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如今以釣魚台和玉淵潭為中。
東以三裡河西岸為界,向南去也以小河的北岸為界,在大約方圓三四裡内,都成了大順皇上駐跸的禁地,将許多居民強行趕往别處,實在無處可去的人都不許随便出門,還必須用黃紙寫“順民”二字貼在門額上。
倘若是居住在大路旁邊的人家,還得在門口擺一張方桌,桌上供一個黃紙牌位,上寫“永昌皇帝萬歲”。
牌位前放着香爐。
禦營有三千騎兵,跟随禦營一起的一部分大順朝中央各衙門的文武官員(一部分留在長安),以及衆多的親兵。
奴仆和厮役之類,步騎合計約有五千人之衆。
釣魚台和玉淵潭一帶的房屋遠不夠用,所以李強和吳汝義率前隊騎兵和騾馱子來到以後,除立刻派将士們占領公私房舍,驅趕居民和閑人,進行清掃之外,又在較空曠的地方搭起了許多軍帳,清掃和整治了通往行宮的道路。
凡是要緊的路口和“行宮”的周圍,都派了兵士警戒。
一座最大的宅子,算作大順皇帝的行宮,其餘一處較好的宅子,作為牛丞相和丞相府官員們的駐地。
另外,在三裡河河岸上有一處叫做李皇親花園的地方,作為正副軍師和軍師府官員們的駐地。
李自成來到了釣魚台“駐跸”的地方,吳汝義同李強跪在道旁恭迎。
然後,大順朝中央各衙門的官員們都由吳汝義派人分别帶到各自駐地休息,隻留下劉宗敏。
牛金星、宋獻策、李岩護送李自成進入行宮。
這地方在金朝是皇帝常來遊玩釣魚的地方,金亡後此地荒廢。
到了元朝中葉,被一姓丁的達官買去,重加修繕,增加了許多亭台樓閣,曲徑回廊,假山池塘,水榭船塢,成為有名的丁家花園,所以又名花園村。
明朝兩百多年中,此地幾次更換主人,丁家花園的舊名依然保存。
經過兩進院落,到了第三進院落,正中坐北朝南有五間大廳,前有卷棚,左右各有五間東庑和西庑,大廳正中安設有臨時禦座,是一張雕花檀木太師椅,上蒙黃緞繡花椅披。
前有一張八仙桌,挂黃緞圍幛。
稍前一點,左右擺着兩行較小的太師椅,帶有藍緞繡花椅墊和椅披,以備文武重臣在禦前會議時使用。
因為按“五德終始”學說,大順是“水德王”,色尚藍,所以除黃色為皇家專用服色之外,官民應該以藍色為上。
李自成在禦座上坐下以後,牛金星等正要叩頭行禮,被他用手勢攔住。
他命大家坐下,随即向吳汝義問道: “杜勳在哪裡?” 吳汝義躬身回答:“臣為他準備了五座軍帳,在會城門①那個方向,離此不過三裡多路,旁邊有一小街,還有一片松林可以系馬,也可避風。
文谕院諸臣也暫時在那兒宿營。
” ①會城門--金朝遷都北京,改稱中都。
金主亮擴大城垣,周75裡,大部分在元、明、清北京的西南。
會城門是金中都三座北門之一,今留下一個街道名稱,位于複興門外大街西面。
“速命人前去,叫杜勳趕快休息用膳,等候孤召見他有話要問!” “遵旨!” 李自成又望着牛金星等人說:“諸位今日整日鞍馬勞累,風塵滿身,現在各回駐地休息。
既然杜勳願意進城去勸說崇祯讓位,孤認為這是一件大事,不妨一試。
你們先回駐地,等候孤在一更後傳谕你們前來,商議大事。
” 牛金星等行禮退出以後,李自成由随駕奴仆替他打去身上塵土,濯洗梳頭,然後用膳。
晚膳後,他在雙喜和一群親将的護衛下,在行宮大院中各處走走。
他走上行宮西南角的釣魚台,向開闊的荒池①中望了一陣。
