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晴天霹靂
關燈
小
中
大
戰争結束之後,德川家康下令要在百日内處理好戰後事宜,但諸事完結,比他預想的提前了十日。
元和元年(一六一五)八月初四,晨,家康從京城出發。
同日,于七月十九離開伏見的将軍秀忠抵達江戶。
松平上總介忠輝緊随父親離開京城。
松平勝隆之父松平大隅守重勝負責指揮越後軍撤退。
大久保長安死後,皆川山城守也被撤職,之後大隅守重勝便作為忠輝家老,居于越後的三條城。
三條在高田以北,與高田城相距甚遠,位于伊達與忠輝的領地之間,将二者隔離開來。
大隅守重勝之所以選擇此地,似正是想暗中監視,但忠輝對此并不介意。
忠輝在大津和大隅守重勝别過,帶着不足百人手下,朝駿府而去。
從前番事件後,忠輝便再也未見過家康。
因為家康從沒召見他,他也未想過去看看父親。
在忠輝眼中,父親原本一代雄主,如今也由于年齡之故變得多牢騷。
一旦自己言語稍有不慎,他便會大發雷霆,或是唠唠叨叨,或是淚流滿面。
忠輝因此認為,隻要父親不派人召見,便不去見父親,這樣也算孝行。
現在他之所以将人馬托付與大隅守重勝,輕裝沿着北海道前往駿府,實是為了見見母親。
茶阿局一直在照顧家康日常起居。
忠輝亦常切切叮囑:“父親已經老了。
定要好生照顧,莫有閃失。
”忠輝想,此行若能與父親一見,請個安,也是好事。
但他覺得,作為孝子,最重要的還是要将年邁的父親好生托付給母親。
畢竟,父親在世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在京城時,伊達政宗多次提起此事:“大禦所在世之日無多,萬不要拂他心意。
不僅是他,在大禦所有生之年,你都不可出言頂撞将軍。
即便有不滿,也要憋在心中,不可流露于外。
要記得大禦所之言:生氣乃是人生大敵。
”他的意思,是說忠輝現在不可與老人拌嘴,以防給将軍留下口實,反正大禦所也将不久于人世,且忍耐一些時日。
有些人聽了此話,可能感到不快,以為伊達是在等待大禦所歸西,但忠輝卻并無反感,他認為嶽父還未放棄讓他成為大坂城主之念。
忠輝并未往深處想,在到達名古屋之前,他始終跟在家康後邊,與之相隔十裡左右。
待家康入名古屋城之後,他便走到前邊。
八月初十,家康帶着義直和賴宣進了名古屋。
要在此歇息兩三日吧,這樣也好,忠輝心道。
但當他看到名古屋城頭金光閃閃的黃金虎鲸時,心中為之一震:兄弟們竟然擁有如此氣派的城池,我的城池卻比這裡差了老遠。
他有些豔羨,亦有些恨意。
事情未能如忠輝所願,大坂城最終由松平忠明暫管。
忠明乃是奧平美作守信昌四男,其母乃家康和築山夫人所生長女龜姬。
雖說大坂城終究會為幕府直轄,但家康卻拒絕了兒子之求,将它交與外孫管理。
裡外一思,總讓人有些想不通。
父親許是覺得,松平忠明年三十三,正值壯年,我卻還年輕,不堪大任?忠輝心下也承認,忠明也是出類拔萃之人。
忠明把原來八十町的百姓移到城内的三道城,把三道城改成一條街市,還疏通了道頓堀、京町堀、江戶堀和木津川等主要水路。
而且,他還把散布于城外的大小寺院,都集中到天滿及上町一帶,并丈量土地,整頓街區。
他的大張旗鼓和北國高田的開墾荒地有着天壤之别。
設若是我,定會招來海外大商船,在此處修建一處大港,堂堂正正和海外交易,可若這般撤回高田城,一生都恐與大坂城無緣了。
名古屋城頭的黃金虎鲸多少傷了忠輝的心。
他思慮道:在父親心緒好的時候,不知母親能否替我圓了心願? 忠輝掉轉馬頭,馬不停蹄從熱田往鳴海趕去。
從此處到岡崎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勾起家康的無限回憶,但對于忠輝,不過一個陌生之處,閱曆的差異隔斷了父子情感的溝通。
忠輝比家康早三日抵駿府。
到了駿府,他接到一個意外的喜訊:居于高田城的側室産下一個男嬰。
