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激戰若江

關燈
後藤基次在小松山奮戰的同時,小松山北十六裡處的八尾和若江,也正進行一場激烈的遭遇戰。

     關東諸軍在前一夜(初五),于暫駐星田的德川家康大營,召開了最後一次行軍會議,對此後的作戰進行了細緻商讨。

     河内口的先鋒軍由藤堂的五千人馬和井伊的三千二百人組成。

    明日就要決戰,他們都心知肚明,家康的吩咐更是明白直接。

    因而,在會議之後,藤堂高虎便回到千冢的營帳,迅速準備,隻待天明。

     他們面對的大坂軍将領,乃是長曾我部盛親和木村重成二人。

    木村重成于五月初二得到秀賴許可,四處探聽家康父子的進攻路線。

    但當時家康身在二條城中,并未出動,終是無從知曉他将從何處下手。

    當木村重成确認家康乃是從星田出發,途經砂、千冢,取路高野官道前往道明寺時,已是五日以後。

     秀賴把重成叫去,道:“他們好像是要從今福進攻,你馬上率兵前往今福。

    ” 照重成的性子,自不會違背秀賴的命令,他急去了一趟今福,重新探查那裡的地形。

    但那裡并不适合大軍通過,擅長野戰的家康怎會選擇那樣一個行軍不便之地?他們肯定還要沿高野官道,進往道明寺。

    重成能斷定敵軍的進攻方向,卻無力改變敵軍路線。

     右府為何令我往今福?就在重成疑惑不解、不知如何是好之時,大野治房派來了密便。

    密使傳言:“右府現在懼怕非常,不敢親上前線激勵将士,此必有傷士氣。

    望大人于百忙之中,務将右府請出城外。

    ” 僅僅如此,重成許還不會獨斷專行。

    然而,使者之後說出的一番話,頓時讓重成驚訝萬分。

    “大野大人說,右府乃是害怕出城之後,會被自己軍中的浪人刺殺,他甚至懷疑主馬都已懷有二心。

    因此,若我等勸右府出城,反而會使局面更糟。

    故,還請長門守大人多多費心。

    ” 一句話令重成感到無比恐慌,“倘若此言屬實,說不定右府也在暗中懷疑我木村重成呢。

    ”重成悟到了已死的塙團右衛門直之、活着的真田幸村與後藤基次等人的真心。

    他們萬念俱灰,一心赴死,雖然令人感懷,卻也讓人心焦——為何他們不使出渾身解數,奮力殺出生路呢?不管心中如何慷慨激昂,放棄努力,便意味着失敗。

     聽到治房使者之言,重成如萬箭穿心:難道真田和後藤都已看清右府的心思了?他們便是想通過殉身之法,來表現自己的節操? 重成告訴使者,自己已明白治房心意,此後卻未去見秀賴,若好心前去相勸,卻遭拒絕,他必心痛如絞。

     之後,重成怅然回到城中自己的宅院,看望新婚的妻子。

     他讓妻子剪下一段頭盔上的帶子,将其放在枕上,點上了香。

    “在出征之前,應該這麼做。

    ” 重成之妻乃是真野豐後守之女,香枕是她侍奉澱夫人時所得的賞賜。

    她臉色蒼自,怯生生道:“我可能已懷有身孕。

    ” “好極!”重成擊掌道。

    他早就作好了赴死的準備。

    因被秀吉公猜疑,父親含恨自殺,正因如此,重成願以死表明白己乃是忠心耿耿之臣。

    但他現已生出和父親當年一樣的動搖。

    他讓妻子剪短頭盔上的帶子,焚香之後準備出征,并不僅僅是為了向妻子表明心志,亦想堅定自己已動搖的決心:我要壯烈赴死,決不能苟且偷生,那非武士之節!幸村、基次及已死的塙團右衛門,人人皆知氣節。

     “今日乃是端午,插上菖蒲。

    ”說完,重成便離開家門,決意帶兵順着高野官道前往道明寺。

    但,他打探後方知,幸村和基次均已進發到了道明寺。

    跟在赴死之人後面,必顯得膽小怕事,此實令重成不快。

     “看來大禦所和将軍要沿高野官道朝道明寺而來,我們就在半道中殺個出其不意。

    木村重成于黃泉路上,一定要拉一人同行,要麼是大禦所,要麼是将軍。

    我定會砍下其中一人的首級,讓各位見識見識!”重成對帳下的山口弘定和内藤長秋表明了決心,令他們于六日子時集于大和橋旁。

     但至子時,士衆并未聚齊,待他們出發時,已是醜時。

    他們的行軍與後藤基次不同,不點一個火把,單是令最前的人提着一個昏暗的燈籠。

     木村長門守重成一旦參透生死,便顯示出異于常人的忍耐力。

    隻是他天生性急,今夜也無二緻。

    主君與家臣之間的信賴,原來終是有限,這一念頭隐隐令他不快。

    不管是真田幸村先他一步決定出兵道明寺,還是後藤基次已然出兵,都令年輕的他焦躁不安:我怎能落後于人? 從大河橋出發後,大約過了一個時辰。

     “且等一下!”重成突然發喊,停下馬來,“有未聽到前方的槍聲?” 黑暗中有人回道:“确是槍聲……什麼地方已打起來了。

    ”答話的乃是老臣平冢治兵衛。

     “不論什麼地方,這時響起槍聲,後藤定然是遭遇了敵人。

    ” “這麼說,敵軍已經埋伏在那裡了?” “對。

    南方可以隐約見到火光,或許是火把。

    不論怎樣,你先前去打探打探。

    ” “遵命!”治兵衛應一聲,又回過頭來叮囑道:“天就要亮了。

    天亮之前在泥濘路上行軍多有不易。

    在下去若江探明情況之前,大人請務必在此靜候,不可貿然前進。

    ” “不必擔心,我自有計較。

    你快去!”重成有些不耐煩。

     可是治兵衛的身影剛消失,他便令隊伍道:“槍聲讓我揪心。

    迅速前進!”言畢,他便率軍朝南匆匆去了。

     重成若在原地等待治兵衛的報告,是日在戰場上的運氣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