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慶長 秉燭夜遊

關燈
大床,銅框鏡子,寫字桌,灰白色地毯吸收細微回音。

    一隻清水玻璃瓶,插着鈴蘭和纖細樹枝。

    茶幾上有水果,巧克力點心,英文報紙。

    純自的枕頭,被子,床單。

    她在床尾鏡子裡看到自己,臉色蒼白,長發披瀉身上,穿着小圓領白色襯衣和粗布褲子。

    空氣中隻有中央空調輕微振動聲音。

     清池沒有在她身邊,穿着揉皺的襯衣長褲坐在窗邊沙發上。

    落地玻璃窗外是浩蕩江水和外灘的萬國式建築,天光一色,盡收眼底。

    他見她醒來,走到床側坐下,伸手撫摸她的額頭,默默無言。

    這是她所熟悉的眼神。

    是的,她認識的男子又回來了。

    準确無誤,沒有絲毫偏差。

    那個在暮色房間裡凝望她蜷縮在窗簾後入睡的男子。

    那個在遠天僻地的下雪夜晚以擁抱貼近她的男子。

    那個被她小心翼翼收藏于内心褶皺之中的男子。

    那個被她放置了期望、意志和幻覺的男子。

     他說,慶長,我該怎麼辦。

    我們該怎麼辦。

    他的聲音沙啞而困頓,眼睛裡充溢一夜無眠的焦灼血絲。

    他把頭埋到她的肩膀上,褪去她身上的衣衫。

     窗外此時傳來一聲尖厲而悠長的汽笛長鳴,江面上一艘龐大客輪在陰沉晨曦中正在啟航。

    從此地出發,去往彼岸。

     後來,他對她說,他覺得她的笑容極美。

    如果想有一個比喻,他覺得這笑容是他幼小時經常觀望的掠過天空的燕子。

    這是他5歲時在北京的童年記憶中,印象深刻的鳥類。

    他家裡居住的四合院,花園裡有一棵粗壯海棠樹,大叢丁香和棣棠,滿架老藤葡萄。

    每年春天,燕子在陰涼屋檐下搭起灰白色泥窩哺育幼鳥,穿梭如箭,啼叫輕盈。

    這實在是一個少年心中無比豐盛完整的世界。

     但現在,在城市裡很少能夠見到燕子。

    他甚至懷疑這種鳥類是否已絕迹,或者隻在他的記憶裡出現過。

    也許他遺失了生命中最為真實的一個時段,現在堕入的,卻是一場漫長無期充滿虛妄的夢境。

     慶長,你的笑容,令我覺得生命真實。

     很多次,他說過這樣的話。

    當他伏在她的身體上,深埋在她的體内,從她耳側擡起頭來凝望她的時候。

    當他用雙手捧住她的臉頰,如同捧住一隻在高山龍膽花蕊中捕捉住的稀有鳳蝶,用額頭頂住她的額頭,輕輕親吻她的眉毛和眼角。

    當他們在餐廳裡吃飯,他從不願意與她隔桌而坐,因為覺得離她太遠。

    他隻坐在她的側邊。

    她知道他在凝視她,故意轉過臉去,佯裝不知。

    然後他的手就會仲出來,握住她的手腕,輕聲對她說,慶長,你可知道此刻你有多麼美好。

    還有在機場,在車站,在酒店門口,在街頭,在每一個告别的時候,她總是選擇做那個留在最後的人。

    目送他直到彼此不見。

     她的姿勢都是同樣的。

    在人群或空無中,孤立無援地站立着,右手繞過胸前,搭在垂直的左手手臂上,微微抱住自身,仿佛一種倚靠。

    睑上露出孩子般無辜而微弱的笑容。

    這種記憶到了最後漸漸成為泥土下面生長的根。

     他說,我隻能這樣做。

    慶長。

    原諒我。

    我害怕來上海看你的決定,害怕獨自面對你。

    我做出種種設計,隻為想看你一眼,又防備自己接近你。

    我一直在克制。

    我知道我們一旦相愛,傷痛糾葛無法避免。

    但是我對你充滿欲望。

    這一切沒有用。

