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個婦女,抵死不從,破口大罵,竟被當場殺死。
皇上!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你的手下将士進北京後,又是搶劫,又是奸淫,把你的好名聲都敗壞啦。
皇上啊,小臣跟着你出生入死打天下,可是河南、湖廣各處的百姓至今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到北京後又很快失去了民心,這樣下去,你的江山如何能夠坐穩?如何能建立一統的鐵打江山?”王長順忍不住熱淚橫流,又哽咽說:“皇上,這北京可不是一個小地方,不是一個藏在山旮旯裡的小村莊,不是伏牛山中的得勝寨。
全國各處的人們的眼睛都在望着北京。
你能不能在全國得民心,在北京的名聲十分要緊,是好是壞,馬上就傳到各地。
在朝中,如今都對你隻講歌功頌德之話,隻有我這個老馬夫對你直言!” 李自成聽了老馬夫的直言确實十分吃驚,也确實十分震怒,在禦案上猛捶一拳,又掃了宋獻策和李岩一眼,這眼神使他們駭了一跳。
馬上,李自成又向王長順問道: “進北京後軍紀如此敗壞,汝侯劉宗敏何以不管?難道他一點兒也不知道麼?” “劉爺也殺了幾個人,可是隻要軍民住在一起,強奸的事兒就是沒法禁止。
常言道:‘出外當兵過三年,看見母豬賽貂蟬。
’何況迸了北京,咱們的将士……” 李自成說道:“孤想到了這一件事上,所以催促在上月底挑出兩千宮女,又從達官顯宦的家奴中挑了上千婦女,分别賞賜有功将校。
” “陛下,你對有功将校賞賜美女,這用意小臣明白,可是陛下,你也有思慮不周的時候。
咱大順軍來到北京的有六七萬人,受到皇恩賞賜的隻是少數。
那得到美女的自然高興,還有幾萬人沒有得到美女,豈肯甘心?我的皇上,請饒恕小臣直言!從上月二十八日皇恩賞賜美女之後,奸淫良家婦女的事兒更多了!更多了!崇祯十二年過年以後,我軍被圍困在商洛山中,明朝不能夠消滅咱們,全靠紀律嚴明,也靠商洛山中的窮百姓跟我軍是一條心。
李鴻恩①是你的親堂弟,強奸民女未遂,他的媽是你的五嬸,年輕輕就守寡,隻有這一個兒子,還沒有長成大人就随你起義。
你為了軍紀,硬是下狠心把鴻恩斬了。
那時候,多少人為他哭着說情,我也流着淚替他說情,你也哭了,可是他還是被你斬了。
他作戰有勇有謀,常立戰功,倘若不被斬,他今日也封侯了。
小臣近幾日常想到鴻恩的死,心中難過。
那時我軍在潼關南原打了個大敗仗,困守商洛山中,難得的是軍紀嚴明,上下一心。
如今進了北京,得了江山,從前的好軍紀卻沒有了,那一股拚死創業的勁頭沒有了。
皇上,萬一再遇到困難時候,誰替你拚死賣命?鴻恩在商洛山中被斬時沒有怨言,也沒有哭,如今他的魂靈在黃泉下看見這種情形準會痛哭!我的陛下,我的皇上啊,十幾年來,跟随你起義的成千上萬的英烈鬼魂,看見咱大順軍今日情況,要不在陰間痛哭才怪哩!……” ①李鴻恩--李自成殺堂弟李鴻恩是一個動人的故事,見本書第一卷第二十七章。
王長順不能再說下去,伏地嗚咽。
李自成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直言,心中很為震動。
看見宋獻策和李岩仍在肅立候旨,不敢落座,他用責備的口氣說道: “你們二位身任正副軍師;我軍近日軍紀敗壞,肆意搶劫财物、奸淫婦女,你們必定知道,為何不向孤直言?為何不拿出整頓軍紀的辦法?王長順并非大順朝中的文臣武将,隻是一個跟我多年的老馬夫,他就敢向孤直言!如若不是他平日懷着一顆忠心,今日闖進宮來,孤仍然被蒙在鼓裡!” 正副軍師立刻跪下。
