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東行西探

關燈
“不錯。

    你認為此舉不合時宜?” “大人,您這樣做,無異于自取滅亡。

    諸将妻小都在大坂城。

    這時把書函給他們……” “你是說會影響士氣?” “請大人三思!” “佐渡,諸将看到這封書信後慌亂起來,紛紛撇下家康返回大坂,豈非更妙?” “大人說什麼?” “那樣的話,就說明天下人心不在德川家康這邊,這是神佛的裁決,若這樣,我或許會向三成低頭。

    ” “大人,您是在說笑?” “好了,不要啰嗦。

    什麼也休要隐瞞,把一切都告訴他們,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留下來。

    ”說着,家康摘下眼鏡,看向直勝,“直勝,從今往後,西面的消息會陸續傳來。

    從這裡到宇都宮,你每隔八裡設置一個驿站,把京城一帶的形勢逐一傳達諸将,莫要忘了。

    ” 看來,這才是家康一直留在江戶城的最大原因。

     本多佐渡守正信茫然望着家康。

    把來自西面的消息一字不漏告訴每位将領,主公何等大膽與自信啊!三成到大坂之後會做出什麼事,佐渡早已清楚:上杉景勝另當别論,毛利、宇喜多二大老與增田、前田、長束、大谷等奉行,定會被三成拉攏過去,然後向諸将發表讨伐德川的檄文。

    還遠不止這些,東來諸将的妻小幾乎都留在大坂,一旦他們被扣為人質,諸将還能否留在家康身邊? 佐渡依然認為,當徹底查明上杉氏的意向,嚴密封鎖來自兩面的消息。

    永井直勝出去之後,佐渡盯住家康道:“恕在下多言,如此做實過于冒險,大人心中雖光明磊落,可并非人人都是神佛,諸将的動搖萬一被洩露給上杉……” 家康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你是說,到時上杉會主動挑戰?” “大人明鑒。

    若藤田能登的遊說無濟于事……” “夠了,不要說了。

    我知道。

    ”家康打斷佐渡,“德川家康在意的既非謀略,也非眼前勝敗。

    ” “哦?” “一個人的一生,并非時時處處都要考慮眼前成敗。

    ” “大人,您究竟為何刻意走這麼一步險棋?” “正信,現在家康最在意的,是一種巨大的使命。

    ” “使命?” “正是!家康命中注定要在太閣歸天之後平定天下,此使命重于磐石。

    有人願意離去,就讓他們離去好了,真正明白家康使命的人便可留下來,全力戰鬥。

    ” “一旦因此給我們帶來大厄……” “我絕不後悔。

    若外樣大名全數離去,因此導緻上杉襲擊我們,我自會傾盡全力擊潰他。

    好了,你不必再說。

    ” 一席話說得本多佐渡瞠目結舌,他大張着嘴,牙洞曆曆可見。

    慎重與隐忍,是圓滑老練的家康最大長處。

    可沒想到,今日家康口中居然說出如此意氣之言。

     “佐渡,但凡有志安定天下,須要有此器宇。

    這是德川家康發動此次戰事的動力。

    ” 佐渡嘴唇哆嗦着,仰視着家康。

    世上都以為,本多佐渡守乃家康智囊,其實正好相反,他隻是在忠實地照家康意志行事。

    不過家康每次作決定前,總會向家臣征求意見,在外人看來,倒像是在依家臣意見行事。

     家康向左右征求意見有兩種情況:一是試探對方見識,二是增長對方見識。

    佐渡深有體會,并常常無比敬慕地感慨:隻有家康才能如此。

    但他從未想到,家康會在他面前如此直言不諱,簡直如胡言亂語。

     正想到此,隻聽家康又平靜道:“不必擔心,德川家康乃是在盡人事與神佛對抗。

    這次我偏偏不祈求神佛庇佑。

    ” 事實上,家康的安排天衣無縫。

     二十一日,三成與大谷吉繼攜手進入大坂城的消息傳來。

     據茶屋四郎次郎和豐光寺承兌的書函看來,毛利已被安國寺惠瓊說服,拒絕了吉川廣家的勸說,親自到了大坂城,進入西苑。

     所有這些書函,家康全部讓佑筆給每位将領抄了一遍,一一分發到他們手中。

    諸将雖已料到會發生這種事,但還是異常擔心,不免騷動起來。

    令人意外的是,家康的這些做法竟避免了他們争搶戰功。

     究竟是要打東邊,還是要打西邊?這個疑問解不開,就無法開戰。

     同日,大軍照原定計劃浩浩蕩蕩從江戶城出發。

     “看樣子是真想攻打上杉。

    ” “大人如此悠然,定是早有妙計。

    ” 同行的旗本大将不用說,就連先發諸将也都納悶。

    家康卻不慌不忙,花了三日才到下野小山。

    在下野,他又接到西面飛報。

    這次是來自伏見城的鳥居元忠來函,說是毛利輝元已進入大坂城,恐怕不日之後,伏見城就要陷落雲雲。

     家康未向諸将隐瞞,不但不隐瞞,還附了一句:“心憂之人,随時請便,家康概不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