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西鄉阿愛

關燈
濱松城的松樹發出怪異的響聲,大概是因為濱名湖上吹來涼風的緣故。

    支好的帳中,堆滿了山一般的飯團,準備犒勞即将歸來的将士。

     女人們在廚下進進出出,為了這次犒勞宴會,城内幾乎所有的女人都被動員,甚至可以看到她們揮刀劈柴的身影。

    西鄉義勝的遺孀阿愛也出現在人群中,指揮着侍女們。

     與男人們戰服的華麗相比,這裡忙碌的女人都穿得十分樸素。

    武刀、長槍、戰服、戰馬都需要費用,也就無暇顧及女人的衣裳了。

    但她們并未感到絲毫不滿。

    男人一旦出了家門,說不定就會抛屍荒野。

    從某種意義上講,華麗的戰服同時也是他們的喪服。

    生于亂世的女人,愛情是悲哀的。

    阿愛也這樣認為。

     身着布衣、滿臉汗水的女人們顯得神采奕奕,看去也十分美麗。

    她們是為丈夫的平安歸來而感到由衷的喜悅。

     “他們到了哪裡?” “大概過了伊佐見。

    ” “那麼,再等半刻就能到了。

    ” 女人們談論的話題隻有這一個。

     也有幾個女人再也見不到丈夫。

    這是亂世女人無法逃避的悲慘命運。

    阿愛對此深有體會。

    女人在家中苦苦等待,卻被告知:“你丈夫戰死了!” 那時,任何女人都會感覺天塌下來。

    她們隻能拼命控制着眼淚,不表現出悲傷,不讓别人看到自己的軟弱。

    因為不幸的并不隻是自己一人。

    在激烈的戰鬥中,無疑會有更多的人戰死……能夠活下來,女人已感到慶幸了——男人比她們不幸得多。

     如今,那些不幸的男人正談論着戰場上的英雄,精神煥發地從近江戰場歸來。

    阿愛不禁萬分羨慕那些翹首以待的女人。

    丈夫義勝永遠不會回來了。

    但她立刻為此一想法感到羞恥。

    她如今是侍奉家康的人,應該歡歡喜喜迎接家康回城才對。

     這時,大門口傳來了叫喊聲。

    人們從角樓上看到了凱旋的隊伍,大聲叫喊,通知城内的人。

     “啊,回來了!” “他們肯定累壞了!” 女人紛紛撂下手裡的活,向城門跑去。

     等待丈夫歸來的女人們最期盼這一刻。

    不需要叫喊,不需要舉手歡呼,隻要站在路邊,規規矩矩地擡起雙眼,和那出征歸來的人四目相接,内心便充滿無限的感慨和幸福。

    活着真快樂!那一瞬間,所有的感慨都飽含在這句話中。

     阿愛覺得至少也該用此種喜悅的心情去迎接主公到來,于是一邊擦着手,一邊向大門方向走去。

     宣告隊伍抵達的号角傳來。

    這是元龜元年七月初八。

    三河人和信長并肩戰鬥,最後很少稱贊别人的信長誇獎道:“三河人天下第一!”如今,他們載譽歸來。

    在男人與男人的較量中,他們赢了。

     信長将家康比作漢高祖劉邦,将本多平八郎比作張飛。

    家康一邊想着這種說法,一邊穿過城門。

     道路兩側站滿前來迎接的女人,她們還是那樣穩重——這對于歸來的将士們,是莫大的喜悅和幸福。

    家康頻頻向衆人示意,不覺已穿過第二座箭倉的門,這時,人群中的一張面孔讓他怦然心動。

    那張面孔極像吉良夫人。

    他忽然想到,她是西鄉彌左衛門正勝的外孫女阿愛。

     阿愛今天尤其動人。

    她皮膚白皙,臉上的汗珠仿佛青草叢中的露水,不,像是飽含着憂傷的朝露。

    她似要哭泣,似要尋求依賴,卻又有些漠然,帶着倔強的神情……她大概想要掩飾内心深處的憂傷,為家康的凱旋歸來而喜悅。

    自然與意志的交錯,使她看去異常美麗。

     家康不禁想停下馬,卻又慌忙夾緊了馬肚,但他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是阿愛?” “是。

    恭迎大人凱旋歸來。

    ” 家康突然狼狽起來。

    “你……哦,對了,你已經到了城裡。

    ”他不知所措地說着,臉頰燙熱。

    在這種場合,他不能再多說了。

    他移開視線,看着前方,慢慢地縱馬而行,但後來就不記得究竟和什麼人打過招呼了。

     家康感到莫名其妙。

    對信長都寸步不讓的他,為何在一個遺孀面前卻不能保持平靜,難道是因為許久沒有接觸女人?或是自己的欲望比普通人更加強烈?但他立刻否定了上述原因,頭腦中浮現出“緣分”二字。

    在這個世上,有着人類無法掌控的力量。

    難道是那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在令他注意阿愛? 家康在大門前下了馬,一頭鑽進支好的帳中。

    男人想要女人的時候,總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