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竹千代學藝

關燈
” “什麼,信長……那麼不要再追,他是竹千代的盟友。

    ”竹千代一邊說,一邊噔噔地上到岸邊。

     “什麼?狡猾的家夥!” “誰是狡猾的家夥?我隻不過重情重義,才不追趕。

    ” “哈哈哈。

    好好!不要停下來休息,跳起來,踏步,伸手。

    向右,向左,左,右……” 奧山傳心和竹千代并肩而立,以那種最近流行于百姓中間的盂蘭盆節舞蹈的節奏,開始教他舒展身體。

    頓時,柔軟自在卻又異常發達的肌肉線條開始舞動。

     “怎麼樣,竹千代?” “什麼?” “跑步和遊泳後,感覺很不錯吧?” “還好。

    ” “聽說你去年曾在這岸邊看過兩軍交戰。

    ” “是。

    ” “聽說你還分析過勝敗之勢。

    你說,人多的一方不講信義,所以會失敗;而人少的一方由于團結一心,所以能取勝……” 竹千代不答。

     “我從雪齋禅師那裡聽說此事,對你很是佩服。

    不過,我表達佩服的方式可能較粗暴,你是否難以接受?” “不。

    ” “是嗎?那麼,我們就在此處吃午飯吧,我已經帶來了。

    ”二人停了下來,穿上衣服,在河邊并肩坐下。

    奧山傳心從腰間解下布袋。

    “這是你的炒米。

    我吃飯團。

    ”他粗暴地将裝炒米的袋子扔到竹千代身邊,自顧津津有味地嚼起飯團來。

     飯團裡放了梅子,還有一條紅色腌魚。

    竹千代頗為羨慕地瞥了一眼,“渾蛋!”奧山傳心呵斥道,“大将怎可與家臣吃同樣的食物?這可是你祖母為你準備的午飯!” 竹千代點點頭,大口嚼起炒米來。

     “大将的修為和小卒的修為,必須從一開始便截然分開。

    ”奧山傳心故意咂着嘴,吃着腌魚,“竹千代可想成為别人的家臣?” 竹千代不答。

     “做家臣沒有煩惱,因為生命和生計都已托付給主君。

    但一旦成為大将,就完全不同了。

    武道兵法自不消說,還必須研習學問,學習禮節。

    要想擁有好的家臣,還必須将自己的美食讓給家臣,讓他們感覺到溫暖和放心。

    ” “我明白。

    ” “若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已明白這一切,就大錯特錯了。

    你尚年幼,怎可能懂得這些事情?不說别的,你身體如此單薄。

    ” “……” “哼,你的眼神不對,是否想說體瘦與吃得不好有關。

    這種想法可不對。

    ” “哦。

    ” “作為大将,要吃朝霞和彩雲,強筋健體;内心哭泣,臉上微笑。

    ” “吃朝霞?”竹千代神色嚴肅地思索着,奧山傳心也一動不動地盯着他。

    奧山傳心教授他時,總是在玩笑中蘊藏着道理,旁敲側擊地引導對方。

     “認為朝霞不能變成血肉的人,自然成不了大将,也不能成為一個好的武士。

    人與人有賢愚巧拙之别,你認為原因何在?” “這個……” “便在朝霞的吃法上。

    當然,這并非你一人之事,你的父母也一樣。

    如不好好用那片朝霞……也就是說,如不能進行正确的呼吸,自然不行。

    但即使你的父母進行了正确的呼吸,生下了一個完美的孩子,如果這個孩子的呼吸不夠正确,那也不行。

    你明白嗎?空氣中蘊含着天地間的精氣。

    從空氣中攝取精氣的多少,決定了一個人器量的大小。

    ” 竹千代似懂非懂。

    奧山傳心看在眼裡,哈哈大笑。

    “雪齋禅師考問佛家公案,已令你困苦不堪,我不再折騰你了。

    雪齋禅師教你坐禅時,是否讓你先從調節氣息開始?氣息紊亂則不能做任何事。

    無論痛苦、悲傷、高興,還是志氣昂揚,如能呼吸攝取天地間的精氣,将來就大有作為。

    雪齋禅師用心良苦,就是為了培養這樣的人呀!” 竹千代點了點頭。

    奧山傳心不過是想給最近在臨濟寺學習坐禅的他一些點撥。

    “好了,今日刭此為止。

    我們回去吧。

    ” 吃完,奧山傳心騰地站起,邁步就走。

    竹千代趕緊将炒米袋子束在腰間,匆忙跟上。

    就在二人從小路邁上官道時,一個衣衫褴褛、牽着一個三歲左右男孩的女子在他們面前站住。

    女子約莫二十四五歲,腰間挂着短刀,一身破破爛爛的粗布衣服,背上背着一個破布卷。

    她身邊那個孩子滿臉菜色,耳朵和眼睛顯得特别大,如乞丐一般可憐。

     “哦……”奧山傳心先于竹千代站住了。

    如果不是因為腰間帶着刀,那女人簡直就像一個正在趕路的乞丐。

    “你似乎是長途跋涉到這裡的,是武士的家人嗎?” “我想去駿府的少将宮町。

    ” “少将宮町……”奧山傳心回頭望了望竹千代,“你為何不堂堂正正從官道上走?” “是。

    但您也看到了,我還帶着個孩子。

    ” “哦,你好像是從三河來。

    邊走邊說吧,請問你是誰的家人?” 女人警惕地看着奧山傳心。

    “我要去一個叫智源院的小寺。

    ” “智源院?住持智源法師,寺内還有一位結庵而居的源應尼……”說着,他靠近了竹千代,低聲問道:“你有印象嗎?” 竹千代輕輕搖了搖頭。

    他感覺似聽說過,又似沒聽說過,一時竟想不起來。

     “你來背那個孩子。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