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明以後,正是你六十歲生日。
将士們年年都為你祝壽,眼下雖在打仗,可是這六十大壽,将士們仍要為你祝賀。
” 高夫人恍然想起:是的,天明以後正是她的六十壽辰。
她感到一陣傷心,但是沒有流露,反而笑了一笑,說: “也好,每年都替我賀壽,這說明我們大順軍的舊部、明朝的兵将是有志氣、有骨頭的。
在如此困難的時刻,該行的禮還要行,我就受你們一拜吧。
” 于是男女分班,為高夫人磕頭拜壽。
正在這時,清兵又發起進攻,寨牆上和寨外邊一片喊殺聲和火器的響聲。
高夫人笑一笑說: “往年拜壽,都奏着喜樂,如今我們的樂工都死在九蓮坪山寨。
你聽這陣陣的喊殺聲,戰鼓聲,還有鳥槍、短铳的響聲,比往年的喜樂還要好聽。
好了,你們都磕過頭了,壽拜完了,趕快到寨上同敵人厮殺去吧。
現在到了最後的關頭,隻要不是重傷的、重病的,都出戰吧。
” 慧英在旁邊說:“鐘樓上紅燈已經挂了三個,請太後娘娘不用操心。
” 大家肅靜地退了出去。
高夫人拉着走在最後的李過夫人的手說:“我們兩個,雖是婆媳之情,可是年齡相仿,起義時就在一起,今日還在一起戰死。
我們上沒有對不起先皇帝和許多死去的将士,下沒有對不起子孫。
我此刻心中很安。
” 李過夫人說:“兒媳心中也是很安。
”說罷向高夫人拜了一拜,回頭走了。
高夫人擡頭望望鐘樓,果然在樓頂上懸挂着三盞紅燈籠。
這原是事先約定好的标記:敵人進攻山寨近處時,懸挂一個燈籠,休息的和正在幹别的事的都要上寨;懸挂兩個燈籠,輕傷的也要上寨;懸挂三個燈籠,婦女、兒童、老人,凡是能拿武器的全都上寨。
這第三個燈籠是到不得已的時候才懸挂的。
高夫人又到慈慶宮院中默默地察看,看見鐘樓下邊和慈慶宮主要房屋下邊都按照她的吩咐堆了幹草和幹的樹枝,放下心來,對慧英說: “我們上寨去吧。
” 慧英說:“清太後不必上寨,由我上寨好了。
” 高夫人說:“不,雖然我老了,可是有我在寨牆上,縱然戰死,也不枉将士們一片忠心。
走吧,不要耽誤了時間。
” 慈慶官所有的男男女女,除幾個留守宮中的之外,都随着高夫人走了出去。
臨出大門的時候,高夫人望了望拴在門邊的兩隻心愛的狼狗。
往日她離開宮門的時候,這兩隻狼狗總是搖着尾巴,親切地望着她出去。
可是今日它們沒有搖動尾巴,隻是靜靜地望着她,那眼中透出的光芒,是那麼嚴肅,那麼不安。
高夫人問大門口一個年老的女仆: “它們是不是餓了?” “啟禀太後娘娘,狼狗剛剛都喂飽了。
” 高夫人沒再說話,走出大門,回頭望望宮院,心想:也許我會戰死在寨牆上,這宮院回不來了。
她想吩咐剛才那個女仆,萬一她回不來,就放火把宮院燒毀。
可是話到嘴邊,還沒有說出,忽見李來亨匆匆忙忙地走了回來,向她說道: “請奶奶回宮去,嬸娘也回宮去,孫兒有重要的話要給奶奶說。
” 高夫人說:“就在這兒說不行麼?” 李來亨說:“這是機密的話,需要對奶奶一個人說出。
嬸娘不能離開奶奶,也請進去吧。
” 高夫人不明白他要說什麼話,隻得同着慧英又一起回到宮中。
李來亨看見還有少數宮女留在那裡,揮手讓她們避開,然後跪下去說道: “奶奶,不到萬不得已,我有一句話不敢說出。
剛才我上了寨牆,看見敵人進攻得很猛,我們的将士實在饑疲得沒有力氣了,隻是為着一顆忠心,還在竭力抵擋。
