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吳汝義激動得大聲嗚咽,說不下去。
李自成也忍不住流淚,哽咽說: “我明白,我明白,我們的将士雖然士氣已經低落,常常遇敵即潰,可是還有不少人是鐵漢子,到艱難關頭懷抱着赤膽忠心哪!” 吳汝義接着說:“慧瓊帶頭拼死殺人胡人中間,使很多胡人吃了一驚,回頭來對這沖進來的一支救兵作戰。
張勇乘此時機率領他的殘兵殺開一條血路,脫身走了。
” “慧瓊呢?” “我看見慧瓊不能脫身,兩次去救她,都被敵人擋住,白失了一二百弟兄。
我隻能望着慧瓊挂了彩,左邊臉上淌着鮮血,右手揮着寶劍砍殺。
她不斷地鼓勵弟兄們拼死血戰,聲音都喊啞了。
這些弟兄都是真正的好漢,十分英勇,不是被當場殺死,便是受了重傷倒下。
慧瓊且戰且退,被敵人逼到江邊,再也沒有了退路。
這時她身邊還有三十多個男兵,七八個女兵。
她又挂了一處彩,幾乎栽下馬來。
随即她又從馬鞍上坐直身子,舉着劍高聲呼叫:‘姐妹們,甯死不能受辱!’唉,皇上,我眼睜睜看着那七八個姑娘一個一個縱身跳人長江。
有一個姑娘臨到江邊時回過身來,将一柄短劍向一個敵兵擲去,擲傷了敵人,然後投水自盡。
唉,皇上啊,真是了不起的烈女啊!” “慧瓊如何?” “慧瓊因為傷勢太重,腿上又中了一箭,不能迅速下馬。
我看見她揚起鞭子,正準備躍馬投江,不料那馬也中了箭,将慧瓊跌到地上,被一群清兵捉去了。
那些男女将士,不是戰死,便是投江,沒有一個跪下投降。
” “好,好,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頂天立地的烈女啊!” 李自成不敢直接詢問劉宗敏、宋獻策的下落,卻問道:“你快告訴我,咱們那些重要将領的生死如何?” “因為各營将士各自作戰,一時潰散,許多重要将領的下落不明,臣隻知道汝侯劉爺和宋軍師都被敵人捉去。
” 李自成大驚:“怎麼?他們被捉去了?” “是的,陛下,他們被俘了。
”吳汝義又一次忍不住哭泣,然後接着說,“汝侯見禦營被敵人偷襲,率領他身邊的數百名将士來救禦營,遇見軍師,一起前來。
還沒有奔到禦營,冷不防與大隊敵人相遇,寡不敵衆,受了包圍。
劉爺揮舞雙刀,大聲呼叫督戰,在混戰中馬失前蹄,被敵人捉去。
宋軍師受傷落馬,正要自刎,一群敵兵撲來将他捉去。
天明以後,臣從富池口向東來的路上,遇見一個從他們身邊逃出來的小校,我才知道他們二位被俘的事。
這小校因為傷重,失血太多,在路上死了。
” 李自成連連頓腳,絕望地長歎一聲,不覺說道:“這是天意亡我,奪去我的左右膀臂!” 他忽然想起來他的皇帝金印和許多寶物、文書,尤其是崇祯十三年冬天宋獻策獻的“谶記”,一向被他看作是得天下的重要符瑞,卻都在倉皇奔出禦帳時失去了。
他不肯将這事告訴吳汝義,隻是喃喃地低聲自語: “我沒有料到,我沒有料到……” “請皇上不必憂心,打尖之後火速動身,趕到九江,收集潰散,還可以有幾萬人馬,轉到宣、歙一帶再說。
” 李自成沒有做聲,他原來就明白去宣、歐立足隻是一句不得已鼓舞人心的空話,如今再說這句話就沒有一點意思了。
他在心中對自己說:“沒有料到我也有黃巢的下場啊!” 正在打尖的時候,清兵水陸都追到了。
大順軍整隊不及,倉促應戰。
大部分清散、死傷、投降。
吳汝義率領一部分将士拼死抵抗,掩護李自成逃走。
後來吳汝義殺出重圍,無法同李自成會合,隻好向另外一條路上落荒而逃。
泊在江邊的船隻大部分被清兵奪得,連劉貴妃和陳妃所乘的那隻大船和船上的宮女以及李自成攜帶的大批金銀珠寶,都成為清軍的戰利品了。
四月二十九日黎明,李自成奔到了離九江大約四十裡的地方,身邊殘兵不過三千人,來到的大船僅二十餘隻。
