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父子入陣

關燈
真田幸村率三千人馬從天王寺趕往道明寺,在他前面,乃是後藤又兵衛基次。

    作為後援的毛利勝永也率三千兵馬,在天亮之前已從天王寺出發。

    幸村阻止了急于行軍的部下,他在擔心趕往若江的木村重成,亦在為後藤基次憂心。

    後藤基次已下定了必死決心,這在情理之中,士為知己者死,他生就一副犟脾氣,已将這話刻于心底。

    基次曾是黑田家臣,但在那裡過得并不如意,于是又無反顧地離開黑田,投了秀賴。

    現在他雖感覺大禦所和将軍更欣賞他的實力,但想同時報答大坂和關東的知遇之恩,他别無選擇,唯有一死。

     幸村明白基次的心思,才特意不着急行軍——要是急着前去和後藤會合,勢必會被卷入其中,與後藤一起赴死。

    我現在還不能死!但真田左衛門佐幸村絕非貪生怕死,此亦他毫不認輸的倔犟使然。

    戰争不可能從世間消失,幸村對此深信不疑,正因如此,他才下定決心走進大坂城。

    既然家康公堅信可以打造一個太平盛世,要是毫無意義死在對方刀下,便是對對手的不敬! “打造一個太平盛世”。

    幸村認為,這樣的想法不過是狂妄之人的自負。

    即便可以打造出那麼一個世間,武人之間的人情和義理,也會将其攪得無法安甯。

    我現在還不能死,還有一件東西要送給家康公和秀忠——幸村這種奇異的倔犟,在今日的戰場上,怕無一人能夠明白。

    就連他自己,在天明後從天王寺出發時,也将其忘得無影無蹤,現在心中所想,唯有将戰事進行到底。

     幸村騎在馬上,冷靜地仰望着星田的天空,據雲家康公即駐陣于彼。

    連綿起伏的生駒山脈,霧氣飄蕩,濃雲徘徊。

    要是下雨,家康公念及自己年高,應不會出征。

    在沒有家康公的戰場上一死,實無意義。

    因此,隻有在後藤基次與毛利勝永請求增援時,才可急行,但他們現在皆不吃緊。

    幸村遂率領人馬,慢慢悠悠行進。

    當他到達藤并寺時,已是巳時四刻左右。

     此時毛利勝永率領三千兵馬,先幸村一步到了此處。

    幸村馬上來到勝永陣中,詢問道明寺後藤和薄田兩部戰況。

     “勝敗已成定局。

    ”在一個農夫家中,毛利勝永請幸村坐下之後,感慨道。

    他似已微微察覺到了幸村的心思,又道:“兩隊潰退的殘兵正陸陸續續朝這邊趕來,慘不忍睹。

    ” “哦。

    ”幸村若無其事道,“我若能早到片刻,也可與你協力前去增援,可是……真是太對不住他們。

    ” 此時的幸村,成了一個異常冷靜的撒謊之人。

    他非常清楚,隻要自己未到,毛利勝永就無法繼續前進。

    他故意放慢行軍的腳步,隻是不想讓後藤基次這場必敗之戰将毛利勝永也卷入其中。

     這時,福島正守、渡邊内藏助、大谷吉久和伊木遠雄等人,陸陸續續趕到。

    他們一個個都急速行軍,氣喘籲籲。

     于是,藤并寺會師的大坂總兵力,已超過了一萬兩千。

     “切切不可急躁!”在諸将面前,幸村用一副沉穩的口氣道,“擊潰後藤、乘勝而來的敵軍不隻是水野勝成,還有伊達的一萬大軍和松平忠輝的九千兵馬。

    下午一戰如何應敵,将直接關系到大坂的命運。

    在敵軍以勢不可擋之勢沖過來時,我們要擺成槍林陣,匍匐于地……他們必會大肆射擊。

    伏于地上,則大大減少傷亡,可于放槍之後,再起身猛刺……”這是幸村在九度山時便經常嘗試的用兵之策。

     “在遭受槍隊的襲擊時,不能與其硬拼,應暫時伏于地上,等待敵軍射擊後再站起來。

    因都使火槍,無法連續射擊,敵軍就束手無策了。

    當然,我軍的火槍營應在敵軍攻擊之隙,進行射擊,但不可太過乘勢追擊……”幸村講完戰術,雙手合十道,“由于意外的遲到,導緻後藤和薄田兩位大将以及衆多勇士喪身,這都是幸村的罪過。

    今日已錯過了良機。

    因而,我方在若江和八尾的軍隊敗退時,務必盡快收兵。

    決戰定于明日,在天王寺和茶磨山展開。

    在此之前,務必愛惜每一兵勇,珍惜性命。

    ” 這是幸村真假難辨的作戰方略。

    他對自己眼睜睜看着基次和兼相喪命而表達的歉意,也許并非謊言。

    若非如此,大坂士衆說不定都已萌發了臨陣脫逃之念。

     在人皆變得瘋狂的戰場上,要保持像清水一樣的冷靜,實在甚是難得。

    真田幸村便是想利用這種至難的冷靜,給予關東大軍痛快一擊,然後離開戰場。

     此時,沒有任何消息說明家康的主力已經出動。

     到了正午,陽光透過雲間的空隙,直直照射到大地上。

    星田定是下過了雨,家康也定是害怕泥濘,才不願出征。

    在小心謹慎的家康面前,幸村隻要佯裝退卻,家康便一定不想放過這得勝的機會,必在今夜率軍前來。

    若從此地撤退,戰場便隻能選擇天王寺到岡山一帶。

    去歲冬役中,那裡也曾發生過激戰,家康也定然會在熟悉的茶磨山布陣。

     幸村欲在茶磨山張開大網靜候家康。

    在他眼中,已無戰争的勝負,隻有對“戰事永遠無法消滅”之事實的堅信。

    基次輸給了家康的識人之恩,甘願前去送命,但幸村卻無那般單純,他以為,真正的報答,是奪取家康性命,讓世人明白,這個世間永不存在什麼安逸的太平! 衆人在藤并寺的民宅中商議完畢,時已正午。

     幸村離開毛利,和渡邊内藏助的人馬會合,組成了軍隊右翼,朝着道明寺河沿右邊的譽田進發。

    他們出發之後,才發現到處都藏匿着後藤部負傷的士衆,才知基次已完全潰敗,但誰也不知基次戰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