天已經亮了,孫兒的話說得晚了就沒有用了,所以回來特向奶奶說出這句話,請奶奶答應,千萬不能再耽誤了。
” 高夫人說:“寨守不住,敵人進來,也不過戰死罷了,你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呢?” 李來亨說:“孫兒戰死,将士們戰死,都是應該的,中國人要死得頂天立地,不能投降胡人。
可是将士們都不願奶奶你同我們一起戰死。
你年紀大了,半生戎馬,立過大功,如今用不着同我們一起戰死。
這不是孫兒一個人的心,而是将士們都有此心,許多人都偷偷地問我有何主張。
現在請奶奶不要上寨,趕快!” 高夫人說:“趕快什麼?如今縱然想我不死,也無處可走。
休得胡說了,我們一起趕快上寨吧!” 李來亨突然跪下,哽咽說:“奶奶不要責備孫子。
一年以來,孫子秘密地準備了一條退路。
在慈慶宮後邊,密林荒草之中,有一個山洞,那山洞很深,後來就偷偷地派石匠進去察看,有些地方路斷了,命石匠重新鑿通。
這樣,有時在山洞裡頭,有時在山洞外頭,從石頭縫中開出了一條小路。
外面看去,全是密林荒草。
這條路一直通下山去。
我在那密林中派心腹人扮作獵戶,以打獵為生,住在那裡。
這一切都是為奶奶準備的,請奶奶不要責備孫兒。
如今就請奶奶趕快與嬸娘帶兩三個親信下山,那獵戶是我們的心腹,備有金銀,埋在地下。
他們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将奶奶送往遠處,從此改名埋姓,安享餘年。
奶奶趕快走吧,稍遲就來不及了。
” 高夫人乍一聽,感到非常奇怪,沒有想到一年多來李來亨居然瞞着她、瞞着周圍的人作出這樣的準備。
她一時望着李來亨說不出話來,不知是責備好還是不責備好。
這時外邊殺聲陣陣,眼看就要争奪寨牆,李來亨又說道: “請奶奶不必猶豫,趕快逃走吧。
其餘的人,孫兒會帶領他們同敵人血戰到死的。
請奶奶趕快逃走吧,再返就來不及了。
” 高夫人忽然向李來亨瞪了一眼,罵道:“你這個不肖子孫,我沒想到你會作出這樣打算。
雖然你是出自對我的一番孝心,可是你忘了大義。
十九年前,當先皇帝死了以後,我聽到這天塌地陷的消息,當時就哭昏過去了。
後來我幾次想自盡,終于沒有自盡。
我這個未亡人活在世上,為的什麼呢?隻為當時你爸爸和你高舅爺,誰統率大順軍都有困難。
我如果自盡,大順軍很快也就完了,所以我沒有自盡。
等到你爸爸在廣西病死,你高舅爺在半路上被孫可望設下伏兵殺死,這時我萬念俱灰,又一次想到自盡。
可是我沒有自盡,因為想到你年紀輕輕,在大順軍中沒有威望,我若一死,你怎麼辦呢?所以我率領着你們退到歸州、興山一帶。
因為我同你在一起,許多老将都來到這裡。
憑什麼你能為十三家之首呢?還不是我給你樹的旗子?你雖是李家的螟嶺之子,但大順軍中不在乎親生和螟嶺,大家都把你看成是李家傳下來的正脈。
别說郝搖旗這些老将奉你為主,就是原來不在一起的王光興等也都奉你為首。
如今這些人一個一個都死了,也有的投降了,隻剩下我們這一支,打到今日也算對得起先皇帝,對得起明朝的隆武皇帝和永曆皇帝,對得起我們中國千千萬萬有志氣的人。
