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水奔流,到處是水聲、哭聲、喊聲和廟宇的鐘聲。
大大小小的廟宇都在緊急地敲鐘,告訴人們洪水已經人城。
整個景象是那樣恐怖,黃澍完全呆住了。
劉子彬拉了他一下,說: “黃老爺,趕快同我回署去吧。
” 幾個月前,為着守城方便,黃澍将他的理刑廳衙門搬到了曹門裡邊,可是那裡的地勢較低,等他和劉子彬趕回時,水已經漲得很高。
所好的是,幾天來他暗暗地命仆人家丁準備了木筏,現在隻要将木筏加固一下,就可把一家人救出來。
由于他回得太遲,已經耽誤了一些時間。
等他和他的姨太太、劉子彬夫婦登上木筏,洪水已經沖來,有兩個丫環,因為年齡小,身體弱,竟被洪水沖走了。
未及搬上木筏的錢财珠寶也大部分被沖走。
等他們乘着木筏來到曹門附近時,整個這一帶已成了一片汪洋。
這時水已經到了南門。
南門外也是水,那是從西城外流過來的。
南門内外的水差不多都跟城牆平了。
水還在繼續上漲。
黃澍驚魂未定,忽然得到禀報,說曹門和宋門已經打開,兩股大水正從城内流出。
黃澍趕快上了曹門城牆,望了望,果見兩股洪流奔湧而出,感到一線希望,在心裡說道: “好了,好了,這樣城中的洪水就可以減弱了。
” 站在黃澍身邊的劉子彬發現自己想的辦法果然有效,也不禁暗暗高興。
他想,事後很可能因為他出了這個主意,救了城中無數生靈,被朝廷記一大功。
可是天明以後,他們發現,雖然曹門和宋門洩去了一部分洪水,但是因為許多地方洪水漫過城牆,所以城内水勢依然猛漲,全城幾乎已經完全沉人水中。
留存在水面上的隻有鐘樓和鼓樓的上半截、各個大衙門的屋脊和富家大戶的高樓屋脊、相國寺大雄寶殿的屋頂、周王府的假山和紫禁城中的宮殿頂以及各王府的假山、屋脊。
另外沒有完全淹沒的是山貨店街的部分地方和土街中段的一段街道。
還有一座鐵塔矗立在滔滔洪水之中。
其餘大街小巷,但見一片茫茫大水,連屋脊都看不見了。
張成仁被鄰居叫醒以後,隻聽見滿城的哭聲、喊聲、鐘聲,完全沒有了一點主意,在屋裡屋外轉了幾圈後,忽然想起王鐵口曾經對他暗暗囑咐,說開封城可能被大水淹沒,要他準備一根木料,臨時抱住還可以逃命。
木料倒是現成的,霍婆子住的那一間東房早已拆了,門窗和椽子都當柴火燒了,還分了一部分給東西鄰居當柴燒。
大梁還剩下兩根,扔在西屋檐下的牆根地方。
但是他又想道,自己是這樣虛弱,大水來了,他怎麼有力氣把這木料抱緊呢?又怎麼經得起在水中浸泡呢?這麼一想,又沒了主意。
後來他想還是找一個牢靠辦法吧。
于是他将剩餘的糧食從地下挖出來,裝進一個小口袋裡,綁在身上,又将他從前常常背誦的幾本艾南英等名家選定的“時文”以及他自己從曆科會試和鄉試闱墨中選抄的好文章包成一包,又到上房将祖宗的神主從條幾上“請”下來,連同幾件舊衣服都包在一個包袱裡,也綁在背上,這才艱艱難難地将家中的一把舊梯子拖出來,靠在西房檐上。
他想,如果大水來到,他就爬上西房,再由西房轉到上房,坐在屋脊上。
過了一陣,他聽見水聲愈來愈大,好像就要沖到附近,他認為是該爬上房坡的時候了,但他沒有立刻爬梯子,而是先走進後院,跪在埋葬母親的土堆旁,磕了一個頭,哭着說: “娘啊,不孝兒子照顧不了你老人家的屍體了。
兒子沒有辦法,隻有一個人上房頂逃命去了。
娘啊……” 他還想說什麼話,卻哽咽得說不下去,又磕了一個頭,顫巍巍地站起來,走進院中。
他剛要往梯子上爬,忽然有一隻手拉住他的衣服,同時有個聲音在背後喊道: “先生,先生!你不要爬房坡,不要爬房坡!” 張成仁扭頭一看,原來是東鄰一個叫春生的少年。
這少年今年十七八歲,以前曾經跟他讀過兩年蒙學。
他當即說道: “春生,大水已經來了,趕快逃命要緊。
