在家臣們中可起到震懾的作用。

    ”說到這裡,義元掐指算道:“大久保家族、本多廣孝、神原一族、石川清兼……還有,必須将鳥居派上用場。

    你的安排和我的想法大體一緻。

    即刻準備出發吧!” 元康靜靜地坐着,低垂着頭。

    義元無疑想讓岡崎人去對付織田軍,若岡崎人沒有充當先鋒的實力,那隻能拼個你死我活。

    究竟會潰不成軍,還是得勝而歸?元康的心已不再搖擺不定,他已經能毅然面對命運的挑戰。

     他緩緩走出大門,早已候在此處的本多鍋之助(平八郎忠勝)趕緊跑上前來,躬身緻意。

    鍋之助雖然剛剛十二歲,但已異常強健。

     “鍋之助,怎麼了?七之助呢?” 本來陪元康前來的是平岩七之助,但不知為何竟換成了鍋之助。

     “母親從故國寫來書信。

    ” “說了些什麼?” “她說我已十二歲了,請求主公允許我出征,讓我替主公牽馬。

    ” 元康不答,徑直向外走去。

     昨日還是萬裡無雲的晴空,今日卻陰雲密布,黑雲籠罩着富士山的山頂。

     元康默默地走着,本多鍋之助緊跟其後,道:“主公,想必您也了解。

    如果您不讓我去,鍋之助我無顔去見母親。

    ” “……” “主公大概會說我年紀尚小。

    母親寫信來,讓我到時悄悄逃出駿府。

    即使主公不允,我也會跟着主公。

    ” 元康還是沒有回答。

    本多夫人性格倔強,極有可能說出這種話來。

    但此次出征生死難料,那些被義元點了名的家臣暫且不論,這些少年,元康卻想讓他們留下來——畢竟,元康也生下了竹千代和阿龜,懂得為人父母之心情。

    不僅如此,先鋒大将酒井忠次之妻,便是元康的姑姑,系祖父清康和祖母華陽院所生,現也被留在駿府做人質。

    無論從哪一方面考慮,這次戰役都可以說是一次生死對決,元康的背後是義理和人質兩把利刃。

     出了大門,看到壕溝旁搖曳的綠葉,鍋之助又道:“母親在信中還寫到,主公對于此次戰役可能抱着必死之心,她告訴我,如主公推辭說下次再讓我參戰,就讓我對您說,武士沒有下一次。

    主公,帶上我吧,我不會成為您的累贅。

    鍋之助有那樣的祖父和父親,怎麼可能給他們丢臉呢?” 元康再也忍耐不住,訓斥道:“多嘴!” “我怎麼多嘴了!”鍋之助回敬道,“不喜歡家臣直言的大将,不是好大将。

    ” “什麼!你在說些什麼?” “沒什麼。

    主公竟不明白鍋之助的心思!” “混賬!你在教訓我嗎?” “如果您不願意被教訓……那就答應帶上我。

    鍋之助明白主公的心思。

    ” “你明白什麼?” “主公決不會再回駿府。

    ” “什麼?”元康吃驚地回頭看着鍋之助。

    鍋之助的眼神表明他在說真話,元康不能不有所警惕。

    元康掩飾住狼狽之色,歎了口氣,“你替我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