現在你叫我一個人活下去,我已經六十歲了,又能活幾年呢?我死後有何面目見你爺爺?有何www.tianYashuku.com面目見大順朝死去的文臣武将?我沒想到你會出這樣的主意,你把奶奶置于何地?事到如今,别的話休要說了,趕快上寨,不許耽誤。
” 李來亨又說道:“請奶奶不要固執,孫兒上寨,決不再回頭了。
這是孫兒的最後一句話,請奶奶聽從。
” 高夫人把腳一跺,揚起手來準備打李來亨,但忽然看見李來亨的臉上已經負了傷,不忍打下去,滾下眼淚,說聲“來亨”,說不下去了,轉而望着慧英說:“走,上寨吧,不要耽誤。
”大踏步向宮外走去。
李來亨沒有辦法,也趕快向宮外走去,迅速奔往寨牆。
這時候天已大明,慈慶宮的宮樓上,三盞紅燈仍然亮着。
雲彩很濃,常常有很低的濃雲奔流一般從面前過去,從半山腰過去,從石頭寨牆上掃過去。
而濃雲裡邊,響着炮火的聲音,喊殺的聲音。
在高夫人和慧英奔往寨牆之後,從慈慶宮的後院中出來了兩個老人。
一個是尚神仙,一個是王長順。
他們各自抱着一個木頭盒子,盒子外邊包着鐵皮。
兩人繞過一棵大樹和一些石頭,奔進後邊密林之中,在一個地方搬開了一塊石頭,裡邊露出一個小小的山洞。
他們将盒子放在洞的高處。
老馬夫說: “我這裡邊裝着一對先皇帝用過的馬蹬子。
這是在西安的時候别人獻上來的,原是秦王府中舊物,銅蹬子上邊鎏着黃金,不知再過幾百年會不會生鏽?” 尚神仙說:“金子不會生鏽,況且這個山洞又很幹燥。
我就擔心我這箱子裡的文稿,這是咱們大順朝的曆史。
它不像黃金那麼耐久,萬一年代太久,受了潮濕,會爛了。
要是幾百年之後,它沒有爛掉,有人将這山洞打開,傳到後代,該有多好!讓别人都知道我們大順朝是怎麼回事情,讓我們的英雄豪傑和那些可歌可泣的事情傳到人間,該有多好!” 王長順說:“一定會傳到人間。
将來有人在這裡開荒,種地,住家,這個山洞會有人找到的。
說不定這稿子傳到人間,會有人編成戲曲,編成唱本,到處演唱我們大順朝動人的故事。
” 兩個老頭相視而笑。
他們又把大石頭重新移過來,重新堵嚴。
王長順說: “老神仙,我們也上寨吧。
” 尚神仙拔出寶劍說:“我們也上寨去。
” 這時寨牆上的喊殺聲更緊密了,他們兩個朝着喊殺聲響起的地方奔去。
大約辰時剛過,清兵攻破了茅廬山寨,可是戰鬥并沒有停止,明軍在寨中繼續抵抗。
盡管他們又饑餓又疲乏,可是誰都不願向清兵投降,也不願白白地就被清兵殺死。
清兵進寨之後就到處傳呼:“投降的一律不殺!”可是明軍沒有人理會。
到處都有零星的抵抗。
在十字路口混戰得更厲害,那是通往高夫人住宅的必經之路。
許多明兵為了保護高夫人和她的慈慶宮,都往十字路口奔去。
沒有人出來指揮,也沒有人發出号召,大家完全是自發地向那裡奔跑,所以人愈聚愈多,在那裡發生了出乎清兵意料的猛烈厮殺。
有時清兵剛剛奪去路口,立刻又來了一群明兵,把清兵殺退。
高夫人和李來亨在清兵進寨後都退了下來,但他們并不一路。
高夫人由慧英等男女親兵親将保護着向慈慶官退去,而李來亨還在組織人馬反攻,希望将進寨的清兵趕出寨去。
他原來已經受傷,現在又第二次負了傷。
高夫人退到離慈慶宮十幾丈遠的地方停住,回頭觀看十字路口的混戰。
這時尚神仙已經戰死了。
王長順本來随在高夫人身後一起退下,這時他不說一句話,又返身奔回十字路口,投人混戰,随即被兩個清兵砍死,倒了下去。
這經過高夫人看得清清楚楚,不禁小聲叫道: “好啊,長順,老夥計啊!” 正在這時,有一百多清兵越過十字路口,向慈慶宮殺來,他們一面奔跑,一面大聲呼喊:
