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趨谒轅門,傾談之下,勉留效勞。
五尺與袁将軍常言,方今天下擾攘,群雄并起,到頭來不過是為新聖人①清道耳。
嗣後得聞大元帥上應圖谶,下副民望,方知天命攸歸,必得天下無疑。
小袁營全營将士,追随袁将軍矢志相投,願效馳驅,實望使天下百姓早見天日,重獲太平之樂。
今後小袁營中倘有誰敢懷二心,人神不容。
按我們袁将軍之意,既然投了闖王麾下,且又得成為姻親,今後這小袁營的稱呼也就不應再要了。
袁将軍原說俟到開封城外,即便傳下令去,不再使用舊的稱呼。
至于新的稱呼,當依大元帥明示遵行。
隻有如此,方算得小袁營與老府諸營一例看待,化為一體。
” ①新聖人--新天子。
闖王欣然點頭說:“請坐下,坐下,不必拘禮。
玉尺居一營軍師之位,這番話說得很好,說得很好。
此事不必太急。
你們暫時隻心中明白我的好意就行,不必急于向将士們宣谕。
全軍建制,正在由宋軍師和牛先生拟就,破了開封後将宣布施行。
小袁營這稱呼就用到那時候吧。
” 袁時中和劉玉尺唯唯稱是。
來獻策一直在對他們察顔觀色,但是也不能斷定他們的話中有多少不是真心。
闖王也是如此。
獻策總是對他們坦然微笑,頻頻點頭,使他們感到他十分相信他們二人的句句話都是出于至誠。
等闖王說完上邊的幾句話以後,宋獻策對袁時中和劉玉尺說: “倘若大元帥把你們當外人看待,也不會今天就對你說出來肺腑之言。
這完全是為着你們好,為着時中将軍既是愛将,又是嬌婿。
如今曹營和小袁營都歸屬于大元帥麾下,論往日關系,曹帥與大元帥同鄉裡,又是拜把兄弟,可是像剛才那樣的肺腑之言,大元帥對曹帥是不肯說的。
” 袁時中欠身說:“大元帥和宋軍師不把我當外人看待,我完全明白,所以一輩子要對大元帥感恩圖報,不會有第二個想法。
” 劉玉尺補充說:“小袁營的全體将士也都有這個想法,為闖王矢忠不二。
” 闖王又說:“今日我進城來時已經吩咐老營總管,給你送去三千兩銀子和二百匹綢緞犒賞将士,恐怕早已送到你的老營,交到劉靜逸手中了。
” 袁時中又說一些感激的話。
宋獻策說:“大元帥對小袁營如同對李補之。
袁漢舉、劉明遠諸營一樣看待,有功即賞,有過則罰。
今日因小袁營将士歸老府不久,所以特頒犒賞,以示優遇。
”他轉望着劉玉鳳,親切地笑着說:“玉尺兄,剛才在酒宴上捷軒将軍同你擡了幾句杠,請你不要放在心上。
他每次在背後談論,極其佩服你有才學,有智謀。
今日他吃酒稍多,加上有一些重大的事兒使他煩心。
他這個人,你們大概都清楚,待朋友和部下一片赤誠,肝膽照人,語言爽快,所以全軍上下都愛戴他,連大将們都呼他總哨劉爺。
有的人受過他的重責,事後還是喜歡他,打心眼裡尊敬他。
玉尺兄,你可不要将今天的小事兒放在心上!” 劉玉尺趕快說:“軍師,我怎麼能那樣糊塗?今日小弟酒宴妄談,不過為大家助興耳。
”說畢大笑,笑得十分坦然。
袁時中說:“玉尺也是個爽快人,他絕不會放在心上。
” 李自成點頭說:“這樣才好。
咱們是起義大軍,大家真誠相待,不習慣講究小節,更無虛飾。
捷軒對我忠心耿耿,可是他有時也會搶白我幾句。
我喜歡他這種秉性脾氣。
你們同他相處日久,必定也會喜歡他的。
” 又稍談片刻,袁時中見闖王沒有别的吩咐,便同劉玉尺起身告辭。
李自成和宋獻策送出簽押房,仍舊回來坐下。
一個親兵進來伺候,李自成使眼色命他出去,随即向獻策問道: “你看他們兩個怎樣?” 宋獻策沉吟說:“我看,劉玉尺這個人很不可靠。
袁時中事事靠他謀劃,使我最不放心,必先除掉此人才好。
