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象之前,也有一陣日光昏暗,日頭有一風圈,感到明日将有大風。
現在看月有風圈,明日的大風定了。
他不覺脫口而出: “陛下,明日作戰時會有一陣怪風,對我不利!” 李自成蓦然一驚,擡頭望見月亮的風圈,問道:“為何對我不利?” “明日敵人從東邊向我進攻,一陣大風從東向西刮,所以對我不利。
” “你怎麼知道明日的大風是從東向西刮?” “如今已交初夏,東南季風流行,所以明日必是從東海上刮來的一陣狂風。
另外,剛才遮住月亮的大片浮雲向西飄去,也是明日要刮東風的先兆。
” “獻策,依你看來,明日這一仗應該如何取勝?” “臣不求明日取勝,隻考慮明日在危急時陛下如何速回燕京,另作打算。
” 說話之間,天上的一大片浮雲已經過去,月暈消失,又是皓月疏星,清光如晝。
李自成輕歎一聲,說道: “多爾衮此時大概要進山海關了,我們回帳中細談吧。
” 黎明時候,吳三桂将多爾衮迎進山海關。
多爾衮在山海關城中沒有停留,穿城而過,到了西羅城。
如今西羅城成了一座堅固的兵營。
吳三桂的關甯兵一部分駐在西羅城外,修築了炮台、營壘,一部分駐在西羅城中。
多爾衮帶來的兩千精銳騎兵也到了西羅城中。
在吳三桂的陪同下,多爾衮登上一個較高的地方,在雄偉的城樓中-望戰場。
吳三桂告訴他說,敵人昨日同關甯兵作戰最激烈的地方是在紅瓦店,其餘幾個地方也都有兩軍對陣。
多爾衮知道豫王多铎、英王阿濟格等人所率領的滿蒙漢人馬如今是在東羅城南北兩邊約一二裡處的密林中埋伏,他心中感到勝利十分有把握,回頭對身邊的範文程說道: “山海城雖然不大,可是我大清國從來不進攻山海城。
有兩次我大清兵進入山東一帶,回頭來都從山海關以西退出長城。
為什麼不進攻山海城呢?因為這城東的山海關确實易守難攻,從東邊來攻是攻不開的;縱然從西邊來攻,由于山海關左右都有長城,盡頭處一直通到海邊,所以也無法将城包圍起來。
我們不願損傷多的将士,也就不願在此拼命攻城。
” 範文程說:“如果從北京來進攻,想包圍山海城也有一個辦法,就是從天津派大軍乘船渡海,從東面包圍山海城。
” 多爾衮笑了一笑:“是的,可是流賊如何能養這麼多船隻來渡海泥?所以李自成孤軍來這裡作戰,想破山海關,豈不是做夢?可見流賊畢竟是賊,毫無計慮。
” 吳三桂笑笑說:“正因為李自成等進入北京後并無遠慮,隻曉得在北京搶掠婦女财富,拷打官紳要錢,到萬不得已時率人馬來同關甯兵作戰,打算用武力脅迫我投順他,這一着棋已經是大大地失策了,何況攝政王爺率領我大清兵前來相救。
他今天必然大敗無疑!” 範文程說:“李自成确實手下無人。
即令攝政王爺不來山海關,隻用一部分人從古北口、青山口一帶進入長城,截斷燕京與山海關之間來往的路,李自成進不可能,退不可能,也必全軍崩潰。
” 多爾衮聽了哈哈一笑:“流賊自陷絕境,今日一戰成功,奪取燕京就不會再有大戰了。
吳三桂,你準備指揮作戰去吧。
” 吳三桂離開了多爾衮,率領親兵親将出了西羅城,前往石河東岸。
當多爾衮站在西羅城較高地方-望戰場的時候,大順軍将士們已經飽餐完畢,開始以紅瓦店為中心,在石河西岸布陣。
李自成帶着軍師,先到紅瓦店,同劉宗敏談了一下。
又将李過叫來,問他們決定如何布陣。
劉宗敏說:“夜間探馬從海邊回來,說仿佛看見有很多燈火從東向西,可能是吳三桂運送一部分人馬從秦皇島登陸,從南海西岸過來,所以我們要分出兩三千騎兵,駐紮在靠近海邊兩三裡的高處。
倘若海邊有事,立即進剿;倘若紅瓦店一帶吃緊,就馳援紅瓦店。
他們又說昨夜甯海城一帶人喊馬嘶,又添了不少人馬。
倘若吳三桂想從南邊包抄我軍,有這兩三千騎兵,也夠應付。
