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出門誘敵
關燈
小
中
大
六為使者,向家康道:“在下原本也想與内府同行,無奈正在思過當中,故請允許讓犬子隼人正重家率領人馬,與大谷吉繼同行。
” 家康笑着應了。
當家康率領大隊人馬抵達伏見城時,負責留守伏見的鳥居彥右衛門早就讓人做好了如小山般的牡丹餅,切成大塊堆在當地,還備好了煎茶,以犒勞三軍。
見此情景,那些嗜酒如命的人都皺起了眉頭:“彥右衛門,怎生隻做了些牡丹餅?” 鳥居元忠似乎也生起氣來,回道:“我是專為愛吃之人準備的。
”說着,便向那些吃得津津有味的人深施一禮,還不忘讓人再包上些帶走。
“家中還剩下好多,諸位覺得好,隻管多帶上些,留着路上吃。
諸位吃好,喝好。
”鳥居元忠從十三歲起便跟随家康,今年已六十有二,比家康還長三歲,但并立一處,看來比家康足足老十多歲。
盡管他的跛足近來時常疼痛,可還是拄着拐杖在城内指揮。
除了元忠;内藤彌次右衛門家長、松平主殿助家忠、松平五左衛門近正三人也留在了伏見城,負責守備。
本城由彥右衛門元忠把守,西苑由内藤家長負責,正門由松平家忠與近正守衛,名護屋苑為岩間兵庫,治部少輔府由駒井伊之助負責,松苑則為深尾清十郎和甲賀衆,右衛門的府邸則由下級士兵守護…… 家康麻利地安置完畢,令所有人都退了下去,本城大廳裡隻剩下家康和元忠二人。
家康心疼地間道:“彥右衛門,你的腳還疼嗎?” 他們的心貼近了。
家康幼時被送到駿府為質時,二人就形影不離,至今五十年過去,二人甚至比兄弟還親。
“随着年齡的增長,你也越來越像伊賀爺了。
” 元忠并不回話,卻道:“大人,您終于下了決斷。
”半白的睫毛下,他一雙眼睛如針一般直刺家康。
良久,他又歎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可這次箭若射偏了,半生辛勞就白費了。
” “你是說我有些勉強,彥右衛門?” 元忠呵呵笑了:“在下是說,這樣的決斷對于大人來說,實在少見。
小牧長久手之戰時,盡管取得大勝,可大人還是避開了同太閣的決戰。
可如今,您居然主動發起決定天下大勢的戰事。
” 家康想笑,沒能笑出來。
不愧是元忠,一眼看穿了他的苦心。
他遂道:“那是因為那時進行決戰,無論勝負,天下都隻能陷入混亂。
” “可這一次也不例外,一旦戰敗,局面将無法收拾。
日本國一旦發生内亂,大明國和朝鮮未必會漠然視之……”元忠喃喃自語着,突然挺起上身,“大人!留守此城我一人足矣。
您把彌次右衛門和主殿助也帶上吧。
”他表情嚴肅,兩眼放光。
家康不由自主打了一個寒戰。
元忠分明在擔心這是二人最後一次見面。
盡管心明如鏡,他還是裝糊塗,反問道:“憑你一人之力,怎能守住這座城池?” “大人!” “怎麼,你有心事?” “想必此非您的本意?” “不是我的本意,那是什麼?” 或許是意識到自己語氣過激了,元忠輕笑一聲,“大人一生當中,這是第二次大賭博。
第一次是三方原會戰。
那時,大人年輕沖動,而這一次則把天下作為賭資……在下不會阻攔大人。
” “你把這次出征看成是賭博?” “上天也在注視着您。
大人若不行動,天下又将淪為亂世。
” “你說得沒錯,彥右衛門。
我若坐以待斃,不出半年,天下自會四分五裂。
但我卻不把這看作是一次賭博。
” “大人有勝算?” “當然。
” “既如此,此城我一人足矣。
請大人把内藤彌次右衛門和主殿助也帶去。
若在這裡,隻能和我一起死去。
值此非常時日,就這樣死去未免太可惜了。
” 這完全是元忠發自肺腑之言,家康不禁為之震顫:“彥右衛門!你認為在我出發之後,這座城早晚會遭大軍包圍?” “大人您不是也早就看透了嗎?您臉上寫得清清楚楚呢。
” “既然你已看出來了,我也就不再隐瞞了。
是啊,此城将最先被包圍。
” “請您不必說了。
彥右衛門死也要讓他們看看三河武士到底是怎樣的男兒!總之,我先去了。
我的死必會讓天下一分為二,之後再由大人痛痛快快一統江山。
哈哈哈。
為了不留下遺憾,您看,我把所有的米都做成了牡丹餅,還為那些食用之人做了法事。
”說着,元忠一把抓起一個牡丹餅,當着家康的面大嚼起來。
