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歎息說:
“果然是義烈公主啊!”
又過了一陣,人馬聲再也聽不見了。
他重新走到洞口,側着耳朵向遠處細聽,同時用眼睛向洞外觀察,無意中恍然明白,不覺在心中叫道: “哦,原來如此,原來是天不亡我。
” 他首先看見離洞口幾步以外,原來有一隻大蜘蛛,利用兩邊灌木枝,結了一張大網,被他和烏龍駒沖破了,如今這大蜘蛛又在陽光下把網修好了。
被他和烏龍駒踏倒的一溜深草,先經雨淋,後經日曬,如今全都豎了起來,同原來一樣。
他又向河邊望去,經過一陣大雨,馬蹄和人足的痕迹也全都沒有了。
李自成明白了敵人不來搜查土洞的原因,輕輕歎息說; “真險啊!” 他回頭望望他的戰馬,想着烏龍駒在敵人來近時沒有發出叫聲,沒有噴鼻子,沒有刨蹄子,他不能不生出感激的心情。
他撫摸着瘦骨突起的馬背,在心中又歎息說: “差不多二十年的老夥伴,你也知道咱們眼下的危險處境啊!” 他決定先用剩下的豆料喂一喂它,夜間再将它牽到洞外,用青草喂飽。
于是他退回洞内,解下裝豆料的口袋,倒出一半在地上,約有二升。
當他取口袋時,烏龍駒靜靜地注視着他,似乎眼角有些淚水。
當他倒口袋時,烏龍駒迫不及待地探過頭來,用鼻子向口袋聞,甚至用舌頭舐他的手背。
随後它俯下頭去,猛吃起來。
李自成望着它低頭猛吃的情景,想着它是這麼餓,隻給它二升豆料,實在太少了。
但是有什麼辦法呢?不能不留下一點,以備救急之用啊! 李自成在石頭上坐下去,考慮着如何逃走。
洞裡洞外十分寂靜,似乎隻有烏龍駒嚼豆瓣的聲音。
他很感慨,從前有那麼多誓死效忠于他的文臣武将,而今沒有了;曾經有那麼多一眼望不到邊的步兵和騎兵,而今沒有了;從前在中原、陝西、山西,還有從襄陽到承天、荊州一帶,都曾有成群結隊的父老兄弟們,敲着鑼鼓,放着鞭炮,夾道歡迎,而今沒有了。
為什麼轉眼之間,唉,轉眼之間哪,失敗到這步田地,如今隻剩下烏龍駒陪伴着他。
他又望一眼他的戰馬。
它已經将地上的豆料吃光,用乞求的眼光望他,又舐舐他的手背。
李自成明白它的心意,隻好不理,不忍看它,故意閉起了眼睛。
烏龍駒又輕咬着他的袖口拉一拉。
李自成不忍心不理它,隻好睜開眼睛,無可奈何地對戰馬搖一搖頭。
烏龍駒放開他的袖子,低下頭去,一動不動。
過了一陣,它看見主人——人睡了,而它很想到www.tianyashuku.com洞外去吃青草,那草真是茂盛,在雨後的陽光下分外鮮美。
可是當它受不住引誘,剛剛試探着向洞外移動半步,就把主人驚醒了。
原來李自成依舊把經繩拴在自己的左胳膊上,缰繩一拉緊,他也機警地醒來,半睜開眼睛,向烏龍駒看一下,将左胳膊向裡扯一扯,見戰馬很聽話地回到身邊,他又合上了眼睛。
這一陣又睡了多久,他不知道。
等到他醒來的時候,洞内一片漆黑。
他到洞口外向天空望望,因為周圍有山,望不見月亮,他估計約摸有二更天氣了。
怎麼辦呢?他首先想到這一帶地方處處皆山,隻有曲曲折折的山路。
白天他不看太陽就不知道東西南北。
如今又是黑夜,不辨方向,路途不明,往哪兒逃走?萬一誤人山村,或者引起狗叫,或者被守夜的鄉勇發覺,豈不被捉?他想了一陣,打消了趁黑夜逃走的念頭,決定讓烏龍駒趕快吃飽。
