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二更時候,大順軍水陸同時離開武昌,張鼐率領五千人馬保護全營老小家口,幾乎是日夜不停地東下,打算趁九江空虛,占領九江,船隻由湖口進人鄱陽湖。
李自成親率步騎兵從陸路轍退,表面上十分鎮靜,心中卻充滿絕望情緒。
他現在惟一的希望是能夠擺脫敵人的追擊,在一個月内不被消滅。
隻要皇後率領的十幾萬大軍及時來到湖廣,進逼武昌,清兵對他就不能奈何了。
有時他在馬上望着東逃的部隊,再望左邊的滔滔大江,暗暗地發出長歎,在心中呼叫着: “皇後,你現在何處?能夠來得及助我一臂之力嗎?” 四月二十七日下午,大約申末酉初時候,李自成到了富池口停下。
沿路隻經過幾個小的戰鬥,但因為每次遇到敵軍都有清散的和投降的、被俘的,所以他大約隻剩下三萬人馬,分散駐在富池口小街上和富水東西兩岸。
富水西岸地勢稍平,駐軍方便,李自成和老營在西岸安營。
尚有兩千多隻帆船,載着将士們的眷屬、傷員、辎重和一部分護送船隊的步兵,都泊在大江南岸。
富池口小街上的老百姓一天前就聞風逃走,連鍋碗水桶也沒有留下。
附近十幾裡以内的小村莊的百姓也全逃光,躲進深山、湖蕩。
往年在豫西和陝西一帶,老百姓都明白李闖王是起義的英雄豪傑,做過很多得民心的好事。
如今在大江以南,沒有人對他同情,隻說他是反叛朝廷的“流賊”,破了北京,逼死了皇帝和皇後。
人們一代代都是大明的子民,為人要忠于大明的思想和感情很深蒂固,一提到李自成,就十分自然地想到黃巢:“是呀,昔日的黃巢造反,不也是一樣的下場麼?”使老百姓特别不能同情李自成的是他連打敗仗,逃到武昌以後不但士氣低落,連軍紀也壞得不成樣子。
這支大軍不能不靠四出打糧生活,一遇抵抗就不免殺人、放火、搶劫。
何況在那個時代,南方人和北方人,地域觀念很深,這就更增加了大順軍和百姓之間的感情對立,所有這些不利情況,使大順軍殘部逃到富池口以後,遇到了平日不曾想到的困難。
許多步兵的腿跑腫了,腳打泡了,有的還流着鮮血,實在沒有力氣再走了。
李自成估計敵人需要一天以後才能趕到,便下令在這裡駐下休息。
他的禦營靠近江邊,周圍有七八百騎兵和步兵護衛,但是來不及修築營壘和設立寨栅。
有兩隻大船是準備李自成和妃嫔們乘坐的。
在前邊的大船上乘着劉妃和陳妃。
因為劉妃已經懷孕且粗通文墨,又比較精明懂事,需要她率領官眷,因此逃到襄陽後已封為貴妃。
另一隻船為李自成布置了兩間大艙,設有一張床、一張桌、一把藤椅、十來把凳子,可以在艙裡處理公務,召見将領。
這隻大船的後艙中乘着一位妃子,二位選侍,還載有從西安帶出來的許多金銀珠寶和各種貴重物品。
另外有二十隻大船載着皇帝的親軍,保護這兩隻大船。
宿營以後,劉宗敏和宋獻策來到李自成大帳中坐了片刻。
商議之後,他們決定在這裡休兵兩日。
他們估計敵人的前鋒大概尚在一百多裡以外,大隊人馬更在後邊,所以打算等敵人的前鋒趕到,大順軍已經得到了休息,可以在此地打一仗,取一小勝,然後再走不遲。
宋獻策同劉宗敏從李自成的大帳中出來以後,騎馬到幾處營壘看了一看。
他們最不放心的是找不到一個百姓,得不到敵人的一點消息。
宋獻策歎口氣說: “我們一離開北方,就好像變成了聾子。
” 李自成随便吃了一點東西,實在困得要命,便在臨時給他搞的地鋪上和衣躺下,将花馬劍放在枕頭旁邊。
一倒下去便沉沉入睡,但是他又仿佛覺得自己并沒有睡,而是坐在大帳中一把椅子上納悶,(如今哪有椅子呵!)他對自己問道: “難道大事已經完了麼?” 突然,有一個人影,低着頭,披散着頭發,飄然而人,李自成吃了一驚,心中奇怪:為什麼沒人傳禀? 那人影擡起頭來。
李自成認出來是李岩,不禁十分害怕,隻覺脊背發涼。
他用右手握緊劍柄,心中想道:這是李岩的鬼魂,趁我兵敗,前來向我讨命的。
李岩跪下,向他恭敬地行禮,并不起身。
李自成見李岩不像是懷有惡意,才稍稍覺得放心,問道: “林泉,你是從何處來的?” 李岩回答:“臣是從平陽來的。
牛丞相奉陛下密谕,将臣兄弟斬于平陽,陛下已經忘了麼?” 李自成感到慚愧而且恐怖,說道:“那是朕一時錯誤,斬了你兄弟二人。