清兵又迅速地追到了,并且有一部分清兵的快船于黎明之前在前面登陸,截斷李自成的去路。
大順軍殘部三千之衆,突然發現前後都是清兵,戰鼓号角與喊殺之聲震天動地,大部分不戰自潰。
李自成不再遲疑,對自己說: “這地方就是我的瑕丘,不可自誤。
” 他剛剛橫着舉起花馬劍,準備往自己的喉嚨砍去,突然王四的戰馬沖到身邊,抓住他的右臂,使他的劍沒有砍到自己脖子上。
王四大叫: “皇上不可輕生!趕快随我突圍!” 王四帶領一百多名将士在前開路,折向西南,落荒而走。
李自成本來十分饑餓和疲憊,可是既然沒有自刎成功,一種為生命搏鬥的本能力量就奇迹般回到了他的身上。
他揮動花馬劍,凡沖到他身邊的敵人無不應聲落馬。
他的神勇鼓起了跟随他突圍的将士們的勇氣,連他們所騎的疲憊的戰馬也都精神奮發。
王四一邊在前邊開路,一邊大叫: “大順國的忠臣義士,願意保駕的都跟我來!” 跟着突圍的有一千多人。
清兵繼續窮追不舍。
突圍的人馬不斷死傷、逃散、被俘,最後隻剩下五六百人。
王四在混戰中連受幾處刀傷箭傷,終于陣亡了。
清兵已經将李自成趕到瑞昌城外。
一邊是瑞昌城,一邊是龍開河。
瑞昌城門緊閉。
城樓上站滿了守城的百姓。
李自成正在無路可走,突然從西北方樹林中殺出了一支人馬。
清兵被殺個措手不及,向後敗退。
這一支人馬,為首的是白旺。
白旺飛馬奔到李自成面前,說道: “請皇上随我去,不要在此地逗留。
剛才被殺敗的隻是胡人的一支尖兵,大隊胡軍尚在後邊。
” 李自成問道:“你的将士如今在何處?還有多少人馬?” 白旺說:“臣的一營将士并沒有經過什麼挫折,損失不大。
所以臣的一營人馬仍然完整,士氣也都管用。
為着迎接皇上,臣的人馬大部分已經開進了武甯境内。
請陛下随臣前去,就先留在臣的營中,以後再作計較。
” 李自成聽了這話,略感欣慰,說道:“困難的時候,眼看着朕已經無路可去,你突然前來,好像從天上落下來一支人馬,救了這一次危急。
好吧,朕暫時留在你的軍中,想辦法收集潰散的人馬,總可以收攏幾萬将士。
” 白旺這一支人馬有三四千人,保護着李自成,走了大約一天的路,在一個山村中停下來。
李自成實在疲倦,就在這裡睡了一覺。
他不斷地做兇夢,睡得十分不安甯,有時候醒了也是胡思亂想,想的最多的是黃巢。
黃巢在狼虎谷自盡不成,被外甥林言殺死的故事總是盤繞在他的心頭。
他想過來,想過去,終于對白旺也起了疑心。
白旺不是延安府一帶的人,而且跟随他起義也晚。
兩三年來,白旺一直駐紮在德安府和承天府一帶,很得民心。
其部下也多是湖廣人,這是他不相信白旺的很重要原因。
當離開承天時候,白旺曾經苦苦谏阻,不願意将他的數萬人馬退往武昌,而要在德安府或承天府一帶同清兵作戰。
後來他下了嚴旨,又将白旺的人馬分去大半,編人各營,白旺才不得不跟他一同退往武昌。
他想,難道白旺對此心中不懷恨麼?萬一白旺投降滿洲人,豈不會先将他殺死,或将他綁獻胡人?他越想越懷疑,決定趁早離開白旺,尋找其他潰散的人馬。
清兵又趕來了。
白旺請李自成跟他一道繼續向南退。
李自成對白旺說:“白旺,你是忠臣,朕心中十分明白,可是朕不願意再深入江西境内。
咱們那麼多的将領,那麼多的弟兄,潰散成好幾股,如今大概都流落在通山、通城一帶,朕應該親自去将他們收集起來。
還有皇後的大軍,正從川東往湖廣來,說不定現在已經進入湖廣境内。
那裡有将近二十萬大軍。
這裡朕倘能收集幾萬人馬,三五萬或五六萬,往西去迎接皇後的大軍,我們就能夠在湖廣一帶站住腳了。
你留在江西很好。
如果江西湖南能連成一氣,我們就可以暫時在南方立國。
” 白旺勸阻說:“陛下,如今興國、通山、通城、蒲析各地,情況都不清楚。