月亮已在東邊冉冉地上升了,照在碧波蕩漾的水面上。
這正是北京一帶青蛙出土後開始求偶繁殖的季節。
不論是池中池邊,到處蛙鳴不斷,互相應答;不時還有魚在水面潑刺一跳,同時白光一閃。
李自成命雙喜差幾個傳宣官分頭傳谕幾位重要大臣速來議事,同時也傳谕杜勳前來。
對雙喜吩咐之後,他在心中興奮地說道: ①荒池--釣魚台和玉淵潭地萬,到清朝乾隆年間才受到皇家重視,利用它的水源充足,将港汊紛亂的荒池浚為小湖,增加了建築。
“到北京城下‘駐跸’在這個好地方,果然是‘水德’應運,并非偶然!” 将到二更時候,李自成知道劉宗敏、牛金星、宋獻策和李岩已經來到,正在行宮前院的東庑等候召見,他吩咐雙喜派人宣召社勳前來,随即回到行宮大廳(此時稱為行宮正殿),在正中禦座上坐下。
劉宗敏等魚貫進殿,向他行叩頭禮。
他命他們在旁邊椅子上坐下。
劉宗敏直接往一張椅子上一坐,但牛、宋和李岩三人卻恭敬地躬身謝座之後,才敢落座。
李自成問道: “杜勳說他願意進城勸崇祯……” 李自成的話未說完,忽然從阜成門附近的城頭上傳來一連三響大炮聲音。
大家不覺詫異,側耳谛聽一陣,卻又寂然。
宋獻策笑着說道: “這是三響空炮,隻裝火藥,不裝炮彈。
” 李自成問道:“城上知道孤的禦營在此,放空炮是何意思?” 宋獻策正要起身回答,忽然劉宗敏向簾外叫道:“來人!”立刻有一将領掀簾而人,到他的面前垂手肅立,等候吩咐。
劉宗敏說: “速去三裡河東岸,向我軍炮兵傳令:要回敬城上三炮,着實地打,叫守城的太監和百姓嘗一嘗我們的炮兵厲害!” “遵令!” 李自成重新向軍師問道:“獻策,城上放空炮是何意思?” 宋獻策恭敬地起身回答:“必是守城太
東以三裡河西岸為界,向南去也以小河的北岸為界,在大約方圓三四裡内,都成了大順皇上駐跸的禁地,将許多居民強行趕往别處,實在無處可去的人都不許随便出門,還必須用黃紙寫“順民”二字貼在門額上。
倘若是居住在大路旁邊的人家,還得在門口擺一張方桌,桌上供一個黃紙牌位,上寫“永昌皇帝萬歲”。
牌位前放着香爐。
禦營有三千騎兵,跟随禦營一起的一部分大順朝中央各衙門的文武官員(一部分留在長安),以及衆多的親兵。
奴仆和厮役之類,步騎合計約有五千人之衆。
釣魚台和玉淵潭一帶的房屋遠不夠用,所以李強和吳汝義率前隊騎兵和騾馱子來到以後,除立刻派将士們占領公私房舍,驅趕居民和閑人,進行清掃之外,又在較空曠的地方搭起了許多軍帳,清掃和整治了通往行宮的道路。
凡是要緊的路口和“行宮”的周圍,都派了兵士警戒。
一座最大的宅子,算作大順皇帝的行宮,其餘一處較好的宅子,作為牛丞相和丞相府官員們的駐地。
另外,在三裡河河岸上有一處叫做李皇親花園的地方,作為正副軍師和軍師府官員們的駐地。
李自成來到了釣魚台“駐跸”的地方,吳汝義同李強跪在道旁恭迎。
然後,大順朝中央各衙門的官員們都由吳汝義派人分别帶到各自駐地休息,隻留下劉宗敏。
牛金星、宋獻策、李岩護送李自成進入行宮。
這地方在金朝是皇帝常來遊玩釣魚的地方,金亡後此地荒廢。
到了元朝中葉,被一姓丁的達官買去,重加修繕,增加了許多亭台樓閣,曲徑回廊,假山池塘,水榭船塢,成為有名的丁家花園,所以又名花園村。
明朝兩百多年中,此地幾次更換主人,丁家花園的舊名依然保存。