他又聽一聽周圍動靜,随即将烏龍駒從洞中牽了出來。
由于他已決定不再返回土洞,就沖破蜘蛛網,踏倒深草,全不管了。
他先将烏龍駒拉到河邊飲水,他自己也連續用雙手捧起河水解渴。
飲了馬之後,他乘着星光,将馬牽到附近的小山腳下,那裡有一些林木掩蔽。
他松一松馬肚帶,讓馬盡情吃草。
他自己也十分饑餓,腸子裡發出響聲,但是看不見也摸不着什麼可以充饑的山果,實在沒有辦法,隻好掏出一把豆料,一點一點送進嘴裡嚼爛,強咽下去。
他一邊嚼豆料,一邊在心裡想,假若他不死,有朝一日重建大順江山,他永遠不會忘記今日!随即他想到劉宗敏和宋獻策,猜想着他們已經死了,不禁心中十分難過,滾出了熱淚。
他接着又想到皇後,李過和高一功,不知他們目前到了何處。
他遙望着他認為是西方的星空,小聲喃喃問道: “皇後,你們如今在哪搭兒?能夠在一兩天内趕到麼?……恐怕來不及啊,已經遲了,誰曉得我明日的吉兇如何?” 當李自成心中呼喊着皇後前來救他的時候,有一支人馬,大約步騎兵三四萬人,帶着許多眷屬,突然從突州方面向東來,在夜間到了巫山縣境,将所有的村鎮都住滿了。
隻有少數人馬在天明後來到城外,呼叫城門。
當時巫山縣沒有駐軍,沒有縣官,居民很少,幾乎是一座空城。
守城的百姓看見城外人馬衆多,又聽說是李自成的人,便将城門打開,還有一些老年人走出城門,站在道旁迎接。
整支人馬是由高一功率領的,擁護着皇後高桂英奔往湖廣。
另外還有一支人馬,則由李過統率,從夔州分路,從另外一條路奔往湖廣。
還有少數步兵,大約兩三千人,也歸高一功指揮,在夔州找到了船隻,由水路東下。
所有各路人馬,都要盡快地趕到巴東、秭歸之間會合。
高一功來到巫山的部隊,由他自己的兩千親軍,保護皇後和老營進人巫山城内休息。
其餘各營,在早晨打尖之後,分批繼續東下。
高桂英進人巫山城後,在縣衙門中駐軍。
她十分疲勞,恨不得趕快倒下去,痛快地睡三天三夜。
但一想到皇上目前的情況,她又恨不得自己和将士們都長上翅膀,日夜不停地趕往湖廣,飛到皇上身邊。
為着援救皇上,拯救大順朝,她遇到天大的艱險也敢闖,天大的辛苦也能忍受,豈肯在巫山耽擱行軍?然而蘭芝的病已經十分沉重,怎麼辦呢? 自從李自成率領的北伐軍在山海關吃了敗仗,退出北京以後,在大順朝中,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日夜為國事擔憂。
蘭芝身為公主,雖然年紀才隻十八歲,也是每天操心着打仗的消息,每天對着上蒼焚香祈禱,每天在母親身邊幫助料理一些重要事情。
她讀過書,粗通文墨,所以皇後也把她當成一個得力的膀臂。
如今皇後身邊,隻剩下一個慧英,又是一個寡婦,在皇後面前不敢露出哀傷,隻是幫助皇後做事,一到靜夜,就悄悄地哭泣。
這些情況,左右宮女和仆婦都瞞着皇後,可是蘭芝完全清楚。
有時她一乍醒來,偷偷地問身邊宮女:“忠娘娘今夜睡得安穩麼?”當宮女悄悄告訴她,忠娘娘正在哭泣時,她便迅速起來,走到慧英的寝宮,勸說慧英。
常常功着勸着,她們相對哭泣起來。
可是到白天,她還要同慧英一起幫皇後處理要務。