” 闖王說:“時中說的話跟劉玉尺說的話差不多,看來多半出自真心。
” 宋獻策将眼珠轉動轉動,說道:“我怕這些好聽的話是他倆事前商量好的。
” 闖王說:“不至于吧。
我是今天同他們說出來的,他們事先如何知道?” 獻策說:“時中左右的人,劉玉尺的心計詭詐,慮事周密,在小袁營有小諸葛之稱,隻是有時驕氣外露,是其所短。
還有朱成矩、劉靜逸二人,都是城府甚深的人。
安知他們平時不與袁時中作許多計議,把臨時應答的話都準備好了?” 闖王默然片刻,說:“那兩個人倘若确實不好,也得陸續除去,但是暫以不動他們為好,免得時中不安。
我既将慧梅作為養女許配給他,務要使他安心才是。
” 獻策說:“他昨天以女婿身份偕慧梅姑娘拜谒夫人,執禮甚恭。
他還對夫人說他擁戴大元帥打天下,甘願粉身碎骨。
” 闖王笑着說:“邵時信和呂二嬸都對夫人說,他同慧梅小兩口如今很能和睦相處,這倒使我放心。
” “我也放心了。
要不然,我如何對得起夫人和慧梅姑娘?” 他們相對一笑,随即騎馬巡視城中的幾個地方去了。
當闖王同宋獻策還逗留在商丘城内時候,袁時中和劉玉尺已經到小袁營老營所駐的村子了。
果然,大元帥賞賜的三千兩銀子和二百匹綢緞早已送到,由劉靜逸收下。
如今朱成矩、劉靜逸,還有兩三位最親信的、可以參與密議的頭目,都在袁時中的屋中等候。
朱成矩和一部分親信頭目是去城内赴宴回來的,親眼看見劉宗敏當衆嘲笑他們的軍師劉玉尺,都懷着壓抑情緒。
他們急于想知道李自成将袁時中和劉玉鳳留下談的什麼話,所以都在時中的住處等候,并在小聲議論。
在當時讨論投闖的利弊時候,劉靜逸和有的頭目持懷疑态度,甚至說出了反對意見。
由于贊成投闖一派占了上風,袁時中才決定投順,并且去漯河附近谒見闖王。
闖王決定将養女嫁給時中,喜訊傳回軍中,全營歡躍,是投闖派的黃金日子。
但是從袁時中偕新夫人回到軍中以後,尤其是到了睢州,懷疑派很快地占了上風,連袁時中和劉玉尺也有了後悔心情。
到商丘三天來,小袁營三萬人馬被夾在闖、曹兩營數十萬人馬中間,處處不能自由,而陝西将士們的鄉土觀念很重,不僅把小袁營的頭目和士兵當做外鄉人看待,還瞧不起新投順的人。
袁時中和劉玉尺更加後悔。
袁時中屏退閑人,和劉玉尺秘密地将剛才闖王和宋獻策的話向大家複述一遍。
大家感到吃驚,有人不覺說出:“這不是準備吃掉咱們小袁營麼?”正待商量對策,邵時信奉慧梅命來見時中,說高夫人和牛、宋、劉宗敏等幾位大将的夫人都到了慧梅帳中,請他趕快去拜見她們。
邵時信的話剛說完,有人飛步進來禀報:曹帥軍師吉老爺已經進了村子,請袁時中趕快出迎。
袁時中對邵時信說: “邵哥,請你回太太話,我接了吉軍師稍談片刻,便去拜見高夫人和各位嬸娘、大嫂。
今晚敬備水酒,請大太懇留高夫人和各位嬸娘、大嫂吃飯。
”說畢,他對時信一拱手,便帶劉玉尺、朱成矩二人往大門外迎接吉窪。
劉玉尺在二門内拉他停了一步,湊近他的耳朵說: “吉子玉此來,雖是閑訪,說不定會有測探之意,請不要對他露出一句口風,招惹是非。
将軍快去拜見高夫人和幾位嬸娘輩夫人要緊,對各位夫人務必恭敬,說話小心。
今晚請将軍送走各位夫人之後,就留宿太太帳中。
對太太要特别殷勤,也要多說些對闖王感恩圖報的話。
” 袁時中低聲說:“我今晚還要跟你們商議大事哩。
” “不。
我要留吉子玉在此飲酒,晚上同他單獨密談一陣,十分重要。
将軍隻管留在太太帳中,不必再回來。
事後倘子玉出賣,玉尺甘受屠戮,将軍不受牽連。
”他看見袁時中有猶豫神色,又補充說:“至于金姨太太,務請将軍暫時忘下,不再親近。
