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施暗刺
關燈
小
中
大
。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此為《孫子兵法·軍争篇》中名言,信玄特意将它書于旗上,以标示戰風。
他現在的沉思,正如疾風将至前的寂靜,也如山嶽凝視着奔流時的安然。
一切準備都已就緒。
東線,已經牢牢牽制住葦名、佐竹、裡見;西線聯盟也堪稱完美。
信玄還聚集起北畠(zai)的浪人,讓他們在伊勢作亂;并準備讓水軍從背後襲擊信長。
布置從奧羽到四國的龐大戰線,此事除了信玄,其他武将都無能為力。
但信玄還是不安,他最擔心越後的上杉謙信。
冬季的風雪,能夠替他阻擋上杉的襲擊。
但他總不能因此貿然離開甲府。
他現在正在策劃加賀和越中一帶的一向宗暴亂,正等着他們掀起暴亂,以阻擋謙信前進的步伐。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對信玄來說,這恐怕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進京行動。
他要把五十二年的經驗和心血付諸一戰。
若如願牽制謙信,獲勝幾如囊中取物。
信玄正室乃是三條大納言之女。
她的妹妹則嫁到了石山本願寺。
信玄不能不利用這層關系。
他能夠掌控加賀、越中的一向宗,就是因為如此;如知道信玄将要進京,石山本願寺的僧侶們定會從大坂襲擊信長。
“父親。
”勝賴又道。
信玄仍未睜開眼。
但勝賴知道他肯定在聽,遂繼續說道:“既然您如此不放心加賀和越中,索性派出使者前去細細打探,如何?” “……” “如白白放過這個機會,又得等到明年……此間信長已鞏固大和、河内和攝津地區,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 “勝賴,你今年也已二十七歲了,要學會沉着。
” “您是不相信一向宗的力量?” 信玄半閉着眼,輕輕搖搖頭:“外人點燃的火苗容易熄滅。
我是在等待他們自發地燃起暴亂之火。
隻有那樣,才能阻擋住謙信。
”信玄語氣沉重,他心懷憂慮,又充滿企盼。
勝賴無言以對,施了一禮,便離去了。
勝賴的容貌雖然極像母親,但他自認為個性和父親信玄相似。
盡管如此,他對父親還是抱有些許不滿。
倒不是因為父親在酒宴上殺了勝賴的外祖父,這種翁婿相殘之事在亂世并不少見。
勝賴的外祖父诹訪賴茂是信玄的姑丈。
因此,賴茂的女兒、勝賴的生母诹訪夫人,和信玄其實是表兄妹。
母親為信玄所寵,比起正室之子太郎義信,勝賴更得父親的歡心。
因此太郎義信和駿河的今川氏真密謀,企圖除掉信玄,卻反被送進監牢,最終被殺死。
勝賴正式成為武田氏的嗣子。
那是勝賴二十歲時發生的事情。
那時,他對父親頂禮膜拜。
勝賴也不明白自己為何能得父親如此寵愛,隻得認為是自己的聰明才智更像父親。
但最近,他開始困惑。
父親将他立為嗣子,真是考慮到隻有他才能治理好武田家嗎?現在看來,需要重新審視。
父親的目标當然是進京,實現号令天下的夙願。
而武田家的繼承人勝賴也該有号令天下的資格。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你是未來号令天下之人——父親真這樣看待勝賴嗎? 勝賴的答案是否定的。
父親棄太郎義信而擇勝賴,恐是出于方便“号令”的考慮。
比起生母出身于公卿之家的哥哥太郎義信,讓具有信濃诹訪血統的勝賴繼承武田,父親覺得更放心。
勝賴認識到這一點時,無比寒心。
勝賴想到此,或許是看到信玄在與織田氏聯姻的問題上,顯得過分工于心計。
從織田家迎娶過來的勝賴正室雪姬,生下竹王丸不久就去世了。
雪姬生竹王丸時,信玄看來滿心歡喜,還專門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這一切勝賴都難以忘懷,但信玄好像已完全不記得了。
在這種亂世,若不如此就生存不下去。
但認為人生的全部是為了生存,從而用盡心機,就未免太殘酷,太令人寒心。
進京後,父親會将他接到京城,還是留在甲斐以牽制信濃? 從今以後,要自己把握命運。
勝賴的心底,已經有了另一個目标,這個目标和父親的迥異。
父子二人一面互相認可,一面又将對方當作竟争對手……這究竟意味着什麼?在對外戰略上才華蓋世的信玄,在家庭中卻失算了。
勝賴并不擔心加賀和越中。
一向宗僧徒定會照石山本願寺的指令全力阻擋謙信的進攻。
真正要擔心的,是進京途中的第一個敵人——遠江三河地區的德川家康。
看到今川家主臣不和,家康和信玄于永祿十一年二月簽訂了分割駿河、遠江兩藩的秘密條約,以大井川為界。
但信玄破壞了條約,利用遠江犬居城主天野景貫為内應,派信州飯田和秋山信友攻入三河、遠江地區。
那時,遠江久野的城主久野宗能、馬伏冢的城主小笠原長忠和三河作手城主奧平貞能與信友的軍隊短兵相接,好一場鏖戰。