家康也笑了。
他邊笑邊伸出手,拿起一個牡丹餅,可就在這一瞬間,他的眼睛模糊了,連手中之餅都看不清了。
“彥右衛門,我看你越來越像伊賀爺了。
那時候,伊賀爺總是斥責我,總是愛教訓我。
家康終于聽到了神佛的聲音,終于變成了你口中所謂能進行大賭博的人。
你把彌次右衛門和主殿助都帶去吧,這是我送給你的殉葬之人,你把他們帶到陰間,好給你作個說話的伴兒。
” “那太浪費了。
”元忠繼續堅持道,“隻要松平五左衛門近正一人就夠了,我負責本城,五左衛門負責守護外城。
而您帶走彌次右衛門和主殿助二人,定會有更大的用處!”說畢,他無限感慨,笑了起來:“大人遠赴會津,若局勢無變動,我和五左衛門二人留守即可。
若您東去之後,發生變故,此城池遲早會被敵人包圍,而附近也無救援之人。
所以,即使您留下五倍十倍的人馬,結果也無兩樣,反倒釀成無謂的犧牲。
” “絕非無謂的犧牲!”家康終于流下淚來,“是,附近的确沒有後備隊,也沒有能前來救援的人馬。
但若伏見城防守堅固,就足以牽制那些見風使舵之輩。
最為重要的是,即使我隻留下你一人,把剩餘二人都帶走,他們也絕不會答應。
沒有人會去打一場必死的仗。
哪怕是為了絕無僅有的生存希望,家康也總是盡力去安排好一切,否則,後人便會罵德川家康不義。
此事你莫要再勉強了!” 元忠背着臉,靜靜聽着家康說話,他不再勉強,痛快地點頭答應,“大人這麼想也不無道理。
”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 “不,在下的理解或許與大人不同。
大人要取勝,天下要一統。
為了這個目的,大人從一開始就把元忠置于死地,您實在冷酷……倘若讓天下人産生這種誤解,就非元忠初衷了。
既然如此,在下便服從大人安排。
” “彥右衛門,記得幼時,我曾養了一隻百舌鳥,讓它模仿老鷹,竟被你教訓了一頓。
” “哈哈哈哈。
那時元忠的确很生氣。
當時還被大人踢下走廊,吓得不輕。
” “多虧了你,家康才成了一隻雄鷹。
” “在下也深有體會。
但僅僅做一隻小地方的鷹還不夠,大人,請您定要通過此次戰事,變成天下的雄鷹。
” “元忠,今
” 家康笑着應了。
當家康率領大隊人馬抵達伏見城時,負責留守伏見的鳥居彥右衛門早就讓人做好了如小山般的牡丹餅,切成大塊堆在當地,還備好了煎茶,以犒勞三軍。
見此情景,那些嗜酒如命的人都皺起了眉頭:“彥右衛門,怎生隻做了些牡丹餅?” 鳥居元忠似乎也生起氣來,回道:“我是專為愛吃之人準備的。
”說着,便向那些吃得津津有味的人深施一禮,還不忘讓人再包上些帶走。
“家中還剩下好多,諸位覺得好,隻管多帶上些,留着路上吃。
諸位吃好,喝好。
”鳥居元忠從十三歲起便跟随家康,今年已六十有二,比家康還長三歲,但并立一處,看來比家康足足老十多歲。
盡管他的跛足近來時常疼痛,可還是拄着拐杖在城内指揮。
除了元忠;内藤彌次右衛門家長、松平主殿助家忠、松平五左衛門近正三人也留在了伏見城,負責守備。
本城由彥右衛門元忠把守,西苑由内藤家長負責,正門由松平家忠與近正守衛,名護屋苑為岩間兵庫,治部少輔府由駒井伊之助負責,松苑則為深尾清十郎和甲賀衆,右衛門的府邸則由下級士兵守護…… 家康麻利地安置完畢,令所有人都退了下去,本城大廳裡隻剩下家康和元忠二人。
家康心疼地間道:“彥右衛門,你的腳還疼嗎?” 他們的心貼近了。
家康幼時被送到駿府為質時,二人就形影不離,至今五十年過去,二人甚至比兄弟還親。
“随着年齡的增長,你也越來越像伊賀爺了。
” 元忠并不回話,卻道:“大人,您終于下了決斷。
”半白的睫毛下,他一雙眼睛如針一般直刺家康。
良久,他又歎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可這次箭若射偏了,半生辛勞就白費了。
” “你是說我有些勉強,彥右衛門?” 元忠呵呵笑了:“在下是說,這樣的決斷對于大人來說,實在少見。
小牧長久手之戰時,盡管取得大勝,可大人還是避開了同太閣的決戰。
可如今,您居然主動發起決定天下大勢的戰事。
” 家康想笑,沒能笑出來。
不愧是元忠,一眼看穿了他的苦心。
