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因為她公然頂撞,使黃澍十分惱怒,施以種種酷刑。
後來,黃澍讓她在一張紙上畫押,她堅不肯畫。
一個衙役抓住她的手,把筆放在她手裡,硬要她畫。
她照着那張紙唾了一口,但後來一想:反正畫是死,不畫也是死,不如畫了,死得快一點,免得活受罪。
這樣,她就在紙上畫個“十”字。
現在,她把前後經過又想了一遍,覺得自己死也死得幹淨、硬朗,沒有一絲愧意。
轉眼看見孫鐵匠在她的旁邊坐着,也已經受過重刑。
她朝他微微點頭,說: “孫師傅,沒想到咱們同路。
” 黃澍出來了,坐在監斬官的位子上,前邊還放了一張案桌,後邊有人替他打着傘。
左右站着許多衙役、兵丁,真是夠威武的了。
孫師傅先被拖到場當中。
他猛然發現,劊子手是個熟人,名叫陳老大,幾個月前還請他打過一把刀。
陳老大站在他的左邊,拔掉了他脖子後邊的亡命旗。
他望一眼陳老大,說:“老大,你用的刀是我打的,請你把活兒做好一點。
” 陳老大沒有做聲,一刀下去,那頭與屍身同時倒地,喉嚨已斷,但在脖頸後留下來一點皮兒,使頭與屍身沒有脫離。
觀衆一看暗暗驚叫起來,贊歎陳老大這個活兒做得出色。
随即霍婆子被從地上拉了起來,綁到幾丈外的一根事先豎好的木樁上。
她的上衣早就被脫光了,兩個劊子手拿着尖刀,從她的胸部兩旁、兩肋、乳這是房,一刀一刀地割去。
血,流滿了全身。
她起初不想哀叫,死死咬住牙關;後來實在疼痛難忍,時而發出很低的叫聲,時而咒罵官府。
人們發出驚呼的聲音:“咦!咦!……啧啧!啧啧!”有的人不忍看下去,從人堆中擠出去走了。
但淩遲婦女的事是極其罕見的,所以看的人還是不斷地擁進來。
霍婆子慢慢地沒有聲音了,慢慢地血流得很少,最後血也不流了,顯然已經死了。
可是劊子手沒有聽到黃澍的喝令,還是一刀一刀地割,一刀一刀地割…… 下午,香蘭聽從婆婆的吩咐,在院中望着西方燒化一堆錢紙,磕了頭,哭着祈禱說: “霍大嬸兒,你到陰間享福去吧!在這人間縱然活下去也沒有意思,好生去吧,閻王爺會明白你是一個好人!” 又過了幾天,孫師母和德耀被釋放了。
但孫師母沒有回到家中。
走到半路,遇到街旁有一眼苦水井①,趁着跟随的衙役沒有留意,她突然跳進井中死了。
德耀回到家中。
跟來的兩個衙役勒索“酒錢”。
德耀雖然受了重刑,但畢竟是小夥子脾氣,把眼一瞪,說:“哥,不要為我作難。
他們要錢,沒有;要人,我再回班房去!”說罷,開門就走。
①苦水井--開封土質硝堿嚴重,很多井水味苦,不能飲用,稱為苦水井。
一個衙役罵道:“好,拉他再去坐班房!” 另一個街役把德耀拉回來,說:“老弟,你就不要二百五了。
班房容易進,不容易出,出來以後,再進去也不是那麼容易。
”轉過頭來又問成仁,“你沒錢也可以,有糧食麼?” 張成仁說:“我們一家人早就沒有吃的了。
你看,小孩,大人,都餓成這個樣子,哪有糧食給你們?” 但是不管成仁怎麼苦苦哀求,衙役就是不走,說道:“從來衙門好進不好出。
雖說官府讓你兄弟回來,可是我們也操了一場心,不能白白地放你兄弟回家。
你别想我們空手離去,什麼時候有錢我們什麼時候走。
” 正在這時,王鐵口回來,見這種情況,他曉得衙役們最難對付,不給錢是沒有辦法的,可是他也知道張成仁現在一文不名。
他回到自己屋裡,将霍婆子帶給他的二兩銀子中用剩的,取出幾錢來,說好說歹,塞給衙役,把他們打發走了。
張成仁歎了口氣說:“你看這世道,還有一點天理沒有?莫怪李闖王會得人心!” 王鐵口點點頭,不讓他說下去。
處決孫鐵匠和霍婆子的當天晚上,約摸一更過後,高名衡差人将陳永福和黃澍請到撫台衙門,坐在内書房密商大計。
自從今年三月間王文調走以後,黃澍就被高名衡十分倚重。