将士們年年都為你祝壽,眼下雖在打仗,可是這六十大壽,将士們仍要為你祝賀。
” 高夫人恍然想起:是的,天明以後正是她的六十壽辰。
她感到一陣傷心,但是沒有流露,反而笑了一笑,說: “也好,每年都替我賀壽,這說明我們大順軍的舊部、明朝的兵将是有志氣、有骨頭的。
在如此困難的時刻,該行的禮還要行,我就受你們一拜吧。
” 于是男女分班,為高夫人磕頭拜壽。
正在這時,清兵又發起進攻,寨牆上和寨外邊一片喊殺聲和火器的響聲。
高夫人笑一笑說: “往年拜壽,都奏着喜樂,如今我們的樂工都死在九蓮坪山寨。
你聽這陣陣的喊殺聲,戰鼓聲,還有鳥槍、短铳的響聲,比往年的喜樂還要好聽。
好了,你們都磕過頭了,壽拜完了,趕快到寨上同敵人厮殺去吧。
現在到了最後的關頭,隻要不是重傷的、重病的,都出戰吧。
” 慧英在旁邊說:“鐘樓上紅燈已經挂了三個,請太後娘娘不用操心。
” 大家肅靜地退了出去。
高夫人拉着走在最後的李過夫人的手說:“我們兩個,雖是婆媳之情,可是年齡相仿,起義時就在一起,今日還在一起戰死。
我們上沒有對不起先皇帝和許多死去的将士,下沒有對不起子孫。
我此刻心中很安。
” 李過夫人說:“兒媳心中也是很安。
”說罷向高夫人拜了一拜,回頭走了。
高夫人擡頭望望鐘樓,果然在樓頂上懸挂着三盞紅燈籠。
這原是事先約定好的标記:敵人進攻山寨近處時,懸挂一個燈籠,休息的和正在幹别的事的都要上寨;懸挂兩個燈籠,輕傷的也要上寨;懸挂三個燈籠,婦女、兒童、老人,凡是能拿武器的全都上寨。
這第三個燈籠是到不得已的時候才懸挂的。
高夫人又到慈慶宮院中默默地察看,看見鐘樓下邊和慈慶宮主要房屋下邊都按照她的吩咐堆了幹草和幹的樹枝,放下心來,對慧英說: “我們上寨去吧。
” 慧英說:“清太後不必上寨,由我上寨好了。
” 高夫人說:“不,雖然我老了,可是有我在寨牆上,縱然戰死,也不枉将士們一片忠心。
走吧,不要耽誤了時間。
” 慈慶官所有的男男女女,除幾個留守宮中的之外,都随着高夫人走了出去。
臨出大門的時候,高夫人望了望拴在門邊的兩隻心愛的狼狗。
往日她離開宮門的時候,這兩隻狼狗總是搖着尾巴,親切地望着她出去。
可是今日它們沒有搖動尾巴,隻是靜靜地望着她,那眼中透出的光芒,是那麼嚴肅,那麼不安。
高夫人問大門口一個年老的女仆: “它們是不是餓了?” “啟禀太後娘娘,狼狗剛剛都喂飽了。
” 高夫人沒再說話,走出大門,回頭望望宮院,心想:也許我會戰死在寨牆上,這宮院回不來了。
她想吩咐剛才那個女仆,萬一她回不來,就放火把宮院燒毀。
可是話到嘴邊,還沒有說出,忽見李來亨匆匆忙忙地走了回來,向她說道: “請奶奶回宮去,嬸娘也回宮去,孫兒有重要的話要給奶奶說。
” 高夫人說:“就在這兒說不行麼?” 李來亨說:“這是機密的話,需要對奶奶一個人說出。
嬸娘不能離開奶奶,也請進去吧。
” 高夫人不明白他要說什麼話,隻得同着慧英又一起回到宮中。
李來亨看見還有少數宮女留在那裡,揮手讓她們避開,然後跪下去說道: “奶奶,不到萬不得已,我有一句話不敢說出。
剛才我上了寨牆,看見敵人進攻得很猛,我們的将士實在饑疲得沒有力氣了,隻是為着一顆忠心,還在竭力抵擋。
