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出門誘敵
關燈
小
中
大
晚你我二人一醉方休?”
“大人能夠賞臉,元忠榮幸之至。
” 當晚,二人一直喝到深夜。
他們頻頻舉杯,沉醉在對陳年往事的追憶之中。
鳥居元忠在嚴肅地審視自己的死。
家康也一樣,隻是未說出來。
他們已超越了生死,賭上了一切。
豐臣秀吉故去才半載,天下就陷入混亂。
這樣一個天下,究竟能否再次讓它統一起來?難道家康曆盡千辛萬苦,隐忍了五十餘年,也會像松永久秀和明智光秀那樣徒勞一生? 二人不時攜手相視,或泣或笑。
破曉時分,鳥居元忠被家康拉回卧房。
“此生了無遺憾。
”元忠不經意地道,又慌忙遮掩,“在下堅信大人定能夠重振天下。
”他感慨萬千,隻因領悟到治理天下是何等困難時,他已過了花甲之年。
“就連太閣那樣的蓋世英雄,都束手無策,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此事您萬萬不能忘記……”元忠絮絮叨叨翻來覆去說着。
無論個人器量怎麼超群,人的壽辰終究有限。
意識不到這些,一切努力都會在瞬間化為烏有。
最近,元忠讓人為他解讀家康命元佶刊行的《貞觀政要》。
從前,他愚頑不化的程度絕不亞于本多作左衛門,可現在,他張口就是:“學問才最是重要。
”“最終決定大業能否長存的還是德才。
太閣是器量有餘而德才不足啊。
”“縱然有幾十萬大軍逼過來,元忠從不知害怕為何物,大不了與城池同歸于盡。
”這一夜,每一句話都深深烙在了家康腦中。
次日,家康令人馬在伏見城休養了一日。
十八日拂曉時分,家康乘轎出發。
元忠、家長、家忠、近正四人并立在大門外恭送,大家都一臉嚴肅,不顯出絲毫感傷和留戀。
離開伏見,便已進入戰場。
接下來必須通過的近江,已接近石田三成的勢力範圍了。
中午時分,家康抵達大津,受到京極參議高次的盛情款待。
高次之妻乃秀賴生母澱夫人的妹妹、秀忠之妻阿江與的姐姐。
家康一直把高次看作盟友,但目前卻還不便向他挑明。
家康表面上仍将上杉景勝當作敵人,全力以赴征讨會津。
離開大津,當日,家康帶了少許近臣趕赴石部。
令人意外的是,素來與三成關系密切的長束正家居然搶先一步趕來,要求拜谒。
他定是受三成指使,前來探察家康動靜。
長束正家六萬石的居城就在近江水口。
水口在石部前,距離石部有八十餘裡路程,故,正家定是先進入自己居城,再返回石部來迎接家康的。
在不明内情之人看來,正家還真是忠誠。
在家老松川金七陪同下,正家來到家康面前,“在下想于明晨在居城内款待内府,請内府無論如何賞臉。
” 家康忽然憐憫起正家來。
眼前這人,在管理錢糧方面确是好手,卻總是小心翼翼,搖擺不定,毫無主見。
“我一定會去,至于宴請,莫要太鋪張了。
” “隻是略表心意。
” “恭敬不如從命。
大人究竟拿什麼款待我呢?”話聲未落,家康就為自己的逗笑後悔了。
眼前這人,向來隻會嘴上功夫,難道他真為自己準備了“一點心意”,家康忽然間産生這樣的念頭,于是不經意問了一句。
果不出所料,正家十分狼狽。
家康心下可憐,于是取出來國光短刀和行平長刀,道:“我記得從這裡到水口一帶,有許多小河,泥鳅該算是這一帶名産吧。
”說着,他把短刀賜予了正家,長刀賜予正家之子。
正家誠惶誠恐退了下去。
時值黃昏,正家雖然騎着馬,但回家恐已是夜裡了。
家康想到此,忽然一驚:為了明晨的宴請,正家特意趕來,可究竟拿什麼來招待他,竟說不出口,這到底意味着什麼? 家康向鳥居新太郎招了招手,小聲命令道:“你去打探一下正家究竟帶了多少随從。
” 鳥居新太郎心領神會,立刻追了出去。
當追到驿站外白知川河灘上,新太郎看見正家與七八十名家臣合到一處,立刻回來報告。
“他讓随從們在河灘那邊等着他?” “是。
可他為何要把随從帶到驿站外面呢?真是個怪人。
” “正家走了多遠?” “八裡開外。
” “還有時間……” 家康凝神思慮起來,到了戌時,他忽然起身,命令部隊連夜從石部出發。
他必是擔心在石部,夜間毫無準備,一旦大軍遭襲,後果将不堪設想。
可他究竟根據什麼推斷出将遭襲呢?新太郎百思不得其解。
“快,月亮将出來。
慢一步便要出大事。
”家康對新太郎道。
