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朝陽落日

關燈
弟名菊丸……這些傳言多為附會,不多言。

    且元身在京城之時,謠言還未傳開。

    但秀賴還在人間之說,使得追查愈緊。

    甚至還有人說,尚在人世的不僅有秀賴,在大坂城破頭一日,秀賴、澱夫人與大藏局等人就已不在城中,早已遁去他鄉…… 然而,關東的追查愈急,也是因家康稱要在京城待到秋後。

    世人認為,家康公之所以久待,便是為了蕩平豐臣殘餘,掃盡天下亂事之源。

    莊右衛門去了闆倉府邸,禀報家中有自稱片桐且元之人。

    闆倉勝重一聽,大為吃驚,急急趕到了三條衣棚。

     片桐市正在闆倉勝重心頭,仍是一個謎,且元稱不上奸猾之人,也難稱忠貞之士,更非忘恩負義、僅僅為出人頭地而汲汲營營的小人。

    勝重有時覺得且元工于算計,有時又覺得他甚為誠實。

    對于大坂,且元自是個令人咬牙切齒、心思不定之人。

    但這樣一個片桐且元,卻深得家康同情,投關東之後還得到加封:“在你自己領内,你喜歡怎樣便怎樣,好生養息身子吧。

    ” 但且元為何不領受家康好意,反而暗中潛入京城? 懷着疑問,勝重隻帶了一個随從,便裝行至莊右衛門家中。

    穿過院子,進到一處院落,他猛地怔住:一個幽靈一般的影子蹲在狹小的院中,在火辣辣的太陽底下掘泥,在牆根處埋東西。

    他是市正?為何會如此衰老?上次見市正的時候,他還是一身披挂的大将。

     “是市正?” “噢……”且元驚訝地擡起頭,道,“大人果真來了。

    ”他聲音有些嘶啞,忙遮住身旁的碗。

     “您在幹什麼呢?大熱天,在這太陽底下。

    ” “被大人看到了……” “碗裡是什麼?” “是這家女主人煮的韭菜粥。

    ” “哦,看來不合您的口味啊。

    可是……”勝重苦笑,“您是覺得人家一番好意,剩下不好,才倒掉麼?”勝重以為,照且元的性子,他會這般做。

     “大人看看這個。

    ”且元指着牆根處已長出了藤蔓的牽牛花,“這花啊……且元希望它能開花。

    這花是太閣大人的……” “太閣大人?” “是。

    剛至長濱城之時,一向習慣早起的太閣大人對且元道:助作啊,養牽牛花之事就交給你了。

    ”說着,且元掩蓋了倒在牆角的韭菜粥,站起身,“此處是且元病卧之處,不免肮髒,還請大人莫要見怪。

    裡面請,所司代大人。

    ”他踉跄了一下,扶着牆根,挪到廊下。

     勝重眼圈一熱,幾欲淚下。

     “太閣大人栽種牽午花的時候,正如日中天。

    ”且元踉踉跄跄走到門前,把碗輕輕放下,進屋。

    屋内檀香味輕輕散溢,他定是知勝重要來,早燃上了。

    “大人一定覺得奇怪,且元既已領受了大禦所加封,為何還要暗中來京?” “正是。

    此是為何?莫非加封諸領,大人無一處滿意?” “不敢……且元昨日和高台院同去了刑場,為國松公子送行。

    ” “那非國松公子,應是冒國松之名的刁民。

    ” “是也罷,不是也罷,都不甚重要了。

    雖說高台院還健在,但豐臣氏已被除根了。

    ” 勝重不敢插話,他心中尚有疑問:且元把自己請到這裡,到底是為何? “且元并不會因此事而怨恨德川幕府。

    ” “哦。

    ” “一切不幸,都歸咎于且元的無能。

    且元也知大禦所和闆倉大人都為了豐臣氏的存續,費盡苦心。

    但正是如此,我才更加苦楚,如火烤油煎。

    ”且元指了指院中的牽牛花,幹枯的手指即如冬日枯枝,“大人看看那個。

    且元一見那牆,就如同見了大坂城牆,一見那牽牛花,就如見到了太閣大人的英靈……” “哦。

    ” “事到如今,何可逆料!且元自己怎樣都無所謂,但總想保住右府一城之主的香火。

    ” “……” “到如今,豐臣氏已家破人亡,片桐且元卻得到了三處城池。

    大禦所令我任選其一,安享晚年。

    所司代大人,事到如今,且元能安享晚年嗎?” 勝重吃驚地盯着眼前之人,他這才明白且元為何暗暗進京。

    “市正大人是想為太閣殉身?” “大人想,若……若且元死在某處居城,不僅無顔去見九泉之下的太閣,還會被後人斥為賣主求榮的奸賊……”說到這裡,片桐且元抓住褶皺的衣裳,大哭不已。

     闆倉勝重扭開頭,拭去眼角的淚水。

    “且元有一事相求,大人。

    ”且元大哭了一場,有氣無力道,“希望大人能明白且元的心思:片桐且元不想死在大禦所所賜城中。

    ” 闆倉勝重不點頭,不搖頭,單是緊緊盯住院中的牽牛花。

    花藤已經沿着牆邊的竹子往上爬,莖上已有了小小的花骨朵。

     “且元不能死在大禦所所賜城中,絕非心懷怨恨。

    請大人多多體諒,且元将感激不盡。

    ”且元雙手伏地,向勝重深施一禮。

     勝重所見,已非一個武士的堅韌,而是一個尋常人的良心。

     “且元對德川感激不盡,但卻不敢死在所賜居城,請大人體諒且元的苦楚。

    且元死時,對大禦所和德川無一絲怨恨。

    ” 勝重扭過頭來,看住且元,道,“市正已決定死在此處了?”且元苦笑點頭,“原本是想切腹,但這樣一來,外人會以為且元是對關東心有怨恨。

    命貴命賤,都是一命,舍棄性命時必須慎重。

    故,且元欲不食而去。

    ” “哦?” “因此,且元才把粥埋下,剛才卻被大人看見了。

    且元希望将粥食供奉太閣的英靈,不食而去,望大人能明白……” “我明白!”勝重感慨如咽。

    尋常武士往往會一邊喊着豪言壯語,一邊走向死亡。

    在他們看來,且元這種死法真不體面。

    但勝重卻知,且元之苦,常人不明,且元之境,常人不及。

    “勝重明白,大禦所于您有恩,但您亦不敢忘了太閣的恩情與囑托。

    ” “是。

    ” “勝重愚笨,卻能理解您的苦楚。

    ” “多謝。

    ”且元将手置于膝上,哈哈大笑道,“日後,且元仍會用這家女人給我的粥食為花施肥,看看是那花先開,還是且元先到太閣大人面前受他的訓斥。

    多謝了,多謝了!” 勝重無語,起身離去。

     此後四日,大坂城陷落二十日後,亦即慶長二十年五月二十八,闆倉勝重接到片桐且元的死訊。

    孝利的家臣從茨木城趕了來,帶走且元的遺體。

    片桐家對外宣稱,且元公逝于大和額安寺内,享年六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