萬一陛下從這裡進人通山往西,遇着胡人,如何是好?雖說我們的大軍潰散各地,可是誰曉得他們如今在哪裡?” “一定是在通山、通城、蒲圻一帶。
他們必然都在尋找朕的下落。
朕去就可以将他們收集到一起。
朕不去,他們各自為戰,必然一個一個被敵人消滅。
雖然朕跟你一起,暫時沒有風險。
但那麼多人馬無主,我心中何忍啊?” “陛下的心情臣何嘗不知。
可是如今到處都在反對我大順朝,不要說是胡人,就是有些大姓的鄉勇也不可輕視。
陛下帶多的人馬去,如今沒有;帶少的人馬去,叫臣如何能夠放心?請陛下千萬不要前去,由臣護衛陛下,暫在江西休息一些日子,暗中查訪那幾位大将的去處。
知道了他們的下落,再聚到一起就不難了。
如今到哪裡去找他們呢?萬一找不到就遇着了胡人或大隊鄉勇,陛下,到那時後悔無及。
” 不管白旺如何勸說,李自成隻是搖頭,後來說道:“朕的主意已經拿定,你不要勸說了。
朕明天早晨天不明就走,進人通山境以後再打聽消息。
” 白旺見李自成十分堅決,又說道:“如果陛下執意前往通山,臣不敢強留。
目前臣身邊隻有五六千人,分一半給陛下,保陛下平安無事,找到我們的各營人馬。
” 李自成擔心這些人都是湖廣新兵,有的是德安府的,有的是承天府的,還有部分是襄陽府的,萬一這一部分人馬跟在他身邊,或将他殺死,或将他獻給胡人,豈不更糟糕麼?他猶豫了一下,說道: “如今胡人正到處尋找朕的蹤迹,跟朕的人多了,反而樹大招風,不如這些人全留在你這裡,你虛張聲勢,隻說朕在你的軍中,你緩緩地向南退去,把敵人引向南方。
朕隻帶身邊這幾百人不聲不響地潛人通山,神不知鬼不覺地找到我們的潰散人馬。
此系上策,你不要再說了。
” 白旺說:“陛下,你的心事,臣完全明白。
臣追随陛下五年了,難道陛下還不相信臣麼?不管如何兵敗,臣将以一死報陛下,決無二心。
陛下如果不聽勸告,萬一遭遇不測,臣活着還有什麼意思?死後也無面目見我
李自成也忍不住流淚,哽咽說: “我明白,我明白,我們的将士雖然士氣已經低落,常常遇敵即潰,可是還有不少人是鐵漢子,到艱難關頭懷抱着赤膽忠心哪!” 吳汝義接着說:“慧瓊帶頭拼死殺人胡人中間,使很多胡人吃了一驚,回頭來對這沖進來的一支救兵作戰。
張勇乘此時機率領他的殘兵殺開一條血路,脫身走了。
” “慧瓊呢?” “我看見慧瓊不能脫身,兩次去救她,都被敵人擋住,白失了一二百弟兄。
我隻能望着慧瓊挂了彩,左邊臉上淌着鮮血,右手揮着寶劍砍殺。
她不斷地鼓勵弟兄們拼死血戰,聲音都喊啞了。
這些弟兄都是真正的好漢,十分英勇,不是被當場殺死,便是受了重傷倒下。
慧瓊且戰且退,被敵人逼到江邊,再也沒有了退路。
這時她身邊還有三十多個男兵,七八個女兵。
她又挂了一處彩,幾乎栽下馬來。
随即她又從馬鞍上坐直身子,舉着劍高聲呼叫:‘姐妹們,甯死不能受辱!’唉,皇上,我眼睜睜看着那七八個姑娘一個一個縱身跳人長江。
有一個姑娘臨到江邊時回過身來,将一柄短劍向一個敵兵擲去,擲傷了敵人,然後投水自盡。
唉,皇上啊,真是了不起的烈女啊!” “慧瓊如何?” “慧瓊因為傷勢太重,腿上又中了一箭,不能迅速下馬。
我看見她揚起鞭子,正準備躍馬投江,不料那馬也中了箭,将慧瓊跌到地上,被一群清兵捉去了。
那些男女将士,不是戰死,便是投江,沒有一個跪下投降。
” “好,好,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頂天立地的烈女啊!” 李自成不敢直接詢問劉宗敏、宋獻策的下落,卻問道:“你快告訴我,咱們那些重要将領的生死如何?” “因為各營将士各自作戰,一時潰散,許多重要将領的下落不明,臣隻知道汝侯劉爺和宋軍師都被敵人捉去。
” 李自成大驚:“怎麼?他們被捉去了?” “是的,陛下,他們被俘了。