經過兩進院落,到了第三進院落,正中坐北朝南有五間大廳,前有卷棚,左右各有五間東庑和西庑,大廳正中安設有臨時禦座,是一張雕花檀木太師椅,上蒙黃緞繡花椅披。
前有一張八仙桌,挂黃緞圍幛。
稍前一點,左右擺着兩行較小的太師椅,帶有藍緞繡花椅墊和椅披,以備文武重臣在禦前會議時使用。
因為按“五德終始”學說,大順是“水德王”,色尚藍,所以除黃色為皇家專用服色之外,官民應該以藍色為上。
李自成在禦座上坐下以後,牛金星等正要叩頭行禮,被他用手勢攔住。
他命大家坐下,随即向吳汝義問道: “杜勳在哪裡?” 吳汝義躬身回答:“臣為他準備了五座軍帳,在會城門①那個方向,離此不過三裡多路,旁邊有一小街,還有一片松林可以系馬,也可避風。
文谕院諸臣也暫時在那兒宿營。
” ①會城門--金朝遷都北京,改稱中都。
金主亮擴大城垣,周75裡,大部分在元、明、清北京的西南。
會城門是金中都三座北門之一,今留下一個街道名稱,位于複興門外大街西面。
“速命人前去,叫杜勳趕快休息用膳,等候孤召見他有話要問!” “遵旨!” 李自成又望着牛金星等人說:“諸位今日整日鞍馬勞累,風塵滿身,現在各回駐地休息。
既然杜勳願意進城去勸說崇祯讓位,孤認為這是一件大事,不妨一試。
你們先回駐地,等候孤在一更後傳谕你們前來,商議大事。
” 牛金星等行禮退出以後,李自成由随駕奴仆替他打去身上塵土,濯洗梳頭,然後用膳。
晚膳後,他在雙喜和一群親将的護衛下,在行宮大院中各處走走。
他走上行宮西南角的釣魚台,向開闊的荒池①中望了一陣。
月亮已在東邊冉冉地上升了,照在碧波蕩漾的水面上。
這正是北京一帶青蛙出土後開始求偶繁殖的季節。
不論是池中池邊,到處蛙鳴不斷,互相應答;不時還有魚在水面潑刺一跳,同時白光一閃。
李自成命雙喜差幾個傳宣官分頭傳谕幾位重要大臣速來議事,同時也傳谕杜勳前來。
對雙喜吩咐之後,他在心中興奮地說道: ①荒池--釣魚台和玉淵潭地萬,到清朝乾隆年間才受到皇家重視,利用它的水源充足,将港汊紛亂的荒池浚為小湖,增加了建築。
“到北京城下‘駐跸’在這個好地方,果然是‘水德’應運,并非偶然!” 将到二更時候,李自成知道劉宗敏、牛金星、宋獻策和李岩已經來到,正在行宮前院的東庑等候召見,他吩咐雙喜派人宣召社勳前來,随即回到行宮大廳(此時稱為行宮正殿),在正中禦座上坐下。
劉宗敏等魚貫進殿,向他行叩頭禮。
他命他們在旁邊椅子上坐下。
劉宗敏直接往一張椅子上一坐,但牛、宋和李岩三人卻恭敬地躬身謝座之後,才敢落座。
李自成問道: “杜勳說他願意進城勸崇祯……” 李自成的話未說完,忽然從阜成門附近的城頭上傳來一連三響大炮聲音。
大家不覺詫異,側耳谛聽一陣,卻又寂然。
宋獻策笑着說道: “這是三響空炮,隻裝火藥,不裝炮彈。
” 李自成問道:“城上知道孤的禦營在此,放空炮是何意思?” 宋獻策正要起身回答,忽然劉宗敏向簾外叫道:“來人!”立刻有一将領掀簾而人,到他的面前垂手肅立,等候吩咐。
劉宗敏說: “速去三裡河東岸,向我軍炮兵傳令:要回敬城上三炮,着實地打,叫守城的太監和百姓嘗一嘗我們的炮兵厲害!” “遵令!” 李自成重新向軍師問道:“獻策,城上放空炮是何意思?” 宋獻策恭敬地起身回答:“必是守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