宋獻策說道:“臣等并非不知,幾次欲直言陳奏,尚未得适當機會。
今日王長順闖宮直言,使臣等彌增慚愧。
臣等昨日為整饬軍紀事到田皇親宅與汝侯面商,因汝侯才為奸情案斬了兩個人,怒氣未消,所以未作深談就辭出了。
” “他殺了兩個什麼人?” 李岩說道:“如今軍民混雜,強奸與通奸之事欲禁不止。
加上種種緣由,遂使強奸與通奸之事,愈來愈多。
臣等吞居軍師之位,罪該萬死。
捷軒所殺的兩個人尚非強奸,隻是一對通奸男女!” “殺的一對男女?” 宋獻策接着說道:“昨日臣等到提營首總将軍府,适逢一巡邏小隊捆送來一對通奸男女和一名原告。
汝候還是往日的雷霆脾氣,叫我們坐下等候,立即擂鼓升堂,審問案犯。
那婦女年紀很輕,尚有幾分姿色。
那原告男人又老又醜,顯然他的妻子不是原配,是買來的妾或丫頭收房,與丈夫并無夫妻恩情。
捷軒問那婦女:‘你願意随丈夫回家去麼?’那婦女回答說:‘我不願王頭目單獨為我而死,甯肯同王頭目奔赴黃泉,也不願再回到丈夫身邊!’捷軒又問小校:‘你還有什麼話說?’小校知道自己必死無疑,所以毫無恐懼,大聲說道:‘有的将校,家中有妻有子,蒙恩賞賜美女,我跟随闖王起義十年,至今二十八歲仍然是一個光棍。
我們雖然是通奸,可是我願意娶她,她願意嫁我,兩情兩願,要死死在一起。
我們活着不能結為夫妻,到陰間結為夫妻!’汝侯為着軍紀不可壞,一怒之下,将這一對男女殺了。
” 李自成聽了這個案子,心中引起一連串問題,但是沒有時間向深處思考,向宋獻策和李岩問道: “目前情況,不可任其下去,兩位軍師有何善策?” 宋獻策回答:“臣等今日進谒陛下,為着兩件大事:一是要密奏滿洲人的動靜,二是要奏明北京近日情況。
前一件尤為重要,不可不早為之備。
” 李自成猛然一驚:“滿鞑子有何動靜?” 宋獻策說:“此事須要密奏。
” 李自成:“是同吳三挂有勾結麼?” 李岩趕快說道:“陛下,王長順進宮來見陛下很不容易,他的直言陳奏,實屬難得。
請陛下聽王長順繼續陳奏,等他陳奏完畢,臣與宋軍師再向皇上密奏新得到的重要探報。
” 李自成明白宋獻策和李岩要向他面奏的是十分重要的軍事機密,于是命他們起身坐下,轉向王長順問道: “王長順,你還有什麼話要對孤說?” 王長順明白兩位軍師有重要軍情向皇上密奏,自己應該趕快退下,于是說道: “皇上!小臣是一個追随陛下多年的馬夫,鬥大的字兒認識不到一牛車。
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小臣隻有一片忠心,害怕皇上每日聽到的盡是歌頌功德,會誤了陛下大事,所以冒死闖宮,直言面奏。
如今話已吐出口了,請治小臣冒犯之罪。
” “我大順軍到北京後有搶劫百姓的,有奸淫婦女的,多年的好軍紀忽然敗壞,你不進宮來直言陳谏,孤一點也不知道!孤一進紫禁城就不曾出去過,看來孤應該出去親自看看,聽聽,不應該光聽群臣的頌揚的話,是吧?” “皇上,請恕小臣再說幾句直言,縱然你天天走出紫禁城,北京城内軍民的真正情形,你也是看不見,聽不到。
” “孤不聾不瞎,何至如此?” “小臣雖不曾讀聖賢書,對世道人心卻有經驗,看得很多,想得很深。
在攻破洛陽之前,陛下雖然号稱闖王,朝廷和官府罵陛下是流賊。
可是陛下正在艱難創業,到處流竄,穿破的,吃粗的,與士卒同甘苦,把窮百姓看成了父兄姐妹。
