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豐臣末路

關燈
然若失,望着陰雲密布的天空。

    對他來說,這一切皆如夢中。

     家康乘上來時預備的轎子,讓人牽着馬,朝着守口出發了,他一臉失落。

    突然說要回二條城,屬下根本不及準備船隻,遂隻有走陸路先到守口。

     茶磨山的軍帳尚未撤去。

    他本來準備在接到秀賴和澱夫人之後,與他們一起回茶磨山,甚至已令士衆作好了迎接的準備……千姬和刑部卿局目下許已到了一心寺未被燒毀的禅房之内,等候他們。

     當時,家康看到谷倉突然起火,頓時失色,大聲吼道:“叫闆倉勝重!”勝重來到之後,家康劈頭蓋臉罵道:“你也和他們一樣!我本是要救得秀賴母子性命,他們竟對着谷倉放槍……竟還辯解,說是對方放火自焚!他們以為德川家康什麼都不知?” 勝重不知該如何回答,其實,他也認為秀賴之死乃理所當然。

    真想留秀賴母子一命的,普天之下隻有大禦所一人……秀忠心裡怕也這麼想。

    畢竟秀賴為女婿,秀忠不欲真要置他于死地。

    但,秀忠乃是治理天下的将軍,如此大事上,怎能徇私情?他同樣痛苦,但他的親信卻并非如此。

    自小牧之戰以來,他們受了豐臣氏太多刁難和折磨,多年來在隐忍中生活。

    兩家幾十年的恩怨持續到今,是該了結了。

     “你默不吱聲,就知你與他們乃是一丘之貉!你們把德川家康騙得好苦!你們……”家康突然舉起鞭子,卻未抽到勝重身上。

    似是因狂怒,也似是突然改變了主意,他搖搖晃晃,垂下雙手,渾身顫抖,“水……拿水……” 侍童戰戰兢兢捧上水,家康喝了一口,怅然端坐,一臉怃然。

     “勝重,還在燒嗎?”過了片刻,家康黯然問道。

    此時,他已壓制住了心頭怒火。

     “回大人,煙已逐漸消失了。

    ” “唉,直接回二條城。

    ” “可是,這樣一走,将軍……” “笨蛋!我要是現在看見将軍,說不好會當衆揪住他的頭發,把他痛打一頓,罷了罷了!”言罷,家康又陷入了落寞。

     在家康這鐵血一生中,還從未體味過如此凄慘和徹骨的孤獨。

    他到了這把年紀,方體味這等孤獨。

    他一生馳騁,都有人陪伴身邊:少年時代有諸多老臣;中年時性格漸穩、鬥志日熾,自是有心中萬千希望支撐,亦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到了晚年,他傾心于教導子孫,亦多見成效。

    然此時,家康不免仰天長歎:普天之下,何人知我心思? 然而,這不過隻是一種自負。

    家康亦常道:“就當我已死了!”可實際上,他仍熱切地活着,事事都想操心,為身後作準備。

    可惜,他諸多操勞并未全得秀忠及其年輕親信信服。

    在秀賴母子之事上,他做不了主。

     人但凡生于天地之間,就不可完全不顧世故人情。

    平定戰亂,開創太平,自需建立新的秩序,這些不必多說。

    而新秩序賴以存續的“法度”,亦須嚴格遵守。

    但法度畢竟由人定,有了人才有法,非先有法後有人。

    然,人也罷,法也罷,在此之上,還有督管天地自然的法則。

     “我要救得秀賴母子性命,正是基于這天地自然的法則。

    秀賴和阿千都是我的孩子。

    況且,太閣不僅是令人敬重的前輩,還是教了我偌多道理的師尊,故,如果此時我為了維持自己制定的秩序而踐踏私誼,就有悖常理。

    這種有悖常理的行為隻會讓人畏懼萎靡,又豈能長久?法度欲令人去遵守,使不可完全脫離人情。

    ”一有機會,家康便如此教導秀忠,在看到秀忠似已完全領悟之後,他道:“就當我已死了!”便把一切權力交給了兒子。

     然而,這是家康高看世人。

    于天地世道,他已洞若觀火,但不管是秀忠還是其親信,何人能知家康心思一二?隻怕,他們會在心中暗自嘲笑:“大禦所業已年老昏聩了!” 秀吉公在病中,反複發些奇怪的牢騷時,已陷入了完全的孤獨。

    而現在,同樣的命運難道已降臨到了家康身上? “勝重,該走了!”家康怅然說話之時,眼裡早已噙滿淚水。

     但家康并未從櫻禦門直接返回二條城,他吩咐:“先入城,從京橋口前往二條城。

    ”這一方面乃是出于自尊,不願讓人見他獨自回去;另一方面亦是出于謹慎,他想視察一下城池,再回二條城——他不想讓世人看出他和将軍有隙。

     闆倉勝重心領神會,在城内轉了一圈,過了京橋,然後從野田、坂口前往東野江。

    快到東關目之時,方見一些百姓陸陸續續返回家園。

     家康依然一副茫然若失之态,沉默無語。

     闆倉勝重令下人牽着馬,徒步跟在轎旁。

    “戰争已經結束了,趕快回家好生做買賣吧。

    ”他安撫過往的商家,回頭又對家康道:“看,大家都安安心心往家裡趕呢。

    ” 家康仍是無語。

     “大人,您還在難過?” “……” “可是仔細想想,此事必非将軍本意,定是有誤會。

    ” “混賬!”家康咬牙,卻無力道,“唉!秀賴終是不能起死回生了。

    ” “将軍……”勝重給轎夫遞了個眼色,示意他們放慢腳步,“将軍不會違背大人的意思。

    況且将軍身邊還有本多正信,定是有誤會。

    ” “住嘴!” “……” “這将成為德川家康一生的污點,你們誰能知我?” 勝重聽到此言,離開轎子幾步,扪心自問:自己能否明白家康公的心思?全無抵抗之力的太閣遺孤秀賴切腹、千姬亦出走,這些隻怕會被人當作無情與自私的陰謀使然。

    多事之人自會大加編排,家康公也許會被看成滅了豐臣遺孤的冷酷無情之人。

     “勝重,”家康突然道,“到了枚方,派人去将軍處走一趟。

    ” “遵命!” “就說我已累了,想讓孩子們陪着。

    讓遠江中将和尾張參議速去二條城。

    ”略頓一下,他加了一句,“讓忠輝也一起來吧。

    他們都突然松懈下來,定會覺得無趣。

    ” 勝重這才放了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