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
劉宗敏還不習慣在李自成面前每次說話都趕快起立,躬身垂手。
他坐在椅子上大聲說道: “請皇上放心。
臣已經與軍師準備好啦,明日是三月十八,先破外城,三月十九日再破内城。
幾個月前我軍已有許多細作進入外城,扮做各色江湖中人,小商小販,小手藝的,釘盤子釘碗的,骨路鍋的①”,他們同城内的窮苦百姓多有暗中接頭,同住在廣甯門②内的回回也有串連,原來已經說就,隻等大軍圍城,住在廣甯門内的窮人們就打開城門,放我們大軍入城。
先破外城,内城人人膽寒,守城的太監們也會獻出城門。
杜勳願意去勸說崇祯讓位,讓他去吧,其實,這好比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過年,無它也過年。
“ ①骨路鍋的--專業補鐵鍋的手藝人。
用焊接法補鍋。
在豫陝一帶叫做骨路鍋。
宋時的江南一帶也有這個詞兒,(見陸遊的《老學庵筆記》)大概是從中原傳去的。
”骨路“作為兩個音素,反切就是”锢“字。
②廣甯門--北京的外城修建于明代中葉,西門稱廣甯門。
清代中葉後,改名廣安門。
李自成哈哈大笑,幾位大臣也陪着他綻開笑顔,但是除劉宗敏外,大臣們都沒有敢笑出聲來。
劉宗敏突然說道:”皇上,今天下午我一到阜成門外軍營,就聽将領們禀報,廣甯門的守城軍民前兩天已經同我們的細作接頭,有意等大軍圍城之後開門迎降。
“ 李自成問:”何時開門迎降?“”隻說十八日開門迎降,時間未定。
昨天城門已閉,内外不通,沒有繼續接頭。
“ 李自成沉吟說:”獻策原來占了一卦,十八日如有微雨,外城可破;破了外城之後,十九日黎明可破内城。
要設法催促守城軍民早點開門迎降才好,獻策,有辦法麼?“ 宋獻策回答說:”數月以來我軍進入北京的各色各樣細作,均由劉體純親自派遣,有的就住在廣甯門内,早已同居民混在一起,那回回中也有我們的人,以賣羊肉串兒為幌子,已經有半年多了。
隻因滿洲和山海關兩方面情況不明,使臣與林泉放心不下,已經命劉體純率他小劉營前往通州,刺探滿洲和山海關消息。
臣馬上差飛騎迫劉體純回來,*他連夜商量,必須想辦法與城内互通聲氣,催促廣甯門守城軍民,務必在明日打開城門,放我大軍進城。
“ 劉宗敏忽然大聲說:”有了!有了!不用叫二虎回來,我有辦法叫廣甯門的守城軍民人心瓦解,趕快開門迎降,不勞我軍攻城。
“ 李自成心中一喜:”捷軒你有何辦法?“”我自然有辦法,暫不說出。
“劉宗敏轉望兩位軍師,說道:”獻策、林果,走,跟我到廣甯門外看看!……陛下,你安心休息。
我同兩位軍師到廣甯門外看過之後,連夜準備,明天一早進宮向你禀奏!“ 宋獻策吃驚地問道:”捷軒,你有好計,先在禦前說出來,商量一下不好麼?“”眼下快三更了,我們到廣甯門外看了地勢,連夜火速準備,片刻也不能耽誤。
快走,把李強和吳汝義都帶去!“ 劉宗敏不容遲疑,叫宋獻策和李岩随着離開行宮。
李自成心中奇怪,望着劉宗敏的背影微微一笑,然後對群臣們說:”捷軒這個人,明軍隻知他作戰勇猛,所向無敵。
其實,在緊急時候,他很能拿出智謀,确有大将之才。
他此去廣甯門外察看地勢和城上守禦情況,一定又有了新鮮主意!“ 牛金星說道:”汝侯一定有令人意料不到的好主意,請皇上等候佳音。
