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步,他要使牛金星示意禮政府,奏請在京城從速選取身家清白、德容兼備女子充實後宮。

    第二步,他在禮政府的奏疏上批示說:“孤應天順人,率大軍初至幽州行在,萬事叢脞①,民心未安,倘急于選取妃嫔,恐滋驚擾。

    可由勝朝宮女中選取一二人,不必擾及民間。

    欽此!”第三步,禮政府奏稱已選得慈慶宮女官窦氏,壽甯宮宮女費氏德容兼備,文才出衆,堪膺後宮之選,謹乞聖裁。

    第四步,他批示禮政府:“俯允所請,即準備對窦氏與費氏行冊封之禮。

    ”第五步,擇定吉日,對窦美儀和費珍娥進行冊封…… ①從脞--意思是龐雜、繁瑣 李自成命吳汝義将他的這些想法密谕大學士牛金星。

    牛金星向吳汝義詢問了皇上分别召見費珍娥、窦美儀的情況,含笑點頭,說道:“此事好辦,皇上的心思我明白了。

    ” 他随即進宮,向李自成奏道: “陛下所谕,原是平日選取妃嫔之禮,足見陛下志在開國垂統,為萬世帝王楷模。

    然今日初到幽州,萬幾待理,朝廷最大急務為陛下舉行登極大典,從今日起,文武臣分批在文華殿認真演禮,最後齊集太和門演禮。

    除演禮之外,文臣們要在三、六、九日上表勸進,禮政府與文谕院裡僚們要趕拟群臣為皇上登極上的賀表,代皇上草拟郊天①用的昭告天地表文,登極日昭告天下臣民語書,大赦恩诏,以及谕江南舊明文武官員招降诏書等等。

    目前距登極日期漸近,不可以選妃事分散臣民心志,然而行在後宮也不可無人主持,故應該有一二妃嫔主持後宮諸事,亦是刻不容緩。

    以臣愚見,請陛下即日傳旨,召窦氏或費氏住進寝宮,居妃嫔之位,主持後宮之事,宮中稱為娘娘,但不行冊封之禮。

    總之,應使舉朝文武之心,行在萬姓視聽,鹹集于新皇帝登極大典一事,其他均非目前要務。

    ” ①郊天--皇帝去京師近郊(一般是南郊)行祭天禮。

     李自成頻頻點頭,問道:“窦氏與費氏均是才貌兼備,舉止娴雅,非尋常女子可比。

    俟登極大典之後,總得行冊封之禮,以正名号,是吧?” 金星說:“曆代帝王,選美人充實後宮,原是常事。

    其中許多女子是先蒙‘召幸’,事後再賜封号。

    有的是生了皇子皇女之後,再加冊封。

    有的原來名分甚低,後來因受了特殊恩寵或誕生皇子,逐次晉封。

    陛下為天下之主,對妃嫔冊封遲早,均是雨露之恩。

    ” 聽了這話,李自成大為高興,又一次對牛金星頻頻點頭,在心中稱贊說: “處事有經有權,深合孤意,果然是宰相之才!” 當天晚上,李自成便“召幸”了窦美儀。

    從此就叫窦氏住在寝宮,宮女們和太監們都呼為窦娘娘,以妃嫔之禮相待。

    李自成多年中為經營天下而殚精竭慮,不貪女色,硬是将普通人的男女之情壓制下去。

    他的這種在當時農民起義領袖中的獨特行事,常為張獻忠和羅汝才所嘲笑,而為他的敵人所稱許。

    如今采納牛金星的意見,很簡單地處理了選妃之事,使他十分愉快。

    他狂熱地喜愛窦美儀的出衆才貌,幾乎使他改變了多年來黎明即起的習慣。

     雖然李自成将北京視為行在,隻打算短期駐跸,但是他能夠忙裡偷閑,恢複了他的讀書習慣。

    自從窦美儀到了他的身邊以後,他于閱覽賀表和批閱各種文書之暇,又開始每日讀《資治通鑒》。

    窦妃見他帶來北京的是一部較好的坊間刻本,便命兩個宮女去慈慶宮将懿安皇後平日閱讀的元刊本《資治通鑒》取來;又命一宮女去将慈慶宮的一隻白鹦鹉取來,将籠子挂在仁智殿的前檐下,晚上移至殿内。

