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風雨前奏
關燈
小
中
大
道了吧?”
大漢痛得額上冒汗,但沒做聲,咬緊牙關沒吭氣。
玉琦放了他,冷笑道:“你是條好漢子,可惜錯投了門路。
在下饒你一死,回去好好做人。
” 他兜轉馬頭,飛縱下馬之際,在馬臀上拍了一掌,躍回自己的坐騎上。
大漢這才叫了一聲,馬已遠出五丈外去了。
近午時分,他們到了鞏縣之西十裡地。
官道之左,有一個小丘,丘下道旁是一座涼亭,亭前是一片半畝大的空地,積雪甚厚。
亭兩側,是栓馬柱。
亭子上一塊朱漆剝落的大匾,上面尚可看出三個大字:“西上亭”。
亭柱刻有一副對聯,字體是魏碑,寫的是: “西望長安,間關遠隔路迢遠;上秦趨洛,河山萬裡盡輕煙。
” 亭中心,方磚地面插着一根黃玉杖,入地兩尺餘,頂端挂着一束麥稭,稭下垂着一條白布幡,迎風飄揚,十分觸目。
玉琦一眼便看出,黃玉杖正是天盲叟崔真的寶刃,相距五六丈,他突然叫道:“且等一會兒。
”聲落,他淩空而起,飛落亭中。
白布幡上用血寫了四個字:“叛徒之鏡。
” “糟!天盲叟死了。
” 兆祥兄妹也飛躍入亭,姑娘問道:“琦哥,怎見得?” “天盲叟曾對玄陰叟不滿,那晚他曾對我說了幾句甚有人性的話,自行離去。
可能無為幫已到了絕頂高手,将他處決在這附近,一是警告幫中之人,一是吓唬我們。
” 兆祥冷笑道:“狗咬狗窩裡反,咱們樂得省事。
吓唬我們,他們真在做白日夢。
” 玉琦黯然道:“天盲叟為惡一生,但也有恢複人性之時。
那晚我在生死須臾之際,他那幾句話确是令我永難泯滅于懷,他死了,我得替他善後,以表達我對他那晚的情義。
” “瞧那兒!”姑娘叫,用手向亭右叢林前一指。
一株蒼松下,樹幹上貼着一個人,雪已将人和樹凝在一塊,不分人樹,如不留心細察,無法分辨。
兆祥伸手去拔黃王杖,想用來撥掉屍骸上的雪花。
玉琦猛地将他的手捉住叫道:“動不得!” 兆祥驚問道:“怎麼了?” “黃玉杖乃是天盲叟仗以成名的寶刃,不畏神刀寶劍,也算得武林一寶。
無為幫的人既然将這寶物置放于此,定然做了手腳,豈能亂動?” 玉琦先打量杖上懸挂之物,再相度亭頂景況,然後輕輕一掌向杖上虛按。
杖上的麥稭和白幡如被狂風所掃,飛跌亭外。
掌風炙熱如焚,杖上突然升起一陣輕霧,一絲淡淡霧臭,四面飄揚,令人嗅到後,立起暈眩之感。
兆祥急退三步,切齒道:“好厲害,這些狗東西們!” 玉琦默運神功聚于掌心,一把扣住黃玉杖。
他知道自己不畏奇毒,而且奇熱的神功可消去大部毒質,所以敢于出手,抓住玉杖,運勁向上一拔。
杖突然脫手向林中射去,同時響起他的一聲沉喝:“躺下!” 亭距林約有十丈,黃影去勢如電。
在屍體左面一個雪堆後,響起一聲“哎……”同時崩簧驟響,一支兩尺八寸的勁弩,直飛上半空,落向遠處去了。
玉琦随杖後撲上,可惜晚了一步。
一個白衣人手持一具大弩,跌倒在地,黃玉杖擊中他的右肘,小臂已飛出丈外,人伏在弩上,在玉琦行将奔到的瞬間,左掌一起,自碎天靈蓋,腦漿四濺,立時氣絕。
兆祥兄妹也到了,見狀直搖頭,茜茵歎道:“無為幫的人,端的兇悍絕倫,對生死二字,倒看得極為透徹哪!” 玉琦拾回黃王杖說道:“他們身不由己,幫規之殘酷,使他們沒有偷生的可能,不得不如此。
” “他們為何要參加這種慘無人道的秘幫?” “威迫利誘、雙管齊下,能逃出這四個字的人,少之又少,無為幫中秘窟之所,其中有令幫衆歡樂極奢之地,不然絕不會有人甘心往火坑裡跳。
” 他用杖撥掉屍體上的雪花,不住歎息。
