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豐臣末路

關燈
康公的心思似已轉向教導兒孫上了。

    “遵命!在下立時派人前去。

    ” 還未到枚方,闆倉勝重便派人去了岡山秀忠的軍營,亦順便去了茶磨山,令在那裡等待家康歸來的重昌盡快趕赴二條城。

     此時與家康同行的人馬,加上勝重的手下,計約三百餘人。

    因未尋到大船,衆人隻能擠在一處,家康和勝重亦緊緊挨着。

    即便這樣擠着,家康依然不正眼看勝重,單是失神地望着雨絲紛飛的天空,緘口不語。

     勝重這才感到了徹骨的孤獨。

    仗打勝了,可是,大禦所心裡留下了一道撫不平的傷痕。

     “勝重。

    ”當家康再次說話時,船已經在纖夫的拉拽下,逆流而上,在衆人的喊聲中,即将抵達京城管轄的河道。

     “大人有何吩咐?” “之後,我想将大坂的一切均交與将軍處理,當不會有何意外吧?” “是。

    無甚可擔心了。

    ” “之前是我管得太多了?” “這……可是,這是父子之情……大人要是有何吩咐,在下馬上派人前去傳達。

    ” “算了,仔細想想,都是我多嘴。

    說什麼讓阿部正次、青山忠俊和安藤正信負責看守城中的金銀财寶,讓松平忠明守衛城池……這些啊,都不過是老年人的唠叨。

    ” “不,這并非唠叨,而是老成之慮,将軍亦會謹慎行事。

    ” “你認為将軍如何?他有能力治理天下嗎?” 勝重這才長出了一口氣,道:“不管何事,将軍都盡心盡力,毫未玷污大人的豐功偉績。

    有這等孝心之人,可謂獨一無二。

    ” “哦……我得再死一次了。

    ” “大人……” “雖生猶死……雖生猶死。

    難哪,便當自己是個活死人。

    ” 勝重使勁點頭。

    即使如家康這等人物,到了這般年紀,對完全舍棄權力仍不甘心。

     “大人此言意深,勝重将銘刻在心,努力錘煉。

    ” “勝重,我無意再責備将軍。

    但,到了二條城,不妨将藤堂高虎傳來。

    ” “藤堂高虎?是。

    ” 家康臉上這才露出了平時的沉着和冷靜。

     未幾,闆倉勝重的良苦用心,在家康一行到達二條城前便顯出效果。

    将軍秀忠得知家康回了二條城,馬上派人快馬加鞭送來了各種消息:秀賴母子自殺時諸情景;為了防備有人從海岸逃脫,已命九鬼守隆和小濱光隆二人負責海岸的警備;對于大坂城中的金銀,悉遵家康的意見,由阿部、青山和安藤重信三人負責;城中廢墟,已命西國、中國地區的兵衆于百日之内清理完畢…… 秀忠亦依關原之例,并未奏凱歌,單是祭拜軍神,超度雙方陣亡将士,然後,方帶着兩位幼弟及欲面見家康的藤堂高虎前往伏見城。

     “這都是誰的主意,是本多佐渡守還是藤堂高虎?”回到城内的家康似對秀忠迅速處理完後事、緊撤至伏見諸事感到頗為滿意。

    他在櫻禦門大發雷霆,突然決定直接返回二條城:不消說,這種異常舉動使人大為生異。

    秀忠亦敏銳地覺察到了這一點,馬上處理完後事,自己也跟回伏見城。

    這樣一來,誰也不會發現父子有隙,還以為他們乃是事先約定。

     勝重微微一笑,道:“做父親的看來,總是覺得兒女還小,還遠未長大。

    ” “沒有父母,兒女焉能長成?” “神佛法力無邊。

    ” “勝重,他一句也未提到阿千,這又怎麼說?” “恕在下直言。

    ”勝重沉着答道,“在下以為,祖父疼愛孫女,無論怎樣皆可。

    ” “作為父親,便無法保護從戰場生還的女兒?” “大人聖明!” “好,此事……我還要見一人,便是和你相交甚笃的本阿彌先生。

    ” “光悅?” “是,想跟那老兒聊聊,問問他,當如何對待孫兒孫女。

    他性情率直,不說假話。

    我還想讓他将事情經過轉述高台院……唉,如此甚好。

    ” “在下立即去傳請光悅。

    ” “勝重,有時我會落淚,但落淚之事休要說與别人。

    我本想令秀賴和阿千同坐于我面前,好生教導他們……那、那曾經是我的一個夢,唉!” 在闆倉勝重看來,家康已經變成了一個時常落淚的老人,這并非因為老朽,他依然判斷精準,決斷如刀。

    勝重隐隐覺出,家康與先前相比,如今頗為性急,怕是因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在下這就去叫光悅。

    ”勝重說完,到了廊下,但頓了一下,他又改變了主意。

    正如家康所言,本阿彌光悅乃是剛直之人,要是叫他來商量千姬之事,說不定他會作出比秀忠更加嚴厲的裁斷:“澱夫人和右大臣都已亡故,千姬作為右大臣的夫人,也應自行了斷。

    ”他要是這般回話,家康公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心,怕又會亂了。

    想畢,勝重走進旁問,給光悅寫了一封書函。

     因秀賴母子自殺,大禦所甚是落寞,先生從中怕亦深感世事無常。

    鄙人認為,大禦所應很快便會啟程返關東。

    大禦所年事已高,此次回去之後,隻怕與先生再無緣相見。

    故,請先去慰問高台院,在大禦所回關東之前,請她前來見上一面。

    詳情改日再議。

    在此之前,請仔細思量如何應對。

    幸甚。

     勝重派人送出書函,回到了家康房中。

    此時家康兩手支于扶幾上,深陷沉思,良久,方問道:“他立時過來嗎?” “這……先生不在家,出門了。

    ” “遠足?” “不。

    一兩日便回。

    在下已着人送去信函,請他回後即來拜見。

    ” “哦。

    ”家康目不轉睛盯着勝重,“勝重,阿千之事,不想再問那老兒了。

    ” “大人……” “你故意說他不在家,既然如此,我也就不想再問了。

    ” “這……這……” “無妨,人有時說謊,亦是善意。

    人太剛直,反而冷酷。

    好了好了,待本阿彌來了,我會好生褒獎他,不必憂心……” 闆倉勝重顫抖着雙肩,大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