     北京南郊的豐台一帶,特别是豐台附近有一個叫做草橋的地方,有十幾家專門培養花木的花農,一代代傳下來巧妙的養花技藝,可以将暮春才開的花卉提前在早春開放,或春天開放的花卉提前在冬天開放。

    花農們四時将鮮花送進北京城内,也賣給宮中。

    慈慶宮院内不但有一個小花園,還有一個小暖房,這暖房不但向陽,冬天還可以燃燒地火,由兩個太監學習草橋花農的養花技藝,提早一兩個月使張皇後看見鮮豔的碧桃、月季、玫瑰、芍藥和牡丹。

    窦美儀差宮女前去傳谕,命慈慶宮的養花太監将二十幾盆正開放的名貴鮮花送到仁智殿來,然後又吩咐宮女們,有的擺在正殿,有的擺在東西暖閣。

    頓然間寝宮中即處處是鮮花綠葉,充滿花香。

     李自成平生第一次享受到這樣的生活環境,有時他望望鮮花,冉望望窦妃,一言不發,禁不住露出微笑。

     他知道窦氏在慈慶宮常陪着懿安皇後閱讀史鑒,所以休息的時候就命窦氏随意挑選《資治通鑒》中的精彩段落讀給他聽,窦美儀巴不得李自成能做一個像唐太宗那樣的千古英主,所以特别注意從貞觀元年起到貞觀二十二年的這七卷書中挑那些最精彩的紀事讀給新皇上。

    從此,李自成的身邊又多了窦妃的溫柔悅耳的讀書聲。

     白鹦鹉能夠背誦許多首唐人的五七言絕句和幾首脍炙人口的律詩。

    每逢風清日暖,窦妃宮中無事,便逗引鹦鹉讀詩,而李自成對此很感興趣,往往側首望着窦妃,含笑而聽。

     仁智殿的西暖閣作為大順皇帝駐跸幽州行在的寝宮,而東暖閣作為窦妃娘娘的寝宮。

    實際上,窦美儀每夜都住在西暖閣,東暖閣雖設有富麗的床帳,卻不曾睡,隻是将東暖閣用做梳妝打扮的地方。

     今年的陰曆三月是小月。

    今天是四川初三。

    窦美儀來到仁智殿,稱為窦娘娘,已經十天了,上月二十八日遵照新皇的聖旨,有兩千多宮女分賞大順軍的有功将校。

    囚為宮女不能全走,不得不從皇親。

    官宦、豪門府中征集了一部分丫鬟仆婢分賞将士。

    紫禁城中比較幸運的是慈慶宮、承乾宮和壽甯宮,這三座宮院中的宮女們幸免于分賞将校。

    壽甯宮是個小宮院,因為李自成想着費珍娥需要宮女們照料和陪伴,留下了全部宮女。

    慈慶宮和承乾宮,都是由于窦美儀和王瑞芬在李自成面前乞恩,得免此劫,并蒙皇恩特準,等北京局面太平以後,将這三座宮院中的宮女們全數放出宮去,與父母家人團聚,憑媒婚配。

