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終年新歲
關燈
小
中
大
郎。
如今的茶屋四郎次郎,乃是奉家康之命繼承了茶屋家的茶屋清延次子又四郎清次。
他現在身兼京都商事奉行、上方五所商家禮儀管事、總町總領等職。
而且,他現在長崎奉行長谷川左兵衛的手下做事,負責絲綢交易,交易所得多歸家康。
大坂之役時,轟擊大坂城的天守閣、讓大坂心驚膽戰的大炮等武器,便是茶屋清次從尼德蘭購來。
茶屋四郎次郎此行從長崎至京都,又從京都至駿府,一聽說家康來此狩獵了,遂馬不停蹄跟了過來。
家康聽說茶屋四郎次郎遠路來此,如個孩子一般興高采烈道:“嘿?又四郎。
不,不能叫又四郎了,乃是茶屋之主,四郎次郎清次。
快快請進。
” 田中城的房舍,最大者也不過和富裕百姓之家差不多。
朝南的廊上,擺放着領民不斷送來的禮品。
最惹眼的是那些活蹦亂跳的鮮魚,其中尤引入注目的,乃是一條裝于竹簍裡的一尺五寸加吉魚。
四郎次郎用溫水洗過腳,進屋。
家康坐在檐下的坐墊上,入迷地望着那加吉魚。
“茶屋四郎次郎清次見過大人。
” “啊,茶屋。
好好,近些來坐。
” “是。
大人别來無恙?” “四郎次郎啊,這裡非二條城,也非駿府,不必拘禮。
看見你身體好,我也很高興,你的妻小都還好吧?” “多謝大人關心,他們都很好。
” “令堂怎樣?你母親出身花山院的分支,我直想見她一面,在二條城的時候曾要見她,但當時她正因風寒卧床不起。
” “是。
托大人的福,母親之後很快便痊愈,現在又唠唠叨叨了。
” “嘿,老人乃是家中的至寶。
你要好生待她。
你去京城時見到闆倉了?” “聽說大人将在陽春之際進京,為少主舉行元服儀式,目下所司代大人正在緊張籌備。
” “你家家廟乃是堺港的妙法寺吧?” “是。
大人還記得?” “我怎會忘記?令尊去世那年乃是慶長元年,五十二歲,即是我封内大臣那一年。
二十年過去了。
但,四郎次郎啊,當年我和你父親謀劃的朱印船,加上前日派出的前往安南的那艘,現已達一百九十八艘,很快就要到兩百艘了。
這都是你家的努力。
”家康說着,指着眼前的加吉魚道,“真是可喜可賀,大‘吉’大利啊。
” “見大人這麼高興,父親九泉有知,也自欣慰無比。
” 茶屋不再說話。
如今交易如此繁盛,多因如他等商家的努力拼搏,為此賭上了青春年華。
當他知心愛之人被秀賴玩弄,上方風雲突變,京城、大坂可能會成為一片灰燼時,他遠在長崎,手拿算盤,無語望着這個世間。
他把京城、大坂和堺港的偌多事務交給了弟弟新四郎長吉。
新四郎在得知大野治長試圖燒毀京城,襲擊二條城時,先發制人,向闆倉勝重告發。
所司代逮捕了那些企圖縱火的歹徒,挽救了京城。
兄弟倆都從心底裡佩服家康,擁戴家康,以為家康辦事為榮。
新四郎常對人說:“我和兄長,以及本阿彌光悅和小堀遠州等人,都是大禦所的信徒。
” 當被人問及所司代闆倉等人算何人時,新四郎坦率道:“家臣。
所謂家臣,乃是傾心于主君、甘心為其獻出性命之人。
大名和大商家多少都有些這等家臣。
但是,隻有家臣還不夠。
當政者,除了擁有家臣,還必須擁有信徒。
家臣忠貞于主君,身為主君活,身為主君死。
信徒則完全不同,不管世事如何變幻,即便從者離散,出于信仰,信徒會永遠信任所擁戴之人。
兄長和我都是這種人。
” 但茶屋卻不這般想。
世道朝着某個方向前進,非某人之力所能左右。
家康公把這種潮流叫民心。
民心者,乃是指大勢所趨,世道長河使會朝着大勢流動。
信徒也好,家臣也罷,都是大勢的子民。
“這樣看來,多數人還是希望天下太平。
”家康道,“但,我們也須思及日後大河之勢。
又四郎,太平已然到來,人們不再動辄有性命之憂。
世人生存的願望已得滿足,下一個願望會是什麼呢?”茶屋二十歲時,家康經常如此諄諄相問,又自問自答,“當然是如何活,是财富,是富足。
太平時世,人人都追求富足。
