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一期一會
關燈
小
中
大
所大人準備一直讓大人做所司代嗎?”
“正是。
” “若大人對此心中有數,請對大久保石見守多加小心。
” “是,呵不,唉!這是駿府的事,我這京都的所司代恐怕鞭長莫及啊!” “在下隻是提醒大人,失禮了。
不過,大久保石見守此次打算與本多大人父子為敵,實在……不追究原因,恐怕會惹來大禍啊。
即使本多父子對此事保持沉默,但心生不快,斯時石見守必圖謀……唉,将軍屬下若真分為兩派,說句不吉利之言,一旦大禦所大人仙遊,誰能來彌補這裂天之隙?本多佐渡守大人乃将軍良師,大久保相模守為大老,大久保石見守又乃将軍胞弟家老……任其下去,何止分成兩派,人間也許又會變成四分五裂的亂世!想到這些,在下便不由得全身寒毛直豎……” 光悅如此激憤,闆倉勝重不由大為震動,“您既如此憂心,我若繼續舉棋不定,也實在有負先生苦心。
其實,我并非完全未想過。
” “哦,那就好……” “其實,我想先尋成濑、安藤談談,探探底。
不管怎麼說,本多父子乃是譜代大名,石見守即便自稱大久保,仍是後進。
萬一兩家矛盾激起,必是石見守落了下風。
故此次石見守才先把有馬修理大夫扣押下來。
其實,此乃本多正純建議他主動躲避争端的辦法。
” “哦?” “若任由譜代大名傲慢下去,就不好管束了。
若一味由着他們,三河的榮耀将會蒙塵,這些,先生同意嗎?” 這時,下人奉上來涼麥茶。
二人默默用着。
“德有齋先生。
” “大人。
” “利休居士生前便常說一期一會啊。
” 一再聽到“一期一會”這說法,光悅睜大了眼睛,道:“這話……容在下仔細想想,似頗有深意啊。
” “是啊,其實,我亦正好想到了這說法。
” “但有幾人能體念到它的真意呢?”言罷,勝重戛然而止,下面的話似是讓光悅自己考慮,自己體會。
光悅似無奈地掉進了勝重下的套。
人生不過是一瞬的累積。
珍惜每個瞬間的相會,為了瞬息的相會傾盡真心,這便是茶道的主張,是能豐富人生的真意。
幸福、充實、太平、榮耀……茶道教誨世人,成功之途隻在于此。
“世人多是口中喝茶,心中無茶,并未真正領會一期一會的真意。
”光悅道。
“我……”隔了半晌,勝重道,“有時候,我會數數身邊的人。
當今世上,真正領會了‘一期一會’真意的人,首先是大禦所大人,其次為德有齋先生。
也有人拼命努力追求,想要達到此種境界,然而,對風花雪月了然于心,并以無限喜悅奉行一期一會之人,世間實寥寥無幾啊!” “我?不敢不敢。
” “其實,大禦所大人每日誦佛。
這種修行,說明他心中時時刻刻充滿誠意。
大禦所大人在紙上書寫佛名,德有齋先生腳踏實地。
人生隻有一次,在這一去不返的時日刻下真實的足印。
勝重以你們二人為師尊!日後如有所悟,還請不吝訓誨。
”言罷,勝重臉上現出微笑,輕輕拍了拍胸口,“先生的忠告,永生不敢忘記。
” 光悅突然抽泣起來,這種感傷決非微小的感情波瀾。
在這無垠的空間和無盡的時間之中,自己和勝重活在同一個時日、同一片土地上,多麼不可思議。
這是他真切體會到的感動。
“一期一會……”光悅低聲念着,唇邊浮起微笑。
光悅離開所司代府上,卻驚奇地發現自己的雙足居然未往自家去,而是朝着角倉與市宅邸而去。
角倉與市本名吉田與市,嚴格說來乃是光悅的書法弟子。
不知從何時開始,除了書法,二人開始一起品茶,漸漸變得志趣相投,成為半師半友。
在世人看來,與市許與茶屋一樣,都為光悅的擁趸。
角倉與市先前說過的話,正冷冰冰敲打着光悅的心。
與市道,為了天下太平,必盡早令豐臣氏離開大坂城,這番話和今日數次被提及的“一期一會”的主旨,似起了小小的沖突。
“讓與市說出那樣的話,罪過在于我。
”光悅本是善惡分明之人,他對秀吉早有不滿,真心佩服的武将隻家康一人。
然而,今日他為此備覺苦惱:我隻是個器量狹窄之人,在這廣袤的世間,春秋往複,日月更疊,偶然降于同一個時世、同一片土地之人,竟彼此憎恨,相互嫌惡,當是何等羞恥之事! 忘記了一期一會的茶道真意的,乃是自己……光悅覺得,由于受了自己的影響,角倉與市才那般輕率地說出了應将秀賴趕出大坂雲雲。
這世間的事并非那般簡單。
生于同一時世之人,不論為了自己還是為了他人,都應彼此真誠相待,方為上智。
我絕不認為必須将秀賴放在大坂。
但反過來,決然地把他趕出去,乃是不智之旁觀者所為。
與市,拜托了,你必有良方,請你以寬大之心為天下蒼生念,怎樣才能在不引起禍亂的情形下,讓秀賴自己離開大坂城? 光悅覺得,不把這些說出來,心裡無論如何也不能踏實。
也許因為方才被闆倉勝重大大贊美了一番,再想到家康現在也許正在駿府虔誠地謄寫“南無阿彌陀佛”,光悅覺得,自己也須一步一步在大地上刻下《南無妙法蓮華經》。
對,這便是一期一會,我就低頭懇求與市,為了可憐的秀賴多多運用他的智慧與慈心吧,光悅尋思……
