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戰小谷城
關燈
小
中
大
德川家康從濱松城向近江進發時,正是元龜元年六月二十二,盛夏的烈日炙烤着大地。
五月十八家康曾經回過岡崎,那是一個月前。
他在那裡見了兒子信康一面,于二十四清晨離去。
有的老臣不願為信長再次出兵,但家康并不放在心上。
留守後方的總大将信康僅十二歲,因此,并不能說無後顧之憂。
但二十九歲的家康血氣方剛,不可能在信長進攻淺井和朝倉時袖手旁觀。
今春的進京之行,大家見識信長的實力後,有人越發相信岡崎人處于織田氏下風……但家康的想法卻正好相反。
他冒着生命危險,出兵攻打越前,卻并未将兵多将廣的實力充分展示給信長。
有人認為這是家康對信長講義氣。
但他還不至于愚蠢到為了義氣出兵。
當然,他并不害怕信長。
此次行動,歸根結底是為了顯示他年輕的激情和對天下運勢的先見之明。
信長已經向家康展示了織田氏的實力。
家康當然不能漠然視之。
若想不遭信長輕視,就須将實力充分展示。
“不愧是家康,不但義薄雲天,而且兵廣将強。
”隻有得到信長的認可,才能免遭其嘲弄和輕視。
從這個意義上說,此次出兵近江才真正有意義;倘此時逡巡猶豫,此前的出兵越前,就會被人理解成弱者為強者逼不得已,這樣一來,出兵就毫無意義了。
“為父此行是為了向織田展示實力。
所以三郎留守期間,定要勵精圖治,讓家臣們心服口服,誇贊你不輸于為父才好。
”留給信康這句話後,家康才出城去。
他一直在送行的隊伍中尋找濑名姬的身影。
家康看到了大門附近母親於大夫人和繼母花慶院夫人的身影。
十二歲的德姬在三個侍女的陪同下前來送行。
她已經長大,仿佛變了個人。
但妻子濑名姬,卻始終未出現。
家康在馬背上輕輕搖了搖頭,立刻調整心态,準備趕赴戰場。
先鋒依然是酒井忠次和石川家成。
主力由本多平八郎忠勝打頭,鳥居元忠、神原小平太,還有井伊萬千代,都神采奕奕地緊随其後。
精銳部隊一共五千人。
剛過了矢矧川,就得到探報,說性急的信長已經從岐阜城出發,向小谷城方向推進。
“衆位,加快步伐!” 隊伍過了三河,經過尾張、美濃,鬥志逐漸高昂。
當他們抵達近江戰場時,已經是六月二十七,烈日炎炎。
德川軍進入近江時,信長和淺井父子已經開戰。
淺井家的盟友朝倉,從越前源源不斷送來援軍。
為先發制人,信長率軍直逼小谷城。
但淺井軍在信長的威吓與攻打下,卻閉城不出,單待朝倉到來。
二十二日,信長一度将軍隊調至姊川南面。
其用意是防止朝倉從背後襲擊、包圍。
接下來,他猛攻淺井前哨橫山城。
橫山城不斷求援,淺井軍終于出小谷城,将主力推至野村一帶。
和淺井軍遙相呼應,朝倉也在野村左邊的三田布好陣勢。
以姊川為界,雙方決一死戰的時刻終于到來。
二十七日上午巳時四刻,信長在橫山城以北的峰巒近處、龍鼻山一帶升起大帳,調度全軍。
陣地上圍起帷幕,卻沒有頂棚。
六月末的陽光熾熱地照射着,帷幕擋住了風。
這樣一來,信長無法再披挂整齊。
他脫去盔甲,罩一件有蝴蝶紋的外褂,露出雪白的單衣,頭戴黑鬥笠,高聲嚷叫着,最後終于連外褂也脫了。
“好毒的日頭。
很好。
越前的山猴子們,戰袍裡淨是痱子,肯定痛苦不堪。
根本不必穿這個。
” 最後,信長連白色的單衣也脫掉了。
隆起的肌肉直接暴露在烈日下,隻剩下那頂鬥笠,模樣十分奇特。
這時,丹羽長秀全副武裝跑了進來,像剛從浴盆裡出來一般,他顧不上擦拭滿臉的汗珠,禀道:“三河的家康已經到了。