每到一地,因為你的軍紀嚴明,仁義愛民,老百姓敢圍到你的身邊,把心裡話說給你聽。
你的耳總是聰的,眼總是亮的。
破了洛陽之後,你成了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手下有了幾十萬人馬,局面同以前大不相同了,能夠到陛下身邊說話的隻有那幾十員有頭臉的将領和親信幕僚,從此後,小百姓不能随便見你了,士卒小校不能随便見你了,連我這個老馬夫王長順在緊急時候也不能見到你了!……莫說稱王稱帝,就拿做官的人們說,都是官越做越大,跟百姓越離越遠。
自古如此!……皇上!小臣語言太直,請恕小臣死罪!” “你說得很好,說下去,說下去,孤正要聽你的直言!” 王長順遲疑一下,接着說道:“去年春天到了襄陽以後,陛下受衆将擁戴,号稱新順王,草創了新的朝遷,設置了文武百官。
從此,局面又不同了,文臣武将們在你面前奏事都得跪下,你隻許總哨劉爺可以免禮。
十月間進了西安,陛下将秦王府的宮殿作為新順朝的宮殿,每隔三日去灞橋觀操,沿途百姓看見你的黃傘都遠遠避開,來不及避開的都跪在路邊不敢擡頭,怕得渾身打顫,連大氣兒也不敢出。
近處,連正在啼哭的小娃兒聽媽媽說:‘不許哭,皇上駕到!’也馬上閉住嘴了。
今年元旦,陛下在長安昭告天下,定國号大順,改元永昌,受文武百官朝賀、如今又進了北京城,不管是不是舉行了登極大典,陛下就是當今皇帝,天下萬民之主。
陛下想出紫禁城聽一聽,看一看,其實陛下什麼也聽不到,看不見。
陛下要出去一趟,前一天就得沿路刷洗門面,填平地面,打掃幹淨,然後用黃沙鋪路、聖駕出宮可不是随時想出去就出去,出宮的吉日,時刻,都得由軍師或欽天監事先擇定,傳谕扈從百官知道。
出宮的這一天,從一早就開始靜街,文臣們稱做警跸。
小臣聽說,沿路一
皇上!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你的手下将士進北京後,又是搶劫,又是奸淫,把你的好名聲都敗壞啦。
皇上啊,小臣跟着你出生入死打天下,可是河南、湖廣各處的百姓至今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到北京後又很快失去了民心,這樣下去,你的江山如何能夠坐穩?如何能建立一統的鐵打江山?”王長順忍不住熱淚橫流,又哽咽說:“皇上,這北京可不是一個小地方,不是一個藏在山旮旯裡的小村莊,不是伏牛山中的得勝寨。
全國各處的人們的眼睛都在望着北京。
你能不能在全國得民心,在北京的名聲十分要緊,是好是壞,馬上就傳到各地。
在朝中,如今都對你隻講歌功頌德之話,隻有我這個老馬夫對你直言!” 李自成聽了老馬夫的直言确實十分吃驚,也确實十分震怒,在禦案上猛捶一拳,又掃了宋獻策和李岩一眼,這眼神使他們駭了一跳。
馬上,李自成又向王長順問道: “進北京後軍紀如此敗壞,汝侯劉宗敏何以不管?難道他一點兒也不知道麼?” “劉爺也殺了幾個人,可是隻要軍民住在一起,強奸的事兒就是沒法禁止。
常言道:‘出外當兵過三年,看見母豬賽貂蟬。
’何況迸了北京,咱們的将士……” 李自成說道:“孤想到了這一件事上,所以催促在上月底挑出兩千宮女,又從達官顯宦的家奴中挑了上千婦女,分别賞賜有功将校。
” “陛下,你對有功将校賞賜美女,這用意小臣明白,可是陛下,你也有思慮不周的時候。
咱大順軍來到北京的有六七萬人,受到皇恩賞賜的隻是少數。