因此,我命你
如今的茶屋四郎次郎,乃是奉家康之命繼承了茶屋家的茶屋清延次子又四郎清次。
他現在身兼京都商事奉行、上方五所商家禮儀管事、總町總領等職。
而且,他現在長崎奉行長谷川左兵衛的手下做事,負責絲綢交易,交易所得多歸家康。
大坂之役時,轟擊大坂城的天守閣、讓大坂心驚膽戰的大炮等武器,便是茶屋清次從尼德蘭購來。
茶屋四郎次郎此行從長崎至京都,又從京都至駿府,一聽說家康來此狩獵了,遂馬不停蹄跟了過來。
家康聽說茶屋四郎次郎遠路來此,如個孩子一般興高采烈道:“嘿?又四郎。
不,不能叫又四郎了,乃是茶屋之主,四郎次郎清次。
快快請進。
” 田中城的房舍,最大者也不過和富裕百姓之家差不多。
朝南的廊上,擺放着領民不斷送來的禮品。
最惹眼的是那些活蹦亂跳的鮮魚,其中尤引入注目的,乃是一條裝于竹簍裡的一尺五寸加吉魚。
四郎次郎用溫水洗過腳,進屋。
家康坐在檐下的坐墊上,入迷地望着那加吉魚。
“茶屋四郎次郎清次見過大人。
” “啊,茶屋。
好好,近些來坐。
” “是。
大人别來無恙?” “四郎次郎啊,這裡非二條城,也非駿府,不必拘禮。
看見你身體好,我也很高興,你的妻小都還好吧?” “多謝大人關心,他們都很好。
” “令堂怎樣?你母親出身花山院的分支,我直想見她一面,在二條城的時候曾要見她,但當時她正因風寒卧床不起。
” “是。
托大人的福,母親之後很快便痊愈,現在又唠唠叨叨了。
” “嘿,老人乃是家中的至寶。
你要好生待她。
你去京城時見到闆倉了?” “聽說大人将在陽春之際進京,為少主舉行元服儀式,目下所司代大人正在緊張籌備。
” “你家家廟乃是堺港的妙法寺吧?” “是。
大人還記得?” “我怎會忘記?令尊去世那年乃是慶長元年,五十二歲,即是我封内大臣那一年。
二十年過去了。
但,四郎次郎啊,當年我和你父親謀劃的朱印船,加上前日派出的前往安南的那艘,現已達一百九十八艘,很快就要到兩百艘了。
這都是你家的努力。
”家康說着,指着眼前的加吉魚道,“真是可喜可賀,大‘吉’大利啊。
” “見大人這麼高興,父親九泉有知,也自欣慰無比。
” 茶屋不再說話。
如今交易如此繁盛,多因如他等商家的努力拼搏,為此賭上了青春年華。
當他知心愛之人被秀賴玩弄,上方風雲突變,京城、大坂可能會成為一片灰燼時,他遠在長崎,手拿算盤,無語望着這個世間。
他把京城、大坂和堺港的偌多事務交給了弟弟新四郎長吉。
新四郎在得知大野治長試圖燒毀京城,襲擊二條城時,先發制人,向闆倉勝重告發。
所司代逮捕了那些企圖縱火的歹徒,挽救了京城。
兄弟倆都從心底裡佩服家康,擁戴家康,以為家康辦事為榮。
新四郎常對人說:“我和兄長,以及本阿彌光悅和小堀遠州等人,都是大禦所的信徒。
” 當被人問及所司代闆倉等人算何人時,新四郎坦率道:“家臣。
所謂家臣,乃是傾心于主君、甘心為其獻出性命之人。
大名和大商家多少都有些這等家臣。
但是,隻有家臣還不夠。
當政者,除了擁有家臣,還必須擁有信徒。
家臣忠貞于主君,身為主君活,身為主君死。
信徒則完全不同,不管世事如何變幻,即便從者離散,出于信仰,信徒會永遠信任所擁戴之人。
兄長和我都是這種人。
” 但茶屋卻不這般想。
世道朝着某個方向前進,非某人之力所能左右。
家康公把這種潮流叫民心。
民心者,乃是指大勢所趨,世道長河使會朝着大勢流動。
信徒也好,家臣也罷,都是大勢的子民。
“這樣看來,多數人還是希望天下太平。
”家康道,“但,我們也須思及日後大河之勢。
又四郎,太平已然到來,人們不再動辄有性命之憂。
世人生存的願望已得滿足,下一個願望會是什麼呢?”茶屋二十歲時,家康經常如此諄諄相問,又自問自答,“當然是如何活,是财富,是富足。
太平時世,人人都追求富足。
因此,我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