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關燈
是開封府理刑廳的推官,老百姓對他相當害怕,可是現在大家隻顧争着買糧,誰也不管他來不來。

    他呼喝着大家不要鬧,可是誰也不理會。

    他隻看到一些年輕有力氣的人跳到别人肩上,向賣糧食的人呼喊,将錢投了進去,裡邊就給他一點糧食。

    可是沒有力氣的人就隻好被人擠倒,一點糧食也買不到。

    他又看見一群官兵亂打百姓,沖到前邊,強行買糧。

    百姓不服,不肯讓路,口出怨言。

    官兵動手亂打,不少百姓被打傷,吵鬧更加厲害,一時民情洶洶,幾乎要發生兵民互鬥。

     黃澍害怕在如今人心浮動,軍心不穩的日子,如果發生互鬥,局面将不堪收拾。

    他知道現在不管是兵是民,都懷着一肚子怨氣。

    當官的如果處置稍為不慎,軍與民将怨氣發洩出來,就會使開封人心瓦解,給李自成以可乘之機。

    所以盡管他平時對百姓官氣十足,容易暴怒,此時卻不敢随便彈壓。

    他隻吆喝了幾句,就趕快退回,打算繞道一條小胡同,進人發粜糧食的後院,找劉光祖商量。

    忽然遇到巡撫衙門王巡捕騎馬前來找他,說撫台大人請他立刻前去,有要事立等面商。

    黃澍不再去找劉光祖,随着王巡捕,策馬向巡撫衙門奔去。

     布政使梁炳和總兵陳永福等人已經坐在高名衡的内書房中。

    黃澎同他們見過禮,剛剛坐下,高名衡便邁着緩慢的八字步,臉色憂郁地進來。

    大家起立,拱手相迎。

    高還了禮,坐下說道:”都請坐,有要事商量。

    “大家坐下之後,他接着說道:”周府劉承奉前來傳周王殿下口谕,所以學生來遲一步,勞諸位久候。

    “ 梁炳問:”周王殿下有何鈞谕?“ 高說:”剛才劉承奉來傳周王殿下鈞谕,“他停了一下,自己先站起來,梁炳等人也趕緊站起來,肅立不動。

    他用恭敬嚴肅的聲調接着說:”周王殿下聞李自成即将攻城,十分憂慮,傳谕我開封文武臣工,矢勤矢勇,打退闖賊進攻,以待朝廷救援。

    因見城中百姓饑困,人心浮動,特谕我等一心一德,妥為安撫百姓,安撫軍心,務使流賊無隙可乘,洛陽、襄陽之慘變不再見于今日,則開封官紳百姓幸甚,國家幸甚!“說到這裡,他閃着淚花,輕輕地歎了一口氣,又接着說:”上邊幾句話,就是劉承奉來傳的周王殿下的鈞谕。

    大家坐下吧。

    “ 大家都又恭謹地坐下。

    實在周王的傳谕也是一般的話,www.tianyashuku.cOm并無新鮮之處。

    周王的擔憂也正是大家的擔憂,所以聽了傳遍,大家都覺得心頭沉重。

    高名衡又說道:”我請你們各位來,是因為我得到探子禀報的一些重要消息,是否真實還不敢說,看來十分之九是可靠的。

    第一個消息是,皇上已經将兵部尚書陳大人下到獄中。

    “ 大家猛吃一驚。

    陳永福問:”何故下獄?“ 高名衡說:”聽說他的罪名是暗與東虜議和,還說他失陷了洛陽、襄陽兩處藩封重地。

    “ 大家都覺得十分吃驚,幾乎不敢相信,想道:不是皇上原來有意同東虜議和麼?怎麼又把陳新甲下獄呢?另外大家也很奇怪:洛陽、襄陽失守,不能歸罪于陳新甲,而應歸罪于楊嗣昌。

    楊嗣昌奉命督師,剿賊失敗,緻有洛陽、襄陽之陷,與陳新甲何幹?既然楊嗣昌不曾因失陷兩藩獲罪,他死後皇上派人前去緻祭,還賜了祭文,陳新甲為什麼獨獨要獲罪呢?這一切疑問,大家都不敢說出口來,隻是覺得朝中事太可怕了。

     停了一陣,高名衡又說:”另一個探到的消息是,闖賊确将于七月上旬大舉攻城,我們不可不預作準備。

    “ 大家都将眼睛望着陳永福,默默不言,神色憂愁。

     陳永福想了一下,說:”撫台大人,各位大人,以我看來,目前闖、曹二賊兵力十分雄厚,守城軍民也真是疲憊,但是我身為武将,守開封一定要盡力而為,縱然粉身碎骨,決不後退一步,但求軍糧有着落,周王殿下不吝賞賜,方好鼓舞軍心民氣,齊心協力。

