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秋水伊人

關燈
自是意料中事。

    人是勢利的,一個告老緻仕的小知縣,已沒有利用價值,因此送行的親友少之又少。

     蕭宗慈一馬當先,他後面一騎,是一位年約三十慈眉善目的壯年人。

    再後面是四乘山轎,乘坐着蕭夫人、次女蕭-芝、仆婦與姑娘的奶娘。

    山轎後,是乘馬的唯一老仆,與請來照料的兩名腳夫,四匹載了箱籠行李的健驢。

     如果走唐聚,隻有七裡路。

    如改走大王沖,是十四裡。

    他們走上了大王沖小徑,預計一個時辰便可到家了。

     七八裡路到大王沖,這段路很好走,小徑繞過五六處小山坡,路旁綠樹成蔭,暑氣全消。

     走了一半路程,前面山坡下的樹林中,突然閃出六七名佩刀持叉挾槍的獵人,攔住去路呵呵大笑。

    當路攔阻的是唐聚的族長唐柱國,四十來歲年紀,壯得像一條大枯牛,三叉支地攔住去路,大笑着叫:“蕭老大,别來無恙,一别十餘年,哈哈!還記得唐老大麼?赫赫七品知縣大人衣錦還鄉,宦囊充足,不知刮了多少地皮回家?哈哈!恭喜恭喜。

    ” 蕭宗慈勒住坐騎,淡淡一笑道:“唐柱國,你還是老樣子,氣盛得很。

    至于我是否刮了地皮,恐怕得勞駕你親自去打聽了。

    我蕭宗慈做了兩任知縣,箱籠中有兩把萬民傘,卻沒有帶地皮。

    哦!一向可好?近年來收成不錯吧?” 唐柱國怪眼亂轉,陰陰一笑道:“還好還好,你總算替咱們嵩縣人增光不少,咱們嵩縣近百十年來,也曾出了不少官,但從沒聽說他們得了什麼萬民傘。

    不過,自己定制三五把萬民傘并不難,找幾個狗腿子出面起哄不就成了?喂!你那兩把萬民傘,是不是這樣得來的?” 唐柱國的話,幾乎沒有一句不帶挖苦。

    壯年人眉鋒深鎖,大聲問:“宗老,這人是怎麼一回事?幾乎每句話都帶刺,聽了委實刺耳。

    ” 蕭宗慈苦笑道:“這位是老朽的鄰村唐聚的族長唐柱國,咱們自小即經常打打鬥鬥脫略成習……” 唐柱國哼了一聲,不悅地問:“蕭老大,這位是什麼人?” 蕭宗慈扳鞍下馬,笑道:“是區區的一位朋友,姓盛名永達。

    哦!柱國兄,可否借借路?十餘年久别,歸心似箭……” “你慌什麼?路又不是你蕭家的。

    ” 蕭宗慈毫無愠容,笑道:“柱國兄,你們封了唐聚的路,難道連大王沖的路也封了麼? 柱國兄……” “你少給我稱兄道弟,你要走盡管走,可别胡說八道說在下封路,路不是我柱國的,也不是你蕭宗慈的,你能走我也能走,對不對?” “可是,你們攔住了路……” “咦!誰規定這條路隻有你能走?難道說,你就沒把路攔住?哈哈!你是不是想擺出縣太爺的架子,找人鳴鑼開道?” “哈哈哈哈……”其他的人捧腹狂笑。

     “哈哈哈哈……可惜他已是過去的縣太爺,沒有機會作威作福了。

    ”另一名獵戶怪笑着說。

     蕭宗慈忍無可忍,沉聲道:“唐柱國,你知道我可以用一張名帖,讓知縣懲罰你的,你又……” “哈哈!你一張名帖又能把我怎樣?你去縣衙遞名帖好了,我在此地等你。

    ”唐柱國不屑地說。

     蕭宗慈歎口氣說:“柏谷鄉與唐聚結怨百十年,平心而論,誰是誰非你心中明白。

    在下這次返鄉,走大王沖遠走七八裡避開你們,你們依然前來攔路生事,未免做得太過份了。

    ” 唐柱國怪眼一翻,沉聲道:“姓蕭的,告訴你,我準備這百十年的帳,在我這一代手中結算清楚。

    ” “你打算怎樣?” “柏谷鄉遷村。

    ”唐往國斬釘截鐵地說。

     “你……” “不然,咱們走着瞧。

    ” 盛永達躍下馬背,問道:“宗老。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蕭宗慈搖頭道:“這是村與村的積怨,百十年來糾纏不清……” “哦!原來他們是有意生事的,但不知宗老與他們有否私人積怨?” “沒有,永達,這些事你不必過問。

    ” “可是……宗老,要不要動身?” 蕭家慈斷然地說:“我們轉回縣城,下午再走。

    ” 唐柱國冷笑道:“你如果想利用兵勇護送,日後你将後悔無及。

    ” 盛永達哼了一聲,冷冷地說:“宗老,這件事不由我不管。

    ” “永達……” 盛永達飛躍上馬,伸手在鞍袋中抽出一條丈八軟鞭,策馬上前,大喝道:“鼠輩,豎起你們的驢耳聽了。

    陽關大道,你們糾衆攔路,逞強恐吓,成何體統?讓路!” 唐柱國虎叉一掄,怒吼道:“小子該死!狗東西你……” 蹄聲乍起,坐騎前沖。

     虎叉一抖,迎住來騎作勢紮出。

     鞭化長虹破空而飛,閃電似的卷出。

     唐柱國一驚,伸叉便絞,吼道;“來得好……哎……” 鞭纏住了叉,叉脫手而飛。

    唐柱國虎口迸裂,驚叫着向路側急閃。

     健馬疾沖而過,盛永達手中多了一把虎叉。

    接着鞭聲呼嘯,夭矯如龍,卷向後面擋路的人。

     其他六名大漢見唐柱國跌出路側,虎叉易主,已吓了個膽裂魂飛,慌忙向路兩側逃命。

     盛永達兜轉坐騎,越野追逐,虎叉破空飛擲,擦過一名大漢的項門,擦落包頭,擊散發結。

    大漢狂叫一聲,撲倒在一株大樹下,狂叫道:“救命!救……” 唐柱國心膽俱寒,爬起拔腿狂奔。

     蹄聲如雷,健馬狂馳而至,鞭聲呼嘯風雷隐隐,奇準地卷住了唐柱國的右足。

     “砰!”唐柱國重重地仆倒。

     不等他爬起,盛永達已飛落他身側,一腳踏住他的背心,軟鞭再套住他的脖子向上勒。

     “哎唷……”他厲叫。

     盛永達松了鞭,厲聲道:“狗東西你聽清了,今後你如果再找宗老的麻煩,盛某人要你生死兩難,你将後悔八輩子,爬起來,你給我滾!慢了卸下你的狗腿。

    ” 七位仁兄四面逃散。

    蕭宗慈向牽着坐騎返回的盛永達苦笑道:“永達,你把事情弄糟了。

    ” 盛永達欠身恭敬地說:“宗老,對付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