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關燈
上城頭。

    黃澍等人早就等候在台階口。

    黃澍和王燮來不及行禮,兩人就一把拉住手,哽咽得說不出話。

     後來還是王燮先問了一句:“周王殿下何在?” “周王殿下在紫禁城城頭上,宮眷安然無恙。

    兩天來一府數百口露宿城頭,等待河北來救。

    ” “撫台大人如何?” “撫台大人和鎮台大人同在北城,一切無恙,隻是仆人兵了也有逃不及淹死的。

    ” 王燮沒有再問,匆匆向高名衡所在地方走去。

    别的官員也都在那裡。

    王燮見了高名衡,趕快施禮。

    高名衡來不及還禮,就拉住了王燮的手,一面流淚,一面說道: “你來得好,來得好。

    大家都在盼望北岸來救。

    來得好,來得好。

    ” 王燮看見開封城中一片大水,各位官員士紳都露宿城頭,狼狽不堪,一陣傷心,不覺痛哭。

    衆官員也都失聲痛哭起來。

    王燮一面揩淚,一面說道: “我們身為臣子,死何足惜,眼下先救周王殿下要緊。

    ” 高名衡等都說:“說得極是,先救周王殿下要緊。

    ” 于是王燮用船載了衆官員,駛到紫禁城。

    其時周王等人正手扶城垛,等待來救。

    等衆官員攀上城頭以後,周王才在幾個内臣的攙扶下,在城門樓前檐下的一把椅子上坐下,等候衆官。

    衆官來到城樓前邊,分班向他跪下行禮,他不覺站了起來,向前踉跄着走了幾步,抓住高名衡的手痛哭失聲。

    文武官員見周王痛哭,也都重新哭起來。

    城頭上的衆多宮眷、奴仆和侍衛的兵丁也都欷-流淚,泣不成聲。

    王燮搶前一步,對周王說道: “職臣奉命監軍河北,本當糾集人馬,過河殺賊,無奈幾路人馬不能到齊,劉澤清一觸即潰,許定國不戰自潰,還有山西副總兵周遇吉也是不戰自潰,所以來到黃河北岸的隻有蔔從善、白祁政兩個總兵,人馬單薄,不能過河來救。

    臣日夜焦急,無計可施,緻開封有今日之災。

    縱然粉身碎骨,不足贖臣之罪。

    到底黃河如何兩口并決,微臣至今尚不清楚。

    ” 周王想回護黃澍,歎口氣說:“這是天數啊!不然何以開封不陷于賊手,而陷于黃水呢?天數,天數,在劫難逃啊!” 黃澍立刻糾正周王說:“殿下,這都是流賊掘河啊。

    先掘朱家寨,後掘馬家寨。

    兩口并決,緻使開封全城淹沒。

    ” 高名衡看見王燮的神色,似乎并不同意黃澍的話,怕在周王和衆官前發生争執,趕快插言說:“既是天災,也是賊禍。

    如今這些話都不必再說了,速速護送王爺殿下和宮眷渡到河北,才是要緊。

    如今流賊知道開封被淹,說不定會駕船前來劫掠。

    千萬不要在此耽擱。

    ” 王燮立即指揮二十幾條大船,先将周王和各郡王、奉國将軍等以及全體宮眷約六百餘人送上大船,然後将一些職位高的文武大官也送上大船。

    大船不夠,正好百餘條小船此時也進了北門,泊在城牆裡邊,一些地位稍低的官員和一些有名的鄉宦士紳就上了小船,自然一共也裝不了多少人。

    正在這時,忽然傳來謠言,說李自成要派人駕船來開封城中,擄掠婦女,殺戮百姓。

    于是乎大家都驚慌起來,哭哭叫叫,争喊着“救命”。

    有些官紳趕快向黃澍的随從遞上金銀珠寶,請求讓他們上船逃命。

    也有些人雖然地位不高,或早已解了官職,因為行了賄,也在第一批上了小船。

     這時王燮派人在城上傳呼:從今天起不斷地要派船接運官紳百姓,渡往河北,請大家不要驚慌,也不要搶着上船。

    經這麼傳呼之後,雖然人們半信半疑,但紛亂的情況好了一些。

    特别是因為王燮這個人在開封官紳百姓中名聲較好,一般人都認為他比黃澍正派得多。

     在大家搶着上船的當兒,李光-帶着兩名仆人,匆匆忙忙從東北城角趕來,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看見黃澍已在船上,他高聲叫道: “黃老爺救我!黃老爺救我!我的家小都在城上!” 黃澍乘的是最後一條大船,聽見李光墾呼救,心中遲疑了一下。

    按說他同李光-在患難時期一直共事,應該讓李光-帶着家小擠上船來;可是忽然又一想:李光墾的家小還在東北城角,萬一耽誤了時光,真的李自成派兵前來截殺,豈不晚了?而且,他雖然跟李光-共事以來,過從親密,但今後他黃澍不會再到開封來做官,與李光-不會再打交道了;果真李自成的軍隊來了,李光-被殺,反而可使“壬癸之計”少一個人洩露出去。