    窦美儀知道皇上的心裡總在想着費珍娥,隻是新皇上正在像一團火似的寵愛着她,不願意使她不高興,才将要納費珍娥為妃的事往後拖了。

    窦美儀雖然不希望費珍娥也來到皇上身邊受到寵愛,但是她認為自己在後妃中應該做一個很有“婦德”的賢妃,決不在後宮中争寵嫉妒。

    因為她有這樣“賢妃”的品德,所以曾經兩次差遣身邊的宮女去壽甯宮向費珍娥問寒問暖,告訴費珍娥新皇上仍在惦記着她。

     像往日一樣,今日當宮中樹梢上的宿鴉開始啼叫,南窗上剛有點蒙蒙亮時,窦美儀悄悄地掙脫了皇上的摟抱,從皇上的左邊胳膊上擡起頭來,輕輕地下床,輕輕地走往東暖閣。

    立刻有三四個宮女輕輕進來,服侍她梳洗打扮。

    當她梳洗更衣,打扮完畢,王瑞芬也已經打扮得花枝一般,體态輕盈地掀簾進來,向娘娘獻上一杯香茶,然後在博山爐添了檀香。

    窦美儀見屋中沒有别的宮女,望着王瑞芬輕輕叫道: “瑞芬姐!” 王瑞芬一驚,立刻跪下,小聲說:“奴婢不敢!請娘娘再不要這樣叫我!” 窦氏微微一笑,拉她起來,悄聲說道:“你我原來都是前朝宮人,都是皇家奴婢。

    我們原是姊妹行,同命相憐。

    如今我一旦蒙恩……” 王瑞芬截住說:“這是娘娘的命好,一朝飛上梧桐枝頭,變為鳳凰,衆多宮女姊妹們不過是雞鴨一群,怎敢與娘娘攀比!” 窦氏說:“快不要這樣說!論容貌你并不比我差多少,論年紀你比我大一二個月,論做事能力你曾是田皇貴妃身邊的‘管家婆’,如今你率領衆宮女姊妹服侍新皇上,也盡心盡意地服侍我。

    我心中常覺不安,所以因身邊沒人,喚你一聲瑞芬姐……我有一句話想問你……”窦美儀的臉色突然紅了,将要問的話咽了下去。

     王瑞芬悄聲問道:“娘娘,這東暖閣中隻有你我二人,不知要問何事?” “我,我,我不好意思問你,可是又忍不住要問清楚。

    ” “娘娘,對宮中諸事,凡是不明白的盡管垂問,奴婢不敢隐瞞。

    ” 窦美儀又忍了忍,終于問道:“你每晚在皇上寝宮中點的什麼香?” 王瑞芬的臉紅了,神秘地笑着問道:“娘娘可聞出來那香氣不同于一般禦香?” “我生長于懿安皇後的慈慶宮中,從來沒有聞到過這種奇怪的香氣,聞了後擾亂……人心(她回避說‘春心’二字)。

    我不願問你這是什麼香,也知道你是一番好意,但是我要你以後在晚上不用再點這種香了。

    新皇上還不到四十歲,春秋鼎盛,但願他能夠做一位開國英主,勤政愛民,孜孜求治,從谏如流,使百姓早登衽席。

    千萬莫要一得天下便貪戀女色,誤了國事。

    ” 王瑞芬肅然動容,躬身說道:“娘娘所言極是,奴婢今後不再點那種香了。

    ” 聽見李自成已經醒來,王瑞芬趕快往西暖閣去。

    等候在正殿門外的四個宮女也馬上跟在王瑞芬的背後進西暖閣了。

     初夏夜短,當李自成在宮女們的服侍下梳頭、漱洗和穿好衣服以後,溫和的陽光射到仁智殿的窗紗上和正殿門内的方磚上。

    盆中的鮮花上。

    有幾隻小鳥在宮院中的樹上鳴叫。

    李自成剛在西暖閣的龍椅上坐定,端起一盞香茶,忽然聽見殿門外有誰念了四句唐詩: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他含笑問道:“是窦妃在吟詩?” 王瑞芬躬身回答:“窦娘娘正在東暖閣中讀書,這是白鹦鹉在前檐背誦唐詩。

    ” 李自成“啊”了一聲,不覺微笑。

     由窦妃陪伴,用過早膳以後,李自成由美人相陪,在西暖間又坐了片刻,喝了半杯熱茶。

    因為要召見重要大臣,商量數日内舉行登極大典的事,他便起身往武英殿去了。

    窦妃率領宮女們在仁智殿的丹墀上躬身送駕。

    白鹦鹉在籠子裡叫道: “皇上萬歲!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