    “ 高名衡說:”陳将軍所言甚是,糧食方面我們正在設法,可是也是一天比一天困難。

    至于賞賜,周王殿下的話比較好說。

    依将軍看來,倘若七月上旬流賊攻城,我們到底有沒有把握把開封堅守下去?“ 陳永福搖搖頭說:”戰争之事,瞬息萬變,有許多話也很難事前說準。

    “ 高名衡說:”請将軍不必顧忌,有話不妨直言。

    “ 陳永福說:”闖、曹合營以後,流賊能戰之兵大約十萬,騎兵大約三萬,至于脅從之衆,老弱婦女合起來,大約百萬。

    在攻城戰中,脅從之衆也很有用,這是流賊比我們力量強大的地方。

    我們還有一個困難之處,是民饑兵疲,能夠真正打仗的也不過一萬多人。

    很多百姓願意守城,守城就是守家,可是天天餓着肚皮,終有一天會人心離散,所以我對于開封守城也隻能盡力而為。

    有糧有錢,事情就會好辦。

    “ 高名衡說:”陳将軍所言确是實情,但流賊也有其可乘之機,首先是闖、曹二賊不和,人盡皆知。

    曹操常有投降朝廷之意,倘若我們令其互相猜疑,互相牽制,他們的攻城力量就會減去一半;如果能把曹賊說動,令其投降朝廷,則闖賊将不戰自敗。

    “ 陳永福說:”大人所謀甚遠,但此事倉淬之間恐難成功。

    “ 高名衡點點頭,又說:”我們城中糧食雖然十分困難,可是流賊人馬衆多,糧食是從各地方運來的,日久屯兵堅城之下,也将有很大困難。

    這時隻要有援軍前來,或有别的辦法,斷了流賊的運糧之道,流賊也就不能長圍開封。

    “ 陳永福說:”大人所言極是,但今日并無援軍前來,沒人去斷流賊運糧之道,奈何?“ 經陳永福一問,大家都覺束手無策,有的搖頭,有的歎氣。

     高名衡又說:”風聞朝廷将派商丘侯若谷為督師大臣,來救開封,看來不日侯大人會到封丘。

    “ 陳永福說:”侯大人雖然聲望很高,但手中無兵無将,所指望的是左昆山。

    左昆山新敗之後,駐在襄陽,是否會重新率兵前來開封,看來也不一定會來。

    至于别路援軍,雖然聽說有山東的劉澤清,山西的許定國,可是都很難指望。

    目前惟-可靠的還是我們守城的軍民。

    隻有守城軍心民心不散,有糧食吃,才能夠保開封不落人流賊之手。

    “ 黃澍說:”鎮台大人所言極是。

    遠水不解近渴,更不能望梅止渴。

    現在義勇大社馬上就要成立,成立之後,守城力量就又增加了許多。

    但今日燃眉之急尚不是敵人攻城。

    今日下官到曹門坊察看出粜糧食的情況,看到那裡十分混亂,軍民相争,民與民争,軍與軍争。

    如此下去,不但不能使饑民買到糧食,反而會引起軍民互鬥,後果将不堪設想,所以必須立即設法制止混亂。

    “ 大家聽了都覺得十分吃驚。

    高名衡趕快問道:”黃推官有何善策?“ 黃澍欠身說:”請大人速出告示,明文規定:三、六、九日散兵糧,餘日讓百姓籴糧,兵了平日不準下城,下城者立斬。

    郡王青拎另外發給糧食,也不準率家人前去買糧。

    “ 梁炳聽了說:”這辦法好,好,可以把軍民分開。

    “ 陳永福說:”本來軍人不該買糧,軍人糧食都是由官府散發。

    “ 黃澍說:”雖由官府散發,但有些官兵為他的親戚買糧,有的人說不定買了糧再倒一手,賣給别人,因此引起混亂。

    “ 陳永福說:”既然有此情況,就請撫台大人趕快出一告示。

    凡是兵丁,從今日起不準下城買糧,違者立斬。

    “ 高名衡說:”這事立刻就辦,我馬上就吩咐文案師爺将告示拟出,張貼通衢。

    “ 他們都心中清楚糧食沒有來源,這次舉辦發粜原是個糊弄局兒,隻打算舉辦三天,騙得”當道盡心為民“的輿論,事後呈報朝廷。

    但是誰也不肯說穿粜糧的真實用意和張貼告示的無用。

     梁炳問道:”大人命公子赴京呼救,不知是否已經到京?目前正軍事危急之時,陳本兵獲罪下獄,大人可知道何人繼掌中樞①?皇上可另有知兵的得力大臣?“ ①中樞--通常指中央政府,明代習慣指兵部。

    大概由于宋朝的樞密院掌管軍事,明去來不遠,故稱兵部為中樞。

     高名衡歎口氣,搖了搖頭。

    他知道一點朝廷消息,但是他不願說出,隻是感慨地說:”北京呀北京!皇上在目前……“ 衆官注目望他,等他将這句話說完。

    但是他深深地歎口氣,不再說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