天已經亮了,孫兒的話說得晚了就沒有用了,所以回來特向奶奶說出這句話,請奶奶答應,千萬不能再耽誤了。
” 高夫人說:“寨守不住,敵人進來,也不過戰死罷了,你有什麼話要對我說呢?” 李來亨說:“孫兒戰死,将士們戰死,都是應該的,中國人要死得頂天立地,不能投降胡人。
可是将士們都不願奶奶你同我們一起戰死。
你年紀大了,半生戎馬,立過大功,如今用不着同我們一起戰死。
這不是孫兒一個人的心,而是将士們都有此心,許多人都偷偷地問我有何主張。
現在請奶奶不要上寨,趕快!” 高夫人說:“趕快什麼?如今縱然想我不死,也無處可走。
休得胡說了,我們一起趕快上寨吧!” 李來亨突然跪下,哽咽說:“奶奶不要責備孫子。
一年以來,孫子秘密地準備了一條退路。
在慈慶宮後邊,密林荒草之中,有一個山洞,那山洞很深,後來就偷偷地派石匠進去察看,有些地方路斷了,命石匠重新鑿通。
這樣,有時在山洞裡頭,有時在山洞外頭,從石頭縫中開出了一條小路。
外面看去,全是密林荒草。
這條路一直通下山去。
我在那密林中派心腹人扮作獵戶,以打獵為生,住在那裡。
這一切都是為奶奶準備的,請奶奶不要責備孫兒。
如今就請奶奶趕快與嬸娘帶兩三個親信下山,那獵戶是我們的心腹,備有金銀,埋在地下。
他們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将奶奶送往遠處,從此改名埋姓,安享餘年。
奶奶趕快走吧,稍遲就來不及了。
” 高夫人乍一聽,感到非常奇怪,沒有想到一年多來李來亨居然瞞着她、瞞着周圍的人作出這樣的準備。
她一時望着李來亨說不出話來,不知是責備好還是不責備好。
這時外邊殺聲陣陣,眼看就要争奪寨牆,李來亨又說道: “請奶奶不必猶豫,趕快逃走吧。
其餘的人,孫兒會帶領他們同敵人血戰到死的。
請奶奶趕快逃走吧,再返就來不及了。
” 高夫人忽然向李來亨瞪了一眼,罵道:“你這個不肖子孫,我沒想到你會作出這樣打算。
雖然你是出自對我的一番孝心,可是你忘了大義。
十九年前,當先皇帝死了以後,我聽到這天塌地陷的消息,當時就哭昏過去了。
後來我幾次想自盡,終于沒有自盡。
我這個未亡人活在世上,為的什麼呢?隻為當時你爸爸和你高舅爺,誰統率大順軍都有困難。
我如果自盡,大順軍很快也就完了,所以我沒有自盡。
等到你爸爸在廣西病死,你高舅爺在半路上被孫可望設下伏兵殺死,這時我萬念俱灰,又一次想到自盡。
可是我沒有自盡,因為想到你年紀輕輕,在大順軍中沒有威望,我若一死,你怎麼辦呢?所以我率領着你們退到歸州、興山一帶。
因為我同你在一起,許多老将都來到這裡。
憑什麼你能為十三家之首呢?還不是我給你樹的旗子?你雖是李家的螟嶺之子,但大順軍中不在乎親生和螟嶺,大家都把你看成是李家傳下來的正脈。
别說郝搖旗這些老将奉你為主,就是原來不在一起的王光興等也都奉你為首。
如今這些人一個一個都死了,也有的投降了,隻剩下我們這一支,打到今日也算對得起先皇帝,對得起明朝的隆武皇帝和永曆皇帝,對得起我們中國千千萬萬有志氣的人。
現在你叫我一個人活下去,我已經六十歲了,又能活幾年呢?我死後有何面目見你爺爺?有何www.tianYashuku.com面目見大順朝死去的文臣武将?我沒想到你會出這樣的主意,你把奶奶置于何地?事到如今,别的話休要說了,趕快上寨,不許耽誤。
” 李來亨又說道:“請奶奶不要固執,孫兒上寨,決不再回頭了。
