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關燈
李自成想着牛金星的話很有道理,向劉宗敏看了一眼,見宗敏也沒有别的意見,随即說道: “就這樣吧,今日下午由捷軒同補之召集李友等幾位将領一起商議是否對吳三桂馬上用兵,今晚捷軒和補之來武英殿面奏。

    下午,丞相和兩位軍師加上喻上獻、顧君恩一起詳議,晚上你們五位一同來武英殿西奏。

    孤聽罷文武們的意見,再作斟酌。

    明日早膳以後,在武英殿舉行禦前會議,制将軍以上全來參加,聽孤宣布應變之策。

    ” 牛金星問道:“陛下,六政府侍郎以上都是朝廷大臣,是否參加禦前會議?” 李自成沒有做聲。

    牛金星因為皇上平日不叫朝中一年來新降的文臣們參與重大的軍事密議,所以不敢再問。

     劉宗敏問道:“皇上,原來安排初六日舉行登極大典,可是眼下應該火速部署軍事,準備大軍出征。

    事情千頭萬緒,哪有時間準備登極?” 李自成心中猶豫,轉望軍師。

     宋獻策說:“本來四月初六,初八,初十,十二,都是大吉大利的日子,所以擇定初六登極。

    如今既然軍情有變,不妨改為初八日登極。

    在這數日内,一邊準備出征軍事,一邊等候吳三桂的消息。

    倘若吳三挂有了賀表,軍情緩和,初八日登極大典如期舉行,不再延期。

    ” 李自成隻怕來北京登極的大事吹了,心中猶豫,轉望牛金星。

     牛金星說:“軍師所言,頗為妥貼。

    既然唐通等說吳三桂正在與他手下文武商議投降之事,兩三日内應有結果,等一等消息也好。

    ” 李自成說道:“孤同意改為初八日登極,可以由内閣傳谕各衙門文武百官知道,隻說演禮尚不很熟,不要提軍情一字。

    ” 衆文武叩頭退出以後,等候在文華門值房中的吳汝義随即進來,在禦前跪下說道: “啟奏陛下,羅虎已經從通州來到,現同親兵們在午門前朝房中休息,等候召見。

    ” “他來了好,好。

    你先安排他們用膳,也安排一個臨時住處。

    午膳後,孤須稍事休息,準在未時一刻,你帶羅虎到武英殿見我,不可遲誤。

    ” 吳汝義直到此刻,不知皇上急于召見羅虎是為了何事,更不知為什麼昨天面谕他趕快為羅虎布置一處堂皇的公館,愈快愈好。

    他很想問個明白,但現在他所盡忠服侍的不再是從前義軍中的闖王,而是大順皇帝,所以他不敢多問,說了一聲“遵旨!”他伏地叩頭之後,正要退出,李自成又吩咐說: “将金銀寶物運回長安的事,你要火速準備,不可遲誤。

    午膳後,你将小虎子帶到武英門,候旨召見,你就隻管去辦你的事。

    幾日之内,一定得把運送金銀的事準備停當!” 吳汝義乘機問道:“為何如此火急?” 李自成小聲說:“恐怕免不了一場惡戰,不可不預作準備。

    不過,這話不可洩露,你自己心中有數好啦。

    ” 吳汝義不敢再問,心情忽然沉重,恭敬退出。

     李自成在龍椅上又坐了片刻,聽不見隐約的鼓樂聲,知道皇極門演禮的事早已完畢。

    想着竟然沒有親自觀看演禮,而登極的日子又改為初八,初八這日子會不會又有變化?……事情不可捉摸,使他的心中怅然。

    他暗暗地歎了口氣,啟駕回武英殿了。

     進了北京以來,李自成從沒有像今日上午這樣感到心情郁悶和沉重。

    在走往武英殿的路上,他吩咐雙喜,立刻差人去兵政府職方司①将京東各府州縣和山海衛一帶的輿圖取來,放在文華殿的禦案上,備他閱覽。

    到了武英殿西暖閣剛剛坐下,宮女們立刻進來,有的捧來香茶,有的向博山爐中添香。

    随即,王瑞芬體态輕盈地進來,跪在李自成的面前奏道: ①職方司--明代兵部所轄四司之一,全稱是職方清吏司,掌管輿圖、軍制、城隍、鎮戍、簡練、征讨之事,其最重要的是掌管天下輿圖,圖上詳載地理險易,道路遠近。

