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張成仁的母親已經死了三天,屍體埋在後院,家中隻剩下他孤單單的一個人了。
今天早晨他起來的時候,太陽已經很高了。
近來他聽從鄰人的勸告,每天很少起床走動,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床上睡覺,這樣可以減少體力消耗,多活幾天。
實際上他也沒有力氣多在院中走動了。
他如今每天隻吃一餐,一直都處在饑餓狀态中,常常餓得心慌,頭上冒出虛汗,肚子也好像空得兩片合成一片,不時發出輕微的咕噜噜的響聲。
現在鍋裡還剩有一點食物。
那是一件舊羊皮襖,羊毛刮光了,皮子放在水裡泡了兩天,又放在鍋裡煮了很長時間,終于煮得厚起來,松軟了,可以咬得動了。
但是這塊皮子幾天來已經吃得差不多,現在隻剩下很小的一塊了。
另外鍋裡還有一些蛆蟲,這是他學鄰人的樣子,從茅缸裡将蛆撈出來,在水裡洗淨。
好在過去十二三天天天下雨,院子裡幾口空缸都灌滿了雨水,并不需要費力去井裡打水。
他把那煮好的一小塊皮子和一點蛆蟲熱了一熱,發現這食物不但不能吃飽,連吃個半飽都不夠,怎麼辦呢?地下還埋有一點糧食,那是香蘭從城外帶回來的,吃到如今,尚未吃完。
母親活着的時候不肯吃,要給兒子留下活命。
他為着救母親不死,還是陸續地煮了一些。
每次煮包谷,他都要按着數來煮,先是煮一百顆,後來減到八十顆、七十顆。
今天要不要把糧食挖出來,再煮一點包谷呢?盤算一陣,還是決定不挖,留待最後救命。
于是他決定再去撈蛆蟲。
當他走到後院時,忽然看到有許多蛆蟲從母親埋葬的地方爬出來。
原來他那時餓得一點力氣也沒有,請來幫忙的一位鄰居老人比他餓得更厲害,所以兩個人隻挖了個很淺的坑,就馬馬虎虎地将母親的屍首埋了進去。
如今屍體已經腐爛,臭氣撲面而來,蛆蟲也從屍體中爬出土外。
他看了心中難過,哭了一聲“娘啊!”落下眼淚,無心再撈蛆蟲。
退回屋中以後,他忽然想到前天放在一個角落裡的老鼠籠。
那也是他聽了鄰居的建議,把家裡的一個舊老鼠籠找了出來,想碰碰運氣抓隻老鼠吃。
本來開封的老鼠已幾乎被人們吃光,可是近來城中人死得太多,老鼠出來吃人的屍體,又重新繁殖起來。
而且由于人們在屋裡和院中到處捉鼠,吃過幾次虧後,老鼠也有了自己的辦法,不住在人家屋裡,倒住在宅子外邊,隻是在人們不注意的時候才來到屋中尋找東西吃。
鄰居們捉到一隻老鼠後,往往當成一個喜訊互相傳播。
張成仁受到鄰居的鼓勵,也安放了一個鼠籠。
現在他決定去看看他的鼠籠。
他并沒有抱太大奢望,隻是姑且看一看罷了。
不料當他走近鼠籠看時,果然有一隻很大的老鼠被關在籠裡,正急得不住地走動。
他喜出望外,幾乎要大聲叫出來。
可是他沒有叫,因為忽然意識到如今家裡已隻剩他一個人了。
他把老鼠籠子拿過來,放進一隻水缸裡泡了一陣,一直等他确信老鼠已被淹死之後,才打開籠門,取出死鼠。
取的時候,他還有點不放心,惟恐老鼠裝死,萬一突然跑掉,他就沒什麼好吃的了。
他小心翼翼地把老鼠拿到一個鄰居看不見的地方,深怕被别人搶走似的,偷偷地将鼠肚子割開,取出腸子,将屎從腸子裡擠幹淨,然後把洗淨的腸子同整個老鼠一起放進小鍋中。
煮的時候,他還不住地向外張望。
院裡有一點輕微聲音,他都疑心有人來了,會搶他的老鼠,或者向他乞讨一點鼠肉。
幸好并沒有人來,院裡隻是風聲罷了。
鼠肉煮好後,他把羊皮和蛆蟲也熱了熱,盛在一隻碗裡。
雖然沒有一點鹽,完全是淡的,但是也覺得這是一頓豐盛的午餐,仿佛生平從未吃過這樣的美味。
吃着吃着,他又想起了母親,想着她不能與自己一起享用,又心酸起來。
後來他又想,要不要把煮的東西都吃光呢?他不想吃光,但實在是餓久了,這食物的誘惑力使他狠狠心全部吃了下去。