他遂道:“那是因為那時進行決戰,無論勝負,天下都隻能陷入混亂。
” “可這一次也不例外,一旦戰敗,局面将無法收拾。
日本國一旦發生内亂,大明國和朝鮮未必會漠然視之……”元忠喃喃自語着,突然挺起上身,“大人!留守此城我一人足矣。
您把彌次右衛門和主殿助也帶上吧。
”他表情嚴肅,兩眼放光。
家康不由自主打了一個寒戰。
元忠分明在擔心這是二人最後一次見面。
盡管心明如鏡,他還是裝糊塗,反問道:“憑你一人之力,怎能守住這座城池?” “大人!” “怎麼,你有心事?” “想必此非您的本意?” “不是我的本意,那是什麼?” 或許是意識到自己語氣過激了,元忠輕笑一聲,“大人一生當中,這是第二次大賭博。
第一次是三方原會戰。
那時,大人年輕沖動,而這一次則把天下作為賭資……在下不會阻攔大人。
” “你把這次出征看成是賭博?” “上天也在注視着您。
大人若不行動,天下又将淪為亂世。
” “你說得沒錯,彥右衛門。
我若坐以待斃,不出半年,天下自會四分五裂。
但我卻不把這看作是一次賭博。
” “大人有勝算?” “當然。
” “既如此,此城我一人足矣。
請大人把内藤彌次右衛門和主殿助也帶去。
若在這裡,隻能和我一起死去。
值此非常時日,就這樣死去未免太可惜了。
” 這完全是元忠發自肺腑之言,家康不禁為之震顫:“彥右衛門!你認為在我出發之後,這座城早晚會遭大軍包圍?” “大人您不是也早就看透了嗎?您臉上寫得清清楚楚呢。
” “既然你已看出來了,我也就不再隐瞞了。
是啊,此城将最先被包圍。
” “請您不必說了。
彥右衛門死也要讓他們看看三河武士到底是怎樣的男兒!總之,我先去了。
我的死必會讓天下一分為二,之後再由大人痛痛快快一統江山。
哈哈哈。
為了不留下遺憾,您看,我把所有的米都做成了牡丹餅,還為那些食用之人做了法事。
”說着,元忠一把抓起一個牡丹餅,當着家康的面大嚼起來。
家康也笑了。
他邊笑邊伸出手,拿起一個牡丹餅,可就在這一瞬間,他的眼睛模糊了,連手中之餅都看不清了。
“彥右衛門,我看你越來越像伊賀爺了。
那時候,伊賀爺總是斥責我,總是愛教訓我。
家康終于聽到了神佛的聲音,終于變成了你口中所謂能進行大賭博的人。
你把彌次右衛門和主殿助都帶去吧,這是我送給你的殉葬之人,你把他們帶到陰間,好給你作個說話的伴兒。
” “那太浪費了。
”元忠繼續堅持道,“隻要松平五左衛門近正一人就夠了,我負責本城,五左衛門負責守護外城。
而您帶走彌次右衛門和主殿助二人,定會有更大的用處!”說畢,他無限感慨,笑了起來:“大人遠赴會津,若局勢無變動,我和五左衛門二人留守即可。
若您東去之後,發生變故,此城池遲早會被敵人包圍,而附近也無救援之人。
所以,即使您留下五倍十倍的人馬,結果也無兩樣,反倒釀成無謂的犧牲。
” “絕非無謂的犧牲!”家康終于流下淚來,“是,附近的确沒有後備隊,也沒有能前來救援的人馬。
但若伏見城防守堅固,就足以牽制那些見風使舵之輩。
最為重要的是,即使我隻留下你一人,把剩餘二人都帶走,他們也絕不會答應。
沒有人會去打一場必死的仗。
哪怕是為了絕無僅有的生存希望,家康也總是盡力去安排好一切,否則,後人便會罵德川家康不義。
此事你莫要再勉強了!” 元忠背着臉,靜靜聽着家康說話,他不再勉強,痛快地點頭答應,“大人這麼想也不無道理。
”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 “不,在下的理解或許與大人不同。
大人要取勝,天下要一統。
為了這個目的,大人從一開始就把元忠置于死地,您實在冷酷……倘若讓天下人産生這種誤解,就非元忠初衷了。
既然如此,在下便服從大人安排。
” “彥右衛門,記得幼時,我曾養了一隻百舌鳥,讓它模仿老鷹,竟被你教訓了一頓。
” “哈哈哈哈。
那時元忠的确很生氣。
當時還被大人踢下走廊,吓得不輕。
” “多虧了你,家康才成了一隻雄鷹。
” “在下也深有體會。
但僅僅做一隻小地方的鷹還不夠,大人,請您定要通過此次戰事,變成天下的雄鷹。
” “元忠,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