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五月初四日,李自成來到了真定。

    他的傷勢并不很重,隻是當中箭的時候,恰好馬失前蹄,所以從馬上栽了下來,經過兩天來的醫治,傷勢已開始好轉。

    他不能騎馬,但也不願坐轎,親兵們就用一把圈椅綁兩根竿子,每端再綁一根橫竿,像轎子一樣由四個人擡着。

    圈椅上搭一個用黃緞子紮的篷,一則表示他是皇帝,二則也可遮一遮烈日。

    這樣擡着走,既比轎子風涼,又可看清楚行軍中的人馬情況。

     将近真定城外時,城内哄傳聖駕将至,将領們、官員們趕快出城,等候接駕。

    但見黃塵迷天,自北而南,隊伍很不整齊,而且幾乎每十個将士中夾雜有兩三個傷員。

     李自成沒有進城,在城外關帝廟中暫時休息。

    他心中一直壓着疑慮,擔心敵人繼續追趕。

    如繼續追趕,當他進入固關的時候,敵人會不會趁着混亂,沖進固關?這種事在軍事方面并不是沒有先例。

    崇祯十五年秋天,孫傳庭同他作戰失敗,奔回潼關,他就命李過率人馬混在孫傳庭的隊伍中一起沖進去,把潼關占領了,而孫傳庭也在一陣混戰中被殺死。

    如今他在山海關打了敗仗,在慶都又打了一個敗仗,士氣差不多已經沒有了,這樣倉皇奔往因關,倘若吳三桂的人馬也換成大順号衣,随着沖進城去,後果不堪設想。

    這麼想着,他的心情十分沉重。

    劉芳亮等大部分人馬在最近幾天的兩次戰鬥中損失很重。

    還有一部分人馬駐紮在從真定往南直到豫北一帶,彈壓叛亂,征集糧饷。

    劉芳亮手下隻剩了一千多人。

    李自成已經兩次火急下令給陳永福,要他派兵出固關接應。

    但他知道陳永福自己必須鎮守太原,不能輕易離開,到底能派多少人馬出固關來迎,他心中毫無把握。

     當天在關帝廟中匆匆地開了一次緊急的軍事會議,參加的人除牛金星、宋獻策、李岩、劉芳亮外,劉體純也被破例地叫來參加了。

    會議上他們分析了敵兵的情況。

    現在看來,追兵确實人馬衆多,十分能夠打仗。

    而且比在山海關作戰時又增添了新的人馬,說明多爾衮幾乎已把全副兵力都使用在追趕大順軍上,要将他李自成一戰消滅在從慶都到真定一帶。

    幸而他退得快,并沒有被困住。

    如今到了真定,從這裡往西去,道路崎岖,地勢險惡,隻要固關能夠守住,多爾衮想将他消滅,看來已經辦不到了。

     現在他們最擔心的是豫北。

    如果清兵下一步進攻河南,兩路圍攻陝西,一路從固關進兵,一路從懷慶府渡過黃河,從南邊進兵,關系十分重大。

    何況失去了豫北、山西,敵人就可以占領河東,大勢也就不好收拾了。

    怎麼辦呢?要不要派劉芳亮去死守豫北?商量的結果是不讓劉芳亮去。

    如今陳永福在太原,人馬不多。

    中央各衙門已經奉命都退往平陽,李自成也預定将駐跸平陽。

    這樣,必須有一支人馬到晉中去安撫所占之地,鎮壓反側,使在平陽的朝廷平安無事。

    所以對于豫北三府的事隻好不管,先讓劉芳亮立刻帶自己的一千多人,另從潰敗的軍隊中抽一千多人,一共三千人馬火速從固關西去,在平陽以北等候。

    商量之後,李自成又命人火速向陳永福傳下緊急密谕,命他不管如今在太原周圍是什麼人的兵馬,火速派出一部分,出固關前來真定,還要在固關準備好死守關城,免得敵人乘混亂進入山西。

     剛剛議完此事,吳汝義進來禀報,說從前挖李自成祖墳的那個米脂知縣邊大绶已經在任丘家鄉捉到,押來真定,現在關帝廟外等候處置,看是斬首還是淩遲處死? 李自成聽了之後,心中遲疑,好久沒有說話。

    崇祯十五年秋天,當他得知祖墳被邊大绶帶人去一個一個挖開,将骨頭抛撒在地上時,他曾根得咬牙切齒,決定有朝一日得了天下,不但要将邊大緩千刀萬剮,而且要把他家族五服内的男女老幼斬盡殺絕,一個不留。

    可是近來他的心情開始變了,所以當劉芳亮的人馬占領冀中這一帶時,他下令将邊大绶從任丘縣提來,但對邊大绶的家人親戚,一概不許加害。

    當時他想隻将邊大绶一個人斬首算了。

    可是今天邊大绶捉來了,從任丘帶到真定,又帶到關帝廟門前,隻等他一句話,就要斬首,他的思想卻又變了。

    他想,當初邊大绶在米脂掘其祖墳,撒骨揚塵,也是各為其主。

    邊大绶那時是明朝的知縣,食明朝的俸祿,陝西總督汪喬年要他這樣做,他不能不這樣做。

    汪喬年也是得了崇祯的密旨才這樣做。

    同時他又想道,殺一個邊大绶,救不了當前的局面;不殺,對于整個大局也沒有什麼壞處。

    特别是他還想到,四月二十九日,在武英殿登極時,他曾向普天之下發布大赦诏書,诏書中說得明明白白:四月二十九日以前,一切罪犯,除非是殺害自己父母的,不管犯的什麼罪,一律赦免,既往不咎。

    四月二十九日以後,如若再犯,必定依法嚴究。

    他的诏書上寫得明白,奮戰敗也不應失信于天下臣民。

    邊大绶掘他的祖墳的事發生在兩年前,今天也可以不治罪了。

     當他正在思考的時候,其他人不敢随便說話,後來牛金星因是宰相身份,不能不說話,便主張從嚴治罪。

    宋獻策不肯多說,隻說“請皇上決斷,務必嚴懲”。

    李自成又沉吟片刻,說道: “把他帶往太原。

    不要殺他,路途上也不要苛待他。

    他犯罪在兩年以前。

    到太原以後,如何處置,再作斟酌。

    ” 說罷一揮手,吳汝義退了出去。

    李岩很吃驚,他沒有想到李自成在慘敗之後竟然還記得大赦诏書中說的“既往不咎”的話。

    他連聲說道: “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 李自成向他問道:“大局如此,林泉,你有什麼主張?” 李岩說:“豫北三府,十分重要。

    今之懷慶即古之河内,形勢尤為重要,南控河洛,西扼上黨,漢光武據之而成大事。

    即令陛下定鼎長安,也必以山西、河南為屏藩,萬不可丢掉豫北。

    倘若失去豫北,尤其失去河内,則洛陽與平陽兩處也不能守。

    今陛下因河北已失,要固守山西,此是不得已之上策。

    然以山西全省而言,需要南據上黨,北守太原,從南北鉗制全晉。

    上黨一帶,對平陽一帶與河東各地居高臨下,自古為兵家必争之地。

    從東面進攻平陽等河東之地,必先占領懷慶。

    懷慶失守,則上黨危矣。

    請陛下速命臣奔赴豫北,固守懷慶,作河洛屏藩,截斷敵人從孟津渡河南下之路;封鎖太行山口,從側背鞏固上黨。

    上黨鞏固,則全晉無南顧之憂。

    ” 李自成望望牛金星,用眼神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