你今日前來見朕,是不是向朕索命?” “陛
李自成親率步騎兵從陸路轍退,表面上十分鎮靜,心中卻充滿絕望情緒。
他現在惟一的希望是能夠擺脫敵人的追擊,在一個月内不被消滅。
隻要皇後率領的十幾萬大軍及時來到湖廣,進逼武昌,清兵對他就不能奈何了。
有時他在馬上望着東逃的部隊,再望左邊的滔滔大江,暗暗地發出長歎,在心中呼叫着: “皇後,你現在何處?能夠來得及助我一臂之力嗎?” 四月二十七日下午,大約申末酉初時候,李自成到了富池口停下。
沿路隻經過幾個小的戰鬥,但因為每次遇到敵軍都有清散的和投降的、被俘的,所以他大約隻剩下三萬人馬,分散駐在富池口小街上和富水東西兩岸。
富水西岸地勢稍平,駐軍方便,李自成和老營在西岸安營。
尚有兩千多隻帆船,載着将士們的眷屬、傷員、辎重和一部分護送船隊的步兵,都泊在大江南岸。
富池口小街上的老百姓一天前就聞風逃走,連鍋碗水桶也沒有留下。
附近十幾裡以内的小村莊的百姓也全逃光,躲進深山、湖蕩。
往年在豫西和陝西一帶,老百姓都明白李闖王是起義的英雄豪傑,做過很多得民心的好事。
如今在大江以南,沒有人對他同情,隻說他是反叛朝廷的“流賊”,破了北京,逼死了皇帝和皇後。
人們一代代都是大明的子民,為人要忠于大明的思想和感情很深蒂固,一提到李自成,就十分自然地想到黃巢:“是呀,昔日的黃巢造反,不也是一樣的下場麼?”使老百姓特别不能同情李自成的是他連打敗仗,逃到武昌以後不但士氣低落,連軍紀也壞得不成樣子。
這支大軍不能不靠四出打糧生活,一遇抵抗就不免殺人、放火、搶劫。
何況在那個時代,南方人和北方人,地域觀念很深,這就更增加了大順軍和百姓之間的感情對立,所有這些不利情況,使大順軍殘部逃到富池口以後,遇到了平日不曾想到的困難。
許多步兵的腿跑腫了,腳打泡了,有的還流着鮮血,實在沒有力氣再走了。
李自成估計敵人需要一天以後才能趕到,便下令在這裡駐下休息。
他的禦營靠近江邊,周圍有七八百騎兵和步兵護衛,但是來不及修築營壘和設立寨栅。
有兩隻大船是準備李自成和妃嫔們乘坐的。
在前邊的大船上乘着劉妃和陳妃。
因為劉妃已經懷孕且粗通文墨,又比較精明懂事,需要她率領官眷,因此逃到襄陽後已封為貴妃。
另一隻船為李自成布置了兩間大艙,設有一張床、一張桌、一把藤椅、十來把凳子,可以在艙裡處理公務,召見将領。
這隻大船的後艙中乘着一位妃子,二位選侍,還載有從西安帶出來的許多金銀珠寶和各種貴重物品。
另外有二十隻大船載着皇帝的親軍,保護這兩隻大船。
宿營以後,劉宗敏和宋獻策來到李自成大帳中坐了片刻。
商議之後,他們決定在這裡休兵兩日。
他們估計敵人的前鋒大概尚在一百多裡以外,大隊人馬更在後邊,所以打算等敵人的前鋒趕到,大順軍已經得到了休息,可以在此地打一仗,取一小勝,然後再走不遲。
宋獻策同劉宗敏從李自成的大帳中出來以後,騎馬到幾處營壘看了一看。
他們最不放心的是找不到一個百姓,得不到敵人的一點消息。
宋獻策歎口氣說: “我們一離開北方,就好像變成了聾子。
” 李自成随便吃了一點東西,實在困得要命,便在臨時給他搞的地鋪上和衣躺下,将花馬劍放在枕頭旁邊。
一倒下去便沉沉入睡,但是他又仿佛覺得自己并沒有睡,而是坐在大帳中一把椅子上納悶,(如今哪有椅子呵!)他對自己問道: “難道大事已經完了麼?” 突然,有一個人影,低着頭,披散着頭發,飄然而人,李自成吃了一驚,心中奇怪:為什麼沒人傳禀? 那人影擡起頭來。
李自成認出來是李岩,不禁十分害怕,隻覺脊背發涼。
他用右手握緊劍柄,心中想道:這是李岩的鬼魂,趁我兵敗,前來向我讨命的。
李岩跪下,向他恭敬地行禮,并不起身。
李自成見李岩不像是懷有惡意,才稍稍覺得放心,問道: “林泉,你是從何處來的?” 李岩回答:“臣是從平陽來的。
牛丞相奉陛下密谕,将臣兄弟斬于平陽,陛下已經忘了麼?” 李自成感到慚愧而且恐怖,說道:“那是朕一時錯誤,斬了你兄弟二人。
你今日前來見朕,是不是向朕索命?” “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