     “啟奏皇爺,娘娘說皇爺昨夜睡眠欠安,今日五更起床,一直忙到如今。

    如今還不到午膳時刻,請聖駕回寝宮體自。

    ” 李自成問道:“你們剛才可服侍娘娘在有順門樓上觀看百官演禮了麼?” 王瑞芬擡起頭來含笑回答:“蒙皇上聖恩特許,奴婢率宮女們服侍娘娘在在順門樓上觀看演禮,想着後天皇上就要舉行登極大典,舉國歡騰,天下更新,所以娘娘和宮女們無不心花怒放,巴不得明日就是四月初六。

    ” 李自成聽了王瑞芬的話,在心中稱贊王瑞芬不愧原是田妃的貼身宮女、承乾宮的“管家婆”,果然與衆不同,不但與西安秦王府的宮女們迥然不同,與明宮中衆多宮女相比,她也是一隻鳳凰。

    然而聽了王瑞芬的美妙言辭,隻能使他想着局勢的意外變化,想着她們還不知道登極大典的事已經改期為初八日,連初八日也有些渺茫。

    他不肯流露他的不快心情,勉強含笑說道: “你快告訴在殿外侍候的太監們,去傳谕禦膳房,午膳孤想吃羊肉燴餅。

    還有,午膳時命西安來的樂工奏樂。

    ” 王瑞芬答應一聲“遵旨!”叩頭退出。

    片刻後重新進來,站在皇上面前,等候别的吩咐。

    李自成又說道: “你差一宮女,去壽甯宮傳谕費珍娥前來。

    ” 王瑞芬的心中一動,問道:“皇爺,是傳費珍娥沐浴熏衣,好生打扮,晚膳後來寝宮?” “命她午膳後到武英殿來。

    ” “午膳後麼?”王瑞芬又問,怕自己聽錯時間。

     “交未時以後前來。

    ” 王瑞芬覺得奇怪,但是不敢再問,說道:“費珍娥不同于一般宮女,奴婢馬上親自去壽甯宮傳旨吧。

    皇上不到寝宮去休息一陣?” “你去吧,孤要一個人稍坐片刻。

    ” 王瑞芬回到仁智殿寝宮,将皇上要在武英殿暖閣稍坐片刻以及命她去傳谕費珍娥于午膳後來見皇上的事,都向窦妃奏明,然後往壽甯宮去了。

     窦美儀在右順門樓上觀看演禮時,因沒有見李自成登上左順門樓,後來又見牛金星和劉宗敏匆匆離去,使她的心中狐疑,擔心出了意外大事。

    随後又看見四位禦史從皇極門的東邊步步退行,導駕而出,而迎接來的卻是空辇,登時有一種不祥的感覺。

    她遵照明宮中祖宗規矩,後妃們不敢過問國事,也不許随便打聽,但是她很想知道朝廷上到底出了什麼大事,所以才命王瑞芬去武英殿請聖駕回後宮休息,以觀動靜。

    她心中明白,皇上盡管出身草莽,以三尺劍奪取了明朝江山,但自古英雄都愛美人,所以自從她蒙受皇恩,來到仁智殿寝宮居住,皇上每日萬幾之暇,總來後宮休息,為的是要她陪伴。