“ 李自成點頭,随即命群臣各回駐地休息。
當大家行禮退出以後,李自成走到院裡,向城上望了一陣,但見城頭上燈光稀疏,不打一炮,也沒有守城人們的吆喝聲,隻從幾處傳來孤孤單單的梆子聲。
他想着汝侯今夜必有良策,破北京就在眼前,登極也在眼前,臉上露出笑容,在心中輕輕地說:”大順萬世江山從此定了!“ 三月十八日。
雖然連日來李自成十分勞累,但今日很早就起來了。
五更以前,他已經醒來,将養子雙喜叫到榻前,詢問昨夜劉宗敏和兩位軍師到廣甯門外察看後商定了什麼計謀,夜間如何準備。
雙喜将昨夜的事情詳細奏明。
李自成明白之後,點頭微笑,輕聲說:”此計可行!“ 等他在奴仆們服侍下梳洗之後,宋獻策進宮來了。
他詳細向他奏明一夜的準備工作,今日上午請皇上駕臨彰義門外,坐在禦帳前,曉谕守城軍民速降。
李自成問道:”不是廣甯門?怎麼又成了彰義門①了?“ ①彰義門--北京在金朝稱為中都,城周七十五平。
中都西城有三門,中間一門名彰義,大體上在廣甯門正西,相距約十裡,明朝習慣上沿襲金朝稱廣甯門為彰義門。
宋獻策說:”雖然北京外城的西門名叫廣甯門,可北京人習慣上叫它彰義門,往往在公私文件中也是如此。
臣往年賣蔔京師,住在宣武門外,距廣甯門較近,所以也叫慣彰義門了。
“”禦帳距城多遠?“”遠了城上人看不清楚,所以禦帳距城門隻有一裡多路,好使守城軍民得瞻皇上風采與禦營軍容。
“”離城門隻有一裡遠,不擔心城上打炮?“”昨夜捷軒在彰義門看了地勢,說出這一建議時,臣與林泉也擔心城上打炮。
但我們仔細研究,連夜作了部署,認為守城軍民瞻望聖駕,必将更加奪氣,決不敢向禦營開放一炮。
昨日下午,聖駕過西直門南來,離城不過二裡,儀仗黃傘前導,百官扈從,禦營部伍整齊,按辔雍容徐
他坐在椅子上大聲說道: “請皇上放心。
臣已經與軍師準備好啦,明日是三月十八,先破外城,三月十九日再破内城。
幾個月前我軍已有許多細作進入外城,扮做各色江湖中人,小商小販,小手藝的,釘盤子釘碗的,骨路鍋的①”,他們同城内的窮苦百姓多有暗中接頭,同住在廣甯門②内的回回也有串連,原來已經說就,隻等大軍圍城,住在廣甯門内的窮人們就打開城門,放我們大軍入城。
先破外城,内城人人膽寒,守城的太監們也會獻出城門。
杜勳願意去勸說崇祯讓位,讓他去吧,其實,這好比大年初一逮兔子,有它過年,無它也過年。
“ ①骨路鍋的--專業補鐵鍋的手藝人。
用焊接法補鍋。
在豫陝一帶叫做骨路鍋。
宋時的江南一帶也有這個詞兒,(見陸遊的《老學庵筆記》)大概是從中原傳去的。
”骨路“作為兩個音素,反切就是”锢“字。
②廣甯門--北京的外城修建于明代中葉,西門稱廣甯門。
清代中葉後,改名廣安門。
李自成哈哈大笑,幾位大臣也陪着他綻開笑顔,但是除劉宗敏外,大臣們都沒有敢笑出聲來。
劉宗敏突然說道:”皇上,今天下午我一到阜成門外軍營,就聽将領們禀報,廣甯門的守城軍民前兩天已經同我們的細作接頭,有意等大軍圍城之後開門迎降。
“ 李自成問:”何時開門迎降?“”隻說十八日開門迎降,時間未定。
昨天城門已閉,内外不通,沒有繼續接頭。
“ 李自成沉吟說:”獻策原來占了一卦,十八日如有微雨,外城可破;破了外城之後,十九日黎明可破内城。