雖然黃澍論資曆并不深,論官職不過是開封府理刑廳的推官,省城裡很多文官的職位比他高得多,有的人甚至是他的頂頭上司。
所以起初大家對他突然這麼獲得巡撫的重用,實權在握,不免心懷嫉妒。
可是經過近來一段時間,大家都看到此人确實年輕有為,心計甚多,所以隻好自愧不如,反而對黃澍産生了依賴心理,一切事情都指望他出謀劃策。
今晚高名衡憂心如焚,連晚飯都吃得很少,雖然上午斬了孫鐵匠和霍賣婆,但究竟解決不了守城的重大困難。
目前城中糧食将斷,謠傳李自成就要攻城,或傳城中饑民将為内應。
倘若如此,開封就十分難守。
高名衡擔心,如開封守不住,不僅他自己和他的全家性命難保,還有開封城中的周王一府、衆多官紳、數十萬軍民,都将同歸于盡。
他自己身為河南封疆大吏之首,即使能僥幸逃出開封,卻不能逃脫朝廷治罪。
仆人獻茶以後,高名衡屏退左右,開門見山,把當前的困難提出來,問他們兩位可有什麼妙計,以應付李自成的圍攻。
有片刻工夫,陳永福和黃澍相對無言,一則因為局勢确實嚴重,并無善策可言;二則他兩個都希望先聽聽别人的主意。
高名衡在他們兩人身上打量了一眼,知道他們都跟自己一樣,心情比較沉重,不覺歎了口氣,望着陳永福說: “陳将軍前兩次守開封,深得朝廷褒美,不知對于今日形勢有何善策?” 陳永福心裡十分明白:現在形勢與第二次守開封時大不一樣。
那時李自成與羅汝才來攻開封,雖然人馬也有四五十萬,但真正的戰兵不多。
守城軍民都在盼望着左良玉會來救援,勁頭很足。
可是從春天以來,闖、曹兩營的人馬又增添很多,而官軍有朱仙鎮之敗,城中軍民都不能指望再來救兵。
最可慮的是,李自成采用久困之計,使開封絕糧,不戰而亡。
這兩三天來,他的心中十分焦急,覺得固守開封實在沒有把握,可算是束手無策。
但此刻在巡撫面前,他身為守對主将,不能完全說出心中的話,使别人誤認為他對敵畏怯。
他的神态冷靜,不慌不忙地回答說: “大人不必憂慮,開封城高池深,易守難攻。
雖然官軍有朱仙鎮之潰,然而,請大人放心,如果流賊馬上攻城,則軍民同心同德,合力守城,敝鎮敢擔保城池不會有意外風險。
怕隻怕相持日久,城中絕糧……” 高名衡說:“目前困難的是城中糧食不多。
” 陳永福說:“隻要軍中有糧,軍心就不會變,就可以使開封城穩如泰山。
” 高名銜說:“怕的是圍困日久,外無接濟,糧食斷絕。
” 陳永福說:“萬不得已,甯可多餓死一些百姓,不能使将士餓着。
一旦軍心不穩,敝鎮也無能為力。
” 高名衡盡管心中不滿陳永福的話中含有要挾味兒,但也隻得點點頭,歎了口氣。
陳永福見巡撫不明确表示意見,又說道:“隻要軍糧充足,開封确實可以堅守。
請大人三思,确保軍糧要緊。
至于百姓食糧,當然也十分重要,但目前最急需的是軍糧。
” 黃澍不滿意陳永福挾兵權以自重,但不敢露于辭色,徐徐說道:“軍糧固然要緊,然如民心不固,城亦難守。
以下官看來,目前之計,應由官府發銀買糧,至少籌措粗細糧食五千石,發祟軍民,以救燃眉之急。
” 高名衡問:“軍人也買糧麼?” 陳永福說:“在營官兵由國家發糧,可是在營官兵都有家屬,和百姓一樣。
” 高名衡點點頭,憂慮地說:“五千石糧食談何容易。
縱然能夠籌措三五百石,但城中人口數十萬,杯水車薪,無濟于事。
半個月以後如何?” 黃澍說:“大人,目前不能想得那麼遠,隻要能夠救一天就救一天,以後總還有辦法可想。
” 高名衡感到這确是無可奈何的事,将來怎麼辦,隻有留待以後再說。
沉默片刻,他望着黃澍問道: “買糧的事,要任勞任怨,黃推官可能主持?” “下官想來想去,覺得此事不宜由官府來辦。
” “不由官府來辦,由誰來辦?” “如今開封城内按五門分為五社,統歸總社指揮。
此事可命總社去辦。
總社李光-,為人精明強幹,又是本城世家。
此事委他去辦,定可辦得十分周到。