那得到美女的自然高興,還有幾萬人沒有得到美女,豈肯甘心?我的皇上,請饒恕小臣直言!從上月二十八日皇恩賞賜美女之後,奸淫良家婦女的事兒更多了!更多了!崇祯十二年過年以後,我軍被圍困在商洛山中,明朝不能夠消滅咱們,全靠紀律嚴明,也靠商洛山中的窮百姓跟我軍是一條心。
李鴻恩①是你的親堂弟,強奸民女未遂,他的媽是你的五嬸,年輕輕就守寡,隻有這一個兒子,還沒有長成大人就随你起義。
你為了軍紀,硬是下狠心把鴻恩斬了。
那時候,多少人為他哭着說情,我也流着淚替他說情,你也哭了,可是他還是被你斬了。
他作戰有勇有謀,常立戰功,倘若不被斬,他今日也封侯了。
小臣近幾日常想到鴻恩的死,心中難過。
那時我軍在潼關南原打了個大敗仗,困守商洛山中,難得的是軍紀嚴明,上下一心。
如今進了北京,得了江山,從前的好軍紀卻沒有了,那一股拚死創業的勁頭沒有了。
皇上,萬一再遇到困難時候,誰替你拚死賣命?鴻恩在商洛山中被斬時沒有怨言,也沒有哭,如今他的魂靈在黃泉下看見這種情形準會痛哭!我的陛下,我的皇上啊,十幾年來,跟随你起義的成千上萬的英烈鬼魂,看見咱大順軍今日情況,要不在陰間痛哭才怪哩!……” ①李鴻恩--李自成殺堂弟李鴻恩是一個動人的故事,見本書第一卷第二十七章。
王長順不能再說下去,伏地嗚咽。
李自成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直言,心中很為震動。
看見宋獻策和李岩仍在肅立候旨,不敢落座,他用責備的口氣說道: “你們二位身任正副軍師;我軍近日軍紀敗壞,肆意搶劫财物、奸淫婦女,你們必定知道,為何不向孤直言?為何不拿出整頓軍紀的辦法?王長順并非大順朝中的文臣武将,隻是一個跟我多年的老馬夫,他就敢向孤直言!如若不是他平日懷着一顆忠心,今日闖進宮來,孤仍然被蒙在鼓裡!” 正副軍師立刻跪下。
宋獻策說道:“臣等并非不知,幾次欲直言陳奏,尚未得适當機會。
今日王長順闖宮直言,使臣等彌增慚愧。
臣等昨日為整饬軍紀事到田皇親宅與汝侯面商,因汝侯才為奸情案斬了兩個人,怒氣未消,所以未作深談就辭出了。
” “他殺了兩個什麼人?” 李岩說道:“如今軍民混雜,強奸與通奸之事欲禁不止。
加上種種緣由,遂使強奸與通奸之事,愈來愈多。
臣等吞居軍師之位,罪該萬死。
捷軒所殺的兩個人尚非強奸,隻是一對通奸男女!” “殺的一對男女?” 宋獻策接着說道:“昨日臣等到提營首總将軍府,适逢一巡邏小隊捆送來一對通奸男女和一名原告。
汝候還是往日的雷霆脾氣,叫我們坐下等候,立即擂鼓升堂,審問案犯。
那婦女年紀很輕,尚有幾分姿色。
那原告男人又老又醜,顯然他的妻子不是原配,是買來的妾或丫頭收房,與丈夫并無夫妻恩情。
捷軒問那婦女:‘你願意随丈夫回家去麼?’那婦女回答說:‘我不願王頭目單獨為我而死,甯肯同王頭目奔赴黃泉,也不願再回到丈夫身邊!’捷軒又問小校:‘你還有什麼話說?’小校知道自己必死無疑,所以毫無恐懼,大聲說道:‘有的将校,家中有妻有子,蒙恩賞賜美女,我跟随闖王起義十年,至今二十八歲仍然是一個光棍。
我們雖然是通奸,可是我願意娶她,她願意嫁我,兩情兩願,要死死在一起。
我們活着不能結為夫妻,到陰間結為夫妻!’汝侯為着軍紀不可壞,一怒之下,将這一對男女殺了。
” 李自成聽了這個案子,心中引起一連串問題,但是沒有時間向深處思考,向宋獻策和李岩問道: “目前情況,不可任其下去,兩位軍師有何善策?” 宋獻策回答:“臣等今日進谒陛下,為着兩件大事:一是要密奏滿洲人的動靜,二是要奏明北京近日情況。
前一件尤為重要,不可不早為之備。