這是孫兒的最後一句話,請奶奶聽從。
” 高夫人把腳一跺,揚起手來準備打李來亨,但忽然看見李來亨的臉上已經負了傷,不忍打下去,滾下眼淚,說聲“來亨”,說不下去了,轉而望着慧英說:“走,上寨吧,不要耽誤。
”大踏步向宮外走去。
李來亨沒有辦法,也趕快向宮外走去,迅速奔往寨牆。
這時候天已大明,慈慶宮的宮樓上,三盞紅燈仍然亮着。
雲彩很濃,常常有很低的濃雲奔流一般從面前過去,從半山腰過去,從石頭寨牆上掃過去。
而濃雲裡邊,響着炮火的聲音,喊殺的聲音。
在高夫人和慧英奔往寨牆之後,從慈慶宮的後院中出來了兩個老人。
一個是尚神仙,一個是王長順。
他們各自抱着一個木頭盒子,盒子外邊包着鐵皮。
兩人繞過一棵大樹和一些石頭,奔進後邊密林之中,在一個地方搬開了一塊石頭,裡邊露出一個小小的山洞。
他們将盒子放在洞的高處。
老馬夫說: “我這裡邊裝着一對先皇帝用過的馬蹬子。
這是在西安的時候别人獻上來的,原是秦王府中舊物,銅蹬子上邊鎏着黃金,不知再過幾百年會不會生鏽?” 尚神仙說:“金子不會生鏽,況且這個山洞又很幹燥。
我就擔心我這箱子裡的文稿,這是咱們大順朝的曆史。
它不像黃金那麼耐久,萬一年代太久,受了潮濕,會爛了。
要是幾百年之後,它沒有爛掉,有人将這山洞打開,傳到後代,該有多好!讓别人都知道我們大順朝是怎麼回事情,讓我們的英雄豪傑和那些可歌可泣的事情傳到人間,該有多好!” 王長順說:“一定會傳到人間。
将來有人在這裡開荒,種地,住家,這個山洞會有人找到的。
說不定這稿子傳到人間,會有人編成戲曲,編成唱本,到處演唱我們大順朝動人的故事。
” 兩個老頭相視而笑。
他們又把大石頭重新移過來,重新堵嚴。
王長順說: “老神仙,我們也上寨吧。
” 尚神仙拔出寶劍說:“我們也上寨去。
” 這時寨牆上的喊殺聲更緊密了,他們兩個朝着喊殺聲響起的地方奔去。
大約辰時剛過,清兵攻破了茅廬山寨,可是戰鬥并沒有停止,明軍在寨中繼續抵抗。
盡管他們又饑餓又疲乏,可是誰都不願向清兵投降,也不願白白地就被清兵殺死。
清兵進寨之後就到處傳呼:“投降的一律不殺!”可是明軍沒有人理會。
到處都有零星的抵抗。
在十字路口混戰得更厲害,那是通往高夫人住宅的必經之路。
許多明兵為了保護高夫人和她的慈慶宮,都往十字路口奔去。
沒有人出來指揮,也沒有人發出号召,大家完全是自發地向那裡奔跑,所以人愈聚愈多,在那裡發生了出乎清兵意料的猛烈厮殺。
有時清兵剛剛奪去路口,立刻又來了一群明兵,把清兵殺退。
高夫人和李來亨在清兵進寨後都退了下來,但他們并不一路。
高夫人由慧英等男女親兵親将保護着向慈慶官退去,而李來亨還在組織人馬反攻,希望将進寨的清兵趕出寨去。
他原來已經受傷,現在又第二次負了傷。
高夫人退到離慈慶宮十幾丈遠的地方停住,回頭觀看十字路口的混戰。
這時尚神仙已經戰死了。
王長順本來随在高夫人身後一起退下,這時他不說一句話,又返身奔回十字路口,投人混戰,随即被兩個清兵砍死,倒了下去。
這經過高夫人看得清清楚楚,不禁小聲叫道: “好啊,長順,老夥計啊!” 正在這時,有一百多清兵越過十字路口,向慈慶宮殺來,他們一面奔跑,一面大聲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