” “先生,爬房坡不行。
你到俺家院裡去吧!” 成仁正在奇怪:為什麼要到他家院裡去?春生的父親也急急忙忙地來了,喊道: “張先生,你快到俺家院裡去,咱們一起逃命吧!” “你們有啥辦法逃命?” “如今水勢很大,這房子經不起水沖。
即使水流緩慢,也經不起水泡。
咱們開封城内,十家有八家的房子磚都起了硝,多年來硝把磚都蝕爛了。
黃水一泡,房子就會倒塌。
何況現在水的來勢多麼駭人,咱們庶民百姓家的房屋能頂啥用!你千萬不要上房坡,快到俺家院裡去。
我們正在紮一個筏子,你就同我們一起坐筏子逃命吧。
” 成仁本想跟他們過去,但又一想,他們的筏子一定很小,他們家還有老人,還有婦女,如何能載得動呢?他遲疑一下,說道: “我還是上房坡吧。
這房子三兩天不會泡塌。
你們家的人很多,你們上筏子吧,我不連累你們。
” “你怎麼說這話呢,我們擠在一個筏子上,何在乎多你一個人?我雖是不識字,可是我知道你是有學問的人,又沒做過一件虧心事,隻要過了這一關,日後定會魁名高中。
可是你一死,這一肚子好學問也就随着水沖走啦。
” 因為以前兩家關系很好,春生父親要寫封信,讀封信,都是請張成仁幫忙,所以現在無論如何不肯丢下張成仁讓他一個人被水淹死。
他一邊說話一邊就拉着張成仁往東邊院子走去。
春生一看地上還有兩根木料,就招呼父親回來,一起扛了一根木料過去。
來到東院後,成仁就要同他們一起去紮筏子,春生父親說:“張先生,你是秀才,沒做過這種活,你站在一邊等着吧。
” 筏子本來已快紮好,現在又加了一根木料,重新綁牢。
春生家男女五口人都出來了,吃的東西也都拿出來放在筏子上。
春生的母親哭哭啼啼,這也舍不得扔,那也要往筏子上擱,被春生父親跺着腳罵了幾句,隻好不帶了。
大家正要上筏,春生父親一眼看見張成仁還穿着長袍,叫道:“秀才啊秀才,你快把長袍脫了吧!萬一落進水中,腿被長
大大小小的廟宇都在緊急地敲鐘,告訴人們洪水已經人城。
整個景象是那樣恐怖,黃澍完全呆住了。
劉子彬拉了他一下,說: “黃老爺,趕快同我回署去吧。
” 幾個月前,為着守城方便,黃澍将他的理刑廳衙門搬到了曹門裡邊,可是那裡的地勢較低,等他和劉子彬趕回時,水已經漲得很高。
所好的是,幾天來他暗暗地命仆人家丁準備了木筏,現在隻要将木筏加固一下,就可把一家人救出來。
由于他回得太遲,已經耽誤了一些時間。
等他和他的姨太太、劉子彬夫婦登上木筏,洪水已經沖來,有兩個丫環,因為年齡小,身體弱,竟被洪水沖走了。
未及搬上木筏的錢财珠寶也大部分被沖走。
等他們乘着木筏來到曹門附近時,整個這一帶已成了一片汪洋。
這時水已經到了南門。
南門外也是水,那是從西城外流過來的。
南門内外的水差不多都跟城牆平了。
水還在繼續上漲。
黃澍驚魂未定,忽然得到禀報,說曹門和宋門已經打開,兩股大水正從城内流出。
黃澍趕快上了曹門城牆,望了望,果見兩股洪流奔湧而出,感到一線希望,在心裡說道: “好了,好了,這樣城中的洪水就可以減弱了。
” 站在黃澍身邊的劉子彬發現自己想的辦法果然有效,也不禁暗暗高興。
他想,事後很可能因為他出了這個主意,救了城中無數生靈,被朝廷記一大功。
可是天明以後,他們發現,雖然曹門和宋門洩去了一部分洪水,但是因為許多地方洪水漫過城牆,所以城内水勢依然猛漲,全城幾乎已經完全沉人水中。
留存在水面上的隻有鐘樓和鼓樓的上半截、各個大衙門的屋脊和富家大戶的高樓屋脊、相國寺大雄寶殿的屋頂、周王府的假山和紫禁城中的宮殿頂以及各王府的假山、屋脊。
另外沒有完全淹沒的是山貨店街的部分地方和土街中段的一段街道。
還有一座鐵塔矗立在滔滔洪水之中。
其餘大街小巷,但見一片茫茫大水,連屋脊都看不見了。