” 高名衡點頭說:“讓李總社辦,我也
後來,黃澍讓她在一張紙上畫押,她堅不肯畫。
一個衙役抓住她的手,把筆放在她手裡,硬要她畫。
她照着那張紙唾了一口,但後來一想:反正畫是死,不畫也是死,不如畫了,死得快一點,免得活受罪。
這樣,她就在紙上畫個“十”字。
現在,她把前後經過又想了一遍,覺得自己死也死得幹淨、硬朗,沒有一絲愧意。
轉眼看見孫鐵匠在她的旁邊坐着,也已經受過重刑。
她朝他微微點頭,說: “孫師傅,沒想到咱們同路。
” 黃澍出來了,坐在監斬官的位子上,前邊還放了一張案桌,後邊有人替他打着傘。
左右站着許多衙役、兵丁,真是夠威武的了。
孫師傅先被拖到場當中。
他猛然發現,劊子手是個熟人,名叫陳老大,幾個月前還請他打過一把刀。
陳老大站在他的左邊,拔掉了他脖子後邊的亡命旗。
他望一眼陳老大,說:“老大,你用的刀是我打的,請你把活兒做好一點。
” 陳老大沒有做聲,一刀下去,那頭與屍身同時倒地,喉嚨已斷,但在脖頸後留下來一點皮兒,使頭與屍身沒有脫離。
觀衆一看暗暗驚叫起來,贊歎陳老大這個活兒做得出色。
随即霍婆子被從地上拉了起來,綁到幾丈外的一根事先豎好的木樁上。
她的上衣早就被脫光了,兩個劊子手拿着尖刀,從她的胸部兩旁、兩肋、乳這是房,一刀一刀地割去。
血,流滿了全身。
她起初不想哀叫,死死咬住牙關;後來實在疼痛難忍,時而發出很低的叫聲,時而咒罵官府。
人們發出驚呼的聲音:“咦!咦!……啧啧!啧啧!”有的人不忍看下去,從人堆中擠出去走了。
但淩遲婦女的事是極其罕見的,所以看的人還是不斷地擁進來。
霍婆子慢慢地沒有聲音了,慢慢地血流得很少,最後血也不流了,顯然已經死了。
可是劊子手沒有聽到黃澍的喝令,還是一刀一刀地割,一刀一刀地割…… 下午,香蘭聽從婆婆的吩咐,在院中望着西方燒化一堆錢紙,磕了頭,哭着祈禱說: “霍大嬸兒,你到陰間享福去吧!在這人間縱然活下去也沒有意思,好生去吧,閻王爺會明白你是一個好人!” 又過了幾天,孫師母和德耀被釋放了。
但孫師母沒有回到家中。
走到半路,遇到街旁有一眼苦水井①,趁着跟随的衙役沒有留意,她突然跳進井中死了。
德耀回到家中。
跟來的兩個衙役勒索“酒錢”。
德耀雖然受了重刑,但畢竟是小夥子脾氣,把眼一瞪,說:“哥,不要為我作難。
他們要錢,沒有;要人,我再回班房去!”說罷,開門就走。
①苦水井--開封土質硝堿嚴重,很多井水味苦,不能飲用,稱為苦水井。
一個衙役罵道:“好,拉他再去坐班房!” 另一個街役把德耀拉回來,說:“老弟,你就不要二百五了。
班房容易進,不容易出,出來以後,再進去也不是那麼容易。
”轉過頭來又問成仁,“你沒錢也可以,有糧食麼?” 張成仁說:“我們一家人早就沒有吃的了。
你看,小孩,大人,都餓成這個樣子,哪有糧食給你們?” 但是不管成仁怎麼苦苦哀求,衙役就是不走,說道:“從來衙門好進不好出。
雖說官府讓你兄弟回來,可是我們也操了一場心,不能白白地放你兄弟回家。
你别想我們空手離去,什麼時候有錢我們什麼時候走。
” 正在這時,王鐵口回來,見這種情況,他曉得衙役們最難對付,不給錢是沒有辦法的,可是他也知道張成仁現在一文不名。
他回到自己屋裡,将霍婆子帶給他的二兩銀子中用剩的,取出幾錢來,說好說歹,塞給衙役,把他們打發走了。
張成仁歎了口氣說:“你看這世道,還有一點天理沒有?莫怪李闖王會得人心!” 王鐵口點點頭,不讓他說下去。
處決孫鐵匠和霍婆子的當天晚上,約摸一更過後,高名衡差人将陳永福和黃澍請到撫台衙門,坐在内書房密商大計。
自從今年三月間王文調走以後,黃澍就被高名衡十分倚重。
雖然黃澍論資曆并不深,論官職不過是開封府理刑廳的推官,省城裡很多文官的職位比他高得多,有的人甚至是他的頂頭上司。
