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五月決戰

關燈
謀,乃是想阻住潰逃之勢,除此之外别無他法。

    若進也遇槍,退也遇槍,士卒與其被自己人刺殺,還不如轉向敵軍。

     見到這番情景,秀忠再也無法靜觀不前,“殺,上啊!” 看見秀忠突然揚鞭策馬,安藤彥四郎慌忙飛奔過來,勸阻道:“不可!萬萬不可!”同時,秀忠身邊的侍衛拔出武刀,沖進敵陣之中。

     誰也未想到秀忠的前衛會出現如此大的破綻。

    最有實力的井伊直孝和藤堂高虎,眼見本多忠朝和小笠原的隊伍業已潰散,急道:“大事不好,大禦所危險。

    ”遂馬上轉向左線。

    這樣一來,能救秀忠于危難之中的,便隻有秀忠跟前的武士了。

    故,若無經驗老到的黑田長政和加藤嘉明,将軍眼前的武士怕瞬間便席卷于混戰之中。

     安藤彥四郎飛奔到秀忠馬前,于千鈞一發之際抓住馬缰。

     “誰敢過來!”負責保護秀忠的侍衛身穿铠甲,未着裡衣,可以看到铠甲裡包裹着的結實軀體。

    他們勇猛地阻殺一步步朝秀忠逼近的敵軍。

     瞬息之間,秀忠馬前隻剩下一人。

    連安藤彥四郎也在秀忠駐馬的一瞬間沖進了敵群。

     “還有何人?”秀忠勒了一下缰繩,喊道。

     “将軍勿慮!柳生又右衛門在此!”話音未落,便有一個敵軍武士揮舞着長槍沖過來。

    又右衛門掄刀砍去,對方倒在馬下。

    又有一人奮力沖來。

    又右衛門大喝一聲,額上青筋畢露:“将軍,馬!”秀忠應了一聲。

     第三個、第四個敵人從不同方向一起發動了進攻。

    但是,他們的長槍依然未能刺到秀忠的馬腹。

    長槍舉起之時,其中一人被砍中肩膀,而另一人則被砍斷大腿。

    此乃柳生宗矩平生第一次揮舞殺人之刀,刀冷如冰,精準無比。

     四人連連被殺,敵軍頓時停止了進攻的步伐。

     宗矩并不呐喊示威,單是岔開雙腿,高舉武刀。

     秀忠終于松了一口氣,似才想起尋找屬下,“來人!前田的主力怎還無動靜?前去命令他們趕快出戰!” “是!” 答話的乃是安藤彥四郎。

    他砍翻了幾個敵人,此時正大口喘氣。

    彥四郎乃是直次長子,此時二十九歲,結實的脊背上大汗淋漓,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如羅漢一般威風凜瘭。

     “你快去!”又右衛門道,“這裡交給我便是!” 話音未落,彥四郎便大喝一聲,打馬沖進了敵陣。

     将軍面前仍無他人。

    炎炎的烈日下,隻有柳生宗矩挺立當地。

    在混戰當中,似突然有了一瞬的甯靜。

     “又右衛門,不可急躁行事啊。

    ”秀忠說話時,敵軍已經閃開一塊空地。

     “将軍說的是。

    敵人已經開始撤退了。

    ” “哦?要撤退啊……萬萬不可錯過機會。

    ” 柳生宗矩在秀忠馬前砍倒七人,但這不過是秀忠看到的人數。

    宗矩以殺人、傷人為恥,絕不會将“戰果”道出。

    戰場上,被敵軍殺至将軍旗下,本乃奇恥大辱,焉有戰果可言? 安藤彥四郎重能飛馬前往前田的陣前,這一去就再也未回來。

    他趕至前田的大營時,已經派出前鋒的前田還不知戰勢緊急,正在用午飯。

    面對焦急萬分的彥四郎,他竟以嘲弄的口吻道:“好不容易安心吃個飯,再等片刻。

    ”完全不把彥四郎的催促當回事。

     彥四郎一時沖動,便帶着手下的幾個侍衛,徑自殺入了大野軍中,結果戰死沙場,屍身好不容易才被搶回來。

    “公子的屍身該如何處置?”下人問。

    安藤直次面無表情道:“扔了喂狗!”他看也沒看屍體一眼,繼續指揮賴宣的軍隊。

     在秀忠這邊,柳生又右衛門見敵軍開始撤退,手持馬印的戰旗奉行三村昌吉不知為何,竟策馬朝前無去路的水塘邊奔去。

    秀忠吃了一驚:“昌吉這東西,他要怎樣?那邊無人。

    ”他不由得回頭看了一眼宗矩,但宗矩不言。

     三村昌吉将馬印插到水池旁邊,大聲喊道:“呔!将軍大人在此,趕快聚過來!”這是戰場上的随機應變。

    因為前面有水塘阻擋,敵軍無法靠近,因此,讓大家在此地聚攏,潰散的士衆便能稍稍放下心來。

     “将軍大人,咱們也過去吧。

    ”柳生宗矩牽着秀忠的馬,往水塘而去。

     此時,土井利勝已經回來。

    他瞪着一雙大眼,滿臉鐵青,“昌吉主意不錯!” 未幾,秀忠周圍已經站滿了渾身血汗的士衆,圍了個水洩不通。

    但,已經不見了很多人的身影,不隻是安藤彥四郎,成濑正武、筱田為七等侍衛,均已半裸着身軀戰死沙場,成了這意外之戰的祭品。

     五月初七一戰,作為家康此生的最後一戰,确算不得光彩。

    将軍秀忠可謂九死一生,家康的旗下也再三陷入混亂,險象環生。

     此次混亂的原因,仍可歸因于東西兩軍士氣不同。

    西軍諸将都抱定了必死之心,以迎接今日之戰,而東軍諸将則均為太平盛世的大名,各自在心裡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盤。

    再加上西軍毛利勝永骁勇善戰,真田幸村奇謀不斷,家康此敗,自是難免。

    可即便如此,人也萬未料到家康旗下會變得幾無一人。

     關于激戰的場面,後世《細川家記》曾這般記述:“我軍向前猛攻,接下來的一戰,許久不分勝負。

    但因我軍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才最終取得勝利……”的确,此乃一次人數上的勝利,而非戰略的勝利。

     是日,船場的明石部試圖從側面進攻家康主陣,如果他能成功,家康與秀忠怕已丢了性命。

    但明石雖然擊破了越前軍一部,卻遭水野勝成的奮力阻擋,最終未達目的。

     大坂軍三番五次将家康逼入絕境,最終卻未能取了家康性命,主要是因為年輕氣盛的忠直。

    他率領的人馬大聲呐喊往前沖鋒,人人都抱着戰死沙場的決心。

     第一次見到身邊的人變得稀落,家康叫過内藤主馬,吩咐道:“讓義直前往敵軍的茶磨山,另,命遠江中将緊随其後!” 見家康如此命令,一旁的本多正信驚訝地問道:“二位公子還未曾經曆戰陣,就将他們推入混戰之中……” 話還沒說完,家康便瞪大了雙眼,斥道:“這是什麼話!要是不早些讓他們出發,戰事就要結束了。

    天下罷兵,還怎生教他們領兵作戰!”從他臉上的表情,已經看不出他乃是一位七十四歲高齡的老翁,而是一員充滿自信的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