”吳汝義又一次忍不住哭泣,然後接着說,“汝侯見禦營被敵人偷襲,率領他身邊的數百名将士來救禦營,遇見軍師,一起前來。
還沒有奔到禦營,冷不防與大隊敵人相遇,寡不敵衆,受了包圍。
劉爺揮舞雙刀,大聲呼叫督戰,在混戰中馬失前蹄,被敵人捉去。
宋軍師受傷落馬,正要自刎,一群敵兵撲來将他捉去。
天明以後,臣從富池口向東來的路上,遇見一個從他們身邊逃出來的小校,我才知道他們二位被俘的事。
這小校因為傷重,失血太多,在路上死了。
” 李自成連連頓腳,絕望地長歎一聲,不覺說道:“這是天意亡我,奪去我的左右膀臂!” 他忽然想起來他的皇帝金印和許多寶物、文書,尤其是崇祯十三年冬天宋獻策獻的“谶記”,一向被他看作是得天下的重要符瑞,卻都在倉皇奔出禦帳時失去了。
他不肯将這事告訴吳汝義,隻是喃喃地低聲自語: “我沒有料到,我沒有料到……” “請皇上不必憂心,打尖之後火速動身,趕到九江,收集潰散,還可以有幾萬人馬,轉到宣、歙一帶再說。
” 李自成沒有做聲,他原來就明白去宣、歐立足隻是一句不得已鼓舞人心的空話,如今再說這句話就沒有一點意思了。
他在心中對自己說:“沒有料到我也有黃巢的下場啊!” 正在打尖的時候,清兵水陸都追到了。
大順軍整隊不及,倉促應戰。
大部分清散、死傷、投降。
吳汝義率領一部分将士拼死抵抗,掩護李自成逃走。
後來吳汝義殺出重圍,無法同李自成會合,隻好向另外一條路上落荒而逃。
泊在江邊的船隻大部分被清兵奪得,連劉貴妃和陳妃所乘的那隻大船和船上的宮女以及李自成攜帶的大批金銀珠寶,都成為清軍的戰利品了。
四月二十九日黎明,李自成奔到了離九江大約四十裡的地方,身邊殘兵不過三千人,來到的大船僅二十餘隻。
清兵又迅速地追到了,并且有一部分清兵的快船于黎明之前在前面登陸,截斷李自成的去路。
大順軍殘部三千之衆,突然發現前後都是清兵,戰鼓号角與喊殺之聲震天動地,大部分不戰自潰。
李自成不再遲疑,對自己說: “這地方就是我的瑕丘,不可自誤。
” 他剛剛橫着舉起花馬劍,準備往自己的喉嚨砍去,突然王四的戰馬沖到身邊,抓住他的右臂,使他的劍沒有砍到自己脖子上。
王四大叫: “皇上不可輕生!趕快随我突圍!” 王四帶領一百多名将士在前開路,折向西南,落荒而走。
李自成本來十分饑餓和疲憊,可是既然沒有自刎成功,一種為生命搏鬥的本能力量就奇迹般回到了他的身上。
他揮動花馬劍,凡沖到他身邊的敵人無不應聲落馬。
他的神勇鼓起了跟随他突圍的将士們的勇氣,連他們所騎的疲憊的戰馬也都精神奮發。
王四一邊在前邊開路,一邊大叫: “大順國的忠臣義士,願意保駕的都跟我來!” 跟着突圍的有一千多人。
清兵繼續窮追不舍。
突圍的人馬不斷死傷、逃散、被俘,最後隻剩下五六百人。
王四在混戰中連受幾處刀傷箭傷,終于陣亡了。
清兵已經将李自成趕到瑞昌城外。
一邊是瑞昌城,一邊是龍開河。
瑞昌城門緊閉。
城樓上站滿了守城的百姓。
李自成正在無路可走,突然從西北方樹林中殺出了一支人馬。
清兵被殺個措手不及,向後敗退。
這一支人馬,為首的是白旺。
白旺飛馬奔到李自成面前,說道: “請皇上随我去,不要在此地逗留。
剛才被殺敗的隻是胡人的一支尖兵,大隊胡軍尚在後邊。
” 李自成問道:“你的将士如今在何處?還有多少人馬?” 白旺說:“臣的一營将士并沒有經過什麼挫折,損失不大。
所以臣的一營人馬仍然完整,士氣也都管用。
為着迎接皇上,臣的人馬大部分已經開進了武甯境内。
請陛下随臣前去,就先留在臣的營中,以後再作計較。
” 李自成聽了這話,略感欣慰,說道:“困難的時候,眼看着朕已經無路可去,你突然前來,好像從天上落下來一支人馬,救了這一次危急。
