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筆迹鑒定

關燈
到東京有關。

    ” 矢部刑警邊浏覽記事本邊說。

     “一般而言,在百貨公司任職是女孩子憧憬的就業機會,突然辭職未免有些奇怪,而且來到東京後又立即選擇脫衣舞娘當職業,我覺得事有蹊跷。

    ” “或許是在沼津發生了什麼問題。

    大概久松就是抓住這個把柄而向片岡有木子勒索。

    就麻煩你跑一趟沼津吧。

    ” “我馬上出發。

    ” 矢部刑警飛快答道,随即拎起外套離去。

    他應該很疲憊了,中村原想叫他休息一天,等明天再動身,但卻說不出口,因為中村了解矢部刑警的心底仍留有一道小小的創傷,他仍對片岡有木子之死感到内疚,倘若能确定片岡就是兇手,他的心裡或許會好過些。

    如果命令他休息,或許反而是件殘酷的事。

     (為了矢部刑警,真希望能找到片岡是真兇的證據——) 中村将視線投向外頭越來越暗的天色,臉上也浮起了倦容。

     4 八點時,矢部刑警來電報告已經抵達沼津,之後就沒有更進一步的聯絡。

     至于田熊金之死,雖然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但警方仍未能掌握任何足以證明是自殺或他殺的證據。

     警方調查過安眠藥的來路,但由于此藥是在四年前就已銷聲匿迹的“阿爾多林”,所以調查起來格外困難。

    假設是自殺,那麼田熊金可能是四年前在某家西藥房購得此藥,如今要找出這家西藥房當然是困難重重,因為已經過了四年,任何人的記憶都會模糊。

     然而,在案發四十八小時後的十八日當天,警方迫于形勢,不得不對外表态。

     在課長室召開了一次記者會,課長在會中公布:“警方認為田熊金是死于自殺。

    ” 記者當然競相提出質疑。

    因為警方并未找到遺書,憑什麼斷定是自殺事件? “根據周遭的狀況加以分析,警方認為自殺是較妥當的判斷。

    ”一課課長答道。

     “所謂周遭的狀況是指什麼?”記者進一步追問,課長略微清了一下喉嚨。

     “第一是田熊金不乏自殺的理由。

    在舉目無親的孤單境遇中,又有慢性心髒病纏身,再加上獨生子死于交通事故,所以對未來已經喪失了希望。

    第二是田熊金生前并未樹敵。

    警方詢問過公寓的全體住戶,找不出任何厭惡或憎恨田熊金的人。

    此外,也沒有任何人能從她的死亡中獲利。

    基于上述理由,警方認為這是自殺事件。

    ” “田熊金之死難道不可能跟久松遇害之事有關嗎?”一名記者問道。

     出席記者會的中村心想:“該來的果然來了。

    ”他早知會有此一問。

    若此一疑問未被提出,那才奇怪呢。

    何況站在新聞記者的立場,同一個兇手的連續殺人事件比較能成為趣味性高的報導。

     “當然警方也考慮過。

    ” 課長答道。

     “然而并未發現足以證明兩案有關聯的任何證據。

    ” “警方認定片岡有本子是兇手,所以才将田熊金之死說成是自殺,不是嗎?” “絕無此事。

    ”性情溫厚的課長用罕見的強烈語氣予以否認。

     中村也覺得并無此事。

    警方之所以斷定為自殺,乃是根據狀況來推斷,并非故意扭曲事實。

     然而,中村仍感到有些心虛。

    不可否認的,他其實很希望這是一樁自殺事件。

     入夜後,矢部刑警總算撥了電話進來。

    當接線生說是從沼津打來的電話時,中村立刻将聽筒拿近耳邊。

     “如何?” 矢部刑警一出現在電話線的彼端,中村便劈頭問道。

     “總算弄明白了。

    ” 電話線的彼端傳來開朗的回話,中村緊張的情緒這才稍獲舒緩。

     “你說說詳情吧。

    ” “到達此地後,我立即去片岡有木子以前工作的那家百貨公司,那是一家規模相當大的公司。

    一問之下,才知道久松在今年二月左右也來過這裡。

    ” “果然久松也認為片岡有木子在沼津時隐載着某些秘密。

    ” “似乎是這樣。

    聽說久松頻頻問起有木子辭職的理由。

    ” “百貨公司的回答呢?” “這就不太清楚了。

    由于是在六年前突然離開,所以連百貨公司方面也弄不清楚辭職的理由。

    ” “但我認為其中必有文章。

    ” “我也是這樣認為,所以随後又到她家開的雜貨店去,久松也來過這裡,但是在她家并沒有什麼收獲。

    據她雙親說,她是瞞着家人突然離家出走,結果竟當了脫衣舞娘,所以家裡跟她斷絕了關系,之後她連一封信也沒來過。

    ” “然後呢?” “我不得已隻好去拜訪市警局。

    因為我猜想,當六年前她離開沼津之前,或許在她周遭曾發生過什麼事件。

    ” “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