吃完之後,他感到多少日子來都沒有這麼飽過,決心重新碰碰運氣。
于是他在鼠籠裡放進幾顆包谷,充做誘餌。
起初擺了十顆,後來想想太可惜,取出三顆,隻剩七顆在裡面。
他想起老鼠常常是在夜間無人處活動,就把鼠籠提到後院的一個陰暗角落裡,希望今夜再捕到一隻又肥又大的老鼠 将鼠籠安置停當後,他回到自己住的西屋,坐了下去這時,母親臨死那一天的情景又重新浮現在眼前。
母親當時已經餓得隻剩下皮包骨頭,連一點點力氣也沒有了。
她用極小的聲音對成仁說: “兒呀,你不要心疼我。
如今這世道,活着還不如早死好,早死的人是有福的。
你爹走得好。
他走的時候我沒有跟他一起走,如今我要到陰間去找你爹啦。
” 喘了幾口氣,她又斷斷續續地說道:“我想着這開封城是不會久守了,不是闖王打進來,便是城内有人開城門迎闖王進來。
不管怎麼,人們的苦日子快到頭了。
兒呀,你要等着呀,媽是等不着那一天了。
兒呀,你是孝子,我舍不得你,也想再看小寶他們一眼,可是我等不到那一天了。
” 想到母親說的這些話,張成仁一陣心疼,忍不住滾下淚來。
他又記起,母親曾三番兩次地對他說: “我們兩代人沒有做過一件虧心事,所以神靈護佑,讓媳婦帶着小寶逃出城了。
” 當時成仁答道:“娘,德秀也逃出去了,招弟也逃出去了。
” “我不管那兩個姑娘。
我說的是小寶,他是咱張家的一條根,隻要他逃出去,他媽把他拉扯成人,我們張家就不會絕後了。
”母親有氣無力地哭了一陣,接着說:“兒呀,省城一旦解圍,你要立刻去尋小寶和你媳婦回來,還有你妹妹和招弟……你千萬記住啊!” 成仁哽咽着說:“娘,你放心,我一定把他們接回來,讓小寶好好讀書,日後長大成人,魁名高中。
妹妹出嫁的事,我會妥當安排,請娘放心”。
母親的聲音更加低弱,隻見她嘴皮抖動着,又說了句“你記住啊,記住啊,”随後就不再說話了。
張成仁俯身一看,母親已經斷氣。
現在他想起那一天的情景,不覺心如刀絞,又揩了一陣眼淚,才慢慢地
今天早晨他起來的時候,太陽已經很高了。
近來他聽從鄰人的勸告,每天很少起床走動,大部分時間都躺在床上睡覺,這樣可以減少體力消耗,多活幾天。
實際上他也沒有力氣多在院中走動了。
他如今每天隻吃一餐,一直都處在饑餓狀态中,常常餓得心慌,頭上冒出虛汗,肚子也好像空得兩片合成一片,不時發出輕微的咕噜噜的響聲。
現在鍋裡還剩有一點食物。
那是一件舊羊皮襖,羊毛刮光了,皮子放在水裡泡了兩天,又放在鍋裡煮了很長時間,終于煮得厚起來,松軟了,可以咬得動了。
但是這塊皮子幾天來已經吃得差不多,現在隻剩下很小的一塊了。
另外鍋裡還有一些蛆蟲,這是他學鄰人的樣子,從茅缸裡将蛆撈出來,在水裡洗淨。
好在過去十二三天天天下雨,院子裡幾口空缸都灌滿了雨水,并不需要費力去井裡打水。
他把那煮好的一小塊皮子和一點蛆蟲熱了一熱,發現這食物不但不能吃飽,連吃個半飽都不夠,怎麼辦呢?地下還埋有一點糧食,那是香蘭從城外帶回來的,吃到如今,尚未吃完。
母親活着的時候不肯吃,要給兒子留下活命。
他為着救母親不死,還是陸續地煮了一些。
每次煮包谷,他都要按着數來煮,先是煮一百顆,後來減到八十顆、七十顆。
今天要不要把糧食挖出來,再煮一點包谷呢?盤算一陣,還是決定不挖,留待最後救命。
于是他決定再去撈蛆蟲。
當他走到後院時,忽然看到有許多蛆蟲從母親埋葬的地方爬出來。
原來他那時餓得一點力氣也沒有,請來幫忙的一位鄰居老人比他餓得更厲害,所以兩個人隻挖了個很淺的坑,就馬馬虎虎地将母親的屍首埋了進去。
如今屍體已經腐爛,臭氣撲面而來,蛆蟲也從屍體中爬出土外。
他看了心中難過,哭了一聲“娘啊!”落下眼淚,無心再撈蛆蟲。
退回屋中以後,他忽然想到前天放在一個角落裡的老鼠籠。