他自趕不及回去為孩子舉辦七日祝福宴會,但來報信的人希望他能給孩子起個名字。
喜訊頓時吹散了忠輝心中的煩悶。
他興緻勃勃在信紙上寫下自己第一個孩子的名字“德松”,然後舉辦了熱鬧的酒席。
第二日,母親茶阿局來到了忠輝住處。
忠輝原本也可到城内去拜訪母親,但依例,仍有諸多不便。
松平上總介忠輝乃是大禦所之子,作為側室的茶阿局雖生下了忠輝,但其地位卻仍是忠輝的仆役。
故,茶阿局雖是來看望自己的兒子,卻要說成是向主子問安。
“茶阿局前來向大人問安。
”侍童田村吉十郎通報之後,忠輝還未從昨夜的酒意中清醒過來,一邊再次命人準備酒宴,一邊把母親請進來。
“母親,我有兒子了。
”不管禮節如何,見面之後,二人仍是親密的母子。
房門大敞,二人毫無顧忌地哈哈大笑。
“聽說是個大胖小子,可喜可賀。
”茶阿局道。
“母親,我讓使者帶回信函,給孩子取名德松丸。
” “那使者是從江戶派到高田城的?” “是,那邊要近一些。
” 此時,茶阿局突然皺起眉頭,她許是想到了江戶的五郎八姬還未有身孕。
但滿心歡喜的忠輝并未想到這些,單是道:“母親,我們好久不見了。
先喝一杯,您身子一向可好?” 茶阿局似有些憂慮,道:“你為何不從大津前往大坂,卻故意繞遠道,從伊勢穿越伊賀的大和路?” 忠輝并不在意,道:“此事乃是父親的命令。
不管孩兒長到多大,父親還是讓人畏懼。
” 但家康并沒有下達這等命令,松平忠輝的人卻都以為乃是家康的命令,聽命行事。
此中有一個奇怪的誤會:伊達家的片倉小十郎,讓忠輝信了那乃是依父命行軍。
茶阿局之所以這麼一問,定是忠輝贻誤戰機的消息也已傳到了駿府。
若是往常,她定會再次詢問一番,但因今日乃是母子二人好久不見,她隻是道:“既是父親的命令,便無妨。
”她掩飾不住内心的喜悅,不再往下細問,将話題轉到了千姬身上。
七月初,千姬沿北海道返回江戶,茶阿局至今還不能忘懷楚楚可憐的千姬。
“你于高田城内産下男丁,可喜可賀。
但你不知阿千當日傷心的模樣,這也難怪,我也是個女人,能夠明白她的酸楚。
”茶阿局眼中噙淚。
元和元年(一六一五)八月初四,晨,家康從京城出發。
同日,于七月十九離開伏見的将軍秀忠抵達江戶。
松平上總介忠輝緊随父親離開京城。
松平勝隆之父松平大隅守重勝負責指揮越後軍撤退。
大久保長安死後,皆川山城守也被撤職,之後大隅守重勝便作為忠輝家老,居于越後的三條城。
三條在高田以北,與高田城相距甚遠,位于伊達與忠輝的領地之間,将二者隔離開來。
大隅守重勝之所以選擇此地,似正是想暗中監視,但忠輝對此并不介意。
忠輝在大津和大隅守重勝别過,帶着不足百人手下,朝駿府而去。
從前番事件後,忠輝便再也未見過家康。
因為家康從沒召見他,他也未想過去看看父親。
在忠輝眼中,父親原本一代雄主,如今也由于年齡之故變得多牢騷。
一旦自己言語稍有不慎,他便會大發雷霆,或是唠唠叨叨,或是淚流滿面。
忠輝因此認為,隻要父親不派人召見,便不去見父親,這樣也算孝行。
現在他之所以将人馬托付與大隅守重勝,輕裝沿着北海道前往駿府,實是為了見見母親。
茶阿局一直在照顧家康日常起居。
忠輝亦常切切叮囑:“父親已經老了。
定要好生照顧,莫有閃失。
”忠輝想,此行若能與父親一見,請個安,也是好事。
但他覺得,作為孝子,最重要的還是要将年邁的父親好生托付給母親。
畢竟,父親在世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在京城時,伊達政宗多次提起此事:“大禦所在世之日無多,萬不要拂他心意。
不僅是他,在大禦所有生之年,你都不可出言頂撞将軍。
即便有不滿,也要憋在心中,不可流露于外。
要記得大禦所之言:生氣乃是人生大敵。
”他的意思,是說忠輝現在不可與老人拌嘴,以防給将軍留下口實,反正大禦所也将不久于人世,且忍耐一些時日。
有些人聽了此話,可能感到不快,以為伊達是在等待大禦所歸西,但忠輝卻并無反感,他認為嶽父還未放棄讓他成為大坂城主之念。
