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五
不久,我的這位好友就去世了,死時剛過六十歲。
肯定他帶着許多他有意不去擊碎的夢到殡儀館,将那些夢和他的軀體一起火化:“泥土歸泥土,靈魂歸靈魂”。
夢是他靈魂的核心;是經現實生活過濾又經過病痛的剝離,最後剩下真正屬于自己的一點東西。
那才是他最好的陪葬品。
他珍惜它們到了吝啬的程度,不輕易把它們告訴世人。
他的作品不多,留給我們的電影中有一部名叫: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從櫥櫃裡鑽出來,又與美麗的白三角告别後,我就隻有從小說戲劇中讀到愛情和女人。
我發現小說戲劇中有關愛情的描寫似乎有個明顯的界線,愛情隻存在于過去的年代,到了新時代就像恐龍一般無緣無故地消失。
愛情仿佛是與建設新世界新社會相抵觸的;所有的文藝宣傳品都異口同聲地向人們宣布:如果在不同階級之間的男女發生愛情,那注定沒有好下場,絕對以悲劇告終,如果男女雙方都是革命階級,那就是同志關系。
同志關系是超乎所有關系之上的最純潔、最高尚的關系。
這高尚的關系将全部人際關系包括兩性關系都涵蓋無餘,男人和女人在這高尚的關系中并沒有什麼明顯的性别特征,都是“革命同志”。
“談情說愛”隻出現在主人翁有階級覺悟之前,有了革命覺悟之後,即使是夫妻也隻談革命工作,交流學習心得,批評和自我批評,再不會甜甜蜜蜜卿卿我我;“男女作風”總是與“犯錯誤”聯系在一起,“男女關系”可是個非常嚴重的罪名,連勞改隊的犯人都看不起“亂搞男女關系”的“流氓犯”。
總而言之,“男女”兩個字連在一起決沒有好事。
整個社會環境就是這樣,怎能使我在“青春期”表現出“青春拉”,激起我對女性的愛慕、愛情或性欲望?愛情是一種“小資産階級情調”,“搞”這種情調的人很可能被劃為資産階級,而我本身不談愛情已經是個資産階級分子,再談愛情更反動得無以複加,并且也沒有哪個女同學敢冒天下之大不鏽與我“談情說愛”。
于是我就成了一個沒有任何“情調”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不止是我,幾乎所有中國人的生活與情感都像被制服領子上的風紀扣封得密不透風。
千千萬萬年輕人都不度過“青春期”而一下子跨入中老年,從而使中國人的外表看來一個個都深沉内向謹言慎行老氣橫秋。
果然,社會語境發展到後來,“戀愛”一詞也普遍被“找對象”三個字所替代。
一個可能是非常纏綿溫馨心蕩神情的情感交流過程,被簡化成直奔終極目标的繁殖行為。
“找對象”不過是動物群體中的“交配”罷了。
我在農場放馬牧羊喂豬的時候,每到家畜發情期,隊長叫我把牲口趕到配種站去配種,他總是手叉着腰站在囵門外這樣對我喊: “該給它們找對象了吧!” 整個中國全成了“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在我看來,愛情也隻是“發情”罷了! 但是,那時我畢竟到了生理階段的“青春期”,我“發情”了卻找不到“發情”的對象,隻好到一些還沒有被禁止閱讀的中外古典小說中去尋找。
一位位佳人淑女在發黃的書頁上風情萬種,通過我的眼睛撫慰我渴望女性的心靈,當時我以為那隻是“飽眼福”,後來才知道那就是所謂的“意淫”。
由于整天“意淫”,對學校教的x+y。
z以及像天書般的化學分子式等等完全一竅不通,數理化每門功課都交白卷。
若幹年後中國出了一位著名的“白卷先生”,我想他大概也與我一樣是“意淫”的結果。
但他遠遠比我幸運,竟因為交白卷成了革命接
肯定他帶着許多他有意不去擊碎的夢到殡儀館,将那些夢和他的軀體一起火化:“泥土歸泥土,靈魂歸靈魂”。
夢是他靈魂的核心;是經現實生活過濾又經過病痛的剝離,最後剩下真正屬于自己的一點東西。
那才是他最好的陪葬品。
他珍惜它們到了吝啬的程度,不輕易把它們告訴世人。
他的作品不多,留給我們的電影中有一部名叫: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從櫥櫃裡鑽出來,又與美麗的白三角告别後,我就隻有從小說戲劇中讀到愛情和女人。
我發現小說戲劇中有關愛情的描寫似乎有個明顯的界線,愛情隻存在于過去的年代,到了新時代就像恐龍一般無緣無故地消失。
愛情仿佛是與建設新世界新社會相抵觸的;所有的文藝宣傳品都異口同聲地向人們宣布:如果在不同階級之間的男女發生愛情,那注定沒有好下場,絕對以悲劇告終,如果男女雙方都是革命階級,那就是同志關系。
同志關系是超乎所有關系之上的最純潔、最高尚的關系。
這高尚的關系将全部人際關系包括兩性關系都涵蓋無餘,男人和女人在這高尚的關系中并沒有什麼明顯的性别特征,都是“革命同志”。
“談情說愛”隻出現在主人翁有階級覺悟之前,有了革命覺悟之後,即使是夫妻也隻談革命工作,交流學習心得,批評和自我批評,再不會甜甜蜜蜜卿卿我我;“男女作風”總是與“犯錯誤”聯系在一起,“男女關系”可是個非常嚴重的罪名,連勞改隊的犯人都看不起“亂搞男女關系”的“流氓犯”。
總而言之,“男女”兩個字連在一起決沒有好事。
整個社會環境就是這樣,怎能使我在“青春期”表現出“青春拉”,激起我對女性的愛慕、愛情或性欲望?愛情是一種“小資産階級情調”,“搞”這種情調的人很可能被劃為資産階級,而我本身不談愛情已經是個資産階級分子,再談愛情更反動得無以複加,并且也沒有哪個女同學敢冒天下之大不鏽與我“談情說愛”。
于是我就成了一個沒有任何“情調”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不止是我,幾乎所有中國人的生活與情感都像被制服領子上的風紀扣封得密不透風。
千千萬萬年輕人都不度過“青春期”而一下子跨入中老年,從而使中國人的外表看來一個個都深沉内向謹言慎行老氣橫秋。
果然,社會語境發展到後來,“戀愛”一詞也普遍被“找對象”三個字所替代。
一個可能是非常纏綿溫馨心蕩神情的情感交流過程,被簡化成直奔終極目标的繁殖行為。
“找對象”不過是動物群體中的“交配”罷了。
我在農場放馬牧羊喂豬的時候,每到家畜發情期,隊長叫我把牲口趕到配種站去配種,他總是手叉着腰站在囵門外這樣對我喊: “該給它們找對象了吧!” 整個中國全成了“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在我看來,愛情也隻是“發情”罷了! 但是,那時我畢竟到了生理階段的“青春期”,我“發情”了卻找不到“發情”的對象,隻好到一些還沒有被禁止閱讀的中外古典小說中去尋找。
一位位佳人淑女在發黃的書頁上風情萬種,通過我的眼睛撫慰我渴望女性的心靈,當時我以為那隻是“飽眼福”,後來才知道那就是所謂的“意淫”。
由于整天“意淫”,對學校教的x+y。
z以及像天書般的化學分子式等等完全一竅不通,數理化每門功課都交白卷。
若幹年後中國出了一位著名的“白卷先生”,我想他大概也與我一樣是“意淫”的結果。
但他遠遠比我幸運,竟因為交白卷成了革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