” “濱松的親家來了……太好了,太好了!”信長大步邁出帳篷,沖着沿山坡走來的家康高叫着,揮起手來。
“長秀,濱松的親家既已到了,将衆将叫到這裡來,立刻議一議。
”他一邊揮手一邊命令道,高聲笑了。
這是歡迎家康到來的笑聲。
“來來,快進來。
先進來擦擦汗。
啊呀,真是個大熱天。
今年無疑是個豐收年。
真是痛快的決戰。
哈哈哈!” “我來晚了。
”家康施了一禮。
他到了帳中,取下頭盔。
信長趕緊示意兩個雜兵給他扇風。
“濱松又發福了。
而我卻這麼瘦。
”信長猛地拍了一下裸露的手臂。
“其實并未吃什麼好東西,大概是天性寬和的緣故。
” “哈哈哈,你是心寬之人嗎?在金崎城時已經取笑過了,啊呀,你總是瘦不下來,要小心呀。
”信長仿佛突然意識到自己衣衫不整。
“太熱了,請原諒。
”他拍了拍鬥笠。
家康舒心地笑了。
在外人眼中,他們就像是毫無隔閡的親兄弟,不,甚至比親兄弟還要親。
但生于亂世的男子,又怎能容許自己有絲毫懈怠和大意? “濱松,你真是不可小觑。
來時大概已經打探清楚敵情吧,你準備向哪裡推進?” 家康臉上仍堆着笑容:“我看見敵人已經在姊川對面的野村、三田地區布好陣勢。
” “好眼力!右邊是淺井,左邊是朝倉。
” “既然好不容易從蘭河趕來,我準備駐紮西上坂附近,隔姊川與朝倉氏對峙。
” 信長雙眼突然放射出灼灼的光芒:“那對你過于危險了,還是從長計議吧。
” 家康目光銳利地盯着信長,道:“何出此言?” “不,你誤會了。
你千裡迢迢前來助我,已令我感激不盡。
若我再讓你去和越前的精銳作戰,萬一發生意外,恐被後人唾罵。
” 家康的表情忽然嚴肅起來。
他從信長的話裡領悟到了兩種意思。
一是信長自己能夠打勝仗,應盡量避免接受别人
五月十八家康曾經回過岡崎,那是一個月前。
他在那裡見了兒子信康一面,于二十四清晨離去。
有的老臣不願為信長再次出兵,但家康并不放在心上。
留守後方的總大将信康僅十二歲,因此,并不能說無後顧之憂。
但二十九歲的家康血氣方剛,不可能在信長進攻淺井和朝倉時袖手旁觀。
今春的進京之行,大家見識信長的實力後,有人越發相信岡崎人處于織田氏下風……但家康的想法卻正好相反。
他冒着生命危險,出兵攻打越前,卻并未将兵多将廣的實力充分展示給信長。
有人認為這是家康對信長講義氣。
但他還不至于愚蠢到為了義氣出兵。
當然,他并不害怕信長。
此次行動,歸根結底是為了顯示他年輕的激情和對天下運勢的先見之明。
信長已經向家康展示了織田氏的實力。
家康當然不能漠然視之。
若想不遭信長輕視,就須将實力充分展示。
“不愧是家康,不但義薄雲天,而且兵廣将強。
”隻有得到信長的認可,才能免遭其嘲弄和輕視。
從這個意義上說,此次出兵近江才真正有意義;倘此時逡巡猶豫,此前的出兵越前,就會被人理解成弱者為強者逼不得已,這樣一來,出兵就毫無意義了。
“為父此行是為了向織田展示實力。
所以三郎留守期間,定要勵精圖治,讓家臣們心服口服,誇贊你不輸于為父才好。
”留給信康這句話後,家康才出城去。
他一直在送行的隊伍中尋找濑名姬的身影。
家康看到了大門附近母親於大夫人和繼母花慶院夫人的身影。
十二歲的德姬在三個侍女的陪同下前來送行。
她已經長大,仿佛變了個人。
但妻子濑名姬,卻始終未出現。
家康在馬背上輕輕搖了搖頭,立刻調整心态,準備趕赴戰場。
先鋒依然是酒井忠次和石川家成。