新太郎立刻命人去叫轎夫。
“别人就不能擡轎嗎?”家康心急火燎鑽進轎子。
既如此緊急,也等不及轎夫們趕來了。
随行的渡邊忠右衛門換上草鞋,綁好綁腿,喊了一聲:“大人,請忍耐些。
”便立刻擡起轎子後轅,前邊則是由火槍隊的足輕武士擡。
随從的隻有二十餘名貼身護衛,稍遲些趕來的女眷及水野正重、酒井重勝、成濑正一、本多忠勝等便被抛在了後頭。
“新太郎,你悄悄去告訴大家,說我先行一步,要他們萬萬不要大意。
” 轎子過了砂川橋,家康才終于露出臉,望了望天空,對轎子後邊道:“後面擡轎的是誰?” “啟禀大人,在下渡邊忠右衛門。
” “做得很好。
” “大人誇獎。
” “忠右衛門,你可知我為何匆匆離開石部?” “大人,您這問題難死小人了。
您是不是認為長束正家乃是受治部少輔指使而來,所以……” “正家受治部之命前來問候,我就一定要急急離開石部?” “是。
石田手下有一擅長夜襲的名将島左近勝猛,對此人萬萬不可麻痹大意。
而長束正家這次前來,必定是奉了治部少輔的命令,來打探大人是否要夜宿石部。
這樣一來,石部就一刻也不能待了。
大人您才……” “哈哈哈,忠右衛門,你真以為你擡轎子讓我感到很舒坦嗎?” “不敢。
還請大人繼續忍耐。
” “無須擔心。
即使他們發動偷襲,起碼也得在深夜或黎明時分,而在此之前,我們已過了水口。
正家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家康隻領這麼幾個人就敢過他城下。
你看,月亮出來了,莫要緊張,放松些。
” 家康從田川趕到泉中,本多忠勝才率部離開石部,追趕前來。
大部隊在黎明時分趕到水口河灘時,家康的轎子已離開水口八裡外了。
“好你個長束正家,你以為我會悄悄過去。
先吓他一吓,再沖過去。
” 本多忠勝令水野、酒井、成濑等部點上引信,其他兵士到月光下的河灘上擺開陣勢,高聲呐喊。
突如其來的槍炮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
“好!都給我沖過去!”本多忠勝一馬當先,率部如疾風暴雨般沖過城下。
一旦打起仗來,就如魚得水般返老還童,這便
” 當晚,二人一直喝到深夜。
他們頻頻舉杯,沉醉在對陳年往事的追憶之中。
鳥居元忠在嚴肅地審視自己的死。
家康也一樣,隻是未說出來。
他們已超越了生死,賭上了一切。
豐臣秀吉故去才半載,天下就陷入混亂。
這樣一個天下,究竟能否再次讓它統一起來?難道家康曆盡千辛萬苦,隐忍了五十餘年,也會像松永久秀和明智光秀那樣徒勞一生? 二人不時攜手相視,或泣或笑。
破曉時分,鳥居元忠被家康拉回卧房。
“此生了無遺憾。
”元忠不經意地道,又慌忙遮掩,“在下堅信大人定能夠重振天下。
”他感慨萬千,隻因領悟到治理天下是何等困難時,他已過了花甲之年。
“就連太閣那樣的蓋世英雄,都束手無策,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此事您萬萬不能忘記……”元忠絮絮叨叨翻來覆去說着。
無論個人器量怎麼超群,人的壽辰終究有限。
意識不到這些,一切努力都會在瞬間化為烏有。
最近,元忠讓人為他解讀家康命元佶刊行的《貞觀政要》。
從前,他愚頑不化的程度絕不亞于本多作左衛門,可現在,他張口就是:“學問才最是重要。
”“最終決定大業能否長存的還是德才。
太閣是器量有餘而德才不足啊。
”“縱然有幾十萬大軍逼過來,元忠從不知害怕為何物,大不了與城池同歸于盡。
”這一夜,每一句話都深深烙在了家康腦中。
次日,家康令人馬在伏見城休養了一日。
十八日拂曉時分,家康乘轎出發。
元忠、家長、家忠、近正四人并立在大門外恭送,大家都一臉嚴肅,不顯出絲毫感傷和留戀。
離開伏見,便已進入戰場。
接下來必須通過的近江,已接近石田三成的勢力範圍了。
中午時分,家康抵達大津,受到京極參議高次的盛情款待。
高次之妻乃秀賴生母澱夫人的妹妹、秀忠之妻阿江與的姐姐。
家康一直把高次看作盟友,但目前卻還不便向他挑明。
家康表面上仍将上杉景勝當作敵人,全力以赴征讨會津。
離開大津,當日,家康帶了少許近臣趕赴石部。
令人意外的是,素來與三成關系密切的長束正家居然搶先一步趕來,要求拜谒。