務必,務必!” 袁時中完全明白了玉尺的精細用心,微笑點頭,繼續向外走去。
五尺與袁将軍常言,方今天下擾攘,群雄并起,到頭來不過是為新聖人①清道耳。
嗣後得聞大元帥上應圖谶,下副民望,方知天命攸歸,必得天下無疑。
小袁營全營将士,追随袁将軍矢志相投,願效馳驅,實望使天下百姓早見天日,重獲太平之樂。
今後小袁營中倘有誰敢懷二心,人神不容。
按我們袁将軍之意,既然投了闖王麾下,且又得成為姻親,今後這小袁營的稱呼也就不應再要了。
袁将軍原說俟到開封城外,即便傳下令去,不再使用舊的稱呼。
至于新的稱呼,當依大元帥明示遵行。
隻有如此,方算得小袁營與老府諸營一例看待,化為一體。
” ①新聖人--新天子。
闖王欣然點頭說:“請坐下,坐下,不必拘禮。
玉尺居一營軍師之位,這番話說得很好,說得很好。
此事不必太急。
你們暫時隻心中明白我的好意就行,不必急于向将士們宣谕。
全軍建制,正在由宋軍師和牛先生拟就,破了開封後将宣布施行。
小袁營這稱呼就用到那時候吧。
” 袁時中和劉玉尺唯唯稱是。
來獻策一直在對他們察顔觀色,但是也不能斷定他們的話中有多少不是真心。
闖王也是如此。
獻策總是對他們坦然微笑,頻頻點頭,使他們感到他十分相信他們二人的句句話都是出于至誠。
等闖王說完上邊的幾句話以後,宋獻策對袁時中和劉玉尺說: “倘若大元帥把你們當外人看待,也不會今天就對你說出來肺腑之言。
這完全是為着你們好,為着時中将軍既是愛将,又是嬌婿。
如今曹營和小袁營都歸屬于大元帥麾下,論往日關系,曹帥與大元帥同鄉裡,又是拜把兄弟,可是像剛才那樣的肺腑之言,大元帥對曹帥是不肯說的。
” 袁時中欠身說:“大元帥和宋軍師不把我當外人看待,我完全明白,所以一輩子要對大元帥感恩圖報,不會有第二個想法。
” 劉玉尺補充說:“小袁營的全體将士也都有這個想法,為闖王矢忠不二。
” 闖王又說:“今日我進城來時已經吩咐老營總管,給你送去三千兩銀子和二百匹綢緞犒賞将士,恐怕早已送到你的老營,交到劉靜逸手中了。
” 袁時中又說一些感激的話。
宋獻策說:“大元帥對小袁營如同對李補之。
袁漢舉、劉明遠諸營一樣看待,有功即賞,有過則罰。
今日因小袁營将士歸老府不久,所以特頒犒賞,以示優遇。
”他轉望着劉玉鳳,親切地笑着說:“玉尺兄,剛才在酒宴上捷軒将軍同你擡了幾句杠,請你不要放在心上。
他每次在背後談論,極其佩服你有才學,有智謀。
今日他吃酒稍多,加上有一些重大的事兒使他煩心。
他這個人,你們大概都清楚,待朋友和部下一片赤誠,肝膽照人,語言爽快,所以全軍上下都愛戴他,連大将們都呼他總哨劉爺。
有的人受過他的重責,事後還是喜歡他,打心眼裡尊敬他。
玉尺兄,你可不要将今天的小事兒放在心上!” 劉玉尺趕快說:“軍師,我怎麼能那樣糊塗?今日小弟酒宴妄談,不過為大家助興耳。
”說畢大笑,笑得十分坦然。
袁時中說:“玉尺也是個爽快人,他絕不會放在心上。
” 李自成點頭說:“這樣才好。
咱們是起義大軍,大家真誠相待,不習慣講究小節,更無虛飾。
捷軒對我忠心耿耿,可是他有時也會搶白我幾句。
我喜歡他這種秉性脾氣。
你們同他相處日久,必定也會喜歡他的。
” 又稍談片刻,袁時中見闖王沒有别的吩咐,便同劉玉尺起身告辭。
李自成和宋獻策送出簽押房,仍舊回來坐下。
一個親兵進來伺候,李自成使眼色命他出去,随即向獻策問道: “你看他們兩個怎樣?” 宋獻策沉吟說:“我看,劉玉尺這個人很不可靠。
袁時中事事靠他謀劃,使我最不放心,必先除掉此人才好。
” 闖王說:“時中說的話跟劉玉尺說的話差不多,看來多半出自真心。