” 李自成望望宋獻策,說:“從此山到海邊,到處部署兵力。
兵分則力弱,這是兵家所忌,如何是好?” 宋獻策說:“我也為此擔心。
但是看來胡人大隊已經來到,不然甯海城那裡不會整夜人喊馬嘶。
若是真的胡人大隊來到,與關甯兵合力對我,敵衆我寡,容易受敵包圍,不如此布陣,怕也不行。
” 李過小聲說:“我擔心唐通會投降敵人,所以不得不在二郎廟山腳下多部署了一千多步兵,以防唐通勾引敵兵從九門口過來。
” 李自成心中暗想,如今情況不明,敵勢甚強,尚未開戰,已經受制于敵,差不多敗局已定!但是勢已至此,隻有撐過今日,晚上退走。
他同宋獻策回到老營,在離老營二裡處的高崗上觀望。
看見關甯兵正從西羅城和甯海城向石河灘上前進,旌旗飄揚,部伍整齊。
他想同宋獻策談一談,但是看見宋獻策也正在注目向敵人遙望,便不說話了。
這時多爾衮也在西羅城上觀看大順軍的布陣。
他覺得大順軍将人馬從北山一直布到海邊,兵力分散,更容易被他和吳三桂的人馬從中間突破,逐個包圍起來。
他心中對于勝利更有把握了,特别是他分别埋伏在西羅城北邊和南邊的兩萬多精銳騎兵,李自成似乎絲毫也沒有覺察。
他相信按照他的指揮,就靠這兩萬多騎兵沖入敵陣,也可将敵人殺得一敗塗地,說不定連李自成都很難逃脫。
于是他下了西羅城,在一棵樹下邊将滿蒙漢各帶兵的王、公、貝勒、貝子、固山額真以及尚可喜、耿仲明等漢族降将,都召集到面前,對他們說: “流賊李自成已經橫行了很久,你們今日打仗不可輕敵。
我看他的陣勢,從北山到海邊,兵力擺布太寬,首尾不能相顧。
我軍兵力不要分散。
如此這般……”他用馬鞭子指着,部署兵力:“關甯兵先出陣對敵,殺得敵人銳氣挫敗的時候,大清兵出動,必獲大勝。
你們用力破賊,大事就成功了,不要違背我的節制。
” 他說完後,面前一片聲地“喳!喳!” 太陽升高了,雙方鼓聲震地。
但是天色昏黃,且有霧氣。
過了片刻,宋獻策略微擡頭,看見太陽越過山海城的西門城樓。
太陽仍然不很明亮,下邊有紅色雲朵,上邊有光芒。
他想起來書上的四句話:“日出光芒,進退則兇;敵意提防,主将折殒!”心中大驚,正想再次勸李自成脫離戰場,但是雙方戰鼓敲得更兇,聲震大地,厮殺開始了。
吳三桂的關甯兵比昨天增加了很多,作戰十分兇猛。
大順軍因為今日這一仗關系重大,又有聖駕督戰,也都拼死向前,毫不氣餒。
戰場以紅瓦店為中心,互有進退。
李自成得到禀報:劉宗敏腿部中箭,仍在馬上指揮。
李過馳救紅瓦店,被一支騎兵截住。
大順軍已有很多将領死傷。
吳三桂的人馬雖也死傷很重,但倚仗人馬多,仍不後退。
李自成害怕劉宗敏有失,縱身上馬,抽出花馬劍,向背後吩咐: “李強速赴老營,李友率領三千騎兵,随我沖陣!” 宋獻策猛一跳,抓緊烏龍駒的辔頭,說:“陛下不要去,請在此稍等片刻。
” 李友已經上馬,大聲說:“請陛下在此稍候,由我同二虎去殺敗敵人。
” 李自成看一眼李友,點一下頭。
李友和劉體純趕緊各率所部騎兵,大約三千左右,馳往紅瓦店,沖入敵陣。
敵人正在漸漸得手,忽然經此生力軍猛沖猛殺,紛紛敗陣。
劉宗敏、李過指揮的大軍,乘此機會與生力軍彙在一起,呐喊着向敵人反攻,真正是以一當十,銳不可當! 剛把敵人趕過石河灘,忽然從海上刮起一陣狂風。
這狂風起得那麼猛,刮得那麼兇,頓時天色昏暗,飛沙走石,日色無光,雙方都不能夠再進行作戰,暫時收兵。
鼓聲也停止了,呐喊也停止了,馬蹄聲也停止了,隻有狂風呼嘯的聲音。
宋獻策認為此風甚異,不可大意。
他請李自成傳令各營,嚴陣以待,小心風過後,敵人重來反撲。
過了大約一頓飯時候,大風漸小,慢慢停了。
敵陣上大聲鼓噪。
宋獻策聽見他們除大喊“殺,殺”之外,還有許多人齊聲呼叫:“哇!哇!”他知道這是滿洲話的“殺”,不覺心中大驚;但“哇”與“殺”二音相近,又疑惑自己聽錯了。
