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章 知人知面

關燈
神劍楊高大刺刺地向房内看了一眼,淡淡一笑道:“房中那位兄弟,乃是在下的好友,既然開罪貴幫,在下願向貴幫陪禮。

    請代向貴壇主緻意,日後有暇,楊某定當趨壇緻謝。

    ” “些許小事,豈敢勞動公子大駕?”哈二爺陪笑答。

     神劍踏入房中,說道:“楊某領情,請取解藥來。

    ” “來人哪!取解藥。

    ” 應聲進來一個大漢,取來一杯清水,放入一包藥散,倒在面帕中,扶起玉琦向他臉上抹去。

     在衆人忙亂中,神劍楊高若無其事地靠近左壁間,伸手在闆壁間輕撫一下。

    那兒,壁縫似乎有點露光。

     兩名大漢扶住玉琦,面帕在他臉上重重地抹過,鼻端似乎沖入一縷香油味,和一絲淡香。

     一旁的神劍楊高,雙目随大漢的面帕移動,臉上神色一寬,似有所得。

     玉琦的古銅色肌膚,乃是被日光久炙而變色,面帕拭過處,絲毫不變。

     他暗中已運功護身,如果大漢一有異動,他就準備下手制敵,但兩大漢并未異動。

     他對那香油味大惑不解,倒未聽說過用香油作為解毒之物哩?除非用來灌腸,用不着此物嘛。

     對這位自稱神劍書生楊高之人,他心中暗自感激這人的古道熱腸襟懷,心中油然興起攀交之念。

     大漢抹完臉,退出房間。

    哈二爺說道:“公子不知尚有何吩咐?在下告退。

    今晚在西花廳,謹備薄酒,向兩位陪禮。

    尚請賞光。

    ” “謝謝東主盛情,不敢打擾,楊某生性孤僻,不喜群處,幸勿打擾。

    ”神劍書生語中又軟又硬,不失傲岸。

     “大駕既不願就陋,在下不敢再請,告退。

    ” 神劍書生一擺大袖,神情冷然。

    哈二爺躬身辭出,率衆人倉惶退去。

     玉琦睜開雙目,他乃是個生性耿介之人,不善做作,并未裝出剛由大夢中醒來的神态,緩緩坐正身軀。

    看清了正在向他含笑注視的神劍楊高,也含笑站起道:“在下姓楊,草字玉琦。

    這位兄台素昧平生,不知光臨鬥室有何見教?” 神劍楊高淡淡一笑,坐在一旁的靠椅上說道:“兄弟與兄台五百年前是一家,草字名高,真巧。

    兄弟就住在左面客房,适才偶經兄台室外.見房門半開,兄台似乎暈睡椅中。

    天寒地凍,出門人宜多珍惜,奇寒中倚椅而卧,極易着涼,故而擅入尊室,欲冒昧喚醒兄台,豈知兄台适于此時醒來,尚請原宥擅闖尊室之罪。

    ” 玉琦為人忠厚,也對忠厚之人有好感;他認為神劍楊高存心忠厚,替哈二爺開脫暗下蒙汗藥之罪呢。

    便笑問道:“楊兄英華外露,目中神光似電,如兄弟雙目不花,楊兄定然是武林中佼佼出群的内家高手。

    ” “兄台果然目光如炬,可惜事實上要令兄弟你失望。

    我練功十餘年,一無所成、四海遨遊,結交英雄豪傑相互切磋;承朋友擡愛,叫我神劍書生楊高,委實自感汗顔。

    ” “盛名之下無虛士,兄台何必太謙?” 楊高似乎有點得意,笑道:“老弟你口才之佳,愚兄甘拜下風。

    愚兄今年癡長三十八歲,定比老弟你大十餘歲以上,叫你一聲老弟,不怪我吧?” “小弟怎敢?玉琦高攀了。

    ” “老弟青春幾何?可否見告?” “小弟癡長二十八春,恰小大哥十齡。

    ” “二十八?看去年輕着哩。

    ”楊高前一句聲調略高,似乎心中一寬。

     “年輕?瞧,我的胡子一天不刮,吓人哩。

    ”玉琦手摸下巴,笑将起來。

     楊高看了看他的臉孔,卻轉過話題道:“聽老弟口音,似是本府人氏,不知目下家住何地,伯父母春秋幾何,目下安否?” 玉琦老早就替自己編造了家世,毫不思索地說道:“好教大哥見笑,十五年前,家父在安樂窩替人做小工,無力養家,即遷居北邙山後墾田。

    小弟即在那時離家,流浪開封一帶,學了些少防身莊稼把式,日前返故居一行,卻已成了無家浪人,家父已不知漂泊到哪兒去了。

    唉!十五年,也委實太長了。

    ” “老弟,别喪氣,世事滄桑,惟有寄命于天。

    請問今後有何打算?” “打算?哈哈!正如大哥所說,寄命于天。

    今後浪迹江湖,也許可以遇上家父。

    ” “哦!浪迹江湖,畢竟不是了局,何不尋找親友暫行栖止?兄弟,年歲不小了,該成家立業了。

    楊家在河南府是大族,聽說多年前龍門一代英豪玉獅楊世群,家業富甲一方,老弟何不向龍門親族投靠?” 玉琦心中一震,暗說:“怪!兩天中,有兩次聽人提起祖父的名諱,難道真是巧合不成?” 他為人聰穎絕倫,心思缜密,對神劍楊高的身份,第一次起了疑心,龍門楊家二十年來音訊杳然,門庭冷落,乃是天下武林共知之事實。

    神劍楊高的名号,由剛才哈二爺等人的語氣中,可知他定然是了不起的人物,不然怎敢對無為幫的人如此指使?對龍門楊家之事他又怎能不知?這時提起這事又有何用意? 這些念頭,閃電似的在他腦中閃過,不由心中一凜,暗自警惕。

    他心中在想,面上神色絲毫未變,這該歸功于雙絕窮儒的二十載心血,将他培養成喜怒不現于詞色的人。

    他口中卻若無其事地答道:“龍門楊家與我這安樂窩楊家,沾不上半點兒親;正如與大哥你一般,雖同是姓楊,卻談不上宗譜。

    非親非故,豈能向人乞憐?小弟閑雲野鶴,傲骨天生,何處不可高飛?龍門楊家又怎會容我上門?哈哈!” “難道說,兄弟你今後就浪迹天涯以了此生了麼?” “正是此意。

    十五年來,小弟略有積蓄,今後決定浪迹江湖。

    也許二十年之後,我會離群索居,也許披發入山,也許皈依佛門……” 神劍楊高搶着說道:“愚兄家住山西五台山下楊家堡,薄有田地……” “小弟感謝大哥盛意,而且我也不是株守田園的材料。

    ” 神劍楊高心中也一凜,對玉琦聽言知意的靈敏反應甚為驚心,淡淡一笑道:“老弟,你錯了,愚兄并非要邀請你至舍下寄籬,而是想與你結伴行走江湖,行俠仗義去暴除奸,不知賢弟意下如何?” 玉琦笑道:“小弟孤家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