張成仁被鄰居叫醒以後,隻聽見滿城的哭聲、喊聲、鐘聲,完全沒有了一點主意,在屋裡屋外轉了幾圈後,忽然想起王鐵口曾經對他暗暗囑咐,說開封城可能被大水淹沒,要他準備一根木料,臨時抱住還可以逃命。
木料倒是現成的,霍婆子住的那一間東房早已拆了,門窗和椽子都當柴火燒了,還分了一部分給東西鄰居當柴燒。
大梁還剩下兩根,扔在西屋檐下的牆根地方。
但是他又想道,自己是這樣虛弱,大水來了,他怎麼有力氣把這木料抱緊呢?又怎麼經得起在水中浸泡呢?這麼一想,又沒了主意。
後來他想還是找一個牢靠辦法吧。
于是他将剩餘的糧食從地下挖出來,裝進一個小口袋裡,綁在身上,又将他從前常常背誦的幾本艾南英等名家選定的“時文”以及他自己從曆科會試和鄉試闱墨中選抄的好文章包成一包,又到上房将祖宗的神主從條幾上“請”下來,連同幾件舊衣服都包在一個包袱裡,也綁在背上,這才艱艱難難地将家中的一把舊梯子拖出來,靠在西房檐上。
他想,如果大水來到,他就爬上西房,再由西房轉到上房,坐在屋脊上。
過了一陣,他聽見水聲愈來愈大,好像就要沖到附近,他認為是該爬上房坡的時候了,但他沒有立刻爬梯子,而是先走進後院,跪在埋葬母親的土堆旁,磕了一個頭,哭着說: “娘啊,不孝兒子照顧不了你老人家的屍體了。
兒子沒有辦法,隻有一個人上房頂逃命去了。
娘啊……” 他還想說什麼話,卻哽咽得說不下去,又磕了一個頭,顫巍巍地站起來,走進院中。
他剛要往梯子上爬,忽然有一隻手拉住他的衣服,同時有個聲音在背後喊道: “先生,先生!你不要爬房坡,不要爬房坡!” 張成仁扭頭一看,原來是東鄰一個叫春生的少年。
這少年今年十七八歲,以前曾經跟他讀過兩年蒙學。
他當即說道: “春生,大水已經來了,趕快逃命要緊。
” “先生,爬房坡不行。
你到俺家院裡去吧!” 成仁正在奇怪:為什麼要到他家院裡去?春生的父親也急急忙忙地來了,喊道: “張先生,你快到俺家院裡去,咱們一起逃命吧!” “你們有啥辦法逃命?” “如今水勢很大,這房子經不起水沖。
即使水流緩慢,也經不起水泡。
咱們開封城内,十家有八家的房子磚都起了硝,多年來硝把磚都蝕爛了。
黃水一泡,房子就會倒塌。
何況現在水的來勢多麼駭人,咱們庶民百姓家的房屋能頂啥用!你千萬不要上房坡,快到俺家院裡去。
我們正在紮一個筏子,你就同我們一起坐筏子逃命吧。
” 成仁本想跟他們過去,但又一想,他們的筏子一定很小,他們家還有老人,還有婦女,如何能載得動呢?他遲疑一下,說道: “我還是上房坡吧。
這房子三兩天不會泡塌。
你們家的人很多,你們上筏子吧,我不連累你們。
” “你怎麼說這話呢,我們擠在一個筏子上,何在乎多你一個人?我雖是不識字,可是我知道你是有學問的人,又沒做過一件虧心事,隻要過了這一關,日後定會魁名高中。
可是你一死,這一肚子好學問也就随着水沖走啦。
” 因為以前兩家關系很好,春生父親要寫封信,讀封信,都是請張成仁幫忙,所以現在無論如何不肯丢下張成仁讓他一個人被水淹死。
他一邊說話一邊就拉着張成仁往東邊院子走去。
春生一看地上還有兩根木料,就招呼父親回來,一起扛了一根木料過去。
來到東院後,成仁就要同他們一起去紮筏子,春生父親說:“張先生,你是秀才,沒做過這種活,你站在一邊等着吧。
” 筏子本來已快紮好,現在又加了一根木料,重新綁牢。
春生家男女五口人都出來了,吃的東西也都拿出來放在筏子上。
春生的母親哭哭啼啼,這也舍不得扔,那也要往筏子上擱,被春生父親跺着腳罵了幾句,隻好不帶了。
大家正要上筏,春生父親一眼看見張成仁還穿着長袍,叫道:“秀才啊秀才,你快把長袍脫了吧!萬一落進水中,腿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