看見皇後憂愁傷心,她們兩個強裝笑顔,安慰皇後。
在這樣不幸的日子裡,蘭芝已經失去了少女的天真,像大人一樣把心思都放到國事上去了。
自從退出長安以後,她們在漢中附近,等候高一功和李過的大軍從榆林過來。
會師以後,蘭芝又随着母後東奔西跑,搜集散在西北各地的人馬。
直到今天,不知走了多少路,翻過了多少高山深谷,過了多少艱險的棧道。
有時下雪,有時下雨,她同皇後仍然在馬上奔波。
四月中旬以後,大軍從陝西境到了太平縣,進人四川。
大巴山上風雪寒冷,她們晚上随便找個地方安下軍帳,草草駐軍,天明後繼續行軍,巴不得人馬趕快到湖廣,援救她的父皇。
沒想到進人四川不久,她開始病了。
起初瞞着她母親,也瞞着慧英。
後來慧英知道了,隻以為她是輕微的感冒,沒有特别重視。
後來發起了高燒,蘭芝仍然不肯讓母後知道,甚至瞞着尚神仙。
結果因為高燒頭昏,四肢無力,渾身困頓,突然從馬上栽下去了,人們才明白她的病很重了。
從這一天開始,她就不再騎馬,而是被擡在滑竿上行軍。
在四川境内,幾乎沒有停留,不斷地翻高山,下深谷。
上山的時候,她就在滑竿上,頭朝着下邊,這對于害病的人極不适宜,也極不利于減少她的痛苦。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她隻能默默忍受。
就在這種情況下,她的病勢一天一天地重了。
加上忽陰忽晴,晴的時候天氣很熱,陰的時候天氣很冷;上到高山頭上,冷風吹着好像冬天一樣,下到低的地方,遇着天晴,又特别的熱。
一天之間,不斷地冷暖變化,相差很遠。
高桂英明白自己的女兒在滑竿上多麼受罪,心中非常痛苦,但是她沒有别的辦法,趕路不能停止,崎岖的山道不能不用滑竿。
她多麼希望趕快走出四川,但是她知道現在的行軍已經夠快了,将士們都十分疲勞。
而且她也明白,縱然走出四川,到了湖廣,也同樣還要走許多天的山路。
到了夔州境内,她看見蘭芝的病已經十分沉重,曾想駐兵數日,為女兒治一治病。
尚神仙同兩位太醫會診以後,也提出這個要求。
但是一想到在漢中時候已經聽說李自成離開了襄陽,清兵在後追趕,如今皇上一定日夜盼望着她的救兵,她就不能為着女兒的病在四川境内停留了。
她告訴李過和高一功:去湖廣救皇上,萬分要緊,必須星夜趕路,不能停留!她明白大順軍失去關中以後便無處立足了。
她擔心如今皇上身邊的士氣一定更加不振,要救皇上怕已經來不及了。
她不禁在馬上暗暗地滾下辛酸的眼淚,在心中絕望地問道: “皇上啊,如今你在哪兒?在哪兒?可平安嗎?” 一到巫山城内,暫且駐下,她急着叫高一功來商量軍情大事,特别要他派出一支騎兵小隊,火速奔往巴東和秭歸,一則設法探聽李自成的真實消息,一則趕快收羅船隻,免得船隻被攏到南岸或逃到下遊。
高一功離開以後,尚炯進來。
他已經到蘭芝住的房中為她看過病,開了藥方,并且命他的手下小官,照藥方将藥配齊,趕快交給公主身邊的宮女煎藥。
看見尚炯臉色陰暗,高桂英不覺心頭一沉: “你為公主看過病了?昨日服藥後可有點回頭麼?” 醫生回答說:“公主服了一劑藥,高燒略微減退,但從實際上說,皇後,她的病可是不輕啊!不可大意。
” “難道又重了?”