血氣方剛的家康怒氣沖天,立刻領兵擊退了秋山信友的進攻,并送來一封措辭激烈的譴責書,兩家的秘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此為《孫子兵法·軍争篇》中名言,信玄特意将它書于旗上,以标示戰風。
他現在的沉思,正如疾風将至前的寂靜,也如山嶽凝視着奔流時的安然。
一切準備都已就緒。
東線,已經牢牢牽制住葦名、佐竹、裡見;西線聯盟也堪稱完美。
信玄還聚集起北畠(zai)的浪人,讓他們在伊勢作亂;并準備讓水軍從背後襲擊信長。
布置從奧羽到四國的龐大戰線,此事除了信玄,其他武将都無能為力。
但信玄還是不安,他最擔心越後的上杉謙信。
冬季的風雪,能夠替他阻擋上杉的襲擊。
但他總不能因此貿然離開甲府。
他現在正在策劃加賀和越中一帶的一向宗暴亂,正等着他們掀起暴亂,以阻擋謙信前進的步伐。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對信玄來說,這恐怕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進京行動。
他要把五十二年的經驗和心血付諸一戰。
若如願牽制謙信,獲勝幾如囊中取物。
信玄正室乃是三條大納言之女。
她的妹妹則嫁到了石山本願寺。
信玄不能不利用這層關系。
他能夠掌控加賀、越中的一向宗,就是因為如此;如知道信玄将要進京,石山本願寺的僧侶們定會從大坂襲擊信長。
“父親。
”勝賴又道。
信玄仍未睜開眼。
但勝賴知道他肯定在聽,遂繼續說道:“既然您如此不放心加賀和越中,索性派出使者前去細細打探,如何?” “……” “如白白放過這個機會,又得等到明年……此間信長已鞏固大和、河内和攝津地區,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 “勝賴,你今年也已二十七歲了,要學會沉着。
” “您是不相信一向宗的力量?” 信玄半閉着眼,輕輕搖搖頭:“外人點燃的火苗容易熄滅。
我是在等待他們自發地燃起暴亂之火。
隻有那樣,才能阻擋住謙信。
”信玄語氣沉重,他心懷憂慮,又充滿企盼。
勝賴無言以對,施了一禮,便離去了。
勝賴的容貌雖然極像母親,但他自認為個性和父親信玄相似。
盡管如此,他對父親還是抱有些許不滿。
倒不是因為父親在酒宴上殺了勝賴的外祖父,這種翁婿相殘之事在亂世并不少見。
勝賴的外祖父诹訪賴茂是信玄的姑丈。
因此,賴茂的女兒、勝賴的生母诹訪夫人,和信玄其實是表兄妹。
母親為信玄所寵,比起正室之子太郎義信,勝賴更得父親的歡心。
因此太郎義信和駿河的今川氏真密謀,企圖除掉信玄,卻反被送進監牢,最終被殺死。
勝賴正式成為武田氏的嗣子。
那是勝賴二十歲時發生的事情。
那時,他對父親頂禮膜拜。
勝賴也不明白自己為何能得父親如此寵愛,隻得認為是自己的聰明才智更像父親。
但最近,他開始困惑。
父親将他立為嗣子,真是考慮到隻有他才能治理好武田家嗎?現在看來,需要重新審視。
父親的目标當然是進京,實現号令天下的夙願。
而武田家的繼承人勝賴也該有号令天下的資格。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你是未來号令天下之人——父親真這樣看待勝賴嗎? 勝賴的答案是否定的。
父親棄太郎義信而擇勝賴,恐是出于方便“号令”的考慮。
比起生母出身于公卿之家的哥哥太郎義信,讓具有信濃诹訪血統的勝賴繼承武田,父親覺得更放心。
勝賴認識到這一點時,無比寒心。
勝賴想到此,或許是看到信玄在與織田氏聯姻的問題上,顯得過分工于心計。
從織田家迎娶過來的勝賴正室雪姬,生下竹王丸不久就去世了。
雪姬生竹王丸時,信玄看來滿心歡喜,還專門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這一切勝賴都難以忘懷,但信玄好像已完全不記得了。
在這種亂世,若不如此就生存不下去。
但認為人生的全部是為了生存,從而用盡心機,就未免太殘酷,太令人寒心。
進京後,父親會将他接到京城,還是留在甲斐以牽制信濃? 從今以後,要自己把握命運。
勝賴的心底,已經有了另一個目标,這個目标和父親的迥異。
父子二人一面互相認可,一面又将對方當作竟争對手……這究竟意味着什麼?在對外戰略上才華蓋世的信玄,在家庭中卻失算了。
勝賴并不擔心加賀和越中。
一向宗僧徒定會照石山本願寺的指令全力阻擋謙信的進攻。
真正要擔心的,是進京途中的第一個敵人——遠江三河地區的德川家康。
看到今川家主臣不和,家康和信玄于永祿十一年二月簽訂了分割駿河、遠江兩藩的秘密條約,以大井川為界。
但信玄破壞了條約,利用遠江犬居城主天野景貫為内應,派信州飯田和秋山信友攻入三河、遠江地區。
那時,遠江久野的城主久野宗能、馬伏冢的城主小笠原長忠和三河作手城主奧平貞能與信友的軍隊短兵相接,好一場鏖戰。
血氣方剛的家康怒氣沖天,立刻領兵擊退了秋山信友的進攻,并送來一封措辭激烈的譴責書,兩家的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