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漏船火屋

關燈
元和元年九月初八,兩個江戶使者先後到了駿府。

     其中一人為柳生宗矩,他并非将軍派來,而是家康請來的。

    家康想通過他遍布天下的門生打探各地消息,就太平時代的武道問題征求意見。

     另一人的到來,卻是家康不曾想到的。

    此人乃是将軍的侍童頭目水野忠元,表面上,他此來是向家康禀報大坂一戰中旗本将士立下的戰功,以斟酌封賞諸事。

    忠元首先見到本多正純,在正純的帶領下來到家康房中,然後請家康屏退了在場諸人。

    若非負将軍秀忠機密要任,他不會要求他人回避,就連駿府重臣都要回避,事情的重要自然可想而知。

    家康清楚這些,皺起了眉頭,道:“又有什麼麻煩了?” 忠元顯得比往常緊張,“此乃八月二十八的事。

    ” “八月二十八,不就是十日以前嗎?” “大人明鑒,就在十日前,本在江戶的伊達政宗突然不見了。

    ” “忠元,說話休要這麼離奇。

    伊達政宗不見了?不是說他被人殺了吧?” “他原本說要改建府邸,還邀請将軍大人到他府中欣賞猿樂,卻突然返回了領内。

    ” “那你怎不說他返回了領内,說什麼不見了?” “在下說不見了,是因頭一夜他還跟手下說要去狩獵,卻在去獵場途中改變了主意,直接返回了領内。

    ” “狩獵途中?” “他說獵場無甚獵物,不如領内好,罵罵咧咧回去了。

    ” “這話是留在江戶的人說的?” “正是。

    ” “他走後第二日,将軍方知此事?” “不,當日傍晚。

    ” “嗯?既是如此,怕真是因未獵着東西而生了氣。

    不必擔心。

    ” “可是,上忠介大人回領内一事,據說便是伊達一手謀劃。

    因此有了傳聞,說上總介大人夫婦分開一事讓伊達很是惱怒,他便與上總介大人商議,準備舉兵謀反。

    ” 家康苦笑一聲,一臉認真地陷入了沉思。

     “關于此事,将軍大人屬下有兩種意見。

    ”水野忠元說話頗為小心,生怕家康責他大驚小怪,“其中一種較為強硬,認為這是對幕府的蔑視,必須責罰。

    另一種則認為不必擔心,隻要照原計劃,先對上總介大人進行責罰,事情自會化解。

    ” 但家康依然皺着眉頭,緊緊盯着扶幾上的花鏡。

     “将軍大人說,伊達乃是大人您長久交好的友人,不敢僭越而自作主張,才派在下來相禀,請大人吩咐。

    ” 不知家康想起了什麼,再次發出一聲苦笑,“真讓人為難啊,将軍被政宗的氣勢壓倒了,這樣不行,這樣可不行。

    ” “大人的意思,是說此時應該顯出幕府的威嚴?” “非也。

    我是說,指責對方,人且不顧,責有何用?伊達說要領回上總介的妻子了嗎?” “他并未對此多言,便急着回了領内。

    ” “定是将軍語氣不重,尚需鍛煉啊。

    ” “是。

    ” “人間諸惡,世上紛争,多起于誤會啊。

    ” “大人的意思……” “我向朝廷舉薦了他,還賜與他的庶子秀宗字和島十萬石。

    此為我對他的補償。

    這些補償亦可以充分顯示出我毫無敵意才讓他領回上總介之妻。

    ”家康道,“不如這樣,就說希望伊達領回上總介之妻,同時要把德川家的一個女兒嫁給伊達嫡子忠宗,以續兩家姻親之好。

    要是這樣說,對方就不會惱了。

    ” “大人是說将軍的千金?” “養女也無妨,重要的是能保證天下太平。

    ”家康臉色陰沉道,“好了好了,我會想想辦法,你先回去歇着吧。

    ”他把忠元打發走,馬上叫進另一個等着要見的人,便是柳生宗矩。

    “又右衛門,你聽說伊達的事了?” “在江戶,傳聞已家喻戶曉,甚至還有人說會發生戰事。

    ” “你說呢?” “在下以為,伊達雖一向為人輕狂,但這次卻真有些過分了。

    ” “他輕狂?有話叫弄假成真。

    你覺得我們應如何應對?是就勢對他劈頭一劍呢,還是對眼相刺?” “當然是對眼相刺。

    ” “哦。

    因為未将劍對準他的眼,他才如此輕狂,目中無人?” “大人,輕狂和酒後發瘋,是一事還是有别?” “你這個問題好生古怪。

    你是說,伊達政宗隻是輕狂,非借酒發瘋?” “是。

    他絕不會借酒發瘋,他有條不紊,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 家康咬着牙,發出一陣苦笑,“又右衛門,自從大坂一戰以來,你長進甚多。

    你還無意接受将軍的加封?” “是。

    若非如此,我會被大坂城陷之日便消失的奧原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