他定是受三成指使,前來探察家康動靜。
長束正家六萬石的居城就在近江水口。
水口在石部前,距離石部有八十餘裡路程,故,正家定是先進入自己居城,再返回石部來迎接家康的。
在不明内情之人看來,正家還真是忠誠。
在家老松川金七陪同下,正家來到家康面前,“在下想于明晨在居城内款待内府,請内府無論如何賞臉。
” 家康忽然憐憫起正家來。
眼前這人,在管理錢糧方面确是好手,卻總是小心翼翼,搖擺不定,毫無主見。
“我一定會去,至于宴請,莫要太鋪張了。
” “隻是略表心意。
” “恭敬不如從命。
大人究竟拿什麼款待我呢?”話聲未落,家康就為自己的逗笑後悔了。
眼前這人,向來隻會嘴上功夫,難道他真為自己準備了“一點心意”,家康忽然間産生這樣的念頭,于是不經意問了一句。
果不出所料,正家十分狼狽。
家康心下可憐,于是取出來國光短刀和行平長刀,道:“我記得從這裡到水口一帶,有許多小河,泥鳅該算是這一帶名産吧。
”說着,他把短刀賜予了正家,長刀賜予正家之子。
正家誠惶誠恐退了下去。
時值黃昏,正家雖然騎着馬,但回家恐已是夜裡了。
家康想到此,忽然一驚:為了明晨的宴請,正家特意趕來,可究竟拿什麼來招待他,竟說不出口,這到底意味着什麼? 家康向鳥居新太郎招了招手,小聲命令道:“你去打探一下正家究竟帶了多少随從。
” 鳥居新太郎心領神會,立刻追了出去。
當追到驿站外白知川河灘上,新太郎看見正家與七八十名家臣合到一處,立刻回來報告。
“他讓随從們在河灘那邊等着他?” “是。
可他為何要把随從帶到驿站外面呢?真是個怪人。
” “正家走了多遠?” “八裡開外。
” “還有時間……” 家康凝神思慮起來,到了戌時,他忽然起身,命令部隊連夜從石部出發。
他必是擔心在石部,夜間毫無準備,一旦大軍遭襲,後果将不堪設想。
可他究竟根據什麼推斷出将遭襲呢?新太郎百思不得其解。
“快,月亮将出來。
慢一步便要出大事。
”家康對新太郎道。
新太郎立刻命人去叫轎夫。
“别人就不能擡轎嗎?”家康心急火燎鑽進轎子。
既如此緊急,也等不及轎夫們趕來了。
随行的渡邊忠右衛門換上草鞋,綁好綁腿,喊了一聲:“大人,請忍耐些。
”便立刻擡起轎子後轅,前邊則是由火槍隊的足輕武士擡。
随從的隻有二十餘名貼身護衛,稍遲些趕來的女眷及水野正重、酒井重勝、成濑正一、本多忠勝等便被抛在了後頭。
“新太郎,你悄悄去告訴大家,說我先行一步,要他們萬萬不要大意。
” 轎子過了砂川橋,家康才終于露出臉,望了望天空,對轎子後邊道:“後面擡轎的是誰?” “啟禀大人,在下渡邊忠右衛門。
” “做得很好。
” “大人誇獎。
” “忠右衛門,你可知我為何匆匆離開石部?” “大人,您這問題難死小人了。
您是不是認為長束正家乃是受治部少輔指使而來,所以……” “正家受治部之命前來問候,我就一定要急急離開石部?” “是。
石田手下有一擅長夜襲的名将島左近勝猛,對此人萬萬不可麻痹大意。
而長束正家這次前來,必定是奉了治部少輔的命令,來打探大人是否要夜宿石部。
這樣一來,石部就一刻也不能待了。
大人您才……” “哈哈哈,忠右衛門,你真以為你擡轎子讓我感到很舒坦嗎?” “不敢。
還請大人繼續忍耐。
” “無須擔心。
即使他們發動偷襲,起碼也得在深夜或黎明時分,而在此之前,我們已過了水口。
正家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家康隻領這麼幾個人就敢過他城下。
你看,月亮出來了,莫要緊張,放松些。
” 家康從田川趕到泉中,本多忠勝才率部離開石部,追趕前來。
大部隊在黎明時分趕到水口河灘時,家康的轎子已離開水口八裡外了。
“好你個長束正家,你以為我會悄悄過去。
先吓他一吓,再沖過去。
” 本多忠勝令水野、酒井、成濑等部點上引信,其他兵士到月光下的河灘上擺開陣勢,高聲呐喊。
突如其來的槍炮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
“好!都給我沖過去!”本多忠勝一馬當先,率部如疾風暴雨般沖過城下。
一旦打起仗來,就如魚得水般返老還童,這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