” “若大人對此心中有數,請對大久保石見守多加小心。
” “是,呵不,唉!這是駿府的事,我這京都的所司代恐怕鞭長莫及啊!” “在下隻是提醒大人,失禮了。
不過,大久保石見守此次打算與本多大人父子為敵,實在……不追究原因,恐怕會惹來大禍啊。
即使本多父子對此事保持沉默,但心生不快,斯時石見守必圖謀……唉,将軍屬下若真分為兩派,說句不吉利之言,一旦大禦所大人仙遊,誰能來彌補這裂天之隙?本多佐渡守大人乃将軍良師,大久保相模守為大老,大久保石見守又乃将軍胞弟家老……任其下去,何止分成兩派,人間也許又會變成四分五裂的亂世!想到這些,在下便不由得全身寒毛直豎……” 光悅如此激憤,闆倉勝重不由大為震動,“您既如此憂心,我若繼續舉棋不定,也實在有負先生苦心。
其實,我并非完全未想過。
” “哦,那就好……” “其實,我想先尋成濑、安藤談談,探探底。
不管怎麼說,本多父子乃是譜代大名,石見守即便自稱大久保,仍是後進。
萬一兩家矛盾激起,必是石見守落了下風。
故此次石見守才先把有馬修理大夫扣押下來。
其實,此乃本多正純建議他主動躲避争端的辦法。
” “哦?” “若任由譜代大名傲慢下去,就不好管束了。
若一味由着他們,三河的榮耀将會蒙塵,這些,先生同意嗎?” 這時,下人奉上來涼麥茶。
二人默默用着。
“德有齋先生。
” “大人。
” “利休居士生前便常說一期一會啊。
” 一再聽到“一期一會”這說法,光悅睜大了眼睛,道:“這話……容在下仔細想想,似頗有深意啊。
” “是啊,其實,我亦正好想到了這說法。
” “但有幾人能體念到它的真意呢?”言罷,勝重戛然而止,下面的話似是讓光悅自己考慮,自己體會。
光悅似無奈地掉進了勝重下的套。
人生不過是一瞬的累積。
珍惜每個瞬間的相會,為了瞬息的相會傾盡真心,這便是茶道的主張,是能豐富人生的真意。
幸福、充實、太平、榮耀……茶道教誨世人,成功之途隻在于此。
“世人多是口中喝茶,心中無茶,并未真正領會一期一會的真意。
”光悅道。
“我……”隔了半晌,勝重道,“有時候,我會數數身邊的人。
當今世上,真正領會了‘一期一會’真意的人,首先是大禦所大人,其次為德有齋先生。
也有人拼命努力追求,想要達到此種境界,然而,對風花雪月了然于心,并以無限喜悅奉行一期一會之人,世間實寥寥無幾啊!” “我?不敢不敢。
” “其實,大禦所大人每日誦佛。
這種修行,說明他心中時時刻刻充滿誠意。
大禦所大人在紙上書寫佛名,德有齋先生腳踏實地。
人生隻有一次,在這一去不返的時日刻下真實的足印。
勝重以你們二人為師尊!日後如有所悟,還請不吝訓誨。
”言罷,勝重臉上現出微笑,輕輕拍了拍胸口,“先生的忠告,永生不敢忘記。
” 光悅突然抽泣起來,這種感傷決非微小的感情波瀾。
在這無垠的空間和無盡的時間之中,自己和勝重活在同一個時日、同一片土地上,多麼不可思議。
這是他真切體會到的感動。
“一期一會……”光悅低聲念着,唇邊浮起微笑。
光悅離開所司代府上,卻驚奇地發現自己的雙足居然未往自家去,而是朝着角倉與市宅邸而去。
角倉與市本名吉田與市,嚴格說來乃是光悅的書法弟子。
不知從何時開始,除了書法,二人開始一起品茶,漸漸變得志趣相投,成為半師半友。
在世人看來,與市許與茶屋一樣,都為光悅的擁趸。
角倉與市先前說過的話,正冷冰冰敲打着光悅的心。
與市道,為了天下太平,必盡早令豐臣氏離開大坂城,這番話和今日數次被提及的“一期一會”的主旨,似起了小小的沖突。
“讓與市說出那樣的話,罪過在于我。
”光悅本是善惡分明之人,他對秀吉早有不滿,真心佩服的武将隻家康一人。
然而,今日他為此備覺苦惱:我隻是個器量狹窄之人,在這廣袤的世間,春秋往複,日月更疊,偶然降于同一個時世、同一片土地之人,竟彼此憎恨,相互嫌惡,當是何等羞恥之事! 忘記了一期一會的茶道真意的,乃是自己……光悅覺得,由于受了自己的影響,角倉與市才那般輕率地說出了應将秀賴趕出大坂雲雲。
這世間的事并非那般簡單。
生于同一時世之人,不論為了自己還是為了他人,都應彼此真誠相待,方為上智。
我絕不認為必須将秀賴放在大坂。
但反過來,決然地把他趕出去,乃是不智之旁觀者所為。
與市,拜托了,你必有良方,請你以寬大之心為天下蒼生念,怎樣才能在不引起禍亂的情形下,讓秀賴自己離開大坂城? 光悅覺得,不把這些說出來,心裡無論如何也不能踏實。
也許因為方才被闆倉勝重大大贊美了一番,再想到家康現在也許正在駿府虔誠地謄寫“南無阿彌陀佛”,光悅覺得,自己也須一步一步在大地上刻下《南無妙法蓮華經》。
對,這便是一期一會,我就低頭懇求與市,為了可憐的秀賴多多運用他的智慧與慈心吧,光悅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