他重新走到洞口,側着耳朵向遠處細聽,同時用眼睛向洞外觀察,無意中恍然明白,不覺在心中叫道: “哦,原來如此,原來是天不亡我。
” 他首先看見離洞口幾步以外,原來有一隻大蜘蛛,利用兩邊灌木枝,結了一張大網,被他和烏龍駒沖破了,如今這大蜘蛛又在陽光下把網修好了。
被他和烏龍駒踏倒的一溜深草,先經雨淋,後經日曬,如今全都豎了起來,同原來一樣。
他又向河邊望去,經過一陣大雨,馬蹄和人足的痕迹也全都沒有了。
李自成明白了敵人不來搜查土洞的原因,輕輕歎息說; “真險啊!” 他回頭望望他的戰馬,想着烏龍駒在敵人來近時沒有發出叫聲,沒有噴鼻子,沒有刨蹄子,他不能不生出感激的心情。
他撫摸着瘦骨突起的馬背,在心中又歎息說: “差不多二十年的老夥伴,你也知道咱們眼下的危險處境啊!” 他決定先用剩下的豆料喂一喂它,夜間再将它牽到洞外,用青草喂飽。
于是他退回洞内,解下裝豆料的口袋,倒出一半在地上,約有二升。
當他取口袋時,烏龍駒靜靜地注視着他,似乎眼角有些淚水。
當他倒口袋時,烏龍駒迫不及待地探過頭來,用鼻子向口袋聞,甚至用舌頭舐他的手背。
随後它俯下頭去,猛吃起來。
李自成望着它低頭猛吃的情景,想着它是這麼餓,隻給它二升豆料,實在太少了。
但是有什麼辦法呢?不能不留下一點,以備救急之用啊! 李自成在石頭上坐下去,考慮着如何逃走。
洞裡洞外十分寂靜,似乎隻有烏龍駒嚼豆瓣的聲音。
他很感慨,從前有那麼多誓死效忠于他的文臣武将,而今沒有了;曾經有那麼多一眼望不到邊的步兵和騎兵,而今沒有了;從前在中原、陝西、山西,還有從襄陽到承天、荊州一帶,都曾有成群結隊的父老兄弟們,敲着鑼鼓,放着鞭炮,夾道歡迎,而今沒有了。
為什麼轉眼之間,唉,轉眼之間哪,失敗到這步田地,如今隻剩下烏龍駒陪伴着他。
他又望一眼他的戰馬。
它已經将地上的豆料吃光,用乞求的眼光望他,又舐舐他的手背。
李自成明白它的心意,隻好不理,不忍看它,故意閉起了眼睛。
烏龍駒又輕咬着他的袖口拉一拉。
李自成不忍心不理它,隻好睜開眼睛,無可奈何地對戰馬搖一搖頭。
烏龍駒放開他的袖子,低下頭去,一動不動。
過了一陣,它看見主人——人睡了,而它很想到www.tianyashuku.com洞外去吃青草,那草真是茂盛,在雨後的陽光下分外鮮美。
可是當它受不住引誘,剛剛試探着向洞外移動半步,就把主人驚醒了。
原來李自成依舊把經繩拴在自己的左胳膊上,缰繩一拉緊,他也機警地醒來,半睜開眼睛,向烏龍駒看一下,将左胳膊向裡扯一扯,見戰馬很聽話地回到身邊,他又合上了眼睛。
這一陣又睡了多久,他不知道。
等到他醒來的時候,洞内一片漆黑。
他到洞口外向天空望望,因為周圍有山,望不見月亮,他估計約摸有二更天氣了。
怎麼辦呢?他首先想到這一帶地方處處皆山,隻有曲曲折折的山路。
白天他不看太陽就不知道東西南北。
如今又是黑夜,不辨方向,路途不明,往哪兒逃走?萬一誤人山村,或者引起狗叫,或者被守夜的鄉勇發覺,豈不被捉?他想了一陣,打消了趁黑夜逃走的念頭,決定讓烏龍駒趕快吃飽。
他又聽一聽周圍動靜,随即将烏龍駒從洞中牽了出來。