那也是他聽了鄰居的建議,把家裡的一個舊老鼠籠找了出來,想碰碰運氣抓隻老鼠吃。
本來開封的老鼠已幾乎被人們吃光,可是近來城中人死得太多,老鼠出來吃人的屍體,又重新繁殖起來。
而且由于人們在屋裡和院中到處捉鼠,吃過幾次虧後,老鼠也有了自己的辦法,不住在人家屋裡,倒住在宅子外邊,隻是在人們不注意的時候才來到屋中尋找東西吃。
鄰居們捉到一隻老鼠後,往往當成一個喜訊互相傳播。
張成仁受到鄰居的鼓勵,也安放了一個鼠籠。
現在他決定去看看他的鼠籠。
他并沒有抱太大奢望,隻是姑且看一看罷了。
不料當他走近鼠籠看時,果然有一隻很大的老鼠被關在籠裡,正急得不住地走動。
他喜出望外,幾乎要大聲叫出來。
可是他沒有叫,因為忽然意識到如今家裡已隻剩他一個人了。
他把老鼠籠子拿過來,放進一隻水缸裡泡了一陣,一直等他确信老鼠已被淹死之後,才打開籠門,取出死鼠。
取的時候,他還有點不放心,惟恐老鼠裝死,萬一突然跑掉,他就沒什麼好吃的了。
他小心翼翼地把老鼠拿到一個鄰居看不見的地方,深怕被别人搶走似的,偷偷地将鼠肚子割開,取出腸子,将屎從腸子裡擠幹淨,然後把洗淨的腸子同整個老鼠一起放進小鍋中。
煮的時候,他還不住地向外張望。
院裡有一點輕微聲音,他都疑心有人來了,會搶他的老鼠,或者向他乞讨一點鼠肉。
幸好并沒有人來,院裡隻是風聲罷了。
鼠肉煮好後,他把羊皮和蛆蟲也熱了熱,盛在一隻碗裡。
雖然沒有一點鹽,完全是淡的,但是也覺得這是一頓豐盛的午餐,仿佛生平從未吃過這樣的美味。
吃着吃着,他又想起了母親,想着她不能與自己一起享用,又心酸起來。
後來他又想,要不要把煮的東西都吃光呢?他不想吃光,但實在是餓久了,這食物的誘惑力使他狠狠心全部吃了下去。
吃完之後,他感到多少日子來都沒有這麼飽過,決心重新碰碰運氣。
于是他在鼠籠裡放進幾顆包谷,充做誘餌。
起初擺了十顆,後來想想太可惜,取出三顆,隻剩七顆在裡面。
他想起老鼠常常是在夜間無人處活動,就把鼠籠提到後院的一個陰暗角落裡,希望今夜再捕到一隻又肥又大的老鼠 将鼠籠安置停當後,他回到自己住的西屋,坐了下去這時,母親臨死那一天的情景又重新浮現在眼前。
母親當時已經餓得隻剩下皮包骨頭,連一點點力氣也沒有了。
她用極小的聲音對成仁說: “兒呀,你不要心疼我。
如今這世道,活着還不如早死好,早死的人是有福的。
你爹走得好。
他走的時候我沒有跟他一起走,如今我要到陰間去找你爹啦。
” 喘了幾口氣,她又斷斷續續地說道:“我想着這開封城是不會久守了,不是闖王打進來,便是城内有人開城門迎闖王進來。
不管怎麼,人們的苦日子快到頭了。
兒呀,你要等着呀,媽是等不着那一天了。
兒呀,你是孝子,我舍不得你,也想再看小寶他們一眼,可是我等不到那一天了。
” 想到母親說的這些話,張成仁一陣心疼,忍不住滾下淚來。
他又記起,母親曾三番兩次地對他說: “我們兩代人沒有做過一件虧心事,所以神靈護佑,讓媳婦帶着小寶逃出城了。
” 當時成仁答道:“娘,德秀也逃出去了,招弟也逃出去了。
” “我不管那兩個姑娘。
我說的是小寶,他是咱張家的一條根,隻要他逃出去,他媽把他拉扯成人,我們張家就不會絕後了。
”母親有氣無力地哭了一陣,接着說:“兒呀,省城一旦解圍,你要立刻去尋小寶和你媳婦回來,還有你妹妹和招弟……你千萬記住啊!” 成仁哽咽着說:“娘,你放心,我一定把他們接回來,讓小寶好好讀書,日後長大成人,魁名高中。
妹妹出嫁的事,我會妥當安排,請娘放心”。
母親的聲音更加低弱,隻見她嘴皮抖動着,又說了句“你記住啊,記住啊,”随後就不再說話了。
張成仁俯身一看,母親已經斷氣。
現在他想起那一天的情景,不覺心如刀絞,又揩了一陣眼淚,才慢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