兆祥也凄然低首,茜茵則轉身不敢再看。
屍體手腳皆被木釘釘在樹上,雙目被挖,眼珠吊在顴骨上,滿嘴牙齒半顆不剩。
渾身一絲不挂,手腳的肉全成了一絲一絲,像是長滿了肉毛,難怪雪花可以附在上面。
胸腹的肉也成了一片一片,胸腔肚腹裂開,用木棍撐開,心肝五髒挂在兩肩和臂腕間,小腸連樹帶屍盤了兩匝,慘不忍睹。
由眉心至膝上,共釘了一百零八根小木釘,将屍身釘在樹上,密密麻麻。
所有的血全成了冰,倒無腥臭。
玉琦不住咬牙,恨聲說道:“那晚玄陰叟就想如此處置我。
無為幫的人,罪該萬死!” 兆祥也說道:“殺人不過頭點地,他們為何如此殘忍?” 玉琦恨聲說道:“狂人!他們全是瘋狂的獸類。
” 他折了兩根樹枝,将木釘一一鉗出,屍體已凝附在樹上,經樹枝一撬,方砰然倒下。
他用黃玉杖掘地,兆祥兄妹也拔劍相助,片刻即掘成一個八尺深坑,将兩具屍體掩埋了,削木為碑,玉琦運神功以金剛指手法寫上一行字: “天盲叟崔公諱真之墓。
楊玉琦敬立。
” 碑之後,他也運指寫着: “一念之慈,遽爾傷身;無為之幫,人性已滅。
” 他插上木碑,默祝道:“前輩英靈不泯,且看楊玉琦替你報仇雪恨。
” 三人默默地步出林中,向坐騎走去,突然,玉琦站住側耳傾聽,說道:“鞏縣方向有大群高手趕至,咱們等他們。
” 兆祥兄妹火速縱至路上,将坐騎牽入林中藏了,三人在亭中踞案高坐,靜等高手們現身。
不久,官道東端果然現出了十餘條身影。
最先是一個褐衣小花子,髒兮兮地破破爛爛,手持一根打狗棒,背着一個讨米袋,向這兒狂奔而來。
後面,十二個身穿白衣,白巾蒙面,提刀握劍的人,以相當高明的輕功,銜尾急追。
小花子身形雖快,但不住左右晃動,顯然無法用全力逃命,也力不從心。
遠遠地,玉琦便驚叫道:“是他!好啊!你們來得正好,有活人陪葬了。
” 兆祥目力沒有玉琦高明,訝然地問道:“誰
玉琦放了他,冷笑道:“你是條好漢子,可惜錯投了門路。
在下饒你一死,回去好好做人。
” 他兜轉馬頭,飛縱下馬之際,在馬臀上拍了一掌,躍回自己的坐騎上。
大漢這才叫了一聲,馬已遠出五丈外去了。
近午時分,他們到了鞏縣之西十裡地。
官道之左,有一個小丘,丘下道旁是一座涼亭,亭前是一片半畝大的空地,積雪甚厚。
亭兩側,是栓馬柱。
亭子上一塊朱漆剝落的大匾,上面尚可看出三個大字:“西上亭”。
亭柱刻有一副對聯,字體是魏碑,寫的是: “西望長安,間關遠隔路迢遠;上秦趨洛,河山萬裡盡輕煙。
” 亭中心,方磚地面插着一根黃玉杖,入地兩尺餘,頂端挂着一束麥稭,稭下垂着一條白布幡,迎風飄揚,十分觸目。
玉琦一眼便看出,黃玉杖正是天盲叟崔真的寶刃,相距五六丈,他突然叫道:“且等一會兒。
”聲落,他淩空而起,飛落亭中。
白布幡上用血寫了四個字:“叛徒之鏡。
” “糟!天盲叟死了。
” 兆祥兄妹也飛躍入亭,姑娘問道:“琦哥,怎見得?” “天盲叟曾對玄陰叟不滿,那晚他曾對我說了幾句甚有人性的話,自行離去。
可能無為幫已到了絕頂高手,将他處決在這附近,一是警告幫中之人,一是吓唬我們。
” 兆祥冷笑道:“狗咬狗窩裡反,咱們樂得省事。
吓唬我們,他們真在做白日夢。
” 玉琦黯然道:“天盲叟為惡一生,但也有恢複人性之時。
那晚我在生死須臾之際,他那幾句話确是令我永難泯滅于懷,他死了,我得替他善後,以表達我對他那晚的情義。
” “瞧那兒!”姑娘叫,用手向亭右叢林前一指。
一株蒼松下,樹幹上貼着一個人,雪已将人和樹凝在一塊,不分人樹,如不留心細察,無法分辨。
兆祥伸手去拔黃王杖,想用來撥掉屍骸上的雪花。