風完全停
現在看月有風圈,明日的大風定了。
他不覺脫口而出: “陛下,明日作戰時會有一陣怪風,對我不利!” 李自成蓦然一驚,擡頭望見月亮的風圈,問道:“為何對我不利?” “明日敵人從東邊向我進攻,一陣大風從東向西刮,所以對我不利。
” “你怎麼知道明日的大風是從東向西刮?” “如今已交初夏,東南季風流行,所以明日必是從東海上刮來的一陣狂風。
另外,剛才遮住月亮的大片浮雲向西飄去,也是明日要刮東風的先兆。
” “獻策,依你看來,明日這一仗應該如何取勝?” “臣不求明日取勝,隻考慮明日在危急時陛下如何速回燕京,另作打算。
” 說話之間,天上的一大片浮雲已經過去,月暈消失,又是皓月疏星,清光如晝。
李自成輕歎一聲,說道: “多爾衮此時大概要進山海關了,我們回帳中細談吧。
” 黎明時候,吳三桂将多爾衮迎進山海關。
多爾衮在山海關城中沒有停留,穿城而過,到了西羅城。
如今西羅城成了一座堅固的兵營。
吳三桂的關甯兵一部分駐在西羅城外,修築了炮台、營壘,一部分駐在西羅城中。
多爾衮帶來的兩千精銳騎兵也到了西羅城中。
在吳三桂的陪同下,多爾衮登上一個較高的地方,在雄偉的城樓中-望戰場。
吳三桂告訴他說,敵人昨日同關甯兵作戰最激烈的地方是在紅瓦店,其餘幾個地方也都有兩軍對陣。
多爾衮知道豫王多铎、英王阿濟格等人所率領的滿蒙漢人馬如今是在東羅城南北兩邊約一二裡處的密林中埋伏,他心中感到勝利十分有把握,回頭對身邊的範文程說道: “山海城雖然不大,可是我大清國從來不進攻山海城。
有兩次我大清兵進入山東一帶,回頭來都從山海關以西退出長城。
為什麼不進攻山海城呢?因為這城東的山海關确實易守難攻,從東邊來攻是攻不開的;縱然從西邊來攻,由于山海關左右都有長城,盡頭處一直通到海邊,所以也無法将城包圍起來。
我們不願損傷多的将士,也就不願在此拼命攻城。
” 範文程說:“如果從北京來進攻,想包圍山海城也有一個辦法,就是從天津派大軍乘船渡海,從東面包圍山海城。
” 多爾衮笑了一笑:“是的,可是流賊如何能養這麼多船隻來渡海泥?所以李自成孤軍來這裡作戰,想破山海關,豈不是做夢?可見流賊畢竟是賊,毫無計慮。
” 吳三桂笑笑說:“正因為李自成等進入北京後并無遠慮,隻曉得在北京搶掠婦女财富,拷打官紳要錢,到萬不得已時率人馬來同關甯兵作戰,打算用武力脅迫我投順他,這一着棋已經是大大地失策了,何況攝政王爺率領我大清兵前來相救。
他今天必然大敗無疑!” 範文程說:“李自成确實手下無人。
即令攝政王爺不來山海關,隻用一部分人從古北口、青山口一帶進入長城,截斷燕京與山海關之間來往的路,李自成進不可能,退不可能,也必全軍崩潰。
” 多爾衮聽了哈哈一笑:“流賊自陷絕境,今日一戰成功,奪取燕京就不會再有大戰了。
吳三桂,你準備指揮作戰去吧。
” 吳三桂離開了多爾衮,率領親兵親将出了西羅城,前往石河東岸。
當多爾衮站在西羅城較高地方-望戰場的時候,大順軍将士們已經飽餐完畢,開始以紅瓦店為中心,在石河西岸布陣。
李自成帶着軍師,先到紅瓦店,同劉宗敏談了一下。
又将李過叫來,問他們決定如何布陣。
劉宗敏說:“夜間探馬從海邊回來,說仿佛看見有很多燈火從東向西,可能是吳三桂運送一部分人馬從秦皇島登陸,從南海西岸過來,所以我們要分出兩三千騎兵,駐紮在靠近海邊兩三裡的高處。
倘若海邊有事,立即進剿;倘若紅瓦店一帶吃緊,就馳援紅瓦店。
他們又說昨夜甯海城一帶人喊馬嘶,又添了不少人馬。
倘若吳三桂想從南邊包抄我軍,有這兩三千騎兵,也夠應付。
” 李自成望望宋獻策,說:“從此山到海邊,到處部署兵力。
兵分則力弱,這是兵家所忌,如何是好?” 宋獻策說:“我也為此擔心。