    她也明白,新皇上的心中也喜愛王瑞芬,隻是新皇上不是那種見一個愛一個的貪戀女色之君,所以他不肯“召幸”瑞芬,也不“召幸”費珍娥和别的宮女,獨使她專寵後宮。

    如今皇上不肯回後宮休息,要一個人在武英殿稍坐片刻,分明是心中煩悶,需要獨自思慮大事。

    但是後天就要舉行登極大典,忽然有何事使皇上心中煩惱? 更使窦美儀心中不安的是,皇上要在午膳後召見費珍娥。

    皇上遲早要納珍娥為妃,費珍娥将與她平分恩寵,這事情在她的思想中早有準備,而巳她已經決定做一個通情達理的賢妃,不與費珍娥争風吃醋。

    可是,為什麼皇上不傳谕費珍娥于晚膳後來到寝宮,而偏要在午膳後在武英殿暖閣召見?她反複尋思,終于有些恍然:大概皇上要在登極之日,對她和費珍娥同時冊封!為着馬上就要冊封,所以事前要告訴費珍娥,以便她作好準備。

    窦美儀是個細心人,在喜悅中不免要進一步猜想皇上将冊封她們什麼名号。

    她大概可以封為淑妃,那末費珍娥也是淑妃麼?倘若費珍娥暫不封妃,莫非第一步将封為選侍?再其次封為什麼嫔,什麼貴人,以後逐步加封?…… 過了一陣,王瑞芬從壽甯宮傳旨回來,先到武英殿向皇上複命,然後回仁智殿寝宮向窦妃禀報。

    窦妃含笑問道: “費珍娥接旨之後是不是十分高興?” 王瑞芬回答說:“娘娘,費珍娥的年紀雖小,心計很深,不同于一般女子。

    她跪下去聽了我口宣聖旨之後,照例說道:‘奴婢遵旨,謝恩!’叩頭起立,臉上看不出有一絲笑容。

    ” “你回來到武英殿向陛下複命,陛下又說了什麼話?” “皇上正在用心看一本攤在禦案上的輿圖,隻是‘哦’了一聲,沒有别的吩咐。

    旁邊放着另一本輿圖尚未打開,黃绫封面上貼着紅紙書簽,題寫着《大明皇輿圖》,下有一行小字寫明卷數和地方,奴婢不曾看清。

    ” “從前武英殿的禦案上沒有放過這樣書……” “從前奴婢奉田皇貴妃之命送東西去乾清宮,也看到崇祯皇爺的禦案上放有這樣的書,那時開封被圍,河南戰事吃緊,崇祯皇爺日夜焦思,坐卧不安,時常查閱輿圖。

    聽魏清慧說,《大明皇奧圖》有許多本,由兵部職方司嚴密保管,皇帝調來查閱後仍然交還。

    娘娘,眼下皇上正忙于準備登極,怎麼有閑工夫查閱輿圖?” 窦妃不覺想到皇上未駕臨左順門樓上憑窗觀看演禮,劉宗敏和牛金星中途離去的事,心中很覺詫異。

    但是她掩飾了心中的不安,對王瑞芬淡淡地微笑說: “我們的大順皇帝是天下之主。

    古人說,‘四海之内,莫非王土’。

    他于百忙中查閱輿圖,也是應有之事。

    ……啊,我們隻管說話,皇上用午膳的時候到了。

    ” 王瑞芬趕快率領幾個宮女往武英殿服侍皇上午膳。

    窦妃本來可去可不去,但她一則為要看一看皇上的神情,二則要使皇上心情愉快,勸他努力加餐,所以她稍微打扮一下,也帶着四個宮女去了。

     李自成已經從西暖閣出來,在一張供禦膳用的朱漆描金大案子旁邊面南的龍椅上坐下。

    大案上已經擺了二十幾樣葷素菜肴,山珍海錯①,但還在繼續增加。

    丹墀上開始奏樂。

    往日李自成午膳時鐘鼓司的樂工們奏明朝宮廷的皇家音樂,以琵琶、笙、蕭、鐘磐為主,鑼鼓幾乎不用,樂聲雍容幽雅。

    今天李自成命他從西安帶來的樂工奏樂,不但用了大鑼大鼓、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