好吧,朕暫時留在你的軍中,想辦法收集潰散的人馬,總可以收攏幾萬将士。
” 白旺這一支人馬有三四千人,保護着李自成,走了大約一天的路,在一個山村中停下來。
李自成實在疲倦,就在這裡睡了一覺。
他不斷地做兇夢,睡得十分不安甯,有時候醒了也是胡思亂想,想的最多的是黃巢。
黃巢在狼虎谷自盡不成,被外甥林言殺死的故事總是盤繞在他的心頭。
他想過來,想過去,終于對白旺也起了疑心。
白旺不是延安府一帶的人,而且跟随他起義也晚。
兩三年來,白旺一直駐紮在德安府和承天府一帶,很得民心。
其部下也多是湖廣人,這是他不相信白旺的很重要原因。
當離開承天時候,白旺曾經苦苦谏阻,不願意将他的數萬人馬退往武昌,而要在德安府或承天府一帶同清兵作戰。
後來他下了嚴旨,又将白旺的人馬分去大半,編人各營,白旺才不得不跟他一同退往武昌。
他想,難道白旺對此心中不懷恨麼?萬一白旺投降滿洲人,豈不會先将他殺死,或将他綁獻胡人?他越想越懷疑,決定趁早離開白旺,尋找其他潰散的人馬。
清兵又趕來了。
白旺請李自成跟他一道繼續向南退。
李自成對白旺說:“白旺,你是忠臣,朕心中十分明白,可是朕不願意再深入江西境内。
咱們那麼多的将領,那麼多的弟兄,潰散成好幾股,如今大概都流落在通山、通城一帶,朕應該親自去将他們收集起來。
還有皇後的大軍,正從川東往湖廣來,說不定現在已經進入湖廣境内。
那裡有将近二十萬大軍。
這裡朕倘能收集幾萬人馬,三五萬或五六萬,往西去迎接皇後的大軍,我們就能夠在湖廣一帶站住腳了。
你留在江西很好。
如果江西湖南能連成一氣,我們就可以暫時在南方立國。
” 白旺勸阻說:“陛下,如今興國、通山、通城、蒲析各地,情況都不清楚。
萬一陛下從這裡進人通山往西,遇着胡人,如何是好?雖說我們的大軍潰散各地,可是誰曉得他們如今在哪裡?” “一定是在通山、通城、蒲圻一帶。
他們必然都在尋找朕的下落。
朕去就可以将他們收集到一起。
朕不去,他們各自為戰,必然一個一個被敵人消滅。
雖然朕跟你一起,暫時沒有風險。
但那麼多人馬無主,我心中何忍啊?” “陛下的心情臣何嘗不知。
可是如今到處都在反對我大順朝,不要說是胡人,就是有些大姓的鄉勇也不可輕視。
陛下帶多的人馬去,如今沒有;帶少的人馬去,叫臣如何能夠放心?請陛下千萬不要前去,由臣護衛陛下,暫在江西休息一些日子,暗中查訪那幾位大将的去處。
知道了他們的下落,再聚到一起就不難了。
如今到哪裡去找他們呢?萬一找不到就遇着了胡人或大隊鄉勇,陛下,到那時後悔無及。
” 不管白旺如何勸說,李自成隻是搖頭,後來說道:“朕的主意已經拿定,你不要勸說了。
朕明天早晨天不明就走,進人通山境以後再打聽消息。
” 白旺見李自成十分堅決,又說道:“如果陛下執意前往通山,臣不敢強留。
目前臣身邊隻有五六千人,分一半給陛下,保陛下平安無事,找到我們的各營人馬。
” 李自成擔心這些人都是湖廣新兵,有的是德安府的,有的是承天府的,還有部分是襄陽府的,萬一這一部分人馬跟在他身邊,或将他殺死,或将他獻給胡人,豈不更糟糕麼?他猶豫了一下,說道: “如今胡人正到處尋找朕的蹤迹,跟朕的人多了,反而樹大招風,不如這些人全留在你這裡,你虛張聲勢,隻說朕在你的軍中,你緩緩地向南退去,把敵人引向南方。
朕隻帶身邊這幾百人不聲不響地潛人通山,神不知鬼不覺地找到我們的潰散人馬。
此系上策,你不要再說了。
” 白旺說:“陛下,你的心事,臣完全明白。
臣追随陛下五年了,難道陛下還不相信臣麼?不管如何兵敗,臣将以一死報陛下,決無二心。
陛下如果不聽勸告,萬一遭遇不測,臣活着還有什麼意思?死後也無面目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