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聯名狀

關燈
的計劃比我想的大得多,欲望也更是強烈。

    你才是大鹫,我是雀兒。

    ” “唉,大人演得真是出色。

    那就這樣吧。

    ” “好。

    你帶了綠色的小盒子來,從那小盒子中冒出五彩煙霧,咻的一聲消散在虛空之中。

    在煙霧消失的地方,呆呆坐着一個髒兮兮的獨眼老者。

    石見守,我現在難道不就是夢醒之後的樣子嗎?我心裡不好受。

    ”政宗說罷,将杯中灑一飲而盡。

     長安有些得意,然而心底還有些意猶未盡。

    政宗心裡藏着的那個野心的盒子,不知蓋了多少層蓋子,長安要再深入窺探,若不下定決心一試,則永遠搞不清真相。

    隻要政宗活着,那個野心的盒子就不會毀去,也不會埋葬。

    可以說,那是自政宗生下來,就和他如影随形的宿命。

    不過今夜的政宗顯得過于膽小了。

    “咱們别說這些了。

    ”他一直重複這話,顯得暧昧,似欲放棄一搏。

     “陸奧守大人,您有些過了。

    ” “怎的?” “您在裝瘋賣傻。

    憑您這個态度,長安就會斷定,您已放棄一搏,可能立需仰他人鼻息。

    ” “唉!分不清夢境和現實,就随它去吧。

    ” “如此說來,大人是打算三緘其口,就讓在下一人在此大吐苦水?” “石見守,我不妨直說。

    ” “在下洗耳恭聽。

    ” “實際上,我從小女口中聽來一些消息。

    ” “令愛口中?” “是。

    有個在你礦山上的女人到她那裡,說了一些事。

    ” “礦山上的女人?” “正是。

    據那個女人說,你欲擁戴上總大人為天下之主,故一直在為此儲備軍饷。

    其他的倒和你所言不差……女人的衣箱裡,其實藏有黃金。

    女人特意來告訴我們,定要小心行事,切切不要讓上總大人産生懷疑。

    ” 長安松了口氣,“哦。

    ” “一定要小心。

    謠言一旦引起别人的興趣,就會讓他們的野心不斷膨脹,就像剛才你說的索德羅諸人。

    ” 長安大笑起來,“哈哈哈!那就請大人一想吧,辟謠的方法很多。

    哈哈!原來大人乃是因為那謠言,才要疏遠長安啊。

    大人就放心吧!哈哈!” 政宗仍然一臉的不得要領,隻是一味勸酒,然後就送長安去了。

    長安照政宗的忠告,把聯名狀放回小盒,承諾不會再讓它招緻誤會。

     長安在回家路上和以往一樣安心。

    從女人行李中滾落出黃金一事,他找出了好些開脫之辭:很多女人在礦山賣笑,攢了不少金銀。

    她們故意在人多的地方,把行李翻落在地。

    這樣,人們才會羨慕她們。

     “礦山裡有女妖,她們都住在山裡,生活富裕。

    若把這些話散布開來,那些貪心之人必心動。

    如此,進山采礦便會風行一時。

    ” 長安去後,政宗不由歎息起來。

    在他看來,長安實是個值得關注之人。

    性情倒和秀吉公相似。

    政宗覺得他十分有趣,同時亦對他充滿警惕。

     長安終于未能窺探到政宗的本心。

    政宗故意說些讓他難堪的話,原因非常簡單,隻是因為他不想在那份聯名狀上簽字,但那聯名狀卻與政宗不無關系。

     政宗利用長安,同時又對他充滿警惕,原因隻有一個:長安的妻妾中,有一人和本阿彌光悅有血親關系。

    本阿彌光悅之父光二便是德川親信。

    不論光悅本人是否有所察覺,他們父子二人雖然出入天下大名府邸,但隻對家康一人顯示出特别的尊敬。

    故政宗想對阿幸探個究竟。

    他逐漸發現,阿幸與衆不同,個性剛烈,她暗戀表哥光悅,但她的父母讓光悅娶了她姐姐。

    然而,最近阿幸的姐姐及其女兒雙雙亡故,阿幸心中頓時掀起巨浪。

    難以預料的人生和執念常讓阿幸苦悶:若知道姐姐會早死,還不如自己嫁給光悅!女人的執念就和男人的野心一樣,并不那麼容易就能熄滅。

    随了長安,甚至令阿幸對自己也心生厭惡。

     長安性情直爽,一如既往飲酒作樂。

    一旦喝醉,就會吐露機密。

    他不用在戰場上博命,隻在酒席間度日,因為酒的緣故,他養成了喜好大言之病。

    阿幸對長安所為很是清楚,聯名狀之事,必也知之甚詳。

     讓政宗感到憂心的另一樁事,則是最近本阿彌家的事。

    光悅之母妙秀嫁給了光二,回身幫助娘家兄弟,以将兩家緊密聯系在一起。

    光悅之妻便是妙秀的侄女,光悅的妹妹便又嫁給了妙秀的侄子。

     但光二已不在人間,現在光悅妻女又相繼亡故了,連接兩個家庭的紐帶逐漸變弱。

    性好結交的光悅不願做本行,又得到了加賀前田利長支持,目前正在積極為幕府奔走…… 若真如此,長安身邊的阿幸自會更加急躁。

    若阿幸回去,衆人必會同意将阿幸許與光悅,兩家又會結成一體。

     想到此,政宗拍拍手,命侍女重新上酒。

    表面看來,他還是如岩石般面無表情,不過心裡已松了一大口氣:對長安、阿幸,都不能放松警惕,因一旦阿幸離開長安,回到京都,對光悅吐露秘密,勢将掀起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