” 李自成猛然一驚:“滿鞑子有何動靜?” 宋獻策說:“此事須要密奏。
” 李自成:“是同吳三挂有勾結麼?” 李岩趕快說道:“陛下,王長順進宮來見陛下很不容易,他的直言陳奏,實屬難得。
請陛下聽王長順繼續陳奏,等他陳奏完畢,臣與宋軍師再向皇上密奏新得到的重要探報。
” 李自成明白宋獻策和李岩要向他面奏的是十分重要的軍事機密,于是命他們起身坐下,轉向王長順問道: “王長順,你還有什麼話要對孤說?” 王長順明白兩位軍師有重要軍情向皇上密奏,自己應該趕快退下,于是說道: “皇上!小臣是一個追随陛下多年的馬夫,鬥大的字兒認識不到一牛車。
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小臣隻有一片忠心,害怕皇上每日聽到的盡是歌頌功德,會誤了陛下大事,所以冒死闖宮,直言面奏。
如今話已吐出口了,請治小臣冒犯之罪。
” “我大順軍到北京後有搶劫百姓的,有奸淫婦女的,多年的好軍紀忽然敗壞,你不進宮來直言陳谏,孤一點也不知道!孤一進紫禁城就不曾出去過,看來孤應該出去親自看看,聽聽,不應該光聽群臣的頌揚的話,是吧?” “皇上,請恕小臣再說幾句直言,縱然你天天走出紫禁城,北京城内軍民的真正情形,你也是看不見,聽不到。
” “孤不聾不瞎,何至如此?” “小臣雖不曾讀聖賢書,對世道人心卻有經驗,看得很多,想得很深。
在攻破洛陽之前,陛下雖然号稱闖王,朝廷和官府罵陛下是流賊。
可是陛下正在艱難創業,到處流竄,穿破的,吃粗的,與士卒同甘苦,把窮百姓看成了父兄姐妹。
每到一地,因為你的軍紀嚴明,仁義愛民,老百姓敢圍到你的身邊,把心裡話說給你聽。
你的耳總是聰的,眼總是亮的。
破了洛陽之後,你成了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手下有了幾十萬人馬,局面同以前大不相同了,能夠到陛下身邊說話的隻有那幾十員有頭臉的将領和親信幕僚,從此後,小百姓不能随便見你了,士卒小校不能随便見你了,連我這個老馬夫王長順在緊急時候也不能見到你了!……莫說稱王稱帝,就拿做官的人們說,都是官越做越大,跟百姓越離越遠。
自古如此!……皇上!小臣語言太直,請恕小臣死罪!” “你說得很好,說下去,說下去,孤正要聽你的直言!” 王長順遲疑一下,接着說道:“去年春天到了襄陽以後,陛下受衆将擁戴,号稱新順王,草創了新的朝遷,設置了文武百官。
從此,局面又不同了,文臣武将們在你面前奏事都得跪下,你隻許總哨劉爺可以免禮。
十月間進了西安,陛下将秦王府的宮殿作為新順朝的宮殿,每隔三日去灞橋觀操,沿途百姓看見你的黃傘都遠遠避開,來不及避開的都跪在路邊不敢擡頭,怕得渾身打顫,連大氣兒也不敢出。
近處,連正在啼哭的小娃兒聽媽媽說:‘不許哭,皇上駕到!’也馬上閉住嘴了。
今年元旦,陛下在長安昭告天下,定國号大順,改元永昌,受文武百官朝賀、如今又進了北京城,不管是不是舉行了登極大典,陛下就是當今皇帝,天下萬民之主。
陛下想出紫禁城聽一聽,看一看,其實陛下什麼也聽不到,看不見。
陛下要出去一趟,前一天就得沿路刷洗門面,填平地面,打掃幹淨,然後用黃沙鋪路、聖駕出宮可不是随時想出去就出去,出宮的吉日,時刻,都得由軍師或欽天監事先擇定,傳谕扈從百官知道。
出宮的這一天,從一早就開始靜街,文臣們稱做警跸。
小臣聽說,沿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