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讨伐上杉

關燈
二者根本無溝通之路。

    圖書卷起書函,不禁想問問家康之意。

     家康表情卻依然十分平靜,或許他早已料到對方會如此答複。

    接過書函,他對本多正信道:“佐渡,直江山城是否已看穿了我的心思?” 圖書大吃一驚,承兌更是驚駭不已,他“啊”了一聲,伸長脖子,俨然一個不知所措的孩子。

    家康聽到承兌的驚呼,把目光移到他臉上:“我是說,山城究竟是看穿了我的心思,還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才這般寫的?” 承兌更疑惑了:“參透了内府的心思,又能如何?” “那就說明,他實乃是令人欽佩的大器之人!隻是對于上杉氏,他就變不忠之臣了。

    他的器量大過景勝。

    ” 不等承兌回答,圖書先問道:“大人,您這是何意?” 家康咂咂舌,看了正信一眼,“正信,你給圖書說說。

    ” 正信笑容滿面,看來,隻有他明白了家康的意思。

    “是,隻是,在下的理解未必正确……” “圖書比你年輕。

    你怎麼想便怎麼說。

    ” “遵命!”正信向圖書側側身子,“大人早已痛下決心了。

    ” “什麼決心?” “讨伐上杉。

    ”正信壓低聲音,飛快地掃了家康一眼。

    他若說錯,家康定會開口。

    可家康隻是默默欣賞院中風景。

    正信繼續道:“對方若看出大人決心已定,會明白所有理由和解釋都已無用。

    他們隻有兩條路,要麼緻歉,然後乖乖屈服;要麼奮起抵擋,刀兵相向。

    ”說到此,正信垂下頭,分明在考慮更慎重的言辭。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顯出一副與我們為敵的樣子,說明其有兩種考慮:其一,名正言順與治部等人聯手,向我們發起挑戰;其二,故意裝作與我們為敵,暗地裡助大人下決心……” “請恕貧僧失禮,”承兌突然插道,“直江兼續如此無禮,竟想暗中幫助内府大人?怎生可能?” 正信又飛快掃了家康一眼。

    他定是想讓家康回答。

    事情重大,他不過是臆測。

    可家康一言不發,依然眯着眼,悠閑地凝望着院外晚春的陽光。

    “大師,這完全是老夫胡亂猜測,若說錯了,怕要受大人斥責……大人已決心不再原諒上杉氏,并會以讨伐上杉為名出兵,故意出大坂城,以引誘治部……這隻是老夫的推測。

    設若直江兼續看透了,自會裝作與大人為敵,激怒内府,讓大人出兵。

    如此一來,治部必然中計。

    ” 正信心平氣和說完,圖書和承兌都舒了口氣:“有理,如此,直江山城守就成了大人的助手。

    ” “休要高興得太早,圖書。

    ”家康忽然斥責道,卻依然望着外邊,“未聽完佐渡的後言,先莫要開口。

    ” 正信為難地低下頭。

    他也和光秀一樣,曾遊曆天下,深知口無遮攔,随時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

    因此,他不願在這種場合談論大事。

    一旦說中家康的心思,便有可能招緻猜忌;但若看不出家康心思,會談自無法進行。

    這并非沒有先例,信長公口口聲聲稱揚竹中半兵衛乃戰略之才,可最終也沒把他提拔為大名…… “大人也疑心景勝有無大器量。

    ” “是。

    ”承兌道。

     “假若直江山城守讀懂了大人的心,為了天下,他想不動聲色幫助大人,反複思量後,為了給大人制造讨伐上杉的借口,他便寫了這樣一封傲慢無禮的書函,若果是如此,他真是少有的大器之人……但這亦有可能隻是我們一廂情願。

    說不定他正怒氣滿懷,表面上與我們為友,等到把我們誘到奧州之後,再死命阻擊。

    ” “有理。

    ” “故,大人才懷疑山城是否真讀懂了他的心思。

    ” “精辟!” “在下不明真相,不敢妄斷。

    隻能說到此處。

    ” “大人意思是……” “無論上杉是想助大人一臂之力,還是隻想與我們決一死戰,會津絕不會平安無事。

    隻要景勝拒絕來大坂,就是違抗攝政重臣的命令,這個罪行,他無論如何逃脫不了。

    ” “不錯……” “因此,大師書函所寫‘上杉家興亡在此一舉’一句不無道理。

    即使不決戰,少君命令一下,大人出兵,最起碼也會消耗他一百萬石。

    他付出一百萬石的代價,隻為逞口舌之強。

    如此,直江山城守便不能稱為忠臣……大人,在下已言盡。

    ”正信向家康點頭道。

     家康笑中帶怒:“佐渡,你好生無恥。

    ” 本多正信的話無一不說中家康心思。

    家康甚至有些後悔——不該讓正信開口,倒不用擔心伊奈圖書,可豐光寺承兌卻不能令人放心,雖說他如今也心向德川,可他卻與三成衆知己多有往來。

    此事一旦被他洩露,自有無盡麻煩。

     家康隻好矢口否認:“佐渡,你還是紙上談兵。

    戰事,詭道也。

    以少勝多,不勝枚舉。

    即使我奉少君之令出兵,也未必就能取勝。

    ” “是。

    ” “你知我是如何小心翼翼才走到今日嗎?其中苦難,你絕想不到。

    你的話真令我汗毛倒豎。

    ” “抱歉。

    ” “用不着愧疚,但大事當前,當慎之又慎啊。

    ”家康這話是想說給承兌聽,“接到如此無禮的書函,卻對其坐視不理,天下規矩就亂了。

    因此,必須讨伐上杉家!山城那厮早就看出來,若景勝不來大坂,我必然出兵讨伐。

    他深知這些,卻膽敢向我挑釁。

    ” “大人明鑒。

    ” “話雖如此,但戰事卻不能随意發動。

    既要進攻上杉,又要避免與治部沖突,這便是我希望豐光寺大師和佐渡仔細思量之事。

    你們不會看不出來,我若攻到會津,正與上杉決戰時,而治部揮兵大坂城,結局将會如何?那時我欲進不能,欲退不行,一生不就完了?”正信似明白了家康說這些的意圖。

     “正信的一番話完全是癡人說夢,事情哪有這麼簡單?當前最重要的,應是不惜手段,避免激怒治部。

    ” “是。

    當前最重要的,乃是集中力量,全力讨伐上杉。

    看來,此次我不親自臨陣指揮是不行了。

    ”家康扭着臉道,“我一生還從未看到過如此無禮的書函……真是愈想愈怒。

    這是兼續的小伎倆,我絕不會放過他!” 出兵讨伐一事已成定局。

    當然,真正的敵人究竟是名門上杉氏,還是新近崛起的石田三成,尚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