    這些想法都是在轉眼間翻騰到心頭的。

    他随即大聲答道: “請老兄稍等一等!如今船上實在擠不下多的人。

    我馬上就派船來,今夜一定将老兄和寶眷接往河北。

    我在河北等候!” 黃澍說完,這最後一條大船就駛離城邊。

    不一會兒,大大小小的船隻紛紛出了北門。

    李光-大為失望。

    雖然他相信黃河北岸還會繼續派船接運開封紳民,但聽了黃澍的答話,總覺得像是望梅止渴,不由得在心裡恨恨地罵道: “反正你用不着我李某了啊!” 船隊的影子漸漸遠去。

    城頭上、屋脊上、樹梢上一片哭聲和歎息。

     王燮因為來的時候在朱家寨決口幾乎被義軍截住,如今要送周王和官紳北去,便不敢再從朱家寨決口走了。

    他讓大小船隻都到柳園渡抛錨,從老百姓家裡找了幾把椅子出來,請周王、王妃和郡王們坐上,命人擡着上了河岸。

    那些地位低的姬妾和宮女們隻好踏着黃水和泥沙,艱難地跟在後邊走。

    經過這半天耽擱,在柳園渡和封丘之間,河水更加小了,幾乎連小船都很難通過。

    周王和王妃上了小船後,有人撐篙,有人拉纖,小船才勉強向北而去。

    宮女們和地位低的姬妾隻好在泥沙中艱難步行。

    官紳們也隻好這樣。

    黃河灘上,真像出現了一幅流民圖,昔日的王孫公子、達官貴人,今天都成了難民。

    後來周王看了實在不忍,要王燮無論如何将官眷用船運到河北。

    在王燮的盡力安排下,才在黃昏時候使所有的宮眷都到了黃河北岸。

     侯恂率領嚴雲京、蔔從善、白祁政等衆多文武大員在岸上恭迎周王。

    向周王行禮之後,周王和高名衡等封疆大吏,有的乘轎子,有的乘馬,亂哄哄地進人封丘城去。

     走了一陣,亂兵便開始趁着黃昏,擄掠周王的宮女。

    有的宮女大聲呼救,被周王聽見,從轎子裡向外望了一眼,無力相救,暗暗地歎了口氣。

    侯恂和嚴雲京都裝作沒有聽見。

    王燮騎在馬上,望了蔔從善和白祁政一眼,希望他們出來阻止,但兩位總兵官都裝作沒有看見,策馬向前奔去。

    當周王、巡撫等快進封丘城門的時候,又聽見背後遠處有宮女哭喊的聲音。

    這時黃昏的暗影更重了,層層暮色籠罩着黃河北岸和封丘城。

     黃河決口之後,闖、曹二營的人馬,有的因為移營不及,有的因為搶救軍糧和辎重,被黃水淹沒,損失了一萬多人,騾馬也損失了數百匹,雖然困在朱家寨堤上的馬世耀和幾百弟兄已經救回,可是劉體純和自鳴鶴約近三千人杳無消息。

    到了九月二十一日,大軍才來到開封西南幾十裡以外,朱仙鎮和中牟之間,立好營寨。

    而闖王和曹操的老營都駐在尉氏縣境。

     李岩和田見秀的人馬都有損失。

    在撤退的時候,李俊因為不忍看着一個村中的婦女兒童全被淹死,率領一批将士搶救出了幾十個人。

    他自己雖會遊泳,但因黃水來得太猛,他幾乎被大水沖走,幸而有幾個水性好的将士拼死相救,幫助他脫離了那股激流,又抓到一塊木頭,才慢慢地到了幹處。

     二十一日下午,李岩的全部人馬共三千餘人才撤到朱仙鎮北邊二十裡處紮營。

    除劉體純尚無消息外,這是最後撤離危險區的人馬,也是駐在離黃水最近處的一個營盤。

     這天夜裡,李自成派人将他叫到老營議事,直到二十二日淩晨,他才回到自己營盤。

    顧不得休息,他就向李侔、李俊等将領傳達了大元帥的命令:要他們這一營人擔負搶救開封難民的工作。

    這是因為考慮到他們多是杞縣和開封周圍的人,對開封城比較熟悉,其中許多人都識得水性。

    同時間王還告訴他:已經傳令全軍,凡是水性好的将士都征集起來,歸他指揮,務必在三天之内,将開封城中的難民都救出來,有地方去的難民立即給糧遣散,沒有地方去的就在朱仙鎮收容起來,設立粥廠。

    闖王還答應另外派一些醫生到朱仙鎮,搶救那些奄奄待斃的有病難民。

     城中沒有淹死的難民除救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