主力由本多平八郎忠勝打頭,鳥居元忠、神原小平太,還有井伊萬千代,都神采奕奕地緊随其後。
精銳部隊一共五千人。
剛過了矢矧川,就得到探報,說性急的信長已經從岐阜城出發,向小谷城方向推進。
“衆位,加快步伐!” 隊伍過了三河,經過尾張、美濃,鬥志逐漸高昂。
當他們抵達近江戰場時,已經是六月二十七,烈日炎炎。
德川軍進入近江時,信長和淺井父子已經開戰。
淺井家的盟友朝倉,從越前源源不斷送來援軍。
為先發制人,信長率軍直逼小谷城。
但淺井軍在信長的威吓與攻打下,卻閉城不出,單待朝倉到來。
二十二日,信長一度将軍隊調至姊川南面。
其用意是防止朝倉從背後襲擊、包圍。
接下來,他猛攻淺井前哨橫山城。
橫山城不斷求援,淺井軍終于出小谷城,将主力推至野村一帶。
和淺井軍遙相呼應,朝倉也在野村左邊的三田布好陣勢。
以姊川為界,雙方決一死戰的時刻終于到來。
二十七日上午巳時四刻,信長在橫山城以北的峰巒近處、龍鼻山一帶升起大帳,調度全軍。
陣地上圍起帷幕,卻沒有頂棚。
六月末的陽光熾熱地照射着,帷幕擋住了風。
這樣一來,信長無法再披挂整齊。
他脫去盔甲,罩一件有蝴蝶紋的外褂,露出雪白的單衣,頭戴黑鬥笠,高聲嚷叫着,最後終于連外褂也脫了。
“好毒的日頭。
很好。
越前的山猴子們,戰袍裡淨是痱子,肯定痛苦不堪。
根本不必穿這個。
” 最後,信長連白色的單衣也脫掉了。
隆起的肌肉直接暴露在烈日下,隻剩下那頂鬥笠,模樣十分奇特。
這時,丹羽長秀全副武裝跑了進來,像剛從浴盆裡出來一般,他顧不上擦拭滿臉的汗珠,禀道:“三河的家康已經到了。
” “濱松的親家來了……太好了,太好了!”信長大步邁出帳篷,沖着沿山坡走來的家康高叫着,揮起手來。
“長秀,濱松的親家既已到了,将衆将叫到這裡來,立刻議一議。
”他一邊揮手一邊命令道,高聲笑了。
這是歡迎家康到來的笑聲。
“來來,快進來。
先進來擦擦汗。
啊呀,真是個大熱天。
今年無疑是個豐收年。
真是痛快的決戰。
哈哈哈!” “我來晚了。
”家康施了一禮。
他到了帳中,取下頭盔。
信長趕緊示意兩個雜兵給他扇風。
“濱松又發福了。
而我卻這麼瘦。
”信長猛地拍了一下裸露的手臂。
“其實并未吃什麼好東西,大概是天性寬和的緣故。
” “哈哈哈,你是心寬之人嗎?在金崎城時已經取笑過了,啊呀,你總是瘦不下來,要小心呀。
”信長仿佛突然意識到自己衣衫不整。
“太熱了,請原諒。
”他拍了拍鬥笠。
家康舒心地笑了。
在外人眼中,他們就像是毫無隔閡的親兄弟,不,甚至比親兄弟還要親。
但生于亂世的男子,又怎能容許自己有絲毫懈怠和大意? “濱松,你真是不可小觑。
來時大概已經打探清楚敵情吧,你準備向哪裡推進?” 家康臉上仍堆着笑容:“我看見敵人已經在姊川對面的野村、三田地區布好陣勢。
” “好眼力!右邊是淺井,左邊是朝倉。
” “既然好不容易從蘭河趕來,我準備駐紮西上坂附近,隔姊川與朝倉氏對峙。
” 信長雙眼突然放射出灼灼的光芒:“那對你過于危險了,還是從長計議吧。
” 家康目光銳利地盯着信長,道:“何出此言?” “不,你誤會了。
你千裡迢迢前來助我,已令我感激不盡。
若我再讓你去和越前的精銳作戰,萬一發生意外,恐被後人唾罵。
” 家康的表情忽然嚴肅起來。
他從信長的話裡領悟到了兩種意思。
一是信長自己能夠打勝仗,應盡量避免接受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