但是看來胡人大隊已經來到,不然甯海城那裡不會整夜人喊馬嘶。
若是真的胡人大隊來到,與關甯兵合力對我,敵衆我寡,容易受敵包圍,不如此布陣,怕也不行。
” 李過小聲說:“我擔心唐通會投降敵人,所以不得不在二郎廟山腳下多部署了一千多步兵,以防唐通勾引敵兵從九門口過來。
” 李自成心中暗想,如今情況不明,敵勢甚強,尚未開戰,已經受制于敵,差不多敗局已定!但是勢已至此,隻有撐過今日,晚上退走。
他同宋獻策回到老營,在離老營二裡處的高崗上觀望。
看見關甯兵正從西羅城和甯海城向石河灘上前進,旌旗飄揚,部伍整齊。
他想同宋獻策談一談,但是看見宋獻策也正在注目向敵人遙望,便不說話了。
這時多爾衮也在西羅城上觀看大順軍的布陣。
他覺得大順軍将人馬從北山一直布到海邊,兵力分散,更容易被他和吳三桂的人馬從中間突破,逐個包圍起來。
他心中對于勝利更有把握了,特别是他分别埋伏在西羅城北邊和南邊的兩萬多精銳騎兵,李自成似乎絲毫也沒有覺察。
他相信按照他的指揮,就靠這兩萬多騎兵沖入敵陣,也可将敵人殺得一敗塗地,說不定連李自成都很難逃脫。
于是他下了西羅城,在一棵樹下邊将滿蒙漢各帶兵的王、公、貝勒、貝子、固山額真以及尚可喜、耿仲明等漢族降将,都召集到面前,對他們說: “流賊李自成已經橫行了很久,你們今日打仗不可輕敵。
我看他的陣勢,從北山到海邊,兵力擺布太寬,首尾不能相顧。
我軍兵力不要分散。
如此這般……”他用馬鞭子指着,部署兵力:“關甯兵先出陣對敵,殺得敵人銳氣挫敗的時候,大清兵出動,必獲大勝。
你們用力破賊,大事就成功了,不要違背我的節制。
” 他說完後,面前一片聲地“喳!喳!” 太陽升高了,雙方鼓聲震地。
但是天色昏黃,且有霧氣。
過了片刻,宋獻策略微擡頭,看見太陽越過山海城的西門城樓。
太陽仍然不很明亮,下邊有紅色雲朵,上邊有光芒。
他想起來書上的四句話:“日出光芒,進退則兇;敵意提防,主将折殒!”心中大驚,正想再次勸李自成脫離戰場,但是雙方戰鼓敲得更兇,聲震大地,厮殺開始了。
吳三桂的關甯兵比昨天增加了很多,作戰十分兇猛。
大順軍因為今日這一仗關系重大,又有聖駕督戰,也都拼死向前,毫不氣餒。
戰場以紅瓦店為中心,互有進退。
李自成得到禀報:劉宗敏腿部中箭,仍在馬上指揮。
李過馳救紅瓦店,被一支騎兵截住。
大順軍已有很多将領死傷。
吳三桂的人馬雖也死傷很重,但倚仗人馬多,仍不後退。
李自成害怕劉宗敏有失,縱身上馬,抽出花馬劍,向背後吩咐: “李強速赴老營,李友率領三千騎兵,随我沖陣!” 宋獻策猛一跳,抓緊烏龍駒的辔頭,說:“陛下不要去,請在此稍等片刻。
” 李友已經上馬,大聲說:“請陛下在此稍候,由我同二虎去殺敗敵人。
” 李自成看一眼李友,點一下頭。
李友和劉體純趕緊各率所部騎兵,大約三千左右,馳往紅瓦店,沖入敵陣。
敵人正在漸漸得手,忽然經此生力軍猛沖猛殺,紛紛敗陣。
劉宗敏、李過指揮的大軍,乘此機會與生力軍彙在一起,呐喊着向敵人反攻,真正是以一當十,銳不可當! 剛把敵人趕過石河灘,忽然從海上刮起一陣狂風。
這狂風起得那麼猛,刮得那麼兇,頓時天色昏暗,飛沙走石,日色無光,雙方都不能夠再進行作戰,暫時收兵。
鼓聲也停止了,呐喊也停止了,馬蹄聲也停止了,隻有狂風呼嘯的聲音。
宋獻策認為此風甚異,不可大意。
他請李自成傳令各營,嚴陣以待,小心風過後,敵人重來反撲。
過了大約一頓飯時候,大風漸小,慢慢停了。
敵陣上大聲鼓噪。
宋獻策聽見他們除大喊“殺,殺”之外,還有許多人齊聲呼叫:“哇!哇!”他知道這是滿洲話的“殺”,不覺心中大驚;但“哇”與“殺”二音相近,又疑惑自己聽錯了。
風完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