所以起初大家對他突然這麼獲得巡撫的重用,實權在握,不免心懷嫉妒。
可是經過近來一段時間,大家都看到此人确實年輕有為,心計甚多,所以隻好自愧不如,反而對黃澍産生了依賴心理,一切事情都指望他出謀劃策。
今晚高名衡憂心如焚,連晚飯都吃得很少,雖然上午斬了孫鐵匠和霍賣婆,但究竟解決不了守城的重大困難。
目前城中糧食将斷,謠傳李自成就要攻城,或傳城中饑民将為内應。
倘若如此,開封就十分難守。
高名衡擔心,如開封守不住,不僅他自己和他的全家性命難保,還有開封城中的周王一府、衆多官紳、數十萬軍民,都将同歸于盡。
他自己身為河南封疆大吏之首,即使能僥幸逃出開封,卻不能逃脫朝廷治罪。
仆人獻茶以後,高名衡屏退左右,開門見山,把當前的困難提出來,問他們兩位可有什麼妙計,以應付李自成的圍攻。
有片刻工夫,陳永福和黃澍相對無言,一則因為局勢确實嚴重,并無善策可言;二則他兩個都希望先聽聽别人的主意。
高名衡在他們兩人身上打量了一眼,知道他們都跟自己一樣,心情比較沉重,不覺歎了口氣,望着陳永福說: “陳将軍前兩次守開封,深得朝廷褒美,不知對于今日形勢有何善策?” 陳永福心裡十分明白:現在形勢與第二次守開封時大不一樣。
那時李自成與羅汝才來攻開封,雖然人馬也有四五十萬,但真正的戰兵不多。
守城軍民都在盼望着左良玉會來救援,勁頭很足。
可是從春天以來,闖、曹兩營的人馬又增添很多,而官軍有朱仙鎮之敗,城中軍民都不能指望再來救兵。
最可慮的是,李自成采用久困之計,使開封絕糧,不戰而亡。
這兩三天來,他的心中十分焦急,覺得固守開封實在沒有把握,可算是束手無策。
但此刻在巡撫面前,他身為守對主将,不能完全說出心中的話,使别人誤認為他對敵畏怯。
他的神态冷靜,不慌不忙地回答說: “大人不必憂慮,開封城高池深,易守難攻。
雖然官軍有朱仙鎮之潰,然而,請大人放心,如果流賊馬上攻城,則軍民同心同德,合力守城,敝鎮敢擔保城池不會有意外風險。
怕隻怕相持日久,城中絕糧……” 高名衡說:“目前困難的是城中糧食不多。
” 陳永福說:“隻要軍中有糧,軍心就不會變,就可以使開封城穩如泰山。
” 高名銜說:“怕的是圍困日久,外無接濟,糧食斷絕。
” 陳永福說:“萬不得已,甯可多餓死一些百姓,不能使将士餓着。
一旦軍心不穩,敝鎮也無能為力。
” 高名衡盡管心中不滿陳永福的話中含有要挾味兒,但也隻得點點頭,歎了口氣。
陳永福見巡撫不明确表示意見,又說道:“隻要軍糧充足,開封确實可以堅守。
請大人三思,确保軍糧要緊。
至于百姓食糧,當然也十分重要,但目前最急需的是軍糧。
” 黃澍不滿意陳永福挾兵權以自重,但不敢露于辭色,徐徐說道:“軍糧固然要緊,然如民心不固,城亦難守。
以下官看來,目前之計,應由官府發銀買糧,至少籌措粗細糧食五千石,發祟軍民,以救燃眉之急。
” 高名衡問:“軍人也買糧麼?” 陳永福說:“在營官兵由國家發糧,可是在營官兵都有家屬,和百姓一樣。
” 高名衡點點頭,憂慮地說:“五千石糧食談何容易。
縱然能夠籌措三五百石,但城中人口數十萬,杯水車薪,無濟于事。
半個月以後如何?” 黃澍說:“大人,目前不能想得那麼遠,隻要能夠救一天就救一天,以後總還有辦法可想。
” 高名衡感到這确是無可奈何的事,将來怎麼辦,隻有留待以後再說。
沉默片刻,他望着黃澍問道: “買糧的事,要任勞任怨,黃推官可能主持?” “下官想來想去,覺得此事不宜由官府來辦。
” “不由官府來辦,由誰來辦?” “如今開封城内按五門分為五社,統歸總社指揮。
此事可命總社去辦。
總社李光-,為人精明強幹,又是本城世家。
此事委他去辦,定可辦得十分周到。
” 高名衡點頭說:“讓李總社辦,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