由于他已決定不再返回土洞,就沖破蜘蛛網,踏倒深草,全不管了。
他先将烏龍駒拉到河邊飲水,他自己也連續用雙手捧起河水解渴。
飲了馬之後,他乘着星光,将馬牽到附近的小山腳下,那裡有一些林木掩蔽。
他松一松馬肚帶,讓馬盡情吃草。
他自己也十分饑餓,腸子裡發出響聲,但是看不見也摸不着什麼可以充饑的山果,實在沒有辦法,隻好掏出一把豆料,一點一點送進嘴裡嚼爛,強咽下去。
他一邊嚼豆料,一邊在心裡想,假若他不死,有朝一日重建大順江山,他永遠不會忘記今日!随即他想到劉宗敏和宋獻策,猜想着他們已經死了,不禁心中十分難過,滾出了熱淚。
他接着又想到皇後,李過和高一功,不知他們目前到了何處。
他遙望着他認為是西方的星空,小聲喃喃問道: “皇後,你們如今在哪搭兒?能夠在一兩天内趕到麼?……恐怕來不及啊,已經遲了,誰曉得我明日的吉兇如何?” 當李自成心中呼喊着皇後前來救他的時候,有一支人馬,大約步騎兵三四萬人,帶着許多眷屬,突然從突州方面向東來,在夜間到了巫山縣境,将所有的村鎮都住滿了。
隻有少數人馬在天明後來到城外,呼叫城門。
當時巫山縣沒有駐軍,沒有縣官,居民很少,幾乎是一座空城。
守城的百姓看見城外人馬衆多,又聽說是李自成的人,便将城門打開,還有一些老年人走出城門,站在道旁迎接。
整支人馬是由高一功率領的,擁護着皇後高桂英奔往湖廣。
另外還有一支人馬,則由李過統率,從夔州分路,從另外一條路奔往湖廣。
還有少數步兵,大約兩三千人,也歸高一功指揮,在夔州找到了船隻,由水路東下。
所有各路人馬,都要盡快地趕到巴東、秭歸之間會合。
高一功來到巫山的部隊,由他自己的兩千親軍,保護皇後和老營進人巫山城内休息。
其餘各營,在早晨打尖之後,分批繼續東下。
高桂英進人巫山城後,在縣衙門中駐軍。
她十分疲勞,恨不得趕快倒下去,痛快地睡三天三夜。
但一想到皇上目前的情況,她又恨不得自己和将士們都長上翅膀,日夜不停地趕往湖廣,飛到皇上身邊。
為着援救皇上,拯救大順朝,她遇到天大的艱險也敢闖,天大的辛苦也能忍受,豈肯在巫山耽擱行軍?然而蘭芝的病已經十分沉重,怎麼辦呢? 自從李自成率領的北伐軍在山海關吃了敗仗,退出北京以後,在大順朝中,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日夜為國事擔憂。
蘭芝身為公主,雖然年紀才隻十八歲,也是每天操心着打仗的消息,每天對着上蒼焚香祈禱,每天在母親身邊幫助料理一些重要事情。
她讀過書,粗通文墨,所以皇後也把她當成一個得力的膀臂。
如今皇後身邊,隻剩下一個慧英,又是一個寡婦,在皇後面前不敢露出哀傷,隻是幫助皇後做事,一到靜夜,就悄悄地哭泣。
這些情況,左右宮女和仆婦都瞞着皇後,可是蘭芝完全清楚。
有時她一乍醒來,偷偷地問身邊宮女:“忠娘娘今夜睡得安穩麼?”當宮女悄悄告訴她,忠娘娘正在哭泣時,她便迅速起來,走到慧英的寝宮,勸說慧英。
常常功着勸着,她們相對哭泣起來。
可是到白天,她還要同慧英一起幫皇後處理要務。
看見皇後憂愁傷心,她們兩個強裝笑顔,安慰皇後。
在這樣不幸的日子裡,蘭芝已經失去了少女的天真,像大人一樣把心思都放到國事上去了。
