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風雨前奏

關燈
寬闊官道。

    風雪已止,大地一片銀色世界。

     從河南府到偃師是馬路,沿途無事。

    大雪初晴,官道上間或有三五行人,但都行色匆匆。

    偌冷的天氣,如非要事,誰願意出門喝西北風? 出偃師不到八九裡,情形便有點不同了,在他們後面一裡左右,一匹棗色健馬亦步亦趨,緊釘不舍,有意無意間似在監視着他們。

     第一個發現有人釘梢的是玉琦,經過河南府這幾天的變故,他老練得多了,警覺性更為提高。

     官道甚寬,這乃是京師至陝甘的要道,可乘雙車并行;即是說,可乘八匹馬相并馳騁。

     他們是三騎并肩齊進,茜茵在中,玉琦在左,兆祥在右。

     馬蹄濺起碎雪,他們不徐不疾向東趱趕。

     玉琦突然說道:“後面有人釘我們的梢。

    别回頭,免得打草驚蛇。

    ” 兆祥問道:“大哥準備怎樣?” 姑娘說道:“擒住他問問算啦!” 玉琦笑道:“用不着,在未獲确證之前,咱們怎可胡亂抓人?且試他一試。

    ” 兆祥笑聲答道:“我們聽大哥的。

    ” “前面道路向右折,我們在前面等他。

    ” 到了官道右折處,玉琦又道:“兆祥弟,三進三停,進聚停散,走!” 他已一躍下地,鬼魅似的隐入路旁挂滿雪花的凋林中。

    地面,沒留下絲毫履痕,好俊的輕功! 進聚停散,這是武林中人示警之法,是告訴追蹤的人,咱們已發現警兆,少搗鬼。

     三匹馬向前飛奔,前進裡餘,突然刹住,往路側散開,半隐住身形。

    道路左側,隻有兆祥一人屹坐馬背,舉目四望。

     後面的棗紅馬剛折出拐彎處,突将馬缰一松,緩緩向前走。

    馬上人是個一身重裘,外罩連帽風衣,臉目陰沉的中年人。

    鞍前插袋,插了一把砍山刀。

     前面的兆祥三匹馬,突然從中一聚,人伏鞍上,以全速向前急馳。

     中年大漢待前面三匹馬奔出十餘丈,也一抖缰,潑刺刺向前急沖。

     藍影在後飄然而至,像一支鴻毛輕靈,捷疾無比,落在鞍後馬包上,身軀突然縮小,隻看見衣衫而不見人,粘在上面穩如泰山。

     可笑馬上的中年人,隻顧驅馬狂奔,卻不知背後附帶了一條黃魚。

     他剛奔了三五十丈,前面的三匹馬突又停了,兩匹隐入路旁,一匹留在路中。

     大漢一怔,趕忙将馬放緩。

     他剛緩了一口氣,前面三匹馬竟又沖出路中,聚在一塊兒向前疾馳。

     大漢腰幹一挺,嘿嘿冷笑,自言自語道:“哼!幾個小娃娃,也在太爺面前玩花樣,未免太不自量了!要讓你們逃出張太爺眼下,咱可就不用混啦!” 突然,他呆如木雞,眼睛瞪得像一時牛卵子,張口結舌,動彈不得。

    原來他耳畔,響起了清晰的語音:“張老兄,螳螂捕蟬,不知黃雀在後;尊駕也逃不出在下的手心哩。

    ” 他向兩面張望,鬼影俱無,這豈不是見鬼麼?但耳畔的語音又不是假的哪,自己的耳朵沒有毛病呀! 他亮聲叫道:“咦!誰在向張某說話?” 沒人回答,白茫茫遍地銀花中,人獸絕迹,根本沒人。

    他心中一懔,喃喃地說道:“怪事!分明有人在說話,難道我耳朵有毛……” 他一面說,一面伸左手去按左耳朵。

     突然,他渾身一陣冷電一閃,不住哆嗦。

    大冷天,确是太冷了些,打哆嗦并不是奇事。

     可是他這哆嗦與人不同,心中狂跳,内熱外冷,手腳如冰。

     他的手剛置在耳上,另一隻溫熱的不屬于他的大手,卻按在他的手腕脈門上。

    不用多猜想,脈門是被人制住了,他如想掙紮,可能要大吃苦頭。

     同時,他耳中又清晰地聽到語音相同的話:“老兄,你的耳朵沒毛病,是在下和你說話。

    ” 大漢知道大事不好,果然有人,這人就在身後,絕不是鬼怪;他的背部,已感到身後人的體溫,傳到自己的背脊,鬼怪不會有體溫的。

     他暗叫完蛋,猛地一動右肘,想将身後人撞落馬下,要他的老命。

     手肘一動,卻又被一隻大手扣住了曲池,語音又響:“老兄,安靜些,你這兩手兒不成氣候,再不識相,對你有百害而無一利。

    ” 大漢心驚膽跳地問道:“你是誰?” “我。

    ” “閣下意欲何為?咱們之間有過節?” “這得問你。

    ” “在下驅馬趕路,素不相識,光天化日之下,你此舉未免形同盜匪。

    ” “閣下言重了。

    ” “言重?哼!你毫無理由,偷偷摸摸地劫持在下,說你是盜匪才是言符其實。

    ” “你要問理由?” “天理國法,由不得你胡為,當然要問。

    ” “你沒忘記你自言自語那幾句話吧!嗯?在下安坐馬包上許久了哩。

    ” 大漢又是一驚,身後坐了一個人,自己竟然不知,這一筋鬥栽得真夠大。

    他倒抽一口涼氣說道:“你到底是誰?” “回頭!” 他徐徐轉首,眼中爬上了恐怖的神色,驚叫道:“是你!” “不錯,是我。

    ”玉琦高大的身影,在向他微笑點頭。

     “你是楊玉琦。

    ” “咱們不算陌生哩,你可以叫出在下的姓名。

    我想,咱們不用再說素昧平生了羅!” 大漢虛軟地說道:“你想怎樣?” “怎樣?小事一件,告訴我你釘梢的用意。

    ” 這時,前面三匹馬已狂風似的趕回,将大漢圍在中間,兆祥兄妹冷然而視。

     大漢知道無法賴掉,嘿嘿冷笑道:“尊駕不必多問了,在下乃是無為幫的金堂香主。

    ” “是河南府清字壇的。

    ” “不錯。

    ” “釘住在下想在何處下手?” “你們随時都有性命之憂。

    ” “有這麼嚴重?” “信不信在你。

    ” “逍遙道人目下何在?” “不知道。

    ” “他可是無情劍太清妖道的門人?” “不知道。

    ” “你什麼都不知道?” “不知道。

    ” 玉琦右手略一用勁,大漢右肘骨應手立碎,冷笑道:“你的肘骨碎了,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