玉琦猛地将他的手捉住叫道:“動不得!” 兆祥驚問道:“怎麼了?” “黃玉杖乃是天盲叟仗以成名的寶刃,不畏神刀寶劍,也算得武林一寶。
無為幫的人既然将這寶物置放于此,定然做了手腳,豈能亂動?” 玉琦先打量杖上懸挂之物,再相度亭頂景況,然後輕輕一掌向杖上虛按。
杖上的麥稭和白幡如被狂風所掃,飛跌亭外。
掌風炙熱如焚,杖上突然升起一陣輕霧,一絲淡淡霧臭,四面飄揚,令人嗅到後,立起暈眩之感。
兆祥急退三步,切齒道:“好厲害,這些狗東西們!” 玉琦默運神功聚于掌心,一把扣住黃玉杖。
他知道自己不畏奇毒,而且奇熱的神功可消去大部毒質,所以敢于出手,抓住玉杖,運勁向上一拔。
杖突然脫手向林中射去,同時響起他的一聲沉喝:“躺下!” 亭距林約有十丈,黃影去勢如電。
在屍體左面一個雪堆後,響起一聲“哎……”同時崩簧驟響,一支兩尺八寸的勁弩,直飛上半空,落向遠處去了。
玉琦随杖後撲上,可惜晚了一步。
一個白衣人手持一具大弩,跌倒在地,黃玉杖擊中他的右肘,小臂已飛出丈外,人伏在弩上,在玉琦行将奔到的瞬間,左掌一起,自碎天靈蓋,腦漿四濺,立時氣絕。
兆祥兄妹也到了,見狀直搖頭,茜茵歎道:“無為幫的人,端的兇悍絕倫,對生死二字,倒看得極為透徹哪!” 玉琦拾回黃王杖說道:“他們身不由己,幫規之殘酷,使他們沒有偷生的可能,不得不如此。
” “他們為何要參加這種慘無人道的秘幫?” “威迫利誘、雙管齊下,能逃出這四個字的人,少之又少,無為幫中秘窟之所,其中有令幫衆歡樂極奢之地,不然絕不會有人甘心往火坑裡跳。
” 他用杖撥掉屍體上的雪花,不住歎息。
兆祥也凄然低首,茜茵則轉身不敢再看。
屍體手腳皆被木釘釘在樹上,雙目被挖,眼珠吊在顴骨上,滿嘴牙齒半顆不剩。
渾身一絲不挂,手腳的肉全成了一絲一絲,像是長滿了肉毛,難怪雪花可以附在上面。
胸腹的肉也成了一片一片,胸腔肚腹裂開,用木棍撐開,心肝五髒挂在兩肩和臂腕間,小腸連樹帶屍盤了兩匝,慘不忍睹。
由眉心至膝上,共釘了一百零八根小木釘,将屍身釘在樹上,密密麻麻。
所有的血全成了冰,倒無腥臭。
玉琦不住咬牙,恨聲說道:“那晚玄陰叟就想如此處置我。
無為幫的人,罪該萬死!” 兆祥也說道:“殺人不過頭點地,他們為何如此殘忍?” 玉琦恨聲說道:“狂人!他們全是瘋狂的獸類。
” 他折了兩根樹枝,将木釘一一鉗出,屍體已凝附在樹上,經樹枝一撬,方砰然倒下。
他用黃玉杖掘地,兆祥兄妹也拔劍相助,片刻即掘成一個八尺深坑,将兩具屍體掩埋了,削木為碑,玉琦運神功以金剛指手法寫上一行字: “天盲叟崔公諱真之墓。
楊玉琦敬立。
” 碑之後,他也運指寫着: “一念之慈,遽爾傷身;無為之幫,人性已滅。
” 他插上木碑,默祝道:“前輩英靈不泯,且看楊玉琦替你報仇雪恨。
” 三人默默地步出林中,向坐騎走去,突然,玉琦站住側耳傾聽,說道:“鞏縣方向有大群高手趕至,咱們等他們。
” 兆祥兄妹火速縱至路上,将坐騎牽入林中藏了,三人在亭中踞案高坐,靜等高手們現身。
不久,官道東端果然現出了十餘條身影。
最先是一個褐衣小花子,髒兮兮地破破爛爛,手持一根打狗棒,背着一個讨米袋,向這兒狂奔而來。
後面,十二個身穿白衣,白巾蒙面,提刀握劍的人,以相當高明的輕功,銜尾急追。
小花子身形雖快,但不住左右晃動,顯然無法用全力逃命,也力不從心。
遠遠地,玉琦便驚叫道:“是他!好啊!你們來得正好,有活人陪葬了。
” 兆祥目力沒有玉琦高明,訝然地問道:“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