要設法催促守城軍民早點開門迎降才好,獻策,有辦法麼?“ 宋獻策回答說:”數月以來我軍進入北京的各色各樣細作,均由劉體純親自派遣,有的就住在廣甯門内,早已同居民混在一起,那回回中也有我們的人,以賣羊肉串兒為幌子,已經有半年多了。
隻因滿洲和山海關兩方面情況不明,使臣與林泉放心不下,已經命劉體純率他小劉營前往通州,刺探滿洲和山海關消息。
臣馬上差飛騎迫劉體純回來,*他連夜商量,必須想辦法與城内互通聲氣,催促廣甯門守城軍民,務必在明日打開城門,放我大軍進城。
“ 劉宗敏忽然大聲說:”有了!有了!不用叫二虎回來,我有辦法叫廣甯門的守城軍民人心瓦解,趕快開門迎降,不勞我軍攻城。
“ 李自成心中一喜:”捷軒你有何辦法?“”我自然有辦法,暫不說出。
“劉宗敏轉望兩位軍師,說道:”獻策、林果,走,跟我到廣甯門外看看!……陛下,你安心休息。
我同兩位軍師到廣甯門外看過之後,連夜準備,明天一早進宮向你禀奏!“ 宋獻策吃驚地問道:”捷軒,你有好計,先在禦前說出來,商量一下不好麼?“”眼下快三更了,我們到廣甯門外看了地勢,連夜火速準備,片刻也不能耽誤。
快走,把李強和吳汝義都帶去!“ 劉宗敏不容遲疑,叫宋獻策和李岩随着離開行宮。
李自成心中奇怪,望着劉宗敏的背影微微一笑,然後對群臣們說:”捷軒這個人,明軍隻知他作戰勇猛,所向無敵。
其實,在緊急時候,他很能拿出智謀,确有大将之才。
他此去廣甯門外察看地勢和城上守禦情況,一定又有了新鮮主意!“ 牛金星說道:”汝侯一定有令人意料不到的好主意,請皇上等候佳音。
“ 李自成點頭,随即命群臣各回駐地休息。
當大家行禮退出以後,李自成走到院裡,向城上望了一陣,但見城頭上燈光稀疏,不打一炮,也沒有守城人們的吆喝聲,隻從幾處傳來孤孤單單的梆子聲。
他想着汝侯今夜必有良策,破北京就在眼前,登極也在眼前,臉上露出笑容,在心中輕輕地說:”大順萬世江山從此定了!“ 三月十八日。
雖然連日來李自成十分勞累,但今日很早就起來了。
五更以前,他已經醒來,将養子雙喜叫到榻前,詢問昨夜劉宗敏和兩位軍師到廣甯門外察看後商定了什麼計謀,夜間如何準備。
雙喜将昨夜的事情詳細奏明。
李自成明白之後,點頭微笑,輕聲說:”此計可行!“ 等他在奴仆們服侍下梳洗之後,宋獻策進宮來了。
他詳細向他奏明一夜的準備工作,今日上午請皇上駕臨彰義門外,坐在禦帳前,曉谕守城軍民速降。
李自成問道:”不是廣甯門?怎麼又成了彰義門①了?“ ①彰義門--北京在金朝稱為中都,城周七十五平。
中都西城有三門,中間一門名彰義,大體上在廣甯門正西,相距約十裡,明朝習慣上沿襲金朝稱廣甯門為彰義門。
宋獻策說:”雖然北京外城的西門名叫廣甯門,可北京人習慣上叫它彰義門,往往在公私文件中也是如此。
臣往年賣蔔京師,住在宣武門外,距廣甯門較近,所以也叫慣彰義門了。
“”禦帳距城多遠?“”遠了城上人看不清楚,所以禦帳距城門隻有一裡多路,好使守城軍民得瞻皇上風采與禦營軍容。
“”離城門隻有一裡遠,不擔心城上打炮?“”昨夜捷軒在彰義門看了地勢,說出這一建議時,臣與林泉也擔心城上打炮。
但我們仔細研究,連夜作了部署,認為守城軍民瞻望聖駕,必将更加奪氣,決不敢向禦營開放一炮。
昨日下午,聖駕過西直門南來,離城不過二裡,儀仗黃傘前導,百官扈從,禦營部伍整齊,按辔雍容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