忠輝并未往深處想,在到達名古屋之前,他始終跟在家康後邊,與之相隔十裡左右。
待家康入名古屋城之後,他便走到前邊。
八月初十,家康帶着義直和賴宣進了名古屋。
要在此歇息兩三日吧,這樣也好,忠輝心道。
但當他看到名古屋城頭金光閃閃的黃金虎鲸時,心中為之一震:兄弟們竟然擁有如此氣派的城池,我的城池卻比這裡差了老遠。
他有些豔羨,亦有些恨意。
事情未能如忠輝所願,大坂城最終由松平忠明暫管。
忠明乃是奧平美作守信昌四男,其母乃家康和築山夫人所生長女龜姬。
雖說大坂城終究會為幕府直轄,但家康卻拒絕了兒子之求,将它交與外孫管理。
裡外一思,總讓人有些想不通。
父親許是覺得,松平忠明年三十三,正值壯年,我卻還年輕,不堪大任?忠輝心下也承認,忠明也是出類拔萃之人。
忠明把原來八十町的百姓移到城内的三道城,把三道城改成一條街市,還疏通了道頓堀、京町堀、江戶堀和木津川等主要水路。
而且,他還把散布于城外的大小寺院,都集中到天滿及上町一帶,并丈量土地,整頓街區。
他的大張旗鼓和北國高田的開墾荒地有着天壤之别。
設若是我,定會招來海外大商船,在此處修建一處大港,堂堂正正和海外交易,可若這般撤回高田城,一生都恐與大坂城無緣了。
名古屋城頭的黃金虎鲸多少傷了忠輝的心。
他思慮道:在父親心緒好的時候,不知母親能否替我圓了心願? 忠輝掉轉馬頭,馬不停蹄從熱田往鳴海趕去。
從此處到岡崎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勾起家康的無限回憶,但對于忠輝,不過一個陌生之處,閱曆的差異隔斷了父子情感的溝通。
忠輝比家康早三日抵駿府。
到了駿府,他接到一個意外的喜訊:居于高田城的側室産下一個男嬰。
他自趕不及回去為孩子舉辦七日祝福宴會,但來報信的人希望他能給孩子起個名字。
喜訊頓時吹散了忠輝心中的煩悶。
他興緻勃勃在信紙上寫下自己第一個孩子的名字“德松”,然後舉辦了熱鬧的酒席。
第二日,母親茶阿局來到了忠輝住處。
忠輝原本也可到城内去拜訪母親,但依例,仍有諸多不便。
松平上總介忠輝乃是大禦所之子,作為側室的茶阿局雖生下了忠輝,但其地位卻仍是忠輝的仆役。
故,茶阿局雖是來看望自己的兒子,卻要說成是向主子問安。
“茶阿局前來向大人問安。
”侍童田村吉十郎通報之後,忠輝還未從昨夜的酒意中清醒過來,一邊再次命人準備酒宴,一邊把母親請進來。
“母親,我有兒子了。
”不管禮節如何,見面之後,二人仍是親密的母子。
房門大敞,二人毫無顧忌地哈哈大笑。
“聽說是個大胖小子,可喜可賀。
”茶阿局道。
“母親,我讓使者帶回信函,給孩子取名德松丸。
” “那使者是從江戶派到高田城的?” “是,那邊要近一些。
” 此時,茶阿局突然皺起眉頭,她許是想到了江戶的五郎八姬還未有身孕。
但滿心歡喜的忠輝并未想到這些,單是道:“母親,我們好久不見了。
先喝一杯,您身子一向可好?” 茶阿局似有些憂慮,道:“你為何不從大津前往大坂,卻故意繞遠道,從伊勢穿越伊賀的大和路?” 忠輝并不在意,道:“此事乃是父親的命令。
不管孩兒長到多大,父親還是讓人畏懼。
” 但家康并沒有下達這等命令,松平忠輝的人卻都以為乃是家康的命令,聽命行事。
此中有一個奇怪的誤會:伊達家的片倉小十郎,讓忠輝信了那乃是依父命行軍。
茶阿局之所以這麼一問,定是忠輝贻誤戰機的消息也已傳到了駿府。
若是往常,她定會再次詢問一番,但因今日乃是母子二人好久不見,她隻是道:“既是父親的命令,便無妨。
”她掩飾不住内心的喜悅,不再往下細問,将話題轉到了千姬身上。
七月初,千姬沿北海道返回江戶,茶阿局至今還不能忘懷楚楚可憐的千姬。
“你于高田城内産下男丁,可喜可賀。
但你不知阿千當日傷心的模樣,這也難怪,我也是個女人,能夠明白她的酸楚。
”茶阿局眼中噙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