” 宋獻策将眼珠轉動轉動,說道:“我怕這些好聽的話是他倆事前商量好的。
” 闖王說:“不至于吧。
我是今天同他們說出來的,他們事先如何知道?” 獻策說:“時中左右的人,劉玉尺的心計詭詐,慮事周密,在小袁營有小諸葛之稱,隻是有時驕氣外露,是其所短。
還有朱成矩、劉靜逸二人,都是城府甚深的人。
安知他們平時不與袁時中作許多計議,把臨時應答的話都準備好了?” 闖王默然片刻,說:“那兩個人倘若确實不好,也得陸續除去,但是暫以不動他們為好,免得時中不安。
我既将慧梅作為養女許配給他,務要使他安心才是。
” 獻策說:“他昨天以女婿身份偕慧梅姑娘拜谒夫人,執禮甚恭。
他還對夫人說他擁戴大元帥打天下,甘願粉身碎骨。
” 闖王笑着說:“邵時信和呂二嬸都對夫人說,他同慧梅小兩口如今很能和睦相處,這倒使我放心。
” “我也放心了。
要不然,我如何對得起夫人和慧梅姑娘?” 他們相對一笑,随即騎馬巡視城中的幾個地方去了。
當闖王同宋獻策還逗留在商丘城内時候,袁時中和劉玉尺已經到小袁營老營所駐的村子了。
果然,大元帥賞賜的三千兩銀子和二百匹綢緞早已送到,由劉靜逸收下。
如今朱成矩、劉靜逸,還有兩三位最親信的、可以參與密議的頭目,都在袁時中的屋中等候。
朱成矩和一部分親信頭目是去城内赴宴回來的,親眼看見劉宗敏當衆嘲笑他們的軍師劉玉尺,都懷着壓抑情緒。
他們急于想知道李自成将袁時中和劉玉鳳留下談的什麼話,所以都在時中的住處等候,并在小聲議論。
在當時讨論投闖的利弊時候,劉靜逸和有的頭目持懷疑态度,甚至說出了反對意見。
由于贊成投闖一派占了上風,袁時中才決定投順,并且去漯河附近谒見闖王。
闖王決定将養女嫁給時中,喜訊傳回軍中,全營歡躍,是投闖派的黃金日子。
但是從袁時中偕新夫人回到軍中以後,尤其是到了睢州,懷疑派很快地占了上風,連袁時中和劉玉尺也有了後悔心情。
到商丘三天來,小袁營三萬人馬被夾在闖、曹兩營數十萬人馬中間,處處不能自由,而陝西将士們的鄉土觀念很重,不僅把小袁營的頭目和士兵當做外鄉人看待,還瞧不起新投順的人。
袁時中和劉玉尺更加後悔。
袁時中屏退閑人,和劉玉尺秘密地将剛才闖王和宋獻策的話向大家複述一遍。
大家感到吃驚,有人不覺說出:“這不是準備吃掉咱們小袁營麼?”正待商量對策,邵時信奉慧梅命來見時中,說高夫人和牛、宋、劉宗敏等幾位大将的夫人都到了慧梅帳中,請他趕快去拜見她們。
邵時信的話剛說完,有人飛步進來禀報:曹帥軍師吉老爺已經進了村子,請袁時中趕快出迎。
袁時中對邵時信說: “邵哥,請你回太太話,我接了吉軍師稍談片刻,便去拜見高夫人和各位嬸娘、大嫂。
今晚敬備水酒,請大太懇留高夫人和各位嬸娘、大嫂吃飯。
”說畢,他對時信一拱手,便帶劉玉尺、朱成矩二人往大門外迎接吉窪。
劉玉尺在二門内拉他停了一步,湊近他的耳朵說: “吉子玉此來,雖是閑訪,說不定會有測探之意,請不要對他露出一句口風,招惹是非。
将軍快去拜見高夫人和幾位嬸娘輩夫人要緊,對各位夫人務必恭敬,說話小心。
今晚請将軍送走各位夫人之後,就留宿太太帳中。
對太太要特别殷勤,也要多說些對闖王感恩圖報的話。
” 袁時中低聲說:“我今晚還要跟你們商議大事哩。
” “不。
我要留吉子玉在此飲酒,晚上同他單獨密談一陣,十分重要。
将軍隻管留在太太帳中,不必再回來。
事後倘子玉出賣,玉尺甘受屠戮,将軍不受牽連。
”他看見袁時中有猶豫神色,又補充說:“至于金姨太太,務請将軍暫時忘下,不再親近。
務必,務必!” 袁時中完全明白了玉尺的精細用心,微笑點頭,繼續向外走去。