自從退出長安以後,她們在漢中附近,等候高一功和李過的大軍從榆林過來。
會師以後,蘭芝又随着母後東奔西跑,搜集散在西北各地的人馬。
直到今天,不知走了多少路,翻過了多少高山深谷,過了多少艱險的棧道。
有時下雪,有時下雨,她同皇後仍然在馬上奔波。
四月中旬以後,大軍從陝西境到了太平縣,進人四川。
大巴山上風雪寒冷,她們晚上随便找個地方安下軍帳,草草駐軍,天明後繼續行軍,巴不得人馬趕快到湖廣,援救她的父皇。
沒想到進人四川不久,她開始病了。
起初瞞着她母親,也瞞着慧英。
後來慧英知道了,隻以為她是輕微的感冒,沒有特别重視。
後來發起了高燒,蘭芝仍然不肯讓母後知道,甚至瞞着尚神仙。
結果因為高燒頭昏,四肢無力,渾身困頓,突然從馬上栽下去了,人們才明白她的病很重了。
從這一天開始,她就不再騎馬,而是被擡在滑竿上行軍。
在四川境内,幾乎沒有停留,不斷地翻高山,下深谷。
上山的時候,她就在滑竿上,頭朝着下邊,這對于害病的人極不适宜,也極不利于減少她的痛苦。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她隻能默默忍受。
就在這種情況下,她的病勢一天一天地重了。
加上忽陰忽晴,晴的時候天氣很熱,陰的時候天氣很冷;上到高山頭上,冷風吹着好像冬天一樣,下到低的地方,遇着天晴,又特别的熱。
一天之間,不斷地冷暖變化,相差很遠。
高桂英明白自己的女兒在滑竿上多麼受罪,心中非常痛苦,但是她沒有别的辦法,趕路不能停止,崎岖的山道不能不用滑竿。
她多麼希望趕快走出四川,但是她知道現在的行軍已經夠快了,将士們都十分疲勞。
而且她也明白,縱然走出四川,到了湖廣,也同樣還要走許多天的山路。
到了夔州境内,她看見蘭芝的病已經十分沉重,曾想駐兵數日,為女兒治一治病。
尚神仙同兩位太醫會診以後,也提出這個要求。
但是一想到在漢中時候已經聽說李自成離開了襄陽,清兵在後追趕,如今皇上一定日夜盼望着她的救兵,她就不能為着女兒的病在四川境内停留了。
她告訴李過和高一功:去湖廣救皇上,萬分要緊,必須星夜趕路,不能停留!她明白大順軍失去關中以後便無處立足了。
她擔心如今皇上身邊的士氣一定更加不振,要救皇上怕已經來不及了。
她不禁在馬上暗暗地滾下辛酸的眼淚,在心中絕望地問道: “皇上啊,如今你在哪兒?在哪兒?可平安嗎?” 一到巫山城内,暫且駐下,她急着叫高一功來商量軍情大事,特别要他派出一支騎兵小隊,火速奔往巴東和秭歸,一則設法探聽李自成的真實消息,一則趕快收羅船隻,免得船隻被攏到南岸或逃到下遊。
高一功離開以後,尚炯進來。
他已經到蘭芝住的房中為她看過病,開了藥方,并且命他的手下小官,照藥方将藥配齊,趕快交給公主身邊的宮女煎藥。
看見尚炯臉色陰暗,高桂英不覺心頭一沉: “你為公主看過病了?昨日服藥後可有點回頭麼?” 醫生回答說:“公主服了一劑藥,高燒略微減退,但從實際上說,皇後,她的病可是不輕啊!不可大意。
” “難道又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