    我們絕無可能錯過。

    我知道你是我的。

    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為我而存在。

     下午兩點多。

    酒店一層咖啡廳,當天第一頓飯。

    她的臉上有膨脹出來的紅暈,披散的長發略顯潦草。

    什麼也吃不下,隻想抽煙,喝一杯威士忌。

    他吃肉食,喝了很多杯咖啡。

    他說,你應該吃點東西。

    她說,我不想吃。

     不行。

    你要吃東西。

    他的聲音堅定,有命令的口吻,幫她點了一碗荞麥面條。

     他詢問,你辭了工作,如何謀生。

     她說,接其他的活,翻譯,寫稿,總有出路。

     你需要幫助嗎。

    他平靜提出疑問。

     她看着他,說,我經濟沒有困難。

     Fiona贊同你的才華,但說你有時過于固執,不懂得妥協和周旋。

    媒體圈子也許不适合你,你隻能做自己的事情。

    如果需要幫助,請你告訴我,我會盡力。

     他換了一件幹淨的白色襯衣。

    衣履整潔高貴,坐在她的對面。

    她沒有攜帶換洗衣物,依舊是昨日出門時的裝束,散發出隔夜酒精和煙草氣味。

    搭在椅子上的黑色羽絨服滲漏細小的白色絨毛,如同千瘡百孔的生活,如同她打包收拾起來但從無可能棄置的複雜曆史,如同她對感情的需索和落空,她對愛的真相的疑問,她對這個時代的退卻之心。

    她的無地自處。

     離開一座即将消失的古老的橋,她的生活将如何延續。

    她甯可時間停滞在他們卸下衣履坦白相對的時刻,這個男子以溫暖炙熱的肉體将她包裹,而不是現實中這般生硬疏離地面對。

    他們分明認清,一旦脫離彼此懷抱,隻能是來自截然不同的世界的兩個人。

    各自背負的現實何其沉重而無法拖動。

     冷靜下來之後,他變得謹慎。

    沒有談論任何關于他們之間的前景或未來。

    此刻要再祖露心扉也已十分多餘。

    他們沒有空間可以容納承諾或期待,并且需要時間消釋這最終迸發成形的強烈情感。

    她什麼也不追問,悶聲不響吃完眼前這碗面條。

    他知道她的倔強,說,你好好照顧自己。

    他馬上要去機場趕飛機回北京,然後去溫哥華總部開會。

    離開半月。

    他們沒有約定何時會再見面。

     他緊緊擁抱她,說,我愛你,慶長。

    這是他可以說的話,也是他喜歡說的話,但這是她所不需要的話。

    我愛你,這能改變她的處境和生活嗎。

    不。

    她隻是意識到自己将會更為分裂而苦痛地存在。

    這感情将是她的負債,而不會是救贖。

     在浙瀝微雨中,他把她放在地鐵站。

    車子即刻開往機場,他的時間緊迫。

     她沒有傘,站在人行道邊,打開關閉的手機,短信響動出現,是定山。

    他一晚上沒有收到她短信回複,打電話也沒有被接。

    但他并不着急。

    對慶長,他從來都給予自由獨立的空間,不追問不擔憂。

    隻說,你方便時回複我一條短信。

    慶長在地鐵口回了他,說,醉酒,住宿朋友處,現在回家。

    然後她慢慢走下地下通道。

     一路靜默,站在地鐵上身心疲憊。

    周圍擁擠喧雜散發混濁氣味的人群,使她感覺到客觀生活不止息有條不紊地行進。

    而她與清池的一切,已被推遠擱置,仿佛